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吕氏春秋 >

第57节

吕氏春秋-第57节

小说: 吕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案,子侄之称,始见于此。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 
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诮,让。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御 
览》八百八十三“谓”作“为”。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 
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 
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 
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反,还也。遂逝迎之。逝,往也。丈人望其真子, 
○《选注》作“丈人望见之”。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其真子”,旧本作“于真子”,今从《选》注改正。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 
丈人之智也。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入 
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夫孪子之相似者, 
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 

…  71…

壹行 

     四曰: 
     先王所恶,无恶于不可知。不可知,则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 
之际败矣。十际皆败,乱莫大焉。凡人伦,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 
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不可知,则知无安君、无乐亲矣,无荣 
兄、无亲友、无尊夫矣。 
     强大未必王也,而王必强大。王者之所藉以成也何?藉其威与其利。非 
强大则其威不威,其利不利。其威不威则不足以禁也,禁,止也。其利不利则 
不足以劝也,劝,进也。故贤主必使其威利无敌,故以禁则必止,以劝则必为。 
为,洽也。威利敌而忧苦民、行可知者王,威利无敌而以行不知者亡。无仁义之 
行见知,故亡也。小弱而不可知,则强大疑之矣。小而不小,弱而不弱,故强国大国疑之 
也。人之情不能爱其所疑,小弱而大不爱,则无以存。小国弱国而为强大者,不为大 
国所爱,则无以自存。故不可知之道,王者行之废,废,坏也。强大行之危,危,倾陨 
也。小弱行之灭。灭,破亡也。 
     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县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 
安之若此者信也。大树不欺诈人,故信之。陵上巨木,人以为期,易知故也。巨木, 
人所同见也。期会其下,荫休之也。故曰“易知故也”。又况于士乎?士义可知故也,则 
期为必矣。聚人复期会于其所而咨诹之。又况强大之国?强大之国诚可知,则其王 
不难矣。《孟子》曰“以齐王犹反手也”,故曰“不难矣”。人之所乘船者,为其能浮而 
不能沉也。世之所以贤君子者,为其能行义而不能行邪辟也。 
     孔子卜,得贲。孔子曰:“不吉。”贲,色不纯也。 《诗》云:“鹑之贲贲。”○ 

案:《诗》作“奔奔”。“贲’与“奔”古通用。《左传》僖五年、襄廿七年、《礼记·表记》皆作 

 “贲贲。”子贡曰:“夫贲亦好矣,何谓不吉乎?”孔子曰:“夫白而白,黑 
而黑,夫贲又何好乎?”故贤者所恶于物,无恶于无处。恶物之无目,恶其无处可 

名之也。 

     夫天下之所以恶,莫恶于不可知也。夫不可知,盗不与期,贼不与谋。 
盗贼大奸也,而犹所得匹偶,○“所得”二字疑倒。又况于欲成大功乎?夫欲成大 
功,令天下皆轻劝而助之,劝,进也。必之士可知。求人 

     五曰: 
     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身者国立本也。詹子曰:“未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故曰身定国安而治,须贤人也。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圣。观于《春秋》,自鲁隐 
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术一也。得贤人,国无不 
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 
以,用也。极卑极贱,极远极劳。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此二国者, 
虽至于今存可也,则是国可寿也。有能益人之寿者,则人莫不愿之。今寿国 
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 
     尧传天下于舜,礼之诸侯,妻以二女,臣以十子,身请北面朝之,至卑 
也。舜,布衣也,故曰“至卑”。伊尹,庖厨之臣也,傅说,殷之胥靡也,胥靡,刑 
罪之名也。皆上相天子,至贱也。禹东至榑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榑 

木,大木也。津,崖也。《淮南子》曰“日出阳谷”。青羌,东方之野也。○榑木即扶木,《为欲》 

篇“东至扶木”。攒树之所,■天之山,山高至天也。○■音民,抚也。疑亦与“扪”同音义。 

…  72…

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东方其人齿黑,因曰“黑齿之国”也。南至交阯,孙朴、 
续樠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南方积阳,阳数极于九,故曰“九 
阳之山”也。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羽人,鸟喙,背上有羽翼。裸民,不衣衣裳也。 
乡亦国也。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饮露、吸气, 
养形人也。西方刚气所在,故曰“积金之山”也。其肱、一臂、三面之乡,北至人正之国, 
夏海之穷,衡山之上,今正,北极之国也。夏海,大冥也。北方纯阴,故曰大冥之中处。衡山 

者,北极之山也。○其肱,疑即《海外西经》之奇肱,所谓一臂三目者是也。注首“今正”与正文“人 

正”不知孰是。又“之中处”疑是“之穷处”,或三字是衍文。犬戎之国,夸父之野,禺强 
之所,积水、积石之山,不有懈堕,犬戎,西戎之别也。夸父,兽名也。禺强,天神也。 

之所,处也。积水,谓海也。积石,山名也。经营行之,不懈堕休息也。○郭璞注 《海外北经》云: 

 “夸父者,盖神人之名也。”经云:“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忧其黔首, 
颜色黎黑,窍藏不通,病也。步不相过,罢也。以求贤人,欲尽地利,至劳 
也。地利,嘉谷也。至,大也。事功曰劳。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 

○王厚斋云:“《荀子·成相》曰‘禹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此陶即皋陶也,化益即伯益 

也,真窥即直成也,‘真’与‘直’字相类,横革名同,唯之交未详。”卢云:“案‘窥’或本是‘■’ 

字,与 ‘成’音近。”故功绩铭乎金石,金,钟鼎也。石,丰碑也。著于盘盂。盘盂之器, 

皆铭其功。 

      昔者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劳乎?○梁仲 

子云:“《庄子·逍遥游》‘焦火’作‘爝火’,《释文》云‘本亦作燋,音爵’。此‘焦’下已从 

 ‘火’,则不必更加火旁。”夫子为天子而天下已定矣,夫子,谓许由也。请属天下于 
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 
不过一枝;自为,为己也。与,即也。啁噍,小鸟也。巢,蔟也。偃,息也。啁音超。○“啁噍”, 

 《庄子》作“鹪鹩”。注“与即也”,疑误,两“与”字皆语辞。又“偃息也”衍。“啁音超”亦非 

高注。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满腹,不求余也。归,终也。恶用天下?” 
恶,安也。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箕山在颍川阳城之西。水北曰阳也。终 
身无经天下之色。经,横理也。故贤主之于贤者也,物莫之妨,不以物故,妨害贤者。 
戚爱习故,戚,亲也。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贤者所聚,天地不坏,鬼神不 
害,人事不谋,人不以奸邪谋之也。此五常之本事也。 
      皋子众疑取国,召南宫虔、孔伯产而众口止。皋子,贤者也。其取国,告虔、产, 

口乃止。虔、产,其徒之贤者也。其事不与许由相连也。皋子众疑许由欲取国也。○此注上下异说。 

 “其取国”上当有“众疑”二字。末云“皋子众疑许由欲取国也”,或当有“一云”二字。以众为皋 

子之名,然于“众口止”仍难强通。 

      晋人欲攻郑,令叔向聘焉,视其有人与无人。视其有无贤人也。子产为之诗 
曰:“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叔向归曰:“郑有人, 
子产在焉,不可攻也。秦、荆近,其诗有异心,不可攻也。”郑近秦与荆也。其诗云“子不我 
思,岂无他人”,将事秦、荆,故曰“有异心,不可攻也”。晋人乃辍攻郑。辍,止也。孔子 
曰:“《诗》云‘无竞惟人’,子产一称而郑国免。”《诗·大雅·抑》之二章也, 

 “无竞惟人,四方其训之”。无竞,竞也。国之强,惟在得人,故曰郑国免其难也。 

察传 

      六曰: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 
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玃,猳玃,兽名也。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  73…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 
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鲍叔牙说管仲于桓公,沈尹筮说叔敖于庄王, 
察其贤明审也。吴王闻越王句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 
亡身死也。太宰嚭,吴王夫差臣也。张武,智伯臣也。不审句践、襄子之智能,故越攻吴,吴王 

夫差死于干遂,智伯围赵襄子于晋阳,襄子与韩、魏通谋,杀智伯于高梁之东,故曰“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验,效也。理,道理也。鲁哀公问于孔子 
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 
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乐官之正也。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 
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六律,六气之律。阳为律,阴为吕,合十二也。五声,五行之声, 

宫商角徵羽也。八风,八卦之风也。通和阴阳,故天下大服也。○“和五声”,《风俗通·正失》篇 

引作“和均五声”,李善注《文选》马季长《长笛赋》亦有“均”字。重黎又欲益求人,益求 
如夔者也。舜曰: ‘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 
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和,调也。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 ‘夔一足’, 
非 ‘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 
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 
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孙疑是“求闻若此”。不若无闻也。无闻则不妄言 
也。子夏之晋,过卫,子夏,孔子弟子卜商也。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意林》作“渡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 
与 ‘亥’相似。”○案“己”古文作“■”,“亥”古文作“■”。至于晋而问之,则曰 
 “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经,理也。分,明也。 
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物 

之所不得然者,推之以人情,则夔不得一足、穿地作井不得一人明矣,故曰以为所闻得之矣。 

…  74…

                                  第 二 十 三 卷 

                                      贵 直 论 

贵直 

     一曰: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睹玉之白, 
别漆之黑也,故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障, 
塞也。○孙云:“《御览》四百二十八作‘是障水源而欲其流也’。”水奚自至?奚,何也。自, 
从也。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所欲,欲闻己枉也。贵其所恶,恶闻直 

言,则己枉何从来至?《淮南子》曰:“塞其耳而欲闻五音,掩其目而欲歼詧青黄,不可得也。”此 

之谓也。 

     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能,姓也。意,名也。 
齐士也。宣王,威王之子也。对曰:“意恶能直?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身 
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宅,居也。恶,安也。宣王怒 
曰:“野士也!”言鄙野之士也。将罪之。能意曰:“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