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姚文元文集 >

第8节

姚文元文集-第8节

小说: 姚文元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实现反动的转化的一种掩盖物或工具。周先生的否认转化、飞跃、质变的 〃 汇合 〃 论,客观上适合于保卫腐朽的旧事物不受灭亡。 
  从以上三点看,周先生的 〃 统一整体 〃 论实际上取消了辩证法对立统一的革命灵魂,这个 〃 铁一般的事实是否认不了的 〃 。 
  这里可以说到时代精神问题了。时代是在矛盾和斗争中向前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动的。一个时代的各个阶级和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集团,总是可以从推动或者阻碍历史前进,把它们一分为二。时代精神就只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而不是阻碍历史前进或拉历史倒退的精神。谁推动时代前进?是这个时代的革命阶级和人民群众。因此,体现时代精神的总是对立统一体中代表革命的新生事物的一方面,而不是代表腐朽的反动事物的一方面;是这一时代革命阶级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反动阶级抗拒改造的精神力量;是反映经过曲折的斗争终于要成为时代支配者的那些阶级的思想、愿望和要求,而不是反映经过曲折的斗争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些阶级的思想、愿望和要求。这是从承认矛盾的转化而且推动矛盾革命转化的辩证法必然要得出的结论。我们常说的 〃 五四精神 〃 ,就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而不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也算作 〃 五四精神 〃 的一部分,那只是 〃 五四精神 〃 向之冲击的对立面。我们常说的文艺要表现今天社会主义时代的时代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就是革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的伟大的精神面貌,就是革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中的伟大的精神面貌,而不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反对社会主义、投降帝国主义的种种精神。周先生却说不然,他再一次申辩说: 〃 我所谓 ' 广泛流行于整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 ,自始至终包括两方面的思想:即奴隶与奴隶主的思想,农民与封建地主的思想,雇佣工人与资产阶级的思想;单只一方面的思想,不能形成斗争。 〃 他绝口不谈 〃 形成斗争 〃 的这两个方面,哪一方面是新生事物,哪一方面是腐朽事物;哪一方面经过 〃 斗争 〃 要胜利,哪一方面经过 〃 斗争 〃 要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均衡地、永远地、不变地 〃 斗争 〃 下去,没有质变。他的逻辑是:既然无产阶级思想同资产阶级构成 〃 统一整体 〃 ,那么无产阶级思想也就永远不能战胜资产阶级思想。照这样解释时代精神,时代的前进不是不可能了么? 〃 兴无灭资 〃 的胜利不是永远也不可能了么? 
  是不是从阶级分析的观点认识时代精神,这是关系到文艺歌颂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关系到文艺的性质和内容的问题。现代修正主义者也大谈文艺要表现时代精神,但他们却否认时代的根本矛盾,把时代精神说成是某种抽象的 〃 人性 〃 ,或者把现实生活中一切 〃 现代的东西 〃 或 〃 新出现的性格和事物 〃 都看作 〃 时代精神 〃 ,而不分析这种 〃 现代的东西 〃 或 〃 新的性格 〃 究竟是革命的新生的事物或者是腐朽没落的事物,用这个方法,他们把反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倾向的事物的一切 〃 现代化 〃 的化装,都看作时代精神的表现,加以美化和歌颂。我们要从理论上同这种观点划清界限。 
  抹杀矛盾双方的不同性质,否认经过斗争产生的革命转化,这就是周先生认为 〃 不革命,反革命 〃 思想都 〃 汇合 〃 成时代精神的哲学根据。这在方法论上是一种诡辩。但最高明的诡辩也经不住最普通的事实的检验,要说肯尼迪的思想和雷锋的思想都是 〃 全体的 〃 时代精神的表现,或者马克思列宁主义、修正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都 〃 汇合 〃 而成为同一个时代精神,除了神经不健全的人之外,大概是没有什么人会相信的。 
  所谓 〃 无差别境界 〃 纯粹是主观臆造 
  关于 〃 无差别境界 〃 ,同志们已说了不少;但如果联系到他的 〃 汇合 〃 论,就可以看得更清楚。因为这两种说法,是有内在联系的。 
  在周先生的理论体系中,一切事物  历史、文艺、认识过程等等,都有两个发展阶段:一个阶段是有矛盾的境界,他也承认矛盾可以有斗争,但这种 〃 斗争 〃 却只是一种 〃 汇合 〃 ,没有转化、没有质的飞跃、没有新生事物战胜腐朽事物,实质上是矛盾的调和。第二阶段就是他理想的 〃 无差别境界 〃 ,这个阶段一切矛盾都 〃 解决 〃 了,达到了 〃 主观客观云云,完全统一于一体 〃〃 没有客观的任何变动 〃 的 〃 绝对境界 〃 。这个境界是 〃 平静无波 〃 的境界,是一种 〃 没有问题或矛盾的宁静生活,象没有微波的秋水一样。 〃 
  周先生从哲学上为 〃 无差别境界 〃 辩护说: 〃 毛主席也曾告示我们:对立可以统一,矛盾可以解决,相对静止的状态是可能有的。……对立同一了,矛盾解决了,自然可以有相对静止状态。 〃〃 矛盾解决,即无差别了。这时发展并不停止,生命并不终结。 〃 (《评茹行先生的艺术论评》) 
  周先生曲解了《矛盾论》的原意,把对立统一、相对静止、矛盾解决、无差别等概念,都混同起来了。 
  第一,从上一节可以看到,周先生所谓 〃 对立统一 〃 ,只是矛盾的汇合,是否认转化、飞跃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没有相互转化,矛盾怎么会 〃 解决 〃 呢?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不经过革命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人民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矛盾怎么会 〃 解决 〃 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不经过革命而夺取政权,进而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如何 〃 解决 〃 呢?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思想不经过长期斗争彻底战胜资产阶级思想,无产阶级思想同资产阶级两种对立的世界观的矛盾如何 〃 解决 〃 呢?既然没有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那么,这种 〃 解决 〃 只是一种假象,要从这里创造出 〃 无差别境界 〃 ,是一种空洞的幻想。 
  第二, 〃 对立同一 〃 和 〃 矛盾解决 〃 是不同的概念。对立同一是矛盾的同一,它包含着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以及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两方面的意义。 〃 矛盾解决 〃 只是指事物经过质变而解决了旧的统一体中的矛盾,并不是说新的统一体中没有矛盾,更不是说没有一切矛盾。把 〃 对立同一 〃 和 〃 矛盾解决 〃 等同起来,认为 〃 对立同一 〃 就是没有矛盾,这是用 〃 取其一点,不及其余 〃 的方法来阉割辩证法。 
  第三,某一具体矛盾的解决,决不会出现 〃 无差别境界 〃 。事物是作为矛盾着的过程而展开的,每一发展过程都包含着特定的对立统一的成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孕育着组成下一发展过程对立面的那些矛盾的胚芽。旧的矛盾解决了,旧的统一和组成这种统一的对立成分就让位于新的统一和组成这种统一的对立成分,这一事物内部又进行着新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着新的过程的发展,当中没有一个无矛盾的空隙。《矛盾论》告诉我们: 〃 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 〃 (同上,第二九五页)不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艺术创造、认识过程,都是一个过程接着一个过程的矛盾发展史,中间没有横亘着一个 〃 无差别境界 〃 。 
  第四, 〃 相对静止 〃 更不等于 〃 无差别境界 〃 。这里要揭露一个周先生曲解毛主席著作的典型例子。周先生引用《矛盾论》中下面一段话证明 〃 无差别境界 〃 的存在: 〃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事物总是不断地由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经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 〃 周先生用 〃 …… 〃 挖去的当中一句是什么呢?恰恰就是论证相对静止状态有矛盾的: 〃 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 〃 (同上,第三二○至三二一页)  这正是和 〃 无差别境界 〃 针锋相对的观点!相对静止状态中也包含着矛盾的斗争,不过这种斗争是数量上的比较缓慢的变化,还没有达到性质上的变化。革命者的任务,正是要在数量变化阶段就看出事物质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积累力量,组织力量,积极地一步一步地促进革命的飞跃的到来,而不是消极等待质变的到来。 〃 于无声处听惊雷 〃 ,正是要我们善于在似乎平静的境界中看出正在酝酿着的革命飞跃。同样,对于反动事物向革命事物的进攻,对于某种不良倾向的发展,也要求我们在相对静止即数量变化阶段就看出它深刻的危害性,采取措施,而不被什么 〃 无差别境界 〃 所迷惑。怎么能够把这种处于量变阶段的矛盾构成的状态曲解成没有矛盾的 〃 无差别境界 〃 呢? 
  综上所述,从哲学上看, 〃 无差别境界 〃 纯粹是主观的臆造。它取消了矛盾的普遍性,又割断了各个发展阶段的连续性。当他把这种主观臆造的 〃 境界 〃 运用于分析社会现象、艺术现象、思维现象时,就产生了一系列错误的结论。 
  周先生对 〃 无差别境界 〃 的种种运用 
  用 〃 无差别境界 〃 去分析历史现象,周先生说: 〃 不断的历史实成于一段一段的斗争,换句话说,是断而相续的 〃 。(《史学与美学》)这个 〃 断 〃 ,不是由于飞跃而产生的渐进性的中断,而是断于无矛盾的 〃 无差别境界 〃 ,他无法解释:既然历史发展已由 〃 断 〃 而进入 〃 无差别境界 〃 ,怎么可能同下一阶段的矛盾发展 〃 续 〃 起来呢?从没有矛盾的 〃 境界 〃 中又怎么可能产生有矛盾的 〃 下一阶段 〃 呢?这不是同牛顿一样要借助上帝来做 〃 第一推动力 〃 么?历史的发展并不是这样的,在解决这 〃 一段 〃 的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就已经孕育着、产生着、发展着将要成为下 〃 一段 〃 的主要矛盾的那些矛盾;这 〃 一段 〃 的主要矛盾解决了,原来就存在的某一个次要矛盾就上升为下 〃 一段 〃 的主要矛盾。每一阶段上革命的阶级和革命的人民,都要为解决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而斗争,并同时准备好过渡到解决下一阶段的矛盾,当中没有一个无斗争、无矛盾的空隙。在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着斗争的民主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作为多种矛盾中的一种矛盾存在着;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革命就从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阶级,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就继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而斗争,不是经过一个 〃 无差别境界 〃 再去 〃 续 〃 上社会主义革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确曾有一些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幻想过 〃 新民主主义万岁 〃 ,他们不理解,即使是新民主主义政治,也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而却认为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长期和平共居,资本主义自由泛滥。可是历史的发展早已击破了这种幻想。 
  周先生毫无根据地断言: 〃 历史前进云云,即斗争过程中的矛盾一次一次地获得解决,无差别境界一次一次地获得接近。 〃 (《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这是违反起码的历史事实的。从无阶级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的各个阶段,从阶级社会的最后阶段,经过革命而在全世界实现没有帝国主义、没有资本主义、没有剥削制度的共产主义的新世界,都是社会矛盾性质的改变,而不是矛盾的消失。社会主义社会中,还长期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也还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会在人们的认识上以及人们的相互关系上反映出来,通过先进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中没有也永远不会出现无矛盾、无差别的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周先生用向 〃 无差别境界 〃 接近的历史观去分析当前现实时,认为解决矛盾可以 〃 毕其功于一役 〃 ,以后只要坐着享福就是了。他说: 〃 我们可以说苦战三年,为的是万代幸福,我们却不必说苦战三年为的是万代苦战;我们可以说前人栽树,为的是后人乘凉,我们却不必说前人栽树为的是后人栽树。 〃 (《评茹行先生的艺术论评》)谁也没有说过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