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重写版(第一卷)-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邪门歪道的本领,偶尔显摆一下,只是闲来泡妞的手段而已。
工具捅进锁孔那一霎,肖伟立刻感觉到,这绝不是一只普通的暗锁。赵颖曾经讲过,普通暗锁最多只有五“柱”,而眼前这只,少说是把九“柱”暗锁,没有钥匙想开的话,恐怕有点困难!
不用钥匙开锁的功夫,又称“锁技”或“锁术”,是一门极艰深的学问。
赵颖曾给肖伟讲过一些“锁技”入门的道理:开锁理论说起并不深奥,最基本两项技巧是对丝和旋转。绝大部分锁具结构上均大同小异,真正复杂精巧的并不多见。锁芯内部的锁柱是开锁关键,开锁时要先对锁芯加以旋转力量,再用工具依次推动每一锁柱,分别找到结合点,在所有锁柱脱离分合那一瞬加大旋转力量,锁就会打开。
道理虽说简单,但难点就在一般锁具少则七八根锁柱,多则十几根乃至几十根,另外还有两三个锁芯套在一起的,开时好比要用两手同时抓住满地乱窜的数只小鸡,功夫不到自会手忙脚乱。因而真正开锁功夫,除了教授如何开锁,更有一些练习法门,让你在开锁时能够从容应对。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力有时而穷,这种分心数用、左右配合的功夫,极要天赋,并不是任何人都练得了的。
学习“锁技”需要先修习一些基本功,就如“荣行”入门,需要练习“沸水取物”(就是俗称的开水加肥皂)一样,然后从两根锁柱开始,熟练之后,再练习配套功夫,加到三根锁柱。
“锁技”,类似当今围棋的段位,是从两“柱”开始,最高可达二十四“柱”,练到二十四“柱”,普通锁已没有什么打不开的了。
肖伟的开锁功夫是偷学而来,自然并不到家。吹牛的说,最多五六“柱”功力而已,木箱上这把九“柱”暗锁,他只鼓捣了一阵儿,已是额头见汗。
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毫无进展。肖伟放下了手里的工具。高阳问道:“怎么样?”
肖伟摇了摇头。让肖伟感到最困难的,倒不是锁柱的多少。锁柱再多,他自有偷机取巧的法门。木箱上这把暗锁,内部结构极为奇怪,而锁柱的排列也很不规则,工具捅进去以后顾此失彼,根本使不上劲儿。看来,这不是一把普通的暗锁。
伸手敲了敲木箱面板,说不准,要把箱子砸开了!手指落到箱板上,肖伟一愣,我靠,怎么听声音像紫檀木的。趴下身仔细看了看,越看越像!
肖伟婚前在道上混过很长时间,因而对古董略知一二。这箱子要真是檀木的,少说也值几万块钱。檀木是红木的一种,又称“沉木”,木质细腻、密度极大,相传放到水中都不会浮起来。檀木作为一种极为珍贵的木材,现在已颇为稀少,即使在古代,檀木也有“寸木寸金”的说法。
肖伟仔细观察了一番,不敢十分确认,不过从木箱的做工和质地看,这件东西至少算件古董,砸了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思前想后,犹豫不定。高阳道:“要不要找赵颖帮忙?”肖伟一愣,随即摇头。离婚的事情自己把赵颖得罪的不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找赵颖帮忙。
两人分析了一阵,现在看来,老爷子临终提到的那只“盒子”,八成就藏在这只木箱中。想到谜底便在眼前,就是无法打开,肖伟急得抓耳挠腮,心痒难耐。
高阳让肖伟仔细回忆一下,以曾老的性格,这么大的事情去世前不可能没有安排,最不济也会有一些线索。换句话说,木箱应该有开启的方法,说不定老人会留了钥匙给他。
高阳分析的有理,肖伟开始在高阳的提醒下搜肠刮肚,认真回忆老爷子去世前后的场景。
曾老的离世,不能不说与肖伟和赵颖离婚的事情有直接关系。赵颖是老人的高徒,二人的婚事也是老人一手安排的。因而肖伟离婚这事儿把老人气得不善。
离婚以后,肖伟从赵颖那儿搬出,一直四处打游击,基本没敢回老宅。老人发病当天,曾用书房专线给肖伟打过三个电话,不过肖伟当时正在赌钱,手机关机,是三天后看移动秘书的短信提示才知道的。他事后与保姆小翠确认过,这三个电话不是小翠打的,她也不会用老爷子书房那条公安部的专线。
现在看来,老爷子当时是有事情找他,很可能是感觉自己不行了,要把“盒子”的事情交代给他。想到这儿,肖伟感觉到老爷子当时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安排这件事情。
他开始仔细回忆小翠复述的老爷子发病前后的场景。曾老发病前,小翠是唯一在场的人。肖伟一点一点地回忆,猛然间,他想到了一个细节,对啊,没错!
肖伟蹿起身来,冲高阳喊道:“对了哥们儿,我想到了,是那个存钱罐儿,对,没错,就是那个存钱罐儿!”
高阳一愣:“存钱罐儿?你说什么存钱罐儿?”肖伟不容分说,拉着高阳飞奔下楼。
肖伟在两人已经整理好的物品中一通乱翻,翻了一阵儿,从一个包裹里摸出了一件东西。
这是一个手工制作的陶制存钱罐,样子非常普通。肖伟还记得,这应该是自己小学第一次手工课给老爷子做的生日礼物。老人当时颇为珍爱,所以一直珍藏至今。
三天前整理老爷子书房时,两人在书桌下面的墙角发现这个存钱罐,当时大家都未在意,随手放到了一旁。
肖伟刚刚想到的那个细节,很可能与这个存钱罐儿有关。那是曾老去世后,小翠向他讲述老人犯病时,如何如何找不到自己,情急下只能给赵颖打电话,当时把她吓死了云云,言语之中颇多埋怨。他记得小翠话里讲了这样一件事:老爷子发病时,书房书架被带倒了,书撒了一地。曾老当时趴在地上,人已昏倒,而手伸到书桌底下,似乎在够什么东西。
难道老爷子当时趴在地上,就是为了够这个存钱罐么?
肖伟伸手晃了晃,存钱罐里显然有东西,哗啦哗啦乱响。顺着投币孔往里看了看,黑乎乎一团,什么也看不清。犹豫了片刻,使劲儿将存钱罐摔在地上,罐子摔碎,东西散落一地。在一堆二分五分钢蹦儿中,有一件形状颇为奇特的东西。
肖伟一声欢呼,将那件东西捡起。
这是一把上好紫铜打制的钥匙,做工精美,看起来年头不短了。似乎多少年人们不停地把玩,钥匙表面被抚摸出一种奇特的圆润光芒。让肖伟感觉奇怪的,这似乎不是一把普通的钥匙。整件钥匙的形状,很像是将两把普通的钥匙接到了一起,两边都是长长地齿痕。
肖伟用手掂了掂,钥匙很沉。沉吟了片刻,肖伟道:“哥们儿,你看这把‘双头钥匙’,我琢磨着,一头肯定是开这个箱子的,而另外一头,如果我没猜错,就是开那只‘盒子’的!”
两人回到二层卧室。肖伟蹲到木箱旁比划了一番,选了“双头钥匙”一头往锁孔里捅了捅,进不去。又换上另外一头,还是不行。
皱了皱眉,这是怎么回事儿?他让高阳取过一旁台灯,灯光照亮下,肖伟趴下身仔细观察锁孔形状与双头钥匙的两头。看了片刻,肖伟笑了。
高阳问道:“怎么样?”
肖伟面露喜色:“靠,这还想难道我,是迷宫锁!”
高阳道:“什么‘迷宫锁’?”
肖伟说的不错,木箱上这把紫铜暗锁,并不是一只普通暗锁,而是一只设计精巧的“迷宫锁”。
中国制锁行业,能人辈出,成百上千的能工巧匠曾经设计出无数匠心独运的锁具。相传“迷宫锁”出自唐朝一位制锁大师,其名已不可考,除迷宫锁外,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两件玩具“四喜人”与“九连环”,据说也是出自此人之手。
迷宫锁之所以贯名“迷宫”,顾名思义,锁孔形状与钥匙的匹配,是一个迷宫装置。换句话说,即便把钥匙给你,如果不懂其中奥妙,也不可能顺利将钥匙捅进锁孔中,更别提开锁了。
肖伟面前这把紫铜暗锁,锁孔形状看来极为普通,但实际与钥匙的匹配是一个迷宫装置,类似我们玩过的九连环游戏,必须找到其中关键才行。
这难不倒肖伟,玩儿的东西他绝对是行家!两人商量了一番,十分钟以后,钥匙顺利捅到锁孔中,不费吹灰之力,木箱上的铜锁打开了!
第一卷第一部 生前身后迷 第二章 古宅夹壁…1
第二章古宅夹壁
箱盖掀开,最上面铺了一层油纸。三把两把将油纸撕开,箱内,是码放得整整齐齐一箱日记。
两人迅速将所有日记搬出,直到箱子腾空,并没有期待中的值钱物品,更没有那只传说中的“盒子”!
肖伟一脚踢在箱子上:“我靠,这不是玩儿人么?怎么老爷子还攒了这么一大堆破烂儿?”踹了两脚,还不解气,回身将满地的日记踢得到处乱飞。
高阳伸手拉住肖伟,俯身从地上拾起一本日记。高阳注意到,手中这本的封面右下角写着一个阿拉伯数字编号:5,翻开扉页,上面有一行小字。
高阳突然拉过肖伟:“肖伟,你看!”肖伟凑过身去,扉页上写道:
肖剑南,民国二十一年五月至民国二十二年四月。
肖伟一愣,我靠,这个肖剑南是谁?看了看笔迹,应该是老爷子。两人赶忙又从地上拾起几本,不错,都是肖剑南,而笔迹也似乎都是老爷子的,肖伟记得很清楚,老爷子写“肖”字,喜欢将最上面的“小”写成三个撇。
两人面面相觑,愣了半刻,高阳蹲下身又捡起几本日记翻看,翻了一阵儿,叫道:“肖伟,你看这本儿!”
肖伟忙凑过身去,只见这本日记上写着:
曾弓北,一九五一年三月至一九五二年一月。
肖伟眉头紧锁:“哥们儿,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老爷子改名儿了?”
高阳没有回答,将前后几本日记的字迹对比了一番,这才点了点头,对肖伟道:“不错,看来这个肖剑南,应该是曾老以前的名字,你看,除了笔迹相同外,‘曾弓北’和‘肖剑南’这两个名字,好像也是有联系的!”
肖伟道:“什么联系?”
高阳道:“两个名字之间用的是‘对仗’。”
肖伟一愣:“‘对仗’是什么玩意儿?”
高阳道:“‘对仗’就是俗称的对对子,我小时候读过一本《声律启蒙》,专门讲对仗的,古人作诗写对联,对仗是很严格的,比如说……”
肖伟笑了:“哥们儿,你可真会掉书包。早说对对子不就结了,对仗,还肚胀呢!对对子我懂,不就是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么……”
高阳纠正道:“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高阳一口气将《声律启蒙》的“一东”(注)背完,肖伟听傻了,高阳的确有学问,不过有些书呆子气,一谈到学问就搂不住。肖伟赶紧打岔,连拉带拽:“行了行了哥们儿,我知道你有学问,赶快说正题!”
高阳指了指手里日记,分析道:“你看,曾老这两个名字,‘曾弓北’、‘肖剑南’,这个‘曾’,取的是增加增那个音,对‘肖’,是削减的削,用的是同音相对,下面是弓对剑,南对北,都很工整!”
肖伟咂了咂嘴:“你和老爷子都够有学问的!对了,老爷子为什么要改名字?原来这个‘肖剑南’的名儿不也挺好么?”
高阳沉吟了片刻:“我猜,会不会出了什么事?你看,连你爸都姓曾!不过到你这一辈儿,事情过去了,所以你就姓回了肖!”
肖伟点了点头:“有道理有道理,我还一直以为我随我妈的姓呢,好几次想改回姓曾,老爷子就是不让,闹得差点翻脸!”
高阳道:“随你妈的姓也没什么不好,再说了,现在不都一样了么!”
肖伟突然神色一变,狠狠吐了一口:“呸,一样个屁,我妈是什么人?想起姓她的姓我就恶心!”
看到肖伟发怒,高阳摇了摇头,不再说话,继续低头翻看曾老的日记。
翻了一会儿,肖伟突然道:“对了哥们,你说老爷子改名这事儿,会不会跟那个盒子的事儿有关?”高阳一愣,问道:“怎么讲?”
肖伟道:“你想啊,一件是老爷子临死之前还念叨的事儿,另外一件是能让老爷子连名字都改了的事儿,这两件肯定都是大事儿,人一辈子能遇见几件大事儿啊?我琢磨着会不会有那么点关系?”
高阳点了点头:“你分析的有道理,不过这最多也只是个猜测,在科学上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