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 >

第46节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第4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绦平Φ惫兰频剑砉苏ν脊セ魑冶┞兜囊聿唷!

  八月初,卢金和库罗奇金指挥的两个集团军,奉大本营命令,由斯摩棱斯克地区调至沃皮河防线。与此同时,大本营为使朱可夫更有把握地对叶尔尼亚突击部实施决定性突击,又调来一些新锐师加强预备队方面军。为了阻敌增援叶尔尼亚,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从八月八日至二十一日,连续打击杜霍夫希纳和叶尔尼亚两集团。敌虽然没有丧失主动权,但伤亡惨重。为此,“中央”集团军群指挥部将疲惫不堪的一个摩托化师、两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旅调出叶尔尼亚,另调来五个新锐步兵师。

  朱可夫大将有鉴于此,要求各集团军司令员和各师师长继续消耗敌军,动用一切手段侦察敌情,他自己也亲自审讯德军被俘军官。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认真总结了八月份攻击叶尔尼亚的作战经验,同时汇集了有关敌兵力、火器、防御工事以及支撑点的情报。

  一切都围绕打好这次主要进攻战役做准备。各部队和兵团明确了本部具体战斗任务,详细制订了炮火保障和航空兵突击计划。同时还要考虑到,叶尔尼亚突击部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叙役布势中居中央位置,而且,西方面军在社霍夫希纳和亚尔采沃两方向上的反突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第二十四集团军是否行动顺利。

  但是,朱可夫大将身兼二任,他还要履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的职责。他随时可以得悉整个苏德战场的战况通报,同时要求他对战役战略形势做出判断,再把他的意见电告总参谋部。然而,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平静,他在莫斯科期伺就已会同总参各部做出了重要战略性预测,而且于七月二十九日向国防委员会陈述了己见,但未被斯大林采纳。而事态的发展,正如他所预见到的,德军的威胁日益迫近,时至八月中旬迄未消除。为了再次检验自己的判断,他召集方面军军事委员、三级国家安全委员克鲁格洛夫、参谋长利亚平少将以及炮兵主任戈沃罗夫少将,到他的指挥所来。

  朱可夫十分看重利亚平和戈沃罗夫这样高级军事专家的见解。戈沃罗夫知识渊博,他先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后在捷尔任斯某炮兵学院任教。战争爆发时,年仅四十四岁的戈沃罗夫就担任指挥要职,大展才华。戈洛罗夫看上去为人拘谨,甚至显得沉郁,但他心地善良,对战友、部属体贴入微。他从不说废话,不轻易下结论,可他的判断一向令人折服。

  朱可夫的避弹室内,挂着占半面墙的作战地图,上面标着战线,代表突击方向的箭头,表示预备队驻地的圆圈,还有一些旗形、三角形和方形符号,透过每一个符号,可以看出前线上的具体战斗队形和后方梯队。

  “同志们,请看苏德战场的最近战况,”朱可夫阴沉的眼神扫了一下地图,“是最新情况。”

  大家默无一语,仔细看地图,等朱可夫发问或说出他的判断。回答朱可夫问题不那么容易,因为他事先腹内已有答案。他认为,只能就地图和图表大谈作战态势和滥发议论的人,算不得通晓军事,更算不上有什么将才。而预见敌人当前和今后的企图,采取对策,夺得主动权,对他来说才是至关紧要的。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象催人思考似地说:

  “发现敌情,这固然很好,很重要。但主要的是揭示敌军行动意图,明确下一步行动目标……同志们,你们能从图上得出什么看法?”

  “是,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戈沃罗夫首先发言,“判断敌人意图其实不难。”’

  “对,不难。”朱可夫表示同意,“为了节省时间,我先说说我的看法……哪位不同意,请直抒己见,可以商量……”

  将来一定会有一位思想家说出这样一个道理来,即恋人、战士,以及置于死地或渴求生存的人,一定最会一针见血,一语道破。具有这种天赋的人(不知这是祸是福)有朝一日,一定会突然发现,他们说的那句无足轻重的话(我们要补充一句,这是振聋发 的警告),将终生难忘,历久弥深。

  七月二十九日,当朱可夫向斯大林说出那一番令他五内俱焚,痛断肝肠的话,说基辅只能放弃,将有被围之虞的部队调至普肖尔河地区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情。他之所以下这样的决心,是因为敌必将出动“中央”集团军群右翼,包围我中央方面军的第三和第二十一集团军,而且可能迂回过第聂伯河东岸基辅方向上的苏军集团,直捣西南方面军后方。

  现在,朱可夫把当时对斯大林说的话,几乎一字不差地又向克鲁格洛夫、利亚平和戈沃罗夫重述了一遍。他说这话时,神情严峻,心中隐隐作痛,自感无能为力,而又不肯溢于言表。

  在他看来,这是昭然若揭的真理,他为当时在莫斯科未能说服斯大林,而深深自责。

  戈沃罗夫又发言。他看着地图,用压低的嗓音说: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不能不同意您的判断。但失去了时间,主动权已操在敌人手中。”

  朱可夫长叹一声,好象是欲哭无泪的样子。稍顷。他并没有征求利亚平和克鲁格洛夫的意见,就从桌上拿起一张纸,说:

  “再次向最高统帅报告,说明我们的判断。法西斯德军必将次第突击我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翼侧和后方。正因为如此,敌人才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开先例,在我们掩护的主要战略方向上,被迫转入防御。”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声音嘶哑,好象早就预感到斯大林会不同意,读道:“我作为大本营成员,我认为有必要报告敌军动向。敌人获悉,我已在通往莫斯科的路上集结大批兵力,并把中央方面军和大卢基集团作为两翼,所以暂缓攻打莫斯科,转入对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积极防御,而把所有快速突击力量和坦克部队用来对中央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作战。

  敌人的企图可能是:粉碎中央方面军,进抵切尔尼哥夫——科诺托普——普利卢基地区,从后方实施突击,以粉碎西南方面军所属各集团军。尔后,绕过布良斯克森林,向莫斯科实施主要突击,并进攻顿巴斯。

  为了反击敌军,避免中央方面军覆灭,以及不使敌军前出至西南方面军的后方,我认为有责任报告自己的看法:必须尽快在格卢霍夫——切尔尼哥夫——科诺托普地区集结重兵集团,以便在敌人开始实施其企图之际,打击敌之翼侧……”

  朱可夫建议这个突击集团应有十个步兵师,三至四个骑兵师,不少于一千辆坦克和四百五十架飞机。照他的看法,这些兵力应从远东、莫斯科防区和内地军区抽调。

  他心情沉重,发了这份给斯大林的电报,心想,他这封电报并没有什么特殊发现,因为无论对沙波什尼科夫来说,还是对斯大林来说,现在一切都应该一目了然了。法西斯德国军队集群已箭在弦上,马上就会以泰山压顶之势向苏军冲来。避开打击虽不可能,但不能贻误战机,束手待毙。战争中的新转折点,新的血战高潮,已见端倪。不过还蒙着一层未知数的模糊帷幕,必须拿出新锐兵力,当机立断。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对朱可夫的来电没有拖延答复。当天,即八月十九日,朱可夫关于法西斯德军统帅部近日必有所图的判断,大本营主席和总参谋长甚表同意,而且先后以电报和电话告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已从预备队中调遣新锐部队至有良斯克方向,组建以叶廖缅科中将为首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中央方面军的部队亦转隶该方面军。

  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任务是:对在罗斯拉夫尔、乌涅奇、绍斯特卡诸方向突进之敌第二装甲集群实施反突击,将其粉碎,并阻止其向西南方面军方向突破。

  这一任务只完成了一部分:敌军在我反突击下,伤亡巨大,但从总体上说,我军尚未取得重大战果。尤其是九月中旬,德军第二装甲集群前出至科诺托普、巴赫马奇地区,、由克列缅丘格基地开来之德军第一装甲集群的光头部队,又在罗姆内地区与该集群会合。这就意味着,敌坦克大军已窜入我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和中部。尽管敌人尚未形成水泄不通的包围圈,我军显然已遭到严重损失。 

第四十三章
 
  普遍而抽象的真理,只有理智之眼才能看到。然而,要寻求真理,还必须公平持正,克制自己的感情.摈弃偏爱,因为真理的价值在于它本身,而不在于它出自何人之手。在战争中,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

  朱可夫大将密切关注近几周来整个苏德战场的形势,向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力陈己见,莫斯科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他深感庆幸,就象肩上卸下了一副重担,现在,他又要担起筹划叶尔尼亚战役的另一副重担。虽然他知道,指明了西南方面军的真实处境,还不等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但是有了希望,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不致在敌优势兵力打击下,由于翼侧暴露而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即集中精力,部署叶尔尼亚战役。他要显露锋芒,在卫国战争中大展统兵御敌的才华。他没有犯错误的权利,这倒不单是因为,他是大本营的成员和刚刚卸任的总参谋长。斯木林羞辱他的话:“你只配当个骑兵,而不是总参谋长……”如骨鲢在喉,未尝淡忘。就是他,朱可夫,在战争爆发的头一天,在法西斯德军的主要打击方向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受斯大林委派到西南方面军。到了真相大白,西方向敌军已近逼明斯克的时候,斯大林急召他回莫斯科,参与制定不可或缓的战略决策。又想起七月二十九日晚,在国防人民委员部的那次言语龈 。朱可夫身为总参谋长,直言力陈,唤起斯大林警觉……不料又被讥之为“只配当个骑兵……”。

  怎么说呢;自甘受辱就是怯懦。很可能是这样。但,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不是那种自惭形秽。畏缩不前的人。

  同时,他还认为,每个人可能生来就是怯儒的。但人是有理智的……况且他是胸怀韬略的统帅!哪伯有一丝一毫的怯懦,都要让它销声匿迹,涤荡无余……

  是啊,朱可夫没有计较个人恩怨,但他坚持己见,理解时局的险峻,深知敌强我弱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意义,他决心打好这一仗。因此,就必须深思熟虑,多谋普断,坚定不移。

  朱可夫确信,七八月间第二十四集团军力图割裂叶尔尼亚突出部之敌的努力,终归是徒劳的,于是,他在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交换了意见后,于八月二十一日命令拉库京少将停止进攻,拿出十至二十天时间做好准备,再对敌实施坚决的、更有力的、有组织的突击。

  这确实是朱可夫就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后最关紧要的时刻。他和司令部人员一道着手制订这一极其复杂的战役计划。由于地形所限,要想给叶尔尼亚突出部之敌以毁灭性打击,可供选择的方案不多,因而也就不大可能迷惑敌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可能实施突破,进而保证合围德军集团的地段,投入绝对优势兵力。他选定了突出部的根部,即从南北两侧的凸起部突破。据此,提出了坚决果敢,机动作战的战役企图:对敌集群实施两翼包围,尔后各个歼灭。由补充了三个师的第二十四集团军担任主攻。该集团军应以九个步兵师的兵力从东北方向突破敌防线,再以第四十三集团军的几个师从东南方向相向进攻。

  第二十四集团军编成内的坦克部队组成突击集群,在进攻过程中发展战果。为使法西斯统帅部无法机动叶尔尼亚基地内的部队,还应以次要兵力从东部实施助攻。这是总作战企图中的一味“调料”,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已经确悉,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的主力已经南移,不可能在此地组织反击。

  方案制订好之后,呈报莫斯科。很快,朱可夫收到大本营的命令。其中第二项指出:

  “命令预备队方面军主力继续加强奥斯塔什科夫——谢利扎罗沃——奥列尼诺——第聂伯河(维亚兹马以西)——斯帕斯一杰缅斯克——基洛夫一线的防线,左翼之第二十四和第四十三两集团军于八月三十日转入进攻,其任务是:粉碎敌叶尔尼亚集团,占领该地,继而向谢奇诺克和罗斯拉夫尔方向突击,于一九四一年九月八日前,前出至多尔基耶尼维——希斯拉维奇——彼得罗维奇一线……”

  发起进攻的第一天早晨,大雾弥漫。白茫茫的雾气在河港和草地、森林和高地,乃至整个地区的上空,懒洋洋地飘浮。炮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