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 >

第13节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第13节

小说: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浙江、安徽三个省进行。此后,蒋介石恐他们力量薄弱、人手不够,又陆续从广州派来陆福廷、戴任、王震南、王伯群、胡公冕,陈乐亭、周少游等人来上海帮助陈果夫进行工作。    
    采办物资是困难重重,而招募士兵则困难更大。第一,当时正值江浙战争爆发,军阀齐燮元、卢永祥为了打仗,拼命补充兵源,正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招募新兵,这就使陈果夫的招兵工作遇到了竞争对象,而齐、卢军阀有钱、有粮、有势,陈果夫根本竞争不过。有时,通过各种办法,辛辛苦苦招来的新兵,还不及到达上海,就在半路被齐、卢军阀或者扣留,或者高价收买,或者诱骗过去。第二,各地方军阀为扩大势力,也在广招兵源,当陈果夫招来的新兵从上海到广州时,多在中途被他们截留,如地方军阀张毅、张贞、洪兆麟、范石生等,都曾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处诱骗,截留过新兵。第三,上海各种反动势力对招兵工作多方破坏,如当时上海码头上的一帮流氓,对招来的新兵乘机敲诈,规定每名新兵上船,须缴款一角至三角。再如,张宗昌的宪兵随意到招兵机关捕人,开始,陈果夫在中国地界小东门租了一处房子,挂了一张揭普道路募工驻沪办事处的招牌,对外称招募工人,同时还常常到法院与县公署各方面去接洽,所以工作还进行得比较顺利,后来张宗昌的宪兵队打听到是招兵机关,于是派了大批宪兵来捕人,陈果夫急忙躲避,结果,招兵机关被捣毁,一切东西抢个精光。在这种情况下,陈果夫只好将招兵机关转移到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内,表面做生意,暗中进行招兵事宜,但还是有各种不明身份的人来此捣乱。没办法,陈果夫将招兵机关搬到了季陶办事处,当时,戴季陶正在此埋头撰写《三民主义的哲学基础》等书,他十分欢迎这位交易所时期的把兄弟来此居住和工作,但陈果夫的招兵机关并不能避免无端的滋扰,为了招兵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为了不影响戴季陶的正常写作,陈果夫只好将招兵机关搬到杭州,这里远离上海的尘嚣,反动势力也较上海薄弱,招兵工作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


第二部分崭露头角(2)

    虽然有如此多的困难,陈果夫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完成了招兵任务,总计招募新兵4000多人,这些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的基本力量,并为后来的北伐战争作了军事上的准备。而更重要的是,为蒋介石扩展个人势力,建立自己的党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陈果夫是替蒋介石招兵买马的功臣。    
    在招兵的同时,陈果夫还担负着为黄埔军校招生的任务。最开始,黄埔军校在上海招生时,陈果夫主要负责转汇经费和收发电文等事宜,工作相对简单些。到第三期招生时,陈果夫被任命为招生委员,事物有所增加,需检验证件、考核文化程度。但由于当时广东方面军事任务紧,急需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因此一般查看一下证件,对文化程度大体认可就行了,随后发给新生12元旅费,让他们自行到广州报到。    
    第四期招生时,对文化程度要求较高,要举行考试。因此,蒋介石又派王仲廉,贾韫山等四人来上海协助陈果夫。陈果夫等找了一所学校设立报名处,主要面向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招生,先接受报名,再进行文化考试。因当时环境恶劣,陈果夫主张一切从“快”,接受报名后,立即举行考试。果然,最后一天考试结束时,被警察发现,将考生驱散。由于一切工作已经结束,没造成什么影响,这一期竟招了1400多军校学生,收获甚丰。    
    除了招兵外,陈果夫还奉命罗致技术人才,据陈果夫回忆:“那时广东方面需要很多的军官和军医、无线电及其他技术人员,校长电命设法罗致此项人才,关于无线电人才,当时北京政府之下,颇有些与我相识的,不过很不易找,有个姓朱的,我跑去找了他六次,还是因为嫌路太远,不肯去。还有几个姓邱的、姓华的、姓李的,都经跑了若干次,没有允许,因此无线电技术人才,一个也没有找到,一直到十五年的秋天,在广州开办训练班时,才找到三四位。当时技术人才的希贵缺乏,可想而知。军医经多方设法,才找到四个介绍去。另外又找到一个自言在沈阳兵工厂会造迫击炮的人,我报告了校长之后,就约了他到广东去。”当时,国共合作虽已建立,但国民党内一些右派仍然反对共产党,在上海的戴季陶正为排斥共产党而积极撰写文章。陈果夫于此时还没有参与反共的活动,一方面因他此时与共产党接触较少,另一方面因他忙于招兵工作,无暇参与反共,他后来回忆道:上海招兵,“当时报名处,设在环龙路四十四号(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所在地——著者),考试地点在上海大学,那时上海大学办事人与共产党关系很密切,和环龙路方面站在相反的地位,双方暗斗颇烈,幸我未尝参加他们的争执,所以倒还没有什么冲突发生……”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陈果夫当选为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为了掩护他在上海的秘密招兵工作,即以他的字“陈果夫”公布,后来,很多人竟不知他的原名“祖焘”了。这时,蒋介石以东征英雄的面貌出现,当上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军事方面仍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一军军长、广州卫戍司令、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党二全大会1月12日决议将各军所办的军校合并黄埔军校后改称)校长,成为军界领袖与国民党内重要领袖人物。但蒋介石还觉羽毛未丰,还需进一步扩展势力,补充干部,因此,他急需将自己的心腹喽聚集起来,以实现他夺取国民党最高权力的阴谋。于是,他多次去信去电上海,要陈果夫到广州来协助工作。陈果夫见蒋介石如此倚重自己,又见广州确实有利可图,于是他答应了蒋介石的要求。    
    1926年4月底,陈果夫离开上海,前往广州赴命,开始了他生命中另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    
    


第二部分学非所用

    陈立夫回来了,西装革履、气度不凡地出现在上海滩上,以致前来迎接他的哥哥陈果夫在其映衬下感到自己的土气与衰老。兄弟见面后,自然是少不了一番亲热。亲热过后,谈话的主题便涉及到归国后的工作问题,陈果夫希望弟弟参加国民革命,从事政治活动,但陈立夫却不屑一顾。他说他当年考上大学,后来出国,就已经走上了与哥哥不同的道路,即要以科学救国,以振兴实业救国,现在回来了,初衷仍然没有改变,他要做一名矿冶工程师,投身到振兴实业中去。当时,他已经接受了山东中兴煤矿公司钱新之先生之邀请,准备到那里担任工程师。    
    陈果夫见不能说服弟弟,便拿出蒋介石的两封电报,电报说希望陈立夫到广州去协助他工作。陈果夫又不失时机地劝说:“你去美国时,蒋先生也曾帮助过你一部分学费,而且他已来了两次电报,嘱你去帮忙。你如果一定要做工程师,可当面报告蒋先生,他曾经同意你学矿,或许会替你决定的。”一席话说得陈立夫犹豫了,他决定去广州面见蒋介石。    
    果然,陈立夫的到来,使蒋介石喜出望外,因为蒋介石正在日益加紧篡夺国民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他悉心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把一切忠实于他的奴才走卒都网罗在周围,逐渐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右派力量。他见陈立夫依然如当年机灵敏捷,而且又添了一些稳重,更是喜爱。他问了一些海外留学的情况后,便直接了当地要陈立夫留在广州参加革命工作。陈立夫说自己还是想当采矿工程师,只见蒋介石摆了摆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现在是需要你革命的时候,还开什么矿,要开矿,可开采革命之矿。”根本不愿听陈立夫陈述采矿工作的兴趣和志愿。    
    蒋介石说得斩钉截铁,陈立夫知道争也无用。再加上他也深深知道,当时的中国,国家不统一,军阀不打倒,实业救国是不会有什么成效的,于是便答应了蒋介石。他说:“我没有学过军事,不能投身行伍,只想做点文职工作。”并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如有机会,我仍希望回到我本行去工作;第二,我为你效力,一定竭尽智能,接受指导,同时也希望你尊重我的人格,不受怒骂。”蒋介石想了想,表示同意。后来的事实证明,第一件,蒋允诺了,但并没真心去做,陈立夫一直没有回到他的本行;第二件,蒋允诺,也基本上做到了,陈立夫追随蒋介石25年,一般来说,蒋没有对他发过脾气,甚至连大声喊的情况也很少发生,这一点,陈立夫说:“我是非常感激他的。”蒋介石根据陈立夫的要求,当即安排他为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机要秘书,跟在他身边,参与机密事宜。陈立夫终于放弃了所学多年的矿冶工程技术,去从事另外一种对他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工作——政治。中国工程技术界,少了一名优秀的青年工程师,而国民党的政治星空中,一颗新星在悄然升起。    
    陈立夫虽是黄埔军校的秘书,实际上是蒋介石的私人秘书,他住在广州东山区蒋介石的官邸,与蒋同用三餐,共同生活。当时机要秘书有两人,除陈立夫外,还有邵力子,主要帮蒋介石处理重要机密文件,以密电翻译为最多,还有书信、电文等的拟定、誊缮,每日工作量相当大。后来,邵力子被派往北方,到冯玉祥部接洽要事,整个工作重任,由陈立夫一人挑起,他每天披星光起床,伴月光忙碌,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由于他年轻力壮,硬是撑了下来。    
    陈立夫每天处理的文件包罗万象,十分复杂,有政治的,有党务的,有军事的,有经济的,还有私人的,五花八门,目不暇接,整天疲于奔命,十分辛苦。陈立夫是学工程的,他常想,在工程中,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公文工作能否破除以往常规,搞一点技术革新呢?他反复思考,仔细推敲,到了入迷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陈立夫自创了一套“五笔检字法”,将此运用于文件归档、电报分类,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五笔检字法即将文字分为五个笔画系统:点、划、直、斜、曲,这是第一个系统,然后在第一个系统下,又可产生25个部类,例如,在点之下,依次序排列为:点点、点划、点直、点斜、点曲等。    
    陈立夫将此分类法运用于公文工作中,十分方便,如果一个电报,是何应钦发来的,那么将它归/|(斜直)类的档案抽屉内,将来要查找,便在/(斜)类的第四个抽屉内去找即得,十分方便。一次,蒋介石要查找一份文件,陈立夫到机要室,仅半分多钟就拿出呈上。蒋介石十分惊奇,问陈立夫怎么一下子就能寻到,陈立夫即道出秘密,并就此宣传了“五笔检字法”的好处,蒋介石听了非常高兴,当即夸奖陈立夫:“你这是把科技知识运用于你的文书工作了。”并鼓励他将这种方法推广,后来,陈立夫将其整理成书,名曰《五笔检字法之原理与运用》,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陈立夫除了忠实做蒋的秘书外,由于常在一起生活,有时对蒋的个人性格方面也提一些善意谏言,由于他提得比较策略,有些方面也能为蒋接受。如蒋介石有时脾气很坏,特别是对军人,脾气来了大声吼叫,甚至谩骂。陈立夫认为这种性格不好,影响人际关系,破坏个人形象。一天,饭后他陪蒋介石散步,便开始谏言。陈立夫先讲了德国兴登堡将军的故事,然后说:“兴登堡将军说过一句名言:‘发脾气是自己惩罚自己’,兴登堡这个人是从不发脾气的,他是一个天才军事家,他有一段时间处境也很困难,但他不发脾气,威廉二世下台后,人民便选举兴登堡为第一任总统。”由于陈立夫的劝说很讲究方法,对蒋介石产生了一些作用,后来,蒋的脾气有所改变,特别是对陈立夫,20多年很少发过脾气。    
    陈立夫确实是“竭尽智能”、“忠心耿耿”为蒋介石效劳。刚开始,他的想法还是良善的,以为这是为国家、为社会服务,但他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当他把自己绑在了蒋介石的战车上后,当整个国民党违背历史规律的时候,他越是尽心、尽力、尽责地进行工作,献身于他的“理想”,那么,便离他最初的美好愿望相去越远。    
    


第二部分二陈婚事(1)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每个中国人成年后所面临的一个不可抗拒的法则。二陈兄弟当然也不能例外。    
    二陈的婚事与所有普通人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