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655节

盛唐风月-第655节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浩然是跟着王维去云州游玩的,而后被杜士仪硬是拽去了代州,而王维因为丧妻匆匆回还,他虽有意去吊唁一下,却被李白劝解说那是王维家事,外人还是少掺和为妙,他也就在代州留了下来,直到新任代州长史上任,对他们表面客气,实则忌惮,他们三个呆了数月后就结伴南下。
  尽管王维和李白两人并不亲近,可生性豁达的孟浩然倒是和他们俩都相处得很不错,王维回乡,他和李白却是投契,再加上年纪一大把吹牛喝酒最最在行的王之涣,三人这一路从代州南下,非但不寂寞,而且一路上还在一家家旅馆客舍留下了淋漓墨宝,至于是否有识货的人当成至宝珍藏,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当杜士仪亲书一封,将他们引荐给了玉真公主之后,近些日子已经很少开怀的玉真公主便立时吩咐开流水席,召集了自己熟悉的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应邀而来的除了当初王维和崔颢都颇为交好的韦陟和韦斌兄弟,就连张旭都难得应允了,这一日甚至索性把姻亲贺知章都给拖了过来。这一帮人都是兴之所至就忘乎所以,当杜士仪姗姗来迟时,正好遇见韦陟韦斌兄弟悄然逃席。
  韦陟和韦斌兄弟是韦安石之子,韦抗和韦拯的从父弟,也就是韦礼的叔父那一辈。四十出头的兄弟两人看上去有些肖似,尽管和杜士仪并不熟稔,但打照面的时候,韦陟仿佛把杜士仪当成同辈似的笑道:“今日君礼可是来迟了!贵主眼见得大家人人痛饮,不禁也吃醉了,这会儿李太白正在和贺老还有张参军一块痛饮,看这样子,酒够不够还成问题。我和阿弟实在是受不了他们那般醉狂法,只能逃之夭夭了。”
  “我毕竟是个引荐人,不好连面都不露,幸好韦兄说他们已经醉了,否则我真的还得再待一阵子进去。闻听韦兄就要转迁吏部郎中,我在这儿就道一声恭喜了。”杜士仪说着便笑吟吟地拱了拱手。天子不满之前主管流外铨的吏部郎中唐荣思,他已经举荐了裴宁为员外郎,没办法也没那个能耐去主宰正五品吏部郎中的人选,谁知道天子东看看西看看,竟然挑中了韦陟,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了。即便他和韦陟没有说过几次话,可好歹那不是李林甫的人!
  “虽说论品级是平调,不过从兵部换吏部,到底也算是升迁了。”韦陟并没有谦逊什么,而是微微颔首道,“闻听裴三郎是一等一的能人,等到他进京上任的时候,相信一定能够将流外铨整顿出一个模样来的。”
  “有劳韦兄辛苦。”
  尽管韦斌没有多说什么,但杜士仪还是周到地再次打了招呼,等到目送着这兄弟二人离去,他转身一进去到了今日玉真公主设宴的大堂上,他立时就被眼前的情景给吓了一跳。他不过是比设宴的时间晚了一个多时辰才到,结果,李白和贺知章这老少两个直接就躺在了中央呼呼大睡,孟浩然还在和张旭推杯换盏,压根没注意到他来,而且不一会儿就齐齐都滑落在地毯上去了,王之涣靠着柱子睡得正香,至于身为主人的玉真公主本该居中而坐,可这会儿正伏倒在案头,哪里有什么金枝玉叶的派头。
  最令他无言的是,这偌大的地方竟然也没一个侍婢仆从呆着,竟然由得满屋子醉鬼横七竖八地躺着!
  他转身正要到外头去叫人,却和迎面进来的霍清险些撞了个正着。见后者慌忙行礼不迭,他便虚扶道:“你不用多礼。我还说怎么竟是这样一幅样子,敢情是因为霍娘子你不在。虽说屋子里通着地龙,但大冷天的,观主又是女子,若是寒气入体就麻烦大了,先把观主安顿好吧,其他人也把他们抬到客房去。”
  “是是是。”
  霍清这次找了借口出门,一走就是两天一夜,回来便发现这别院设宴竟是变成了如此光景,心里也大为过意不去,答应一声后便连忙到外头叫人。等到她带着两个婢女亲自把玉真公主安顿好了,旋即便匆匆回来往寻杜士仪。见他站在后院那一道高高的山泉底下,仿若不觉此刻风大,背手而立专注地抬头看着那数九寒冬依旧未曾冻上的泉水,她便连忙快步上了前去。
  “杜中书。”
  “霍娘子,都安顿好了?”转过身来的杜士仪直截了当地问了一句,见霍琼点了点头,他沉吟片刻便开口提醒道,“观主毕竟不比当年了,再加上金仙长公主刚刚过世不久,她难免心中郁结,故而方才饮酒过量,你是贵主最信赖的人,平日还是多陪一陪她的好。”
  这话换成别人说,霍清口中答应也就是了,可杜士仪会如此提醒,显然是因为担心和关切,因此霍清心中一暖,非但没有觉得不快,反而还深深裣衽施礼,继而才直起身来诚恳地道谢。
  “杜中书的好意,我一定铭记在心,今后若再出门,一定不会犯今日这般错误。不过,我这次离开本也是想给贵主一个惊喜,我得知太真娘子已经快到洛阳了,因而找了个借口带着人前往新安,果然是遇到了杨家一行人。得知贵主如今这状况,太真娘子已经一口答应,到了洛阳之后,拜见了杨家长辈,就立时到安国女道士观来陪伴贵主。”
  什么?玉奴已经到新安了?
  确认霍清不可能是打诳语,杜士仪不禁心中一沉。当年王守一觊觎玉奴,他把人托付给玉真公主,是因为王皇后和玉真公主姑嫂之间已经有些不睦,玉真公主有足够的能力推拒那位中宫的任何不合理要求,而且适时到天子面前去闹一闹,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武惠妃却不比王皇后,手段也好心计也好都更加高明,而且,王皇后只有王守一这么一个兄长在外襄助,如张嘉贞即便是宰相,也不是处处力挺中宫的,而如今的武惠妃却有李林甫作为臂助,而且朝中不少臣子知道她得天子宠爱,隐隐都会行个方便!
  平心而论,既然知道他一直竭力想要扭转的历史兴许仍有可能滑向那个方向,倘若可能,他恨不得玉奴这会儿就呆在蜀中算了,可是,杨玄琰这一死,杨家在蜀中的根基大不如前,而杨玄珪也算是对侄女们颇为看顾的,怎可能放着父母双亡的玉奴在蜀中单独度日?可在这种时刻到东都,霍清又不明就里要让玉奴到这儿来陪伴玉真公主,这简直是……
  他陡然意识到了一个可能,当即开口问道:“霍娘子怎么会知道,玉奴……杨家一行人已经到新安了?”
  霍清不太明白杜士仪缘何这么问,但还是如实答道:“是我一次为贵主去采买茶叶的时候,听人提到河中杨氏的情形,这才知道杨玄珪护送着侄女们从雅州回来。旁人说玉奴的父亲雅州杨长史在任的时候,雅州产茶极其稳定,茶市上茶叶都卖不出高价,现如今杨长史一死,茶价就陡然之间出现了波动……”
  杜士仪已经懒得听下去了。杨玄琰固然是个执行力不错的人,但他一个人对于整个雅州茶市的影响力还是很有限的,更何况因为雅州乃是下都督府,又是蜀中如今野茶以及山茶培育最集中的地方,故而张简在一任蜀州司户二任益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事之后也已经调了过去,要说杨玄琰一死就造成茶价波动,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分明有人摸准了霍清的心理以及行动路线,因此故意把这些话说给她听!
  “杜中书,杜中书?”
  回过神来的杜士仪见霍清的面色有些不好看,他便淡淡地说道:“霍娘子,你是观主最信任的人,玉奴也视你为长辈一般亲近,我也不瞒你说,我听到传言,道是惠妃有意为寿王择妃,也许对玉奴有那么一星半点的意思。玉奴如今尚在服孝之际,如果可以,就让她呆在观中清修,尽量少见外人,我也一样。当年我已经险些害了她,现如今我不希望她再搅和进那些波诡云谲的阴谋算计当中。”
  霍清到底跟着玉真公主这么多年,一瞬间就明白了杜士仪的意思。她脸色发白正想解释几句,却看见杜士仪又对自己摆了摆手。
  “霍娘子,我不是要怪你。玉奴既然眼看就要到洛阳,即便是寄居杨家,情形绝不会比在这儿更好。至少,我是不太相信多年不见的叔父和婶母,会比观主这个师尊对她更好,会比你待她更周到。总而言之,这些事情不用对她说,我只希望她这一生能够随心所欲地为了自己而活,无论是精研音律也罢,无论是去学习各种舞蹈也罢,我只希望她能够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霍清只觉得心头犹如重锤敲打过一般,最终心悦诚服地深深下拜道:“杜中书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护着太真娘子。观主只有这一个得意弟子,如同金仙长公主当年待玉曜娘子一样,她一直把太真娘子当成自己的女儿,绝不会让外人轻易算计了她!”

  ☆、705。第705章 冷面师伯和漂亮师姊

  因为吏部乃是紧要部门,因此裴宁从江南到东都一路紧赶慢赶,正好赶在吏部今冬集选时到了洛阳。他这一年已经三十有五了,即便是为了科场腾达而顾不得终身大事的那些落拓举子,在这种年岁也往往都已经成了婚,可他却依旧孑然一身。而他们家的兄弟八个一直未曾分居,他此次回来,作为长嫂的韦夫人自然是亲手为他打理起居安排人手,而到最后少不得又是老生重弹的话。
  “三郎,你年岁已经很不小了,再这么形单影只下去,便是朝中同僚也要传闲话。更何况,你仪表堂堂并无任何缺点,何必因为昔日那点传言而苦了自己?”
  “嫂子好意我心领了,我自己的事,自己知道分寸。”
  裴宁对于长嫂素来尊敬,可话到嘴边,不知不觉仍是有些硬梆梆的。意识到这一点,他歉意地对长嫂深施一礼,继而就轻声说道:“兄长如今官居御史中丞,应当不会这么早回来,我也已经到尚书省吏部去办过相应的上任事宜了,眼下时候还早,我到外头走一走。”
  韦氏知道这个小叔子在兄弟几人之中脾气最古怪,也不好多说什么,亲自将其送到了院子外头,这才摇头叹了一口气。而裴宁通过长长的甬道往外走,突然听到右手边的高墙之内,隐约有不少女子的娇声软语,他不禁大为讶异地皱了皱眉,待见一个老媪正指挥婢女们在不远处洒扫,他便走上前去问道:“这边墙内我记得从前是荒废了有些年头的,如今里头住了人?”
  “啊,是三郎君!”那老媪慌忙行礼不迭,随即就满脸堆笑地答道,“郎君在外多年,所以不知此事,因为家里人口渐多,所以这些当年没用得上的地方,渐渐也都整修了出来。不但如此,阿郎还命人买下了旁边的两处民宅,这样其他郎君也就不会住得太过逼仄。如今这里头住的是都是些年轻婢妾,故而有些言笑无忌,回头我一定禀告夫人,好好管束她们,免得发出这些嘈杂之音惊扰了三郎君。”
  “年轻婢妾?”裴宁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迷惑不解地说,“谁的婢妾?”
  这个问题就让那老媪有些瞠目结舌了。她瞪了一眼四下里正悄悄偷瞥的婢女们,见她们立时各自忙碌着去洒扫,她方才上前一步,低声说道:“三郎君,如今阿郎毕竟官居五品了,难免有些嬖宠,别人家也都是这样的。夫人大度,再说不过只当养些玩意儿,还请三郎君不要放在心上。要说比起这些,如今阿郎笃信禅佛,常常斋戒,连带夫人也越发信佛,养这些婢妾的花费小得很,远远比不上敬佛的开支。”
  裴宁在外一晃已经八年有余,万万没想到年轻时刚正廉明的兄长,不但会渐渐如同别的权贵那样蓄养姬妾,而且还笃信佛门。他本能地想开口讥嘲,可最终还是硬生生忍住了。而等到他一言不发地拂袖而去,那老媪方才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三郎君就是太刚强了,刚则易折……”
  今次缘何会突然被召回京出任吏部员外郎,裴宁已经通过杜士仪派心腹随从不远千里送来的急信中得知了端倪。平心而论,根源出自闻喜的裴氏有多个支脉,寿阳裴氏,也就是旁人口中的南来吴裴在这十年之中可谓崛起极速。
  如今裴耀卿官居户部侍郎,族兄裴漼为太子宾客,兄长裴宽官居御史中丞,而他这一回京,又为家族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可是,裴漼因为乃是张说至交,如今挂着个太子宾客品高而无实权的职衔,其实是已经靠边站了,裴耀卿因昔日乃是宇文融举荐而举步维艰,始终不为同姓不同支的裴光庭待见,兄长裴宽也作为萧嵩拔擢的心腹而冲锋陷阵在前,他对此极其不以为然。
  外头各州县不知道堆积了多少事情要做,朝中却因为党争而因人废事,简直是本末倒置!
  带着烦闷和郁结,裴宁竟是一个随从都没带,骑着马在偌大的洛阳城中转了老大一个圈子。他是土生土长的东都人,但因为求学以及后来的外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