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1867-历史也疯狂 >

第9节

1867-历史也疯狂-第9节

小说: 1867-历史也疯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我感到意外的还有这段话:“如果在吉萨高原上走一圈,我们一眼就会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金字塔都是按照同样的模式建造起来的。它们在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与大金字塔相邻的第二金字塔的最下层,装饰着一圈十分迷人的花岗石,在底座左右形成了两层深桃红色圆环状装饰。这座金字塔的上层墙体用优质的图拉石灰石砌成,呈现出沙砾般的浅黄色。但是,在这座金字塔刚刚建成的时候,这些石灰石的颜色肯定是雪白的,在埃及强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雪白和深红这两者的颜色形成的对比一定非常非常强烈,即使亚历山大那些内心对金字塔充满敬畏的士兵也一定会在暗自嘀咕这座金字塔为什么会建成这种样子。……设计师之所以在设计方案中加入这些(红色)花岗石层,一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原因,因为花岗石不仅仅是比石灰石更加坚硬,而且也难以加工得多,更何况,所有的花岗石都要从吉萨高原以南1000公里外的阿斯旺运来!”①    
    新近看到一条“在西藏发现金字塔群”的“谣言”,放在这里或许不算多余。冈底斯山是一条与喜马拉雅山脉并行的重要山脉,它的主峰是冈仁波齐峰,位于普兰县境内。这座山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下的玛旁雍措湖被称作“圣湖”,每年朝圣转山的人不断。山的周围有喇嘛塔、玛尼堆、石刻经文等人文景观。冈仁波齐峰虽不是藏地最高的山峰但却很有名气,“金字塔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去这里考察过的中国科学家杨逸畴毫不犹豫地否定了这个传闻,但他没有否认这座大山外形确实与金字塔接近。初步的结论是,这座“金字塔山”不是人为而成,而是自然形成的景观。即便说这个山峰不是金字塔,那么它会不会正是金字塔模仿的自然原型?    
    进一步从网络上查寻资料,得到以下信息:冈仁波齐峰,海拔6638米,梵语称之为“湿婆(印度一种神的名字)的天堂”,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冈仁波齐峰的腰部是较大的淡红色平台,平台边缘被冰雪侵蚀,风化严重,呈犬牙状,平台上有一圈凹进去的沟槽。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冈仁波齐峰被称为“神山”,苯教发源于此,每年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各大藏区的朝圣队伍络绎不绝。由于多种原因,它至今仍是一座无人问津的处女峰。为了表示尊敬,多数来到神山的游客都会转山①。    
    生活在“世界屋脊”的中国藏族同胞为什么从远古就不避艰险,一直选择生活在环境恶劣的高原?这本身就是个疑问。难道没有人想到:为什么在海拔已经很高的拉萨,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会故意建立在一座山峰上使其看起来更高?并且他们为什么让整个宫殿更像一座山?他们为什么不首先考虑生活起居的方便而建在平地?紧接着的问题是:为什么宏大的布达拉宫恰好是红白两色的呢?当我走进布达拉宫时,我注意到为了保持那种经久不变的深红色,整个布达拉宫的红色部分并不是涂上的颜色,而是一种特殊红色木材的堆砌!生活在神圣高原的人们为什么选择红白相间的建筑?它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它模仿的是什么东西?这个红白两色和古埃及金字塔的红白两色建筑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吗?这红白的崇拜与埃及自古以来的上、下埃及的红、白两色是同一种含义吗?在此我必须说:布达拉宫的设计师之所以要加入这些红色的木材作为墙体一定有着重要的原因,因为它实在太奇特了。    
    我还不得不指出另外一个巧合:不仅K2峰是个巨大的方锥体,而且珠穆朗玛峰也是如此被描述的。    
    我想只有到达过藏区的人们才能理解山民们对大山的神圣感与虔诚。只有生活在大山跟前的人们或许才能理解大山的神圣,有没有可能有人把这种不可触及的神圣精神带到了埃及呢?如此多的巧合确实不得不让我们把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和中国的这片神奇的土地联系起来,与整个中国的大山联系起来。    
    就在我审视地形图的时候,另外一个支持“全球人类同源”的苗头再次冒出来。那条横亘在高原上绵延千里的“冈底斯山脉”会不会在美洲被迁徙过去的人们再次命名以纪念故地呢?时空斗转,它被万里之外的人们省略掉了第一个辅音“g”,成为我们熟悉的纵向高耸在南美大陆左侧的“安第斯山脉”——这里一直是印加人的乐园。假如再一次给我大胆猜测的机会,我会认为北美的“科迪勒拉山系”很可能就是“喀喇昆仑山”的再现。要知道在古代某些语言中缺乏元音,所以发音有些“走调”是很正常的,况且我们这里使用对比的语言是汉语,假如使用他们的本地语言很可能有新的发现,假如你知道同一个外语单词既可以被翻译为汉语的“乔丹”也可以被翻译为“约旦”,那么我们就该知道经过汉语的过滤某些词汇的差异实际上是应该在判断上保留想像空间的。    
    拉尔夫在并不知道我的这些有关“山崇拜”的资料之前有什么证据证明埃及金字塔与喀喇昆仑山之间的神秘联系呢?他使用了许多数学方法,最后得出上述的结论。在亚历山大或许进入兴都库什山还没有找到他的“宝库”之前不得不撤兵了,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寻找这个宝藏的秘密和钥匙就藏在金字塔的王后墓里,准确地说,那个墓是个结构图。“那条斜斜的大走廊代表的是印度和亚洲,对面那间小墓室代表的是中东,在它的两侧向内凹进去的两根‘手指’是红海和波斯湾。最后国王墓室和那些神秘的上层墓室代表的是非洲大陆。”拉尔夫运用建筑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说明这些通道或墓室都是特意的设置而非建筑本身的需要,这时候地球的纬度被及时地引进大金字塔内部的构造里。他的结论是:“这个伟大建筑中的任何一个部件都不是没有目的的”。    
    拉尔夫的结论说明,古人类远比我们想像的聪明,也远比今天我们想像的走得要远,无论是地理探索上还是知识积累上古埃及人都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其实我这几天正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没有足够广泛区域内人们的物质支持,换句话说,假如不是具有全球殖民地的支持,埃及版图内的人群怎么可能具有那样的财力去建造那样宏大而无实用价值的东西,而且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建设?实际上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完全可以粗略计算出那样的金字塔在古代原始条件下需要多少平方公里内的多少人群在多少时间内才可以连续建造出那些不可思议的建筑来。假如埃及的经济财力不够,那么答案就将迎刃而解:古埃及人一直控制着大片的海外殖民地。


第三部分 运气第19节 “三”与“山”

    在这幅“大金字塔”旁边一字排开的是三个等比的小金字塔,他们像三个小姐妹规规矩矩地站在威严母亲“大金字塔”旁边,非常明确地显示了他们的“辈分”不在一个级别。我有一个猜测:所有的金字塔几乎都是三个一组,他们只有这样排列才符合三峰向上的“山”的规律,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古代除了“山字镜”之外还有那么多“山”形的符号确实并非来自一个普通的字,而是由“山崇拜”才出现了固定的“山”字,并且在人为制造对应崇拜物时都会故意三个一组!也就是说,中国的汉字“山”并非一个简单的象形文字,而是对于具体的“三山”或“三堆”崇拜而来。这个“山”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只能合数为“三”。     
    让我惊喜不已的是,很快我就找到了“大金字塔”的另外两个“同辈”,他们组成了另外一个三“山”!在该书第148页的《卫星“眼中”的吉萨高原》中,人们清晰地看到9个金字塔,它们首先是一组巨大的三个金字塔整齐地排列为整齐的一行,大小与间距能够看出来他们是计划好的一组,完全没有其他可以与他们匹配的。但是在第一个“大金字塔”的前面又生出三个明显的小辈金字塔来,犹如一个母亲带了三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在第三个“大金字塔”面前又有另外三个排列为一行的婴儿金字塔来!我为这个规律的发现欣喜若狂!    
    “丘”、“台”都是中国古代神圣的建筑,尤其兴盛于中国先秦;其时只有国家才可以建立“丘”、“台”,因为这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在2004年4月21晚上CCTV 10套《探索·发现》节目中,“三星堆”被解释为就是“三座丘”!它们为什么是“三”堆呢?他们为什么不是“四”堆或“五”堆?这是一种巧合吗?它们的“三”和古埃及金字塔的三塔并列不是巧合,这是一种共同的宗教崇拜。古代“台”或者“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来自“山崇拜”。无论是山,还是丘、台,或者金字塔,它们曾经在古代象征着生命之源,它是“知识的神殿”,它们其实就是“山”,并且必须成“三”才有意义。    
    在江苏南部考古发现有一个著名的“三星村”,村庄以三个巨大的石头而命名。这三块石头经考证明显不是来自本村,而是从外面运来的石头,也有人说是陨石,目前尚未有结论。但把它们拿来放在“三山”崇拜中答案似乎就明确了。    
    四川还有一个“三台县”。远在中国最西北的新疆阿尔泰山里,人迹罕至的山区有一个“三道海子”,其中也发现了神秘的三大堆碎石积累的石包,其实这个名字“三道海子”就已经说明某些问题。他们都应该是同类的“三”堆文化。    
    在曹操诗歌中有“东临碣石”,无数帝王对于“东海碣石”的向往与崇拜也成为“碣石想始皇”的典故。每个皇帝都希望去祭拜著名的“东海碣石”,秦始皇更是死在途中。“碣石”就是“山”。    
    “碣石”现象一般也合“三”。辽宁绥中海上的“碣石”是自然生成的三块巨礁,世代受到崇拜,这是因为恰好符合了古人的“三山”崇拜还是有别的由来?有关碣石的崇拜其实从《尚书》上看大禹时期就已经有了。对于“东海碣石”的崇拜,其实除了“三山”原因之外,很可能直接与“太阳崇拜”有关。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到东海的传说也很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他们的本意与“东海碣石”崇拜一样,包含了太阳崇拜,或者说反映了古人急于了解神秘太阳的渴望之情——每一个统治者都想揭开这个天文之谜,但注定都要失败。这要等到千年之后人类对于宇宙的更多了解。    
    从三石崇拜方面,其实我们还可以猜想,为什么中国的“王”字一定是三横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宝贵的玉石也是三横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否也是三星崇拜的一个副产品呢?甲骨文的“王”字与“玉”同,“”(王)、“”(玉),“王”的金文为下面一“山”,上面一“干”()。“皇”()字则从“王”,金文可见“山”为“皇”顶①,看来皇帝一定都与“三”有关。都露出了“三山”崇拜的端倪。    
    在古代“三”“山”可能同音为这个“转化”最后一锤定音,“三”就是“山”,对“山”的崇拜进入到数目“3”的崇拜。普通话中“三”(san)“山”(shan)稍有差异,但是还有比这个更接近的,在我家乡嵩县“三”“山”同音同调:“san”。     
    其实我还有一个怀疑,就是“三”崇拜另有根源。亚当生育了三个儿子,挪亚也生育了三个儿子,尤其是后者被认为是人类的再生祖先,具有非常的神圣意义,一般认为挪亚方舟也是三层的,所以“三”就会具有神圣的意义。甚至我偶尔会想,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三皇”很有可能就是挪亚之子:雅弗、含、闪。


第三部分 运气第20节 “大胆假设”与时代

    拉尔夫根据墓室的结构提出了“喀喇昆仑山三角区”的大胆假设,实际上这个三角区不仅把K2包围进去,同时把兴都库什山的东段和喀喇昆仑山的西段全部纳入同一地理概念。     
    拉尔夫在书中第165页论证了K2恰好位于这个三角区的中心点,并且它可能正是“知识的神殿”的最好落脚点。拉尔夫站在K2峰上断言:“在喀喇昆仑山脉的所有山峰中,K2的形状与金字塔最为相似。不仅这座山峰的底座出人意料地呈正方形,而且还有四条主要的山脊向峰顶延伸,这与大金字塔的情况一模一样。此外,这四条主要山脊显然指向地图上的方位基点,它们甚至被标上了西北、东北、东南和西南等方向。”①读到这里我在心里打赌,假如他们的方向恰好与埃及金字塔的方向是一致的偏转,我就接受拉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