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 >

第40节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第4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六章
 
  在这危及苏联存亡的艰难的几周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首脑们,回顾过去,想起他们为安抚德国而极尽其退让、纵容和教唆之能事,在慕尼黑,以邻为壑,采取的叛卖行为……这些拜金世界的统治者的迷梦,终于破灭了。他们一手豢养起来的宠儿——法西斯德国,不仅贪婪成性,垂涎欲滴,要求吞噬更多的土地,而且穷凶极恶,张牙舞爪,扑向它的芳邻,甚至连号称雄狮的英国也不能幸免。现在,这些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卫道士还在痴心妄想,希图酷蚌相争,渔人得利,让法西斯德国及其仆从在同苏联的厮杀中,不仅扼杀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缔造的苏维埃国家,而且让他们自己也筋疲力竭,玩火自焚,到那时,德国将不再是地球上其他国家的实际威胁了。与此同时,这些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又惶惶不安:如果苏联拼不垮希特勒军队而最终覆亡,或者,苏联宁肯忍受国土沦丧之辱,而同德国媾和,他们又该怎么办呢?……到那时,首先是大不列颠,势必乌云蔽日,大难临头,而以后呢……这“以后”二字后面,对许多国家和大陆来说,隐藏着更多的忧患、更大的灾难。

  美利坚合众国瞻念前途,也自感并不乐观。况且,美国还担心,日本可能北进苏联,入侵西伯利亚,尔后,等到它的军事潜力增长后,必然挥起有力的拳头,打击美国,殃及美、英的殖民地。

  凡此种种,都不能不迫使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英国政府首脑丘吉尔之间,频频传递信息,两人就动荡不安的世界军事政治形势,交换看法。

  七月中旬,正当猜测纷纭,人心浮动的时刻,罗斯福派遣推行他的“新政”最为卖力的人物哈里·霍普金斯到英国。霍普金斯同丘吉尔,同英国政界其他要人,经过频繁会谈,得出结论,看看苏联在法西斯大军的打击下,还能支持多久,尔后,才能相机行事,铲除法西斯的威胁,挽救世界出于水火。霍普金斯突然决定,他必须到莫斯科稍事逗留,会见斯大林,要亲自听取他对当前重大问题的看法,首先自己弄清真相,然后再通报罗斯福和丘吉尔,苏联究竟有多大抗击外侮的能力,是否如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在给总统的报告中所说的那样,苏联千钧一发,形势危急。

  但是,没有得到罗斯福的批准,没有授予全权,霍普金斯是不能擅自飞往莫斯科的。因此,一九四一年七月十五日,他给白宫发了一份电报,内称:“……我想知道您是否认为我莫斯科一趟,是有必要的和有益的……我认为,应尽一切可能,保证俄国人坚守防线,即使他们将在最近的交战中遭到失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如有可以多少影响斯大林之处,我想以您的名义,派一个私人代表,直接和他面商是可取的。我认为利害关系如此重大,这是应该做的。”

  电文冗长,还涉及许多其他问题。电报末尾,有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这里,人人精神振奋,英国人认为,俄国的事态只不过是给他们一个喘息时间罢了。”

  第二天傍晚,他收到罗斯福复电。美国总统赞成霍普金斯走访莫斯科的想法。复电中还说:“今天晚上我把给斯大林的信寄给你。”

  在莫斯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由英国和美国驻苏大使处获悉,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哈里·霍普金斯行将来访。苏联驻英国大使伊万·米哈依洛维奇·迈斯基也发来电报,说霍普金斯是支持罗斯福新政的得力干将。迈斯基报称,霍普金斯积极致力于新政的贯彻执行,而且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之初,他就成了地位显赫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美国政府的许多决策,多由他鼎力支持,参与制定。他深谋远虑,精明练达。不过,身体欠佳。

  就这样,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先后一致认为,行将访问莫斯科的哈里·霍普金斯,肩负着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使命。迈斯基大使是在丘吉尔和他的心腹怀南特·哈里曼得悉这个情况之后,才了解到的。不过,在霍普金斯去阿尔汉格尔斯克的途中,电报准确无误地沟通了信息。

  哈里·霍普金斯在动身去莫斯科之日,收到美国代理国务卿塞姆纳·韦尔斯发来的重要电报。电报特别指出:

  “总统请你干第一次见到斯大林先生时,即以总统的名义转达如下意思:‘霍普金斯先生应我的请求,前来莫斯科,同您个人,或同您指定的其他官员多 讨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我们如何才能最迅速、最有效地使美国向正在对希特勒德国的背信弃义的侵略,进行伟大抵抗的贵国,提供援助……’”

  接着又说:

  “我请您,象我和您亲自交谈一样,以您所感受到的那种信任心情,对待霍普金斯先生。您对他阐述的观点,他会直接向我转达,他还会告诉我,您认为哪些问题最紧迫,我们可以给予援助。

  最后,满允许我对俄国人民为捍卫其自由和独立所表现出 的非凡的英勇精神,表达我们全体美国人的共同钦敬。你们的人民和所有其他各国的人民反对希特勒的侵略及其征服世界计划的胜利,一直鼓舞着美国人民。”

  霍普金斯到莫斯科的第二天十八时三十分,被美国大使劳伦斯·施坦哈特带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

  这是一九四一年七月三十日的事。

  斯大林约定接见美国总统私人代表的时间以后。在这之前两个小时,他把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请来,就同霍普金斯商谈的问题统一看法,同时还要对美英近年来同苏联的关系问题,做一番分析,以便设想今后这两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上将采取何种政策。

  昨天,斯大林和朱可夫有过一场激烈的争吵,今天,朱可夫提出辞去总参谋长的职务,嗣后,沙波什尼科夫前来报到。在斯大林看来,他这是在军队最艰难、最紧张的时刻,接任此职。此时此刻,斯大林心绪不佳。每当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心情不好时,常常要走到窗前,于沉思默想中,凝望对面兵器馆的两层楼上描写战争的雕饰。兵器馆正面是一溜黑洞洞的炮口,那是当年俄国军队从拿破仑军队手中缴获来的大炮。对开的窗户稀稀落落地敞开,从厚实的窟壁可以看出,这两米厚的墙壁有着相当的防护力。

  兵器馆和克里姆林宫一样,也披上了迷彩伪装。屋顶的上空,在灰色的暮德中,夕阳缓缓西下。

  斯大林离开窗子,走到桌旁。这时,门开了,莫洛托夫走了进来。他一如往常,穿着一身笔挺的西服,今天穿的是深灰色的,裤子和衣袖上的羽状织纹分外清晰,一张有朝气的脸精心刮过。但脸色沉郁,带金链的夹鼻眼镜下方睛里流露出几分倦意。

  “我们要不要接待这位美国人?”斯大林仿佛在自问,接着又说,“如果照昨天朱可夫说的意见去办,基辅让给敌人,军队撤到第聂伯河以东,那我们在他们面前可就够光彩的了。”

  莫洛托夫什么也没说,坐在靠近斯大林身边的会议桌旁,打开文件夹,做好讨论的准备。

  斯大林突然哼了一声,轻轻笑了起来。

  他感到莫洛托夫问疑惑目光在盯着他,就解释自己兴致突然好起来的缘由。

  “你知道,波斯克列贝舍夫的小女儿,方才用我直通她父亲的线路,打来电话。我拿起电话。‘爸爸,’她说,‘帮我解个算术题。’我说,‘你爸爸不在,我派他办事去了。让我来帮帮你。’她给我念了算题的条件,接着就想不通了。真是个怪题,说是水从一种口径的管子流进水池,然后,又从口径较粗的管子流出水池。求:一分钟内,这个水池流出多少水……当然,还有一些提示性的数据。”

  “没算出来?”莫洛托夫开心地笑了,“问题在于,两个水管是否处在同一水平上。如果是,流进水池的水和流出的水等同。”

  “干嘛要白白浪费水?”斯大林十分愉快地笑了。忽然又变得严肃起来,问道,“我们今天可不能往帝国主义者的磨盘里注水,是不是?”

  “不能。”莫洛托夫回答,又笑了,“无论如何,我们得把水管放在同一个水平上。”

  “这要看这位罗斯福的特使有多大的诚意了。”斯大林说,他的话中流露出不安。

  他在克里姆林宫的这间办公室,好象也充满了烦躁不安和紧张期待的气氛。

  “科巴,”①莫洛托夫看了看斯大林,他的谦恭而又有所求的目光,想来一定能巨他静下心来听一听,“我说,耐心点,听一听我们外交人民委员部通过对丘吉尔和罗斯福政策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我们同他们谈判,要时时记住吗们对外政策方面的一贯伎俩,这样在考虑我们同他们相互关系的方针时,这些东西也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几乎是从空白点上起步。”

  “你认为,我们很不了解丘吉尔吗?”斯大林坐到桌边,不满地说。

  “温故而后才能知新。”

  “好吧,只是要简略些。”

  “比如说,丘吉尔虽已六十七岁的人了,但仍然精力十足。他的政治信条就是一句话:‘大英帝国是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只要稍微闻到带有社会注意气味的东西,就深恶痛绝。他对我们有刻骨铭心的仇恨,他的这种仇恨疯狂至极,简直到了可笑的程度。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0年间,丘吉尔任陆军部长,就曾领导过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十字军远征’。为此,我们不得不花了好几年

  时间艰苦作战。为了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围困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英国国库耗费了数以亿计的英镑。只是慑于欧洲工人阶级的情绪,他才没敢驱使上百

  万军队来干涉我们。”

  “是啊,一切记忆犹新。”斯大林打断莫洛托夫的话,“你肯定马上还要提到苏英贸易协会驻英办事处遭袭击的那件事,结果,导致一九二七年我们和英国断绝了外交关系。”②

  ①科巴是斯大林搞地下工作时的化名,——译者。

  ②一九二七年九月,英国保守党政府授意袭击苏英贸易协会驻伦敦办事处。苏英遂断绝外交关系。——译者

  “是的。”莫洛托夫表示同发,“一九三五年西方国家组织反苏同盟,不也是丘吉尔的主意吗?……”

  “丘吉尔关于在反对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英苏一致对敌的声明,我们的外交人民委员部是怎么看的?”斯大林离开座椅,站起来,走到坐在会议桌边的莫洛托夫跟前,同他一起看放在绿色桌毯上的文件。

  “我想,斯大林同志,丘吉尔目前对我国的政策,不过是权宜之计,我们这个看法不会有错。他的目的是:首先,在对德战争中尽可能牺牲苏联,力求使我们精疲力竭。他的长远目标是,既令希特勒一败涂地(我们自然相信这一点),我们也绝无可能出现在巴尔干和西欧……因此,在我们争取英国开辟第二战场之际,切记丘吉尔会长时期和我们捉迷藏的。”

  “现在我们比较一下丘吉尔的政策和罗斯福的态度。”斯大林提议,“可以想象,他们正在制订共同的军事政治纲领。”

  莫洛托夫喘了一口气,看看办公室门上的钟,又翻了几页,哈里·霍普金斯来克里姆林宫的时间快到了。他接着说;

  “在芬兰军阀挑起战端和苏芬战争期间,罗斯福只不过发表了一纸‘道义上禁运’的声明,而没有在美国煽动疯狂的反苏运动,由此看来,同罗斯福的关系要简单些……”

  “不应忘记,他在酝酿慕尼黑阴谋期间,显然也不是置身事外的。否则,美国驻伦敦大使肯尼迪、驻巴黎大使布利特就不会那样卖力怂恿张伯伦和达拉第了。”

  “对,这一点不可忘记。”莫洛托夫同意,“但全面、历史地通观罗斯福任美国总统期间对苏联的态度,总起来说是好的。斯大林同志,你在一九三四年和英国作家赫伯特·威尔斯的谈话中,就说了这个看法。在谈到罗斯福卓越的个人品质时就说过,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所有领导人中,罗斯福是一个最有才能的人物①。你的这一席话传遍了全世界。你之所以做出这个评价,是因为你在和威尔斯谈话的前一年,罗斯福政府一反美国历届政府的做法,承认了苏联。罗斯福本人曾全力促进苏美关系的改善。罗斯福还几次试图告诫希特勒,放弃他的侵略政策。”

  “好。”斯大林显然在催促莫洛托夫,“我们还是言归正传,谈谈今天的事。我们了解到什么情况吗?”

  “等等,等等。”莫洛托夫以责备和别有深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