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学.中庸.孟子 >

第1节

大学.中庸.孟子-第1节

小说: 大学.中庸.孟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 中庸 孟子 

… 页面 2…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 
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 
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 
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 
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 
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 
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 
必慎基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 
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暄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 
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 
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 
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湜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 
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 
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 
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 
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 
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 
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 
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 
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 
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 
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 
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 
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 

… 页面 3…

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 
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 
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 
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 
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 
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 
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 
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 
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无下 
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 
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 
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 
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 
 “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 
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娼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 
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 
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 
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 
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 
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 
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 
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 
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意】 
      《大学》是关于古代(三代)学习根本法、原则、目的的论述。是由曾 
子传授,其门人弟子记录而成的。本篇第一段最为重要,指出学习的根本目 
的在于认识人的本性,进而革除人欲污敝,达到至善的境地,即“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这里做“新”字解,即革除。) 
而若要明德于天下,必要先治国;若要治国,必先齐家;若要齐家,必先修 
身;若要修身,必先正心;若要正心,必先诚意;若要诚意,必先致知;若 
要致知,必先格物。程朱认为,这一秩序就是古代大学的学习进程秩序。以 
下各段则依次分别论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诚意、正心修身、 
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 页面 4…

但清人崔则断言“《中庸》必非子思所作”。冯友兰则从《中庸》的内容和 
文体两点出发,认为《中庸》的中间部分多言人事,文为记言体,似为子思 
所作 《中庸》的原貌;而首末两部分则论及天人关系,文为论著体,乃后人 
所加。 
      《中庸》的成文时代。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所著,因有些 
内容为后人所加,所以其成文至迟也应在《礼记》成书之前;但就主要内容 
而言,似应将其成文年代定在战国时期。应该说《中庸》从子思之文到收入 
 《礼记》,再到宋人的解说,最终由朱熹从《礼记》中抽出,重新校定章句, 
并加以注解,成为四书之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庸》全书共33章,3545字,此外还有朱熹所加的注释和解说,以 
阐发其思想。 
     朱熹在《书后》一文中,将全书内容分成几部分,并给予概括性 
的总结和说明,阐明他是如何为《中庸》定章句的: 
     右《中庸》一篇,33章。其首章,子思推本先圣所传之意以立言,盖一 
篇之体要。而其下10章则引先圣之所尝言者以明之也。至 12章又子思之言, 
而其下8章复以先圣之言明也。21章以下至于卒章则又皆子思之言,反复推 
说,互相发明,以尽所传之意者也。熹尝伏读其书,而妄以己意分其章句如 
此。 
     朱熹如此定《中庸》章句,是要学者“得于辞而能通其意”,把“孔门 
传授心法”,“诵习而玩心焉”。 
      《中庸》第一章开宗明义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意在说明道的本原出于天, 
是不变的,人禀赋此道就叫做性。因而道存在于人的本身之中,片刻也不能 
离开,能离开的东西就不叫道。接来便是阐述“存养省察”功夫的大要,认 
为人若要得道,就必须注意自己的品德,一刻也不能疏忽,即使没人注意, 
也要保持自己的品德,这叫做“慎独”。最后说明“圣神功化”的最高境界, 
指出人若能达到道 (也就是文中所谓“中和”)的境界,则天地各得其所, 
万物化育。 
     朱熹认为第一章是《中庸》一书的纲领,指出要做到上述内容,就必须 
返身自省,去私欲,实本性。以下10章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话,来说明这一章 
的主旨。 
     第12章是子思对“道不可离”的论述,下面八章,则是援引孔子的话对 
这一问题加以阐述。 
     第21章是子思就孔子所说天道人道的旨意而加以论说。从这以后12章, 
都是子思的话,以反复推论阐明这一章的意思。 
     第33章则是对《中庸》一书的主旨加以总结说明。 
     中庸一词,语出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矣!民鲜久矣!”(《论 
语·雍也》)“中”:不偏不倚;“庸”,平常不易。二程说:“不偏之谓 
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说:“庸 
是常然之理,万古万世不可变易底,中只是个恰好道理。” 
      《中庸》是一篇儒家哲学论文。在书中首先提出“天命之谓性”,旨在 
说明“性”就是天命,“道”则是遵循“天命””。但人除了“性”之外, 
还有情、欲,一般人行事只是依其情、欲,而不是依据所谓“性”(“天命”), 
所以造成了“道之不行”的局面。因此必须进行修行,使道成为天下人遵从 

… 页面 5…

的普遍原则,让人的行为处世依其本性。这就要求人们达到中和的境界,使 
人的喜怒哀乐的表达合乎法度。而对人的欲望则应以反身自省来除去,强调 
 “慎独”,时刻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但在买行道德时,往往智者贤者越过了中和 (即所谓道),而愚者不肖 
者“不及”,亦使正道不行。因此,便要用中庸来纠正人们在修道上的偏差。 
中庸的基本原则就是“允执其中”,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 
使人的言行合于既定的道德标准。《中庸》一书重点发挥孔子“过犹不及” 
的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和而不流”,“中立不倚”。 
      《中庸》的核心观念是“诚”,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 
道也”,诚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 
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德,从容中道”的圣人境界。 
     朱熹作《中庸章句》,主要是用他自己的话解释《中庸》,虽然朱熹作 
 《中庸章句》时参看了许多关于《中庸》的文章,但他很少引用别人的话。 
在解释 《中庸》时,一些理学的论点往往掺杂其中,其引申、发挥往往超出 
原文的主旨,而成为朱熹自己理学思想的阐述。朱熹认为“人心惟危,道心 
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中庸》所阐述的“传授心法”。这16字中, 
包含了理学的重要哲学范畴,以往的经书没有能如此提纲挈领,阐释《中庸》 
的“纲维”“蕴奥”的,这16字便成为理学家津津乐道的心传。 
     其实这16字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允执厥中”这4字。一部《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