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中国文坛传奇作家:我的父亲张恨水 >

第1节

中国文坛传奇作家:我的父亲张恨水-第1节

小说: 中国文坛传奇作家:我的父亲张恨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张伍


  第一部分

  第1节:序言

  序言我在整理、拜读先父张恨水先生这几十张照片的时候,真是百感交集,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搅合在一起,涌进了心头,尝到的是甘蜜?抑或是辛涩?实在难以分辨。如烟的往事,又让我沉浸在父母关怀的呵护中,似乎有一个暖暖的熨斗,熨平了我心上的所有皱折,是那样的慈爱和温馨!
  父亲生在清末的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年,既是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又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转型期。他的幼年和少年是生活在典型的封建社会,而他的青、壮年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和北洋军阀的内战及北伐战争,他的中年则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锤炼,他的老年又是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中,他的晚年,却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他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一部传奇。
  父亲生在江西,他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是在那里渡过的,偶尔回到故乡潜山县小住,时间却不长。
  江西虽然是富庶的江南水乡,文风极盛,民情纯朴,但不像江浙那样得风气之先,而是比较闭塞、保守的地方。清末,照相术刚刚从西方传来,在江西那样传统的内地,我不知道有没有照相馆,就是有,可能也是少之又少,照一张相可能是极昂贵的,所以我从没有看到过父亲童年时代的相片,但我似乎在刚回到北平时,在箱底里见过一张父亲梳辫子时的相片。
  祖父去世得早,父亲过早地担起了负责家庭的重担,17岁之后,都是奔波在崎岖坎坷的求生之路上,哪里会有心情去照相?抗日战争,他又带我们颠沛流离到四川,生活在山村里,据我记忆所及,在那8年的抗战岁月里,我家的生活非常清贫,父母及我们,在那几年间从没有照过一张相,没有一张留影,让现代的人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由于战乱,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大部散失,所剩不多。而损失惨重的,则还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按照那时的标准,这些照片都是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四旧”,是“破”的对象,所以在亲友处的父亲照片,当然“在劫难逃”,损失殆尽。留在我处的这几十张照片,就成了“海内孤本”,绝无仅有的了。父亲的百十本遗作和这些照片,就成了他留给我们的惟一财富,真正应了父亲自己的诗句:“手泽无多惟纸笔。”为了保存这些书和照片,免得被红卫兵一网打尽,我把它们藏进一只行李袋里,上面放些衣物,我和行李袋从此形影不离,我到哪里,它也跟到哪里,它和我共同下放到北京郊区的“五七”干校,又和我共同栖身在地震棚里,这样身不离袋,袋不离身地过了10年,可说“漏网之鱼”,侥幸保存下来。
  苏东坡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诚哉,斯言。人生恰如雪泥鸿爪,雪消爪灭,一片虚空,了无痕迹。而照片却正是在这雪未融、印未消之际,一瞬之间,把它定格下来,供后人翻阅。因为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手泽”,所以我从来都是秘不示人,常常翻阅这些相片,以此慰藉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每阅读一次,就有一次新的领会。突然,我感悟到,父亲不经意间照的这些相片,是一部固定的历史,是他半生的写照;王右军所谓“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人们通过这些“陈迹”,可以遵循他的足迹,了解他的心路历程。正因为如此,我改变了原来秘不示人的想法,接受了出版社的邀请,把这些藏匿多年的相片,整理付梓,“红卫兵小将”虽有始皇之威,我还能拿《尚书》于灰烬。是为序。

  第2节:从张戴氏太夫人说起(1)

  从张戴氏太夫人说起相片上这位慈祥恺悌的老夫人,是我的祖母,老人家姓戴,讳信兰,湖北孝感人,是个铜匠的女儿,自幼随其家迁徙南昌,在江西长大,略识字,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嫁到张家后,上敬公婆,下爱儿女,相夫教子,勤劳操作,把家事料理得井然有序,与妯娌互相敬爱,从没有红过脸,更不用说拌嘴吵架了。我的祖父讳耕圃,号钰,是曾祖的第三子,因而乡人称我们这一支为“老三房”。祖父自幼跟着曾祖习武,练就一身娴熟的武功,马上步下身手不凡,数十人近身不得,也是老行伍出身,出生入死,和土匪打过不少恶仗,保过五品军功,但却从未得到实缺。曾祖深谙军中黑幕,不愿祖父再蹈覆辙,于是聘请塾师,让祖父习文。可是祖父自幼练武,书底子薄,只读过几年私塾,当时年龄已不小,科举一途恐怕难以走通,根据他自身的条件,改学税务,所谓“学剑不成,一行作吏”,就在军中帮办。1900年前后,主办过浮梁工艺厂,后来就在厘卡子①上当师爷,祖父为人正直,急公好义,厘卡子本是税收肥差,但是祖父在税卡多年,都是两袖清风,死后只留下薄田数亩,并无余财。
  说来人们也许不相信,儒雅文弱的父亲,居然是数代习武的将门之后。我的曾祖父张讳开甲公,自幼习武,是家乡有名的大力士,身材伟岸,力大无穷,14岁时,“能挥百斤巨石,如弄弹丸”。①15岁时,太平天国兴起,开甲公抽丁,被迫入湘军曾国藩部,从征十几年,出生入死,屡经沙场鏖战,虽然战功卓著,却因身有傲骨,不谙做官之道,更不善逢迎,因而未获上赏,终老一生,仍是宦囊羞涩。他目睹亲友流亡之惨,山河破碎之痛,闲时则喜谈论往事,并庆慰自己之九死一生。父亲曾于1929年9月18日在《上海画报》撰《技击余谭》一文回忆曾祖父:“所携军器,为矛一,匕首一,弓一。矛竹制,长丈余,矢端安铁镞,缀以红缨,使时,自侧立,右手执其端,左手前二尺余,专以刺击为事,非若优伶及卖解者之木枪,有挑拨飞舞等解数也,矛数之最精者,在能以二手执矛之尾端,能舞一圈花,而其簇,乃可碎人躯干矣。公力巨,能之,因是益以自豪。”开甲公不仅长枪大刀、沙场周旋的武功是如此的超群,而且还有一些超凡入化的绝技,也令人咋舌。江西夏天,炎热非常,成群的苍蝇飞来飞去,惹人厌烦。曾祖信手拿一双竹筷,向空中一伸,就能夹死一只苍蝇,百无一失,“筷”无虚夹,而被夹死的苍蝇,只是翅膀折断,身体依然完整,曾祖这一令人匪夷所思的绝技,使父亲惊奇叹佩,所以他把这一细节写入《啼笑因缘》一书中,即是关寿峰请樊家树吃饭时用筷夹蝇的神来之笔。这一描写曾被某些人认为“不真实”、“荒诞不经”,殊不知这恰恰是张家的绝技!
  曾祖父非常疼爱偏怜父亲,一来父亲从小就聪明解事,二来他们祖孙之间还有一段机缘巧合的佳话。
  据我的大姑说,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午时,在江西广信府,一位张姓游宦人家,降生了一圆头大脑、哭声洪亮的男孩,这就是我的父亲张恨水先生。在一阵欣喜忙乱之后,又隔了两三小时,佳音又传,我的曾祖父张开甲公,接到了提升参将(二品顶戴)的喜报,真是喜上加喜,因此曾祖父说这个孙子是“大富大贵”的命。岂不知造化弄人,父亲的一生,既不贵也不富,他远离官场也畏避商场,手耕笔种,糊口而已。
  父亲是祖父的长子,从小就天资过人,善解人意,祖父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给他取名“心远”,希望他志向远大,有所作为。这是父亲的正式学名,念私塾、上学堂,都用的是“心远”二字。但是根据张氏宗谱的“宗岁兆联芳,祖泽益福庆”排名,父亲的谱名则为“芳松”,但我从未见父亲用过这名字,也从未听他说起过这名字。

  第3节:从张戴氏太夫人说起(2)

  父亲有三弟二妹。我的二叔名心恒,又名啸空,谱名芳柏。三叔名心白,字朴野,谱名芳槐。四叔名心达,字牧野,谱名芳楠。三叔四叔是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因此闹了不少的笑话。大姑名其范,字竹影。小姑名其伟。
  祖父逝世得早,祖母只有36岁,父亲是长子,不过17岁,小姑尚在襁褓中,祖父又没有留下余财,可想而知,祖母的日子有多么艰难,她含辛茹苦,把六个孩子抚养成人,实在是难!难!难!
  正因如此,父亲事母极孝,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对祖母的话是铭刻在心,从不敢忘,也从没有迕违过祖母庭训。父亲在写《金粉世家》时,知道祖母喜欢这部小说,就每日把报上的连载,亲自读给祖母听,不管多忙,他都绝不假手于人,成了他天天必做的功课!
  1951年,我们搬到了砖塔胡同43号的小四合院里。父亲大病初愈,说话行动都很不方便,他得到了祖母这张照片,便把照片挂在北屋客厅正中墙上,每年的除夕,他都要让二家兄在院子里燃放鞭炮,父亲点上了蜡烛,毕恭毕敬,虔诚无比地向祖母像跪拜,年年的三十晚上,都要“接祖宗回家过年”,在他极其认真地做着这些事的时候,并不要求我们跪拜,他说:“这不是迷信,我是在做我心之所安的事,这样,可以让我的思念,得到一些慰藉。”1967年的除夕,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他的亲友,大都在劫难逃,都在生死未卜之中,他的心情极其郁闷,身体益发虚弱,行动很不方便了,但他仍然没有忘记“接祖宗回家过年”,他让二舍妹蓉蓉用白萝卜切成两个蜡烛台,点上红蜡,我和内子搀扶着他,抖抖颤颤地向祖母像跪拜,荧荧的烛光辉映着他的脸,是那样的肃穆祥和。可能他有一种预感,两眼凝视着祖母像,脸上显露出一种孩子般的天真,嘴角轻轻嚅动着,似乎在倾诉着什么。霎那间,我有了一种非常温柔、非常圣洁的感情,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第4节:江南水乡的学童生活(1)

  江南水乡的学童生活有人认为《北雁南飞》、《春明外史》、《巴山夜雨》是父亲不同时期的夫子自道,这当然不是事实,小说就是小说,它不是照搬生活,更不能是真人真事。话虽如此,但却也不是空穴来风,虽然不是自传,但它却是父亲曾经生活过的背景,通过书中的描写,可以使我们了解到那些地方的民风、民情、生活习惯、地域风貌以及历史文化等等。这些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的生活环境,自然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我在序言中曾经说过,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没有父亲幼年和少年时的相片,幸亏他写了一部《北雁南 飞》,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少年时读书的所在地,三湖镇的种种情况,也知道了他在“经馆”①念书是什么样子,从这些描写中,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中可以寻觅到他的成长轨迹,走过的足印。
  父亲的童年,是在曾祖父的官衙中渡过的。曾祖父长年的戎马生涯,使他养成了“拳不离手”的习惯,每日清晨,他总要在院子里打拳舞枪,精湛的武功,矫健的身手,真是快如脱兔,静如泰山,使父亲佩服得五体投地,曾祖父是他幼小心灵中的偶像!对他的成长,性格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练完了武功,祖孙二人也会嬉戏一番,父亲在《剑胆琴心》的自序中写道:“公常闲立廊庑,一脚跷起二三尺,令恨水跨其上,颠簸作呼马声曰:‘儿愿作英雄乎?’余曰:‘愿学爹爹②跨高马,佩长剑。’公大乐,就署中山羊,制小鞍辔,砍竹为刀,削苇作箭,辄令两老兵教驱射舞之术于院中。恨水顾盼自雄,亦俨然一小将领也。”这一段,立“羊”横刀,“沙场”驰骋的童年趣事,使父亲终身不忘,他在1947年4月4日在北平《新民报》撰文《我做小孩的时候》,再次提起此事,直到晚年,他和我们闲聊,还不止一次说起这段童年往事,说到动情处,会呵呵地笑起来,这出自心底的开怀大笑,感染着我们跟他一起笑起来。由于曾祖父对他的巨大影响,父亲虽手无缚鸡之力,在吐属蕴藉的文人风格中,又会掩饰不住一般耿介的阳刚之气。
  父亲6岁入私塾,念蒙学,向孔夫子及先生行过礼后,就是正式学生了。所谓蒙家,就是先生只教读而不解释文义。塾里的学生年龄大小不一,读的书本也不一样,先生只要求学生大声诵读,于是你念你的“人之初,性本善”,他念他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在这蛤蟆吵坑的环境里,父亲居然把《 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就是俗话说的“三百千”,念得滚瓜烂熟,然后又糊里糊涂地念了《 论语》、《孟子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