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神的密码 >

第11节

神的密码-第11节

小说: 神的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峰大概是太难爬了,上面什么碑刻都没有。对了,等会别逞强,不行说一声我拉你一吧,这山路,我看你这城里人悬。”
    “怎么没有碑,我们去看的不就是座碑吗?”
    “那个啊,算它是座怪碑吧。”
    和小武边说边走,很快就成了边说边爬,开始手脚并用起来,扒着树一道道坡翻上去。这时候也看不出什么小径了,连干净的落脚地方都找不到。幸好我穿了一声牛仔装,不然非磨破不可。
    我的体力是不错的,也有过野外生存经验,虽然累得呼呼喘,还是引得同样喘气的小武投来惊讶的目光。
    十一点,我们在地势稍缓处停下来吃午餐。我带了湿巾纸,费了三张才把手擦出本来的颜色,小武只是简单擦一下,就开始啃面包。
    “你可算能爬啊。”他嘿嘿笑着。
    “还行吧,不过没你强。”
    “那怎么一样,我一年四季在山里窜来窜去,山里人都没几个有我脚力好。城里人象你这样的可就稀奇了。”
    “平时煅练比较多。快到了吧。”
    “嗯,再走个多钟头就到顶了。那石头在顶上。”
    我注意到他先是用“怪碑”来形容,这时又说石头,难道那并不是四四方方的石碑吗?反正就要到了,这时也没什么好多问的。
    十二点三十分,我的牛仔服几乎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手被树叶和尖锐的山石擦破两道口子,相信脸也是花的。
    “到了。”小武说。
    我一愣。这就到了吗?
    “你刚才不是说在峰顶吗?”
    “这就是峰顶了。”
    “爬到那上面才是吧……”说到一半我把话缩了回去。原来眼前的巨石并不是山峰,而就是小武口中的“怪碑”“石头”。
    那可真是一块好大的石头啊。足有二十米高,怪不得我刚才错以为要爬到上面才算是登顶。
    小武带我绕到巨石的另一面。这面极为平整光滑,和刚才我看见的不规整全然不同,像被刀切过,刚才看起来是巨石,现在看起来,就是一块被精心打磨过的巨碑。
    我惊讶得眼珠子都突了出来,哪里是四幅图,这上面刻了一大堆的图!
    在中偏上的地方是四幅最大的图。每幅都占了好几平方米大。这四幅图的符号和马哈马利普兰的完全不同,但位置一样,显然表达了同一种含义。而这四幅图之下,每排四幅,竟有十多排图之多,越往下每排之间的距离越紧,图也越小。我相信小武拓的是最底下那排的四幅图,每幅图比一般的笔记本电脑再大些。
    最让我惊讶的是碑上的图中,符号并不统一,从上往下,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符号不同,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也不同,直到第五排才和第二排的符号重合。我数了一下,十五组图中,有七组的符号重复,其它都各不相同。
    地球大搜索(3)
    第四排的那组图中的符号,和马哈巴利普兰遗迹中完全一致。
    各排图组之间,不仅大小有差,连深浅和刻痕都不同。
    我有着强烈的感觉。这块巨石在最初,上面只有四幅图,就是中偏上的位置,那最大的四幅图。而下面的这十四排是后来加上去的,并且不是一次加上去,而是分了十四次加上去。
    我甚至敢说,连刻图所用的工具都是不一样的。
    我看了这么多的古迹,不能说有多高的专业素养,可在判断年代上还有点粗浅的心得。最底层这一排四幅图,是近几百年的事。而最高那四幅图,总有数千年以上了。
    我心里朦朦胧胧地有了些猜想,用数码相机从各个角度拍了照片,招呼小武返程下山。
    我买了当天晚上的卧铺票回上海。
    回到家里,我把数码相机里各种各样符号的图打印出来,挂满了书房。每天夜晚我对着整书房的太阳系星图,慢慢地把思路理顺。离解答谜团依然很遥远,但我的确越来越清楚地知道了一些东西。
    这段时间我和梁应物的喝茶频繁起来,对各种各样的假设进行分析剔除他是一把好手。让人遗憾的是,从他的口中我了解到,完全动员起来的X机构,竟然一直没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机构里的天文学者已经陷入集体性的恐慌迷茫中,而解密专家徒劳地想要给这四幅星图找出第二种解释,档案室里的尘封案例没有一例能和这个庞大的天文事件扯上关系。
    在X机构的历史上,他们很少有这样无能为力的时候,但就此事件来看,并不特别让我意外。
    有时我想打电话给人在上海的明慧问问他的情况,忍住了。他寺务繁忙,又答应查阅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还是不要去烦他了,等第二次聚会的时候看结果吧。
    五月十七日。
    晚上七点过后,那条石库门里弄,让街坊们津津乐道了一个月的门洞里,又有新客人了。
    还是一个月前来过的那些人,哦,多了一个。那个能让男人失魂的女子身边,这次多了一个人。五短身材,黝黑的皮肤,走起路来却别有一种气势,就是走在那女子的身边,也没法让别人全然将他忽略。
    路云进门的时候,我见到这个陌生人初时也一愣,然后立刻就意识到这恐怕是一位大人物。
    “这是D爵士。”路云证实了我的猜想。
    “久仰大名了,那多。”他微笑着向我伸出手,语音中带着点异域的音调,中文算是说得相当不错了。
    “这话该我来说才对。”我和他握手,然后请进了屋。
    “你可真是名不虚传啊,这不是恭维。颠覆性的发现啊。”说到“颠覆性”的时候,D爵士的声音低沉下去,颓丧的情绪在他脸上一闪而过:“不论我们能否找到最终的答案,这个谜团本身的发现,就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七点半,所有的人都到齐了。对和路云一起来的这位亚洲地下世界里鼎鼎大名的人物,每个人都表示了相当的敬意。
    爵士(虽然不知道他是在哪里取得封号的,不过还是这样称呼着吧)低调而节制地礼貌回应着,在水笙到来的时候,他还当面发出了下一届亚洲非人聚会的邀请,希望水笙成为这个著名聚会的新成员。他给我的印象,是个有贵族气息的人,身高丝毫不能妨碍他的个人魅力。能成为非人聚会的召集人主持人,就算有着前代的传承,个人魅力、手腕、势力依然是缺一不可的。希望别有让我亲身承受他手腕的一天。
    在我们这些人中,叶瞳和叶添锦不提,梁应物代表的X机构没能取得进展,圆通也暂时未从佛经中找到线索。但其它的“各路人马”,居然都有所斩获。
    卫后在年轻一辈的“历史见证者”中极有号召力,这一个月间他登高一呼,聚集了数十名“业界”年轻高手,共同在那些从坟墓中起出的古籍中寻找,尤其是不为人知的野史,传说,游记,名士自传。这一番大搜索,大约在一个多星期前有了结果。
    地球大搜索(4)
    那是卷从中国一个春秋时期小墓中起出的竹简,墓主人叫作子晰,死时约四十岁。这子晰听起来没什么名气,其实却大有背景,是孔丘七十二门徒之一。
    孔子七十二门徒,有名有姓流传下来的不过十数人,大多数埋没在历史中了。这子晰在墓中随葬的大量竹简上记载了他随孔子游学四方的经历,对孔学的研究心得等,明白无误地召示了自己的身份。这个墓掘于五年前,如果公诸与众,那自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但盗墓界以不暴光自己为基本原则,这子晰的存在也就和许许多多从地下起出的秘密一样,只有少数人知道。
    在一卷竹简中,子晰记载了随孔子游历至卫国的帝丘,也就是今天河南濮阳时发生的一段轶事。
    当时孔子在十几名弟子的簇拥下,坐着牛车,行在一条林间小道上。再走一小段路,就是帝丘外的市集,那才算正式进入帝丘的地界。
    正走着的时候,林间突然起了一阵浓雾。等牛车和众人从浓雾里穿出来,眼前却并非原先走的路,而是片仙境般美丽的地方。随同者中有几人之前曾经走过这条路,他们都说,原本绝没有这样的地方。
    仙境中山水绝美,花草树木更是缤纷颜色,连孔子都从牛车上走下来,大声赞叹。
    就在众人沉醉在这美景中,心里又小小的有着惶恐时,一位素衣长者突然出现。他向孔子施以最敬重地礼节,说久闻孔子的大名,今次有一个困绕他许久的问题,希望孔子能给予解答。
    大家心里都知道眼前不是寻常的人物,孔子也神情谨慎,谦虚了几句。
    那人以手为笔,在地上画出了四幅图。他说这四幅图中蕴藏着天地间一个极大的秘密,问孔子是否知道。
    那四幅图众人从来都没有见过,看孔子的神情也是。孔子端详了许久,就老实地说“不知道”。
    那长者显得极为失望,长叹一声,袍袖挥动间,顿时整个人连同周围的仙境都化为一道清烟,就此消失不见。
    大家这才发现,四周的景物如前,还是在原本的林间小道上。但地上那四幅图还在,可知并非梦境。
    孔子这时的学问已经名满天下,虽然被问倒,却全然不在意,说了一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神”。
    意思是关于人的问题都没能搞清楚明白,鬼神的问题就不用谈了。孔子那时认为,所见的长者非鬼即神,子晰和其它弟子也这样认为。
    孔子这句话和记载在《论语》中回答季路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只差一个字,看来孔子最先有这样的感叹,还是那一次的帝丘之行。
    虽然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神”,四幅让“鬼神”困绕的画还是被一些弟子临下来,其中就有子晰,后来许多弟子都研究过这四幅图,始终摸不着头脑。
    四幅图被刻在竹简上,由于竹简一片片分开的材质关系,不可能和原图完全一致,但很明显就是那四幅太阳系星图。
    至于各个符号,和马哈巴利普兰的版本不同,但卫后拿出打印的照片时,我却认出正是悬刃峰顶巨碑上八种符号里的一种。
    路云所说的,和卫后的发现颇有相似之处。
    其实这并非是路云的发现,而是路云把事情告诉了D爵士之后,借由他的关系,托人查阅罗马教庭秘藏的古典。好在这个消息惊人之极,每个知道的人,在惊讶过后,不用嘱托,都尽力地去寻找真相。却找出了古希伯来人的先知摩西在出埃及途中的奇遇。
    这奇遇和著名的红海事件连在一起。当时先知摩西领着愿意跟随他的族人们出埃及,后有埃及的追兵,前面却碰到了宽阔的红海拦住去路。危难时刻,海水突然左右分开,在大海中现出一条康庄大道,两边的海水仿佛被看不见的墙挡住,海底还有无数的鱼虾暴露在空气中,不停地跳动。
    等摩西领着人们通过海底通道,红海海水猛然倒卷回来,把原本的通道淹没,激起惊人的巨浪,而追兵也只能望海兴叹。
    地球大搜索(5)
    以上记述是《旧约》中的著名故事,但之后摩西的一段经历却没有被《旧约》记载。
    渡过红海之后,包括摩西在内,所有人都伏地膜拜,感谢上帝的仁慈,赞美上帝的神威。当摩西第一个抬起头直起身的时候,却发现远远的有一个人向他招手。
    摩西那时的心情激动无比,以为上帝在他面前显灵,就独自上前。
    走到那人的跟前,摩西发现他面前的人竟飘浮在空中,更加确认他的神明身份。面对摩西的顶礼膜拜,这人显得有些失望,对于刚才红海上的奇迹,也不置可否,反而在地上画出四幅图来,询问摩西可曾见过。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就飘然离去。
    由于对方的冷淡态度,摩西开始怀疑他的身份,进而疑惑起红海的神迹是否是这人所为。所以在正式的《旧约》中,并未记录。
    这四幅图就作为一宗悬案,多年以后摩西凭着记忆中的样子重新画出,被他的追随者们郑重记下来。
    这四幅太阳系星图里的符号,又是全新的一种,连泰山悬刃峰的石碑上都未曾见到。
    D爵士取出这四幅图的手绘摹本,给我们流传着看。由于教庭的秘典不允许拍照,所以只能让人照着画出来。
    “那多,你泰山之行怎样?”路云问。
    我微微一笑,取出一叠打印照片,分给众人,对水笙说:“还是你先说吧,大家看看这些照片,等会儿我再说。”
    水笙点点头,道:“在我族悠长的历史中,的确有过许多次类似摩西、孔子遇过的事件。最近的一次在两千年前,而最远的一次,则距今有数十万年之久,那是我们的文明刚刚开始萌芽发展的时候。”
    水笙的话让大家吃了一惊,虽然都已经认识了水笙,但对于生活在深海中的智慧生命,他们大多了解极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