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吕氏春秋 >

第41节

吕氏春秋-第41节

小说: 吕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知之,而人仰之,此乃所以大得知也。夫其非德也,亦在其人也。不能使人人知之也,故曰“夫其 

非德也”。至知不幾,静乃明幾也,夫其不明也。幾,近也。至有德,虽万里人犹知之, 

故曰“不幾”也。静,安也。安处其德,乃所以使人明之也。望远若近,故曰“静乃明幾也”。夫其 

不明也,亦在其人也。明不能使人人见之,故曰“夫其不明也”。○卢云:“此所言幾,即今人所谓 

机警也。此与圣人言不逆诈、不亿不信、先觉乃贤意相似,注似非也。”大明不小事,假乃理 
事也,夫其不假也。大明者,垂拱无为而化流行,不治小事也。假,摄。若周公、鲁隐勤理成 

致之也。夫其不假也,亦在其人也。久假不归,恶乃知非,故曰“夫其不假也”。○旧本正文“夫其 

不假”下缺“也”字,今依注补。莫人不能,全乃备能也,夫其不全也。假摄者,务济 

国事,事济归之,故曰“莫人不能,全乃备能也”。夫其不全也,亦在其人也。周公有流言之谤,鲁 

隐有钟巫之难,故曰“夫其不全也”。推其本情,但管、蔡倾邪,不达圣人之旨也,其大乎子翚有欲 

太宰之志,于是生之也。○注“其大乎”三字衍,仍当有一“公”字。又“生之”疑是“生心”。是 
故于全乎去能,于假乎去事,于知乎去几,所知者妙矣。妙,微也。若此则能 
顺其天,意气得游乎寂寞之宇矣,形性得安乎自然之所矣。全乎万物而不宰, 
宰,主。泽被天下而莫知其所自始,自,从。始,首。虽不备五者,其好之者是也。 

人于此五者,虽不能备有,但能好慕则几矣。 

君守 

     二曰: 
     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知乃无知,可以言君道也。故曰中欲不出谓之 
扃,外欲不入谓之闭。○二语见《文子·上仁》篇、《淮南·主术训》。既扃而又闭,天 
之用密,有准不以平,有绳不以正。准,法。正,直。○“准”,《说文》本作“準”, 
从水,隼声,而诸子书多省作“准”,《五经文字》云“《字林》作‘准’”。今姑仍旧本。天之 
大静,既静而又宁,可以为天下正。宁,安。正,主。 
      身以盛心,心以盛智,智乎深藏而实莫得窥乎!窥,见。《鸿范》曰:“惟 
天阴骘下民。”阴之者,所以发之也。阴阳升陟也,言天覆生下民,王者助天举发,明 
之以仁义也。故曰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窥于牖而知天道。因人之知以知之。○“故 

…  23…

曰”者,本《老子·德经》之言,下二语亦是。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不知人而恃己明, 
不能察偏远,故弥少也。故博闻之人,强识之士阙矣,阙,短。事耳目、深思虑之 
务败矣,败,伤。坚白之察、无厚之辩外矣。外,弃所以为也。不出者,所以出之 
也;不为者,所以为之也。不出户庭而知天下,与出无异,故曰“所以出之”。不为而有所 
成,与为无异,故曰“所以为之”。此之谓以阳召阳,以阴召阴。召,致也。东海之极, 
水至而反;反,还。夏热之下,化而为寒。寒暑更也。故曰天无形,而万物以成; 
天无所制,而物自成。至精无象,而万物以化;说与“昊天”同。大圣无事,而千官尽 
能。官得其人,人任其职,故尽能也。此乃谓不教之教,无言之诏。故有以知君之狂 
也,以其言之当也;君狂言,臣不敢谏之,而自以其言为当也,是以知其言之狂。有以知君 
之惑也,以其言之得也。狂言而自得,所以知其惑也。君也者,以无当为当,以无 
得为得者也。当与得不在于君,而在于臣。待臣匡正。故善为君者无识,其次 
无事。有识则有不备矣,物不可悉识,备识其物则为不备也。○注“则为”朱本作“则反有”。 
有事则有不恢矣。恢亦备也。不备不恢,此官之所以疑,而邪之所从来也。今 
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轮舆辕轴,各自有材,故曰:“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 
哉?特,但。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方,道也。夫一能应 
万,无方而出之务者,一者,道也。唯有道者能之。 
     鲁鄙人遗宋元王闭,鄙人,小人也。闭,结不解者也。元王号令于国,有巧者皆 
来解闭。人莫之能解。兒说之弟子请往解之,○《韩非·外储说左上》云:“兒说, 
宋人,善辩者也。”《淮南·人间训》注云:“宋大夫。”乃能解其一,不能解其一,且曰: 
 “非可解而我不能解也,固不可解也。”问之鲁鄙人,鄙人曰:“然,固不 
可解也,我为之而知其不可解也。今不为而知其不可解也,是巧于我。”故 
如兒说之弟子者,以“不解”解之也。言此不可以解也乃能解。郑大师文终日鼓瑟 
而兴,再拜其瑟前曰:“我效于子,效于不穷也。”故若大师文者,以其兽 
者先之,所以中之也。徼射其兽,走与矢会,故中之也。 
     故思虑自心伤也,思虑劳精神而乱于心,故自伤也。智差自亡也,差,过也。用智过 
差,极其情欲,以自消亡也。奋能自殃,奋,强也。夏桀强其能以肆无道,自取破灭之殃。其有 
处自狂也。故至神逍遥倏忽,而不见其容;至圣变习移俗,而莫知其所从; 
离世别群,而无不同;同,和。君民孤寡,而不可障壅。孤寡,人君之谦称也。能自 
卑谦名誉者,不可防障。此则奸邪之情得,得犹知也。而险陂谗慝谄谀巧佞之人无由 
入。无从自入而见用也。凡奸邪险陂之人,必有因也。何因哉?因主之为。因犹顺 
也。人主好以己为,己所好、情所欲则为也。则守职者舍职而阿主之为矣。阿,从。 
阿主之为,有过则主无以责之,则人主日侵,而人臣日得。得其阿主之志也。是 
宜动者静,宜静者动也。尊之为卑,卑之为尊,从此生矣。此国之所以衰, 
而敌之所以攻之者也。 
     奚仲作车,奚仲,黄帝之后,任姓也,《传》曰:“为夏车正,封于薛。”苍颉作书, 
苍颉生而知书,写倣鸟迹以造文章。后稷作稼,后,君;稷,官也。烈山氏子曰柱,能植百谷蔬 
菜以为稷。○案:柱在舜臣之稷之前。又下云“非至道者”,故不数弃,而以柱当之。皋陶作刑, 
 《虞书》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女作士师,五刑有服。”昆吾作陶,昆吾,颛顼之 

后,吴回之孙,陆终之子,己姓也,为夏伯制作陶冶埏埴为器。○旧本注“吴回”下衍“黎”字,今 

删。夏■作城。■,禹父也。筑作城郭。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当,合也,合其宜。然而非 
主道者。○旧校云:“‘主’一作‘至’。”故曰作者忧,因者平。惟彼君道,得命 
之情,故任天下而不强,此之谓全人。全人,全德之人,无亏阙也。 

任数 

…  24…

     三曰: 
      凡官者,以治为任,以乱为罪。今乱而无责,则乱愈长矣。长,大。人主 
以好暴示能,以能暴示众。○旧校云:“‘暴’一作‘为’。”今案:“为”字是也。注“暴示” 
乃表暴之意。若作能为威严解,正文与注并窒碍。以好唱自奋,奋,强。人臣以不争持位, 
 《孝经》云:“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此不争持位,非忠臣也。以听从取容,阿意曲从以自容。 
是君代有司为有司也,有司,大臣也。大臣匡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此听从取容,无有正 
君者,君当自正耳,是为代有司为有司。是臣得后随以进其业。后随,随后也。其业,不争取 
容定业也。君臣不定,君不君,臣不臣,故不定也。耳虽闻不可以听,不可以听五音。目 
虽见不可以视,不可以视五色。心虽知不可以举,不可举取。势使之也。言其人不忠 
不正,苟取容说,志意倾邪,故曰“势使之也”。凡耳之闻也藉于静,藉,假也。静无声,乃 
有所闻,故藉于静。目之见也藉于昭,昭,明也。非明目无所见,故藉明以见物。心之知也 
藉于理。去物断义,非理不决,故藉于理以决物。君臣易操,则上之三官者废矣。三官, 
耳、目、心。不得其正,故曰“废”。亡国之主,其耳非不可以闻也,其目非不可以 
见也,其心非不可以知也,君臣扰乱(原为“乱扰”,据乾隆本改),上下不分别, 
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虽知就利避害,不知仁义与就利避害之本也。去其本而 
求之于末,故曰“虽知曷知”。其闻、见之义亦然。驰骋而因耳矣,此愚者之所不至也。 
驰骋,田猎也。田猎禽兽,亡国之主所乐及,修其本者弗为也,故曰“愚者之所不至也”。不至则 
不知,不知则不信。言不知其君,不信修仁义,无欲为可以致治安国之本。无骨者不可令 
知冰。亡国之主,不知去贪暴、施仁惠,若无骨之虫,春生秋死,不知冬寒之有冰雪。有土之君 
能察此言也,则灾无由至矣。 
      且夫耳目知巧固不足恃,惟修其数、行其理为可。理,道。韩昭釐侯视所 
以祠庙之牲,其豕小,昭釐,谥也。晋宣子起之后也。起生贞子,居平阳。生康子,与赵襄子 

共灭智伯而分其地。生武子,都宜阳。生景侯处,徙阳翟。釐侯,景侯子也。○梁伯子云:“《史记·韩 

世家》贞子生简子,简子生庄子,庄子生康子。徐广谓 《史记》多无简子、庄子。《人表》亦同。然 

韩简子见《左传》及《史·晋赵世家》,惟庄子无考。今《史记》据《世本》,诱似未见此也。昭釐 

侯, 《史》作‘昭侯’,乃懿侯子,非景侯子也。”昭釐侯令官更之。以豕小,使官更易大者。 
官以是豕来也,昭釐侯曰:“是非向者之豕邪?”官无以对。命吏罪之。从 
者曰:“君王何以知之?”君曰:“吾以其耳也。”言识其耳。申不害闻之,申 
不害,郑之京人,昭釐侯之相。曰:“何以知其聋?以其耳之聪也。○“聪”,旧本“听”, 
讹,今案下文改。聪与聋韵协。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 
当也。故曰去听无以闻则聪,去视无以见则明,去智无以知则公。去三者不 
任则治,三者任则乱。”任,用也。以此言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耳目心智, 
其所以知识甚阙,阙,短。其所以闻见甚浅。以浅阙博居天下,安殊俗,治万 
民,其说固不行。博,旷。固,必。十里之间,而耳不能闻;帷墙之外,而目不 
能见;三亩之宫,而心不能知。其以东至开梧,东极之国。○“其以”,《意林》作 
 “而欲”。南抚多■,南极之国。○“■”,《意林》作“薄N鞣倜遥骷!懊摇薄
亦作“麻”。○《大荒西经》作“南服寿麻”,“南”字讹,注引亦作“麻”。北怀儋耳,北极 
之国。○ 《大荒西经》作“辍薄H糁卧眨俊稹兑饬帧纷鳌昂我缘迷铡薄9示苏撸弧
可不察此言也。治乱安危存亡,其道固无二也。故至智弃智,至仁忘仁,至 
德不德。无言无思,静以待时,时至而应,心暇者胜。凡应之理,清净公素, 
而正始卒。焉此治纪,无唱有和,无先有随。古之王者,其所为少,其所因 
多。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则扰矣,因则静矣。因冬为寒,因夏 
为暑,君奚事哉?故曰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则得之矣。贤,愈。 

…  25…

得,知。 

     有司请事于齐桓公,桓公曰:“以告仲父。”有司又请,公曰:“告仲 
父。”若是三。习者曰:“一则仲父,二则仲父,易哉为君?”习,近习,所亲 
臣也。桓公曰:“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仲父之后,曷为其不易也?”桓公得 
管子,事犹大易,又况于得道术乎?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无藜羹可斟,无粒可食,故曰 

 “不斟”、“不尝”。○“斟”乃“糂”之讹。《说文》“糂,以米和羹也。”前《慎人》篇作“不 

糁”。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 
间食熟,选间,须臾。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 
先君,食洁而后馈。”○孙云:“《御览》八百三十八‘后’作‘欲’,李善注《文选》陆士 
衡 《君子行》作‘食洁故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 
回攫而饮之。”煤炱,烟尘也。入犹堕也。○“煤炱”,旧本讹作“煤室”。孙云:“《选》注 

作 ‘炱煤’。”梁仲子云:“卢玉川诗‘当天一搭如煤炱’,政用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