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第5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鲆惶嗽睹牛俊
你这是在征求意见?你不是已经决定好了!我还能说不吗?
罗盈简直欲哭无泪,可在岳五娘那一如既往的眼神攻势下,他只能垂头丧气地说道:“你自己小心就是。”
面对这一幕,杜士仪忍不住为罗盈暗地里掬了一把同情之泪,但见固安公主和张耀以及其他人都并无异议,他就把此事确定了下来。只不过,回到王容的寝堂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他便把人前的正经都抛开了,笑得乐不可支。
“每次看见他们那对夫妻的时候,我总是觉得罗盈仿佛还是当年那光头小和尚,真不知道他们平日是如何相处的!”
“幸灾乐祸!罗盈指不定怎么郁闷呢!”王容想起岳五娘平日里也声称让罗盈往东,他就不敢往西,嘴角自然也翘起了高高的弧度。可不一会儿,她就想起了丈夫提到的崔颢要辞官以及休妻的事,原本的笑脸渐渐便维持不住了。沉吟了好一会儿,她便轻声说道,“要不要我去小崔的家里再劝和劝和?”
“不用了。”一提到崔颢,杜士仪的口气顿时僵硬了下来,“我在乎的不是他这一次次娶进来,又一次次休弃,在乎的是他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已经劝过他两次,但他既然打算了一意孤行,那就由得他去!强扭的瓜不甜!”
丈夫既然分明不想再提此事,王容也只能偃旗息鼓,可脑海中始终萦绕着崔颢妻子那张妩媚娇艳的脸。她与其接触过几次,深知那确实是一个空有好皮相,其他从人情世故到经史典籍都不甚通晓的女子,这样的妻子新鲜的时候兴许会值得男子贪恋,可相处久了无话可说,自然而然就会让人倦怠。可崔颢既然是因为人家貌美而迎娶,却又始乱终弃,这在士林之中传扬开来,确实是让人最不齿的品行之一!
张耀和岳五娘一行人的起行,低调得悄无声息。而在她们走了之后,陆陆续续来投的奚人,竟然又有百余人。为了防止被人说闲话,杜士仪自是亲自写了奏疏用加急快马送往长安,旋即又授意罗盈和侯希逸加强战备,而且为了加强云州的防御,又派人把南霁云也给调了回来,同时通知崔俭玄加紧怀仁县的防备。
如此须臾便是将近一个月过去了,先后进入云州的奚人已经达到了四五百。为了稳妥起见,杜士仪索性把人都打散了,半数安置在怀仁,半数安置在云州城外当年用来安置奴隶的那些聚居点。就在他计算着张耀和岳五娘的脚程,心底的忧虑越来越重的时候,他终于得到了来自饶乐都督府的信使。
“可突于杀了契丹王李邵固,号令契丹所部投突厥,又裹挟奚人阿会氏与处和部的不少人马同行。李鲁苏制不住牙帐所在的阿会氏兵马,处和部也对他大失所望,险些他被人杀了立威,最终逃往渝关守捉,至于其妻东光公主,还有李邵固的妻子东华公主,则是出奔到平卢军请求庇护了。”
杜士仪顿了一顿,见其他人已经初步接受了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讯息,他方才一字一句地说道,“吉哈默的度稽部,是不愿意前往突厥的,但如今契丹势大,而且还裹挟了阿会氏和处和部,他进退两难,所以请求,退往云州请求庇护。而奥失部和元俟折部虽然有些犹豫反复,但都对前去投突厥不太情愿。要知道,突厥对于前去投靠的部族素来都是视之为猪狗,平日驱使如同奴隶,战时还要自备兵器为其先锋,自家地盘上好好的主人不做,却去当人走狗,谁会乐意?”
这个简单的道理说得固安公主一时莞尔:“没错,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看张耀在这信上所言,可突于之反并不是突然一时起意,而是因为去年去长安朝贡的时候,被李元纮慢待甚至呵斥之故。李元纮那时自恃为宰相,可突于又不是契丹王,他这种最重视正统的人,自然将其视作为契丹王麾下的寻常臣子,可却不知道在契丹奚族这种地方,强者为大,所谓正统,只不过是一个名义,若没有实力随时随地就会被一刀砍了!所以,可突于受辱回契丹之后就矢志反唐,李邵固既然不同意,自然就被可突于杀了。当然,如今最重要的是,是否接纳奚族度稽部,或者说,很有可能是奚族三部?”
“单单度稽部就很可能让云州吃紧,倘若三部全都进入云州,很可能因此反客为主!”身为总判六曹的录事参军,郭荃第一个反对,“奚族三部加在一块,人马绝不会下于两万,整个云州才多少人?”
“而且,饶乐都督府接壤的地方是幽州,奚人越过幽州而就云州,幽州赵长史必然会有不悦。毕竟,发生这么大的事,朝中也必然会有反应,到时候陛下极有可能会责成幽州预备出兵,到时候出力的是他们,得利的是云州,别人怎么能高兴得起来?”说这话的是王翰。
“可这样一支送上门来的军马倘若直接推出去……实在是太可惜了。”王泠然如今沾染的某种市侩习气分明有渐渐加重的迹象,说到这里竟还叹了一口气,“光是度稽部的连牲畜带军马,可是直接能让云州人口和军力跃上一个台阶。”
“也不能单单这样看得失,要知道,奚人和契丹这一乱,今年的互市交易量必然会大幅度减少。而老郭说得对,以云州如今口尚不过万的态势,吃不下奚族三部那样庞大的人口兵马,而且,他们终究故土难离,将来很可能会设法回去的。所以,我的打算是,既然只有吉哈默提出想退往云州以求自保,那就同意他的要求,令他在云州以北,当年的魏长城南先行休整。而他既臣服大唐,我会一面上书,一面以云中守捉使的名义,招募奚人另建别军。”
说到这里,杜士仪方才郑重其事地说道:“然后,看到吉哈默的度稽部有了出路,另外两部自然就会坐不住了。但是,不说先后之分,云州之地不可能容纳这两部,所以我会急信幽州赵长史,想必招纳奚人的功劳他自然不会愿意轻易放走,而可突于若是追击,他更不会愿意看着战火烧到妫州境内,再加上朝中震动,他会适时出兵的。如此约束住了奚人五部之中的三部,剩下的兵马就算和契丹合流,朝中应付起来,也就不算吃力了!”
☆、624。第624章 兵荒马乱,节度副使
云州长史杜士仪六百里加急送往长安的急奏很快就等来了回音。不过,在此之前,他已经先斩后奏地同意了度稽部俟斤吉哈默暂时内迁的请求。所以,当萧嵩这个中书令上任之后提拔的新任中书舍人裴宽带着朝廷制令赶到云州治所云中县之后,杜士仪就将其引到北城一座可以俯瞰远处以及全城的瞭望高塔。
裴宽放眼望去,就只见那座依稀可见的魏长城南面,毡帐一望无际,只是粗粗估计就至少有数千帐!
“杜君礼啊杜君礼,你还真是胆大包天!”
裴宽这十几年仕途沉浮,见惯了各式各样的人,对于嫡亲胞弟裴宁的师弟杜士仪,他自然一丁点都不陌生,可这会儿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他仍然忍不住大盛感慨。但在如此出言之后,奉旨到河东道招募勇士以便讨伐胆敢背弃大唐的契丹可突于的他,却忍不住低声又问了一句:“奚人亦是狼子野心,杜长史将他们安置在云州以北,就不怕他们图谋云州?”
“怕。”杜士仪很直接地点了点头,见裴宽好一阵纳闷,他便微微笑道,“然而,倘若可突于裹挟的不止是奚族两部,而是奚族五部,幽州直面之压力恐怕就会加倍了。现如今幽州赵长史得奚族另外两部的输诚,云州则是将度稽部纳入麾下,可突于能够动用的兵马就少了很多。至于云州如今的兵力,确实不太充足,但云州当年连胜突厥三部以及奚族处和部的威势,在度稽部中依旧深入人心,而且近日以来我令云中守捉的兵马接连操练了数次,暂时震慑住了别有用心之人。”
裴宽知道当年铁勒九姓被突厥打得七零八落后,各部分裂,投大唐的很不少,这也是现如今朔州大同军和蔚州横野军的一大组成部分。因见杜士仪还有成算,他就又追问道:“那度稽部俟斤吉哈默,在部族之中威望如何?”
“度稽部也有族老想要去投突厥,吉哈默很懂得取舍,但凡三心二意的人,有些留在了部族旧地,有些则是被他格杀,如今栖息在云州以北的这万余人,都是他的亲信。而他既然做出了如此态势,又知道大唐对于识时务的外藩素来优厚,所以只要云州战备充足,又给予他足够的待遇,他应该不会轻易变节。”
“那就好。”裴宽来之前是对中书令萧嵩立过军令状的,这会儿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于是,当杜士仪提出,直接往度稽部一行,去见吉哈默的时候,已经成功进入了大唐高官序列的他沉吟了好一阵子,最终点了点头。
这次他奉命在河东道招募勇士,但说到头,现在大唐的军功犒赏并不能打动人心,而倘若能够说动奚人自己出兵,到时候的成算就要大很多!
在魏长城以北放牧,在魏长城以南暂居,这种待遇吉哈默还算满意,而当杜士仪带着朝廷特使中书舍人裴宽前来拜访的时候,他就更加高兴了。这次他当机立断选择了走为上策,避开了气势汹汹的可突于锋芒,而且还壮士断腕舍弃了那些不同政见者,反而让度稽部上下如同铁板一块,既保全了实力,又消弭了危机。所以,当裴宽一提出朝廷不日要出兵讨伐时,他二话不说就拍了胸脯。
“如果大唐皇帝陛下要征讨可突于那个契丹逆贼,度稽部上下愿意为陛下效劳!我愿意亲自领兵,带着我帐下的每一个勇士充当先锋!”他信誓旦旦地说到这里,看了杜士仪一眼,又加上了一句话,“云州杜长史对度稽部一贯很优厚,这次更慷慨地同意了我避难的请求,我愿意在杜长史麾下作战。”
这家伙真是又狡猾又会说话!这意思是不是说,如果他杜士仪不在出战的将领之中,他就不肯出兵去给别人当炮灰?
杜士仪哑然失笑,但对吉哈默这种使心眼的狡黠,他并不反感,因笑道:“裴中书既是招募勇士,算上他们就行了。”
有了杜士仪的这句话,裴宽自然大为高兴。等他马不停蹄在蔚州、朔州、代州转了一圈,基本上招募到了到时候用兵契丹所需要的兵马之后回到太原,便等到了朝中已经任命了领军主将的消息。
出乎意料的是,挂名河北道行军元帅的竟然是忠王李浚,而重新就任御史大夫的李朝隐,以及接替了桓臣范担任京兆尹的裴炎之侄裴伷先,则是作为副手,诏书上整整罗列了十八人作为行军总管,杜士仪这个云州长史也赫然在其中。可还不等关内道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这四道招募的兵马完全整顿完毕,直接率军攻打平卢的可突于却在平卢先锋使乌承毗手上吃了个大败仗。
一时间,即便李隆基让皇子挂帅,原本就是别有用心,武惠妃却不想让别人坐地捞声望,少不得暗示李林甫,在朝中鼓吹契丹作乱不以为惧,年年用兵军马疲敝,百姓不堪重负等等,再加上如宋璟等不少高官名臣纷纷奏称这些年连续用兵,国库开支巨大,李隆基顿时犹豫了起来。然而,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在于户部尚书裴耀卿无可奈何的上奏。
因为宇文融的罢相贬斥,再加上度支奏抄时交接混乱,整个户部丢失的文档不计其数,吐蕃前几年又是连番用兵,而国库几乎就要见底了,万万担负不起又一场大战!
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尽管李隆基这些年渐渐看重边功,对于可突于竟敢捋自己这大唐天子的虎须简直火冒三丈,但国用不足却是事实。因此,哪怕忠王李浚这个挂名元帅已经在光顺门和百官见过了,从将到兵已经都选完了,但他最终还是以平卢军马破了契丹为由,下令兵马缓行。可是,被国库给拖累了的这一次用兵,他却难免耿耿于怀,思来想去便在此后召见宰相时抱怨了起来。
“之前宇文融主持救灾以及河道事宜,多少刺史面对困局不思进取,只知道等着朝廷拨款拿主意,实在是让朕失望得很!”
裴光庭和萧嵩对于李隆基突然又提到宇文融这个名字,本来同时心中咯噔一下,谁知道天子倏然间话锋一转:“看看云州长史杜君礼,一座废置四十余年的废城,朕前头拨给了固安公主一千匹帛,而后又拨给了他一千匹帛,就靠着这么一丁点财帛,他硬生生将一座废城打造成了固若金汤的坚城,而且又平地打造了怀仁县,如今甚至更收纳了奚族度稽部,着实不负朕的宣抚使之名!倘若人人都如同他这般善经营,大唐无饥馁矣!”
幸好幸好,说的是杜士仪,不是说宇文融!
裴光庭舒了一口大气。而萧嵩因为心腹中书舍人裴宽回来对杜士仪好一通盛赞,他爱屋及乌,再加上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