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婆娑-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牵阍谠镜摹敢弧怪猓榈健付埂H欢焯美镏挥型昝赖囊惶宕嬖冢送獗鹞匏铩D鞘欠嵌⒎嵌宓木辰纾允且磺兄迪啵四歉觥敢弧挂酝猓幻挥腥魏嗡锎嬖凇H缃瘢闼榈降娜创笠煊诖耍孟癯松现髂俏ㄒ坏恼嫔褚酝猓褂衅渌鞔嬖冢蔷褪嵌幕镁场D阊矍八降亩嘣澜纾酥劣谖蘖恐谏涫刀贾皇窍笳髂欠至丫辰绲木蹧i而已。虽然你还保有若干创造之意,但不知借助上主的能力,你又岂能创造?难怪你自己妄造的那一切最后都注定要一一坍塌。每当一个婴儿来到人间,不过是重新上演一次它自认为脱离了上主完美境界的经验。原本在寂静涅盘里,无忧无虞,一无所缺;剎那间,那婴儿发现自己掉到一个活似地狱般的虚幻现实里。你们也许把新生儿的诞生视为一个奇迹,奇怪的是,婴儿本人可不是满脸笑容地来到人间的。葛瑞:他们拳打脚踢、大哭大叫地来到人间。
阿顿:是的,心灵再度进入分裂的幻境里,这跟人类陷入昏睡没有两样,都只是一个无聊的噩梦,因为任何天堂之外的经验,都成了天堂反面的象征,自然显示出与天堂相反的特质。我们以后才会深入这一主题,在此我们得先为你解释清楚,你是如何从自以为分裂的「心灵境界」演变成一个个婴儿形体相继诞生的「娑婆世界」的;而且,为什么你们会那么执着它,把它搞得像真的一样。葛瑞:一定是我们深信自己所经验到的世界是真实不虚的。
阿顿:不错。因此需要有人告诉你如何走出这个现实经历,你那个无意识的心灵就像在方向盘上面打盹的人,根本不懂出离之道。然而,你迟早会在宇宙的某一剎那清醒过来的。因为代表上主及天堂之声(我们称为圣)依旧在你内,随时提醒你一切的真相,并呼唤着你回家。你对自己的真相具有永不磨灭、也永不失落的记忆,因此,你迟早会觉醒于天堂的实相,这是你的宿命。你若在梦里尽做些不明智的决定,确实会延误你忆起真相的机会,至少在假相世界里是如此的,而你这一路走来,也的确做尽了不明智的决定。你原有能力去选择上主的记忆与能力的,然而,你也能够做更多算他的选择;你只要诚实地自省一下,便不难发现,你通常都在作「其它的选择」,与你心灵当初所做的分裂选择如出一辙。它在惊慌忍惧与迷失中做了一连串不明智的抉择,结果让你沦落到今日的地步。你至今仍不明白心灵的惊人能力,也不明白你仍有机会作出另一抉择来结束这个分裂幻境。这事随时都可能发生,我并不是说这对你目前来讲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我只是说,只要有人拉你一把,这事并非你想象中那么困难。不要忘了,你若真的愿意接受上主的助手圣灵的协助,就必须先信任上主才行;但除非你真正看清,是你自己而不是祂害你沦落至此的,否则你怎么可能信任祂?又除非你彻底了解这个世界并非真实的,你经历的一切都是梦中幻境,否则,你一定会对自己的一生充满罪恶感。我并不是说,你不必对自己在幻境里的行为负责,我只是再三强调,你必项先了解事情的真相,「真宽恕」才可能在你的生活里发生效用。这正是圣灵最能帮助你的地方。上主不可能创造这个世界的,因它根本不符合上主的本质,祂不可能这般无情的,正如 J 兄所说:
如果这便是真实的世界,上主确实不仁。因为没有一个父亲可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为得救而付出这种代价,还能被视为有爱心的。
幸好,这不是真实的世界,上主也不是残酷无情的。因此我们才向你们这群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反复解说,所有跟天堂完美一体境界相反的种种现象,以及分裂之后宛如真实发生的一切事情,根本与上主无关。分裂的观念,还有你在分裂中所作的种种决定,上主毫不在意,因为梦中不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会带来任何后果,只因它们根本不曾真正发生过。虽然那些事情对你来讲,不只显得真实,往往还严重万分,其实你的宇宙仍然不过是一个无谓的妄念与造作而己,而宇宙中所谓的能量也不过是你们投射出来的念头。就如同我们已经解释过的,物质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绝非上主的真实力量;而极尽你心智能耐所及的,充其量,不过是分裂再分裂的幻境而已,你们居然还挖空心思去赞美那些分裂的结果。不管如何,你其实仍安安稳稳地活在天堂里(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谈到),正因为你所见的一切均非真实,即使你梦到自己受伤,甚至身亡;事实上,你仍能随时觉醒过来,继续以前你在天堂里完美一体的生活。只是你的心灵亟需修炼,好让圣灵做主,不再受制于小我的想法。你还需要培养一些功夫,才能作出符合圣灵思想体系的决定,不再依赖自己一向的思想模式。为此,我们不能不明白指出《奇迹课程》跟其他灵修体系(包括史前文化、古埃及文明,到老子、印度教、祆教、旧约、可兰经、新约,以及其他非二元的思想体系)之间的区别,它们其实全属于二元论的思想体系,都不外乎尊奉某个神明为造物主───那造物主通常会创造出与自身截然不同之物,然后再与之交流。如今已到了二+一世纪,市面上有一本相当畅销的新时代书籍竟然还把上主说成祂创造了恐惧!错得实在离谱,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不厌其烦地指出这一错误的严重性:上主不曾造出任何与完美一体的天堂相反之物。 J 兄在《奇迹课程》一开始便把那些不能反映出圣灵思想体系之物,作了这样的区分:除此之外,全是你自己的梦魇,并不存在。
后来又说道:
你与上主安居天乡,只是梦到被放逐而已;而觉醒于实相,对你绝非难事。
这两句都属于一体论的观点,这类观点能帮你省下千百万劫的时光。《奇迹课程》还有上千句类似的说法,之所以如此再三重申,就是担心只讲一次你听不懂。你看,事实就摆在眼前,绝大多数的学员,即使听了几千遍,仍然听不进去。葛瑞:会不会是因为人们下意识害怕这类讯息?
白沙:没错,并非由于你们智力不足,而是因为潜意识里有太多的抗拒。我们要你帮忙传布这类不讨人喜的讯息,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面对这个问题。
葛端,这个不讨喜的任务,总得有人去做,我们不是派你去批判或攻击其它教师,或与人争辩,因为宽恕与争辩是无法并存的,请记住,你应永远以宽恕作为你的正道。然而,人间也不能光靠一些甜言蜜语,等你开始写书时,我们不希望你一味附和别人的说法,你只需强调这部课程的自修性质,人们自然会去深入研读,如此一来,书中的观念自然就能传达出去。你在编写时,无需有所顾忌或保留;众所周知之事,也不劳你去重复。你若真的有心帮我们传布讯息,唯一条件就是乐于宣说一些人们虽以接受的学说。然而,我们敢向你保证,只要你肯忠实地传布讯息,等到我们最后向你告别时,必然会有积极而光明的结果。你也会渐渐了解「结合」的真意,那是心灵的结合,超乎形象的,与外在形体的分合聚散无关。葛瑞:你这样强调二元论与一体论的差别,而且如此郑重推荐《奇迹课程》的真正教诲,想必有你的一番深意。
白莎:是的,只因这直接关系到心灵以及「真宽恕」的运作法则。葛瑞,你们必须了解,这部课程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推理能力真的不值几文钱。《奇迹课程》的精髓在于它能帮助人们应付现实生活的问题和外界的挑战。日后,你跟 J 兄或圣灵一起发挥「真宽恕」时,一定会带给你真实的喜悦平安,以及通往天堂的福乐。葛瑞:好吧!希望你别嫌我的反问太愚昧,但我必须确认一下自己的了解是否正确。你是说,《奇迹课程》的学说是地道的一体论,它声称,在你眼中虽有两种世界:神的世界与人的世界,但只有神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它与人的虚幻世界毫无交集之处,只有一位圣灵在此引领我们回家。《奇迹课程》所谓「上主为祂的儿女哭泣」这类说法,只是象征性的比喻,不过表达出圣灵希望我们选择聆听祂的声音,而非小我的声音,是吗?白莎:说得好,葛瑞,你一点也不笨,虽然小我老想把你耍弄得笨-点;小我的世界本身即是愚昧至极的点子,因它原本就出自一个愚不可及的决定。
你刚才说的,有一点非常重要,它点出了人们应该看待这部课程的方式,然而,你若听信当代大多数读者所描述或教导的,并不足以了解《奇迹课程》。连海伦在笔录《课程》的前后七年间,以及完成此书后的整整八年中,包括她最亲近的朋友肯尼斯,都始料未及还有其他诠释这一课程的方式!才不过几年的光景,这部《课程》会被扭曲到这种地步,简直不可思议。对了,葛瑞,你该去听听肯尼斯的录音带了。所以,让我们继续进行来此的任务,为你澄清这部《课程》是怎么解释「创造论」的,更正确地说,你们是如何打造出这个娑婆世界和芸芸众生的。
阿顿:我们一开始便已指出,基督心中的某一层面………。
葛瑞:打个岔,我们的书中是否应把基督的「心」( mind )大写?
阿顿:先别操心那些细节,《奇迹课程》提到基督(自性)之心时,是用大写字,但我们在此说的,属分裂之境,你可以大写,也无妨小写。你已经开始写我们的书了吗?
葛瑞:还没呢!我还在思考书名。
阿顿:有何灵感?
葛瑞:目前为止,大概还在 Love Is Letting Go Of Beer 以及 A Return To Beer 两者之间斟酌。 ' 译者注:当前引述《奇迹课程》观点最通俗的两本书: Love Is Letting Go Of Fear 以及 A Return To Love 。]阿顿:继续推敲下去,白莎提过,书名迟早会自动浮现的。
基督(自性)的某一层面好似打了一个小盹,梦到一个充满个体的分裂之境。当我们谈到时间观念时,还会详细解释「打了一个小盹」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那只是小我的一个花招而已。至于「个体性」,那是你们最引以为傲之物了,在斗大的生存空间里,呼风唤雨。你很快就会认清,那个无聊花招是从何而起的。现在,我们的故事已经讲到你开始产生意识的最初一刻了,而你对「意识」的重视,又是另一个敝帚自珍的典型反应。若想拥有「个别意识」,你必须先有「分裂」才行,你不可能只有其一,而无其二的;你需要另一物,才可能意识到它的存在,这是构成心灵分裂之始。这一点《奇迹课程》可说是铁口直断:意识,也就是知见层次,是天人分裂之后在心灵内所形成的第一道痕,它把心灵变成认知的主体,而非创造的主体。正确的说,意识属于小我的领域。
在这之前它曾说过
在分裂带来各种程度、角度、间隔等观念以前,知见并不存在。灵性则没有层次之分,所有的冲突都是出自这种层次观念。
为此,我们先前才会提醒你,能量不是灵性;唯独灵比方是你那不变的生命真相,能量不只会变化,还测量得出,充分表示它属于知见世界的领域。 J 兄又说:
知见免不了涉及心灵的某种妄作,因为它将心灵导向怀疑不定之境。
天堂之内,绝无「不定性」,因为在那儿,一是一切,然而在这里,你们却营造出种种不同的身分,一生下来就活在各种特殊关系中,先是与你们的母亲,然后,与父亲。
葛瑞:你这么说,让我有些坐立不安。
阿顿:我们来此的目的原是让你心安,但在过程中,难免会引发不安。你又为何不安了,老弟?
葛瑞:我十分怀念我的父母,也很珍惜跟他们朝夕相处的那段记忆,想到他们的存在只是一种幻觉,这令我感到难以忍受。
白沙:这是情有可原的。父母、配偶、孩子都是你们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根据《奇迹课程》的说法,世间所有的关系都会导向特殊关系。
我们讲到后面时,还会深入这个问题,并且谈一谈你们最不甘放弃的身分认同,不论是你的身分或是别人的身分。别忘了, J 兄跟你一样爱他的父母,石匠约瑟以及 Sepphoris 的马利亚;但他也能同等地爱其他的人。「特殊的爱」常有限定的目标,唯有圣灵之爱,才能普及众生。葛瑞:我一直以为约瑟是木匠?
白沙:不是。但这并无关紧要,即使他是无业游民, J 兄对他的爱也不会减少分毫;也许他身边那一伙人会有不同的观感, J 兄不会,他对任何人的爱都是无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