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2049,相信中国 >

第17节

2049,相信中国-第17节

小说: 2049,相信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颇有点像殖民时代人们疯狂地涌向澳大利亚、美国海岸去淘金一样。这个金矿那么显而易见,也容易挖掘,连另一个差不多规模的市场——印度都逊色得多,印尼、东南亚、非洲等则更为逊色,就是因为它们没有这么强劲的增长。
  中国的经济增长甚至使日本的经济黯然失色,它停滞了10年。这也有可能使中国重新成为世界的经济重心之一,当然亚洲也会因此改变力量对比,亚洲将更倾向于中国。日本现在最为焦虑的就是它的未来将明显受到中国的影响。新加坡瑞士信贷银行的亚洲问题分析家说:“如果继续保持稳定的中国并能够使其国有银行摆脱债务负担,慢慢降低储蓄率,促进需求,保持大量出口和使其国有企业具有市场竞争能力,那么10年后中国就将形成对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挑战。”
  “尤其是亚洲邻国怀着害怕、忌妒和钦佩的复杂心理,注视着它们中间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去年中国吸引的外资占外国人在亚洲投资总额的3/4,为45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17%。而远东其他国家吸引的外国投资总额却减少5%以上。”
  这是国际上对中国的通常看法,夸张的成分不大,复杂的心情可以理解。
  中国的发展战略迄今为止是一个成功的发展战略,中国在决定自己战略的时候,更多的是从传统思想中获得思想力量,这就使得中国更像一个大国那样始终自己决定自己发展的规则。同时,中国也同样从大国现实实力角度分析自己——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工厂,而美国、欧洲是老板,新加坡、韩国则是工厂的经理,也是工厂的拥有者和管理者,获得的利益中大份额是他们的。但中国正在做的就是不使自己局限于工人的地位,而逐渐增大自己的份额,同时,按照自己的步骤成为这个工厂的股东,直到成为最大的股东。
  了解了世界新经济趋势,也清楚了自己的地位,接下来是什么?就是了解阻力是什么,我们该干什么了。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在接受美国《华盛顿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中国肯定将在今后50年,或许在今后的25年中成为一个超级大国。按照历史标准,这种速度是相当快的。”“我对中国的看法是,它的未来尚未写就,而是正在谱写。”
  沃尔福威茨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中国这首曲子怎么个谱法,最好由美国人来定调。因为他们拥有盎格鲁?萨克逊人同盟,拥有世界的经济和创新核心,拥有最大的实力。美国人显然很自信:它既然可以中止前苏联宏大的旋律,也就有能力主导中国的曲调。相反,如果放任中国,那么中国“几乎肯定”将在本世纪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而且能对美国构成威胁。
  “我想说,我们首先对中国的政策走向,以及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事态发展表示关注。”
  “实际上,我认为,这个国家作为整体应该在这种基础上统一起来。”
  “我并不认为中国一定会成为一个威胁——不过,我认为,如果我们自鸣得意,那么实际上就可能助于产生相反的结果。”
  “正在崛起的中国是否能与其邻国和平共处?”
  其实,国际上一直拥有一个反犹太联盟的同时,也一直有一个反华阴谋。这并不是意识形态的原因,而是种族和文明这个更深、更远的原因——因为欧洲人相信,中国实际上一直是东方的罗马帝国,西方引以为骄傲的罗马帝国在存续时间、强盛程度、帝国经济能力和文明影响力上根本无法同中国相提并论。西方一直怀疑,一旦中国重新拥有他们历史上盛唐时期那样的辉煌时代,那么西方人很可能会被中国人从世界各地重新驱赶回狭小、阴暗的欧洲,欧洲将从此一蹶不振。


龙吟之乐:正在谱写(2)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遏制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经济和各个领域。例如引进外资,尽管中国吸引了相当多的外资,但相对于中国的整体经济规模而言,按比例计算中国实际上仅仅排在140个国家当中的第47位;又如,在引进技术方面,西方世界并不是将真正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例如,韩国三星公司就把技术含量较高的液晶显示屏生产活动转移到马来西亚;摩托罗拉是中国的最大外国投资之一,该公司最大的半导体装配和测试车间却设在吉隆坡;世界第二大家用制冷压缩机生产商松下冷机公司,也是把先进产品的生产从它在日本的基地转移到新加坡,大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工厂只生产低档产品甚至仅仅只是组装、加工之类的工作。
  又如,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美国、日本和西欧一致要求中国改用浮动汇率,要求人民币增值,这实际上是一种遏制中国强劲发展的策略。我们清楚地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美日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特别是日本的汽车产品大举占领美国市场后,两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1985年9月,美国与英、法、联邦德国秘密策划,最终逼迫日本,于纽约广场饭店签约,降低美元对日元和欧洲货币的比价,史称“广场协议”。在这之后日元从250日元兑1美元一直升值到1996年的87日元兑1美元。这以后,日本的经济就一直陷于停滞状态,而美国却得到经济持续增长。今天,中国在重复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迅猛崛起之势,美国和欧洲国家就企图利用同样的手段遏制中国。
  但我们知道,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有一种“4C”跨国界流动现象,所谓4C指资本、企业、消费者和信息。这在网络经济时代将更加明显,这也是国界日益淡化的原因。这种流动的结果就是,一些国家获得大量4C,在全球4C总量相对稳定时,另外一些国家必然会失去对4C的控制。而货币比率的变动就是调整4C流向的手段之一。吸入大量4C的国家就会出现持续的经济发展,而那些可怜的失去者则流落街头,成为经济巡游区中的乞讨者。日本的担心就是如果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必然带来4C的大量流失,最终让日本重新回到1868年以前的状态。中国不是日本,中国没有在冷战中丢分,作为一个传统的商业民族也不会在新经济时代丢分。美国和欧洲的企图在中国身上未必行得通。因为中国既是一个大市场,又是一个有传统强盛地位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中国一贯以自己的方式思考、行动;此外中国又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现在的意识形态又不同于大多数国家,这一切使得国际上对中国未来的走向难以琢磨,这实际上是21世纪最大的疑问。
  在国际社会促使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日本也是其中主要的参与者,可谓己所不欲,却施于人。但对东方世界来说,这不难理解,中国和日本既然在现代同时成为亚洲的大国,那也就意味着肯定存在天然的竞争。只是自中国开始改革后,亚洲国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眼睛只盯着日本,而是开始盯着中国。因为中国商品的力量几乎很快就影响到每一个亚洲国家,中国既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也拥有质优价廉的商品,还拥有巨大市场,同时还拥有亚洲发展中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人力成本优势,也就是说中国仅在经济上就拥有多种手段,既可以应付挑战也可以用于贸易报复。如有效地阻止了亚洲金融风暴,但这也说明如果日元贬值,那么中国人民币本来也可以大幅贬值,那亚洲其他国家的日子就难过得多了,中国商品可以很快占领他们的市场份额。但中国反其道而行之,说明中国已经不再是亚洲经济世界的弱小者,相反,它已经具备强大的稳定亚洲的力量,它正在走向经济成熟期和强盛期。
  当然,除了经济手段,西方认为,中国的发展也可以像日本当年那样,使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把亚洲像捏橡皮泥一样塑造成一个中国殖民乐园,把整个亚洲揉进中国庞大的经济体中,亚洲国家尽管还会在政治地图上存在,但在经济地图上其实早已经成了中国的一个个经济省份。但这不是中国的选择,中国有自己的道路,即与邻国相安,共同致富。中国已经开始和东盟10国开始了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计划不迟于2010年成立。这就是国际上对中国矛盾的心情——国际上最大的矛盾就是中国既是充满利益的诱惑,又是一个可能迅速成长的庞然大物,这个庞然大物是友善还是邪恶?外界无法准确判断,只有中国自己知道。无论美国、日本和欧洲怎样打算遏制中国,中国都必须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设计步骤,而不是掉入日本、美国和欧洲为中国设计的种种陷阱中。
  中国对未来是充满自信的,因为中国人清楚,只要按照目前的发展计划行事,中国迟早会重新强大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国人的智慧,相信中国可以在国际社会中游刃有余。如建立自由贸易区其实既是全球竞争的需要之一,又是中国恢复传统势力的步骤之一,美国可以拖垮前苏联,但美国这个天生的利益追逐动物几乎很难阻止中国的成长,因为中国不仅仅是对手,还是利益的提供者,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美国并没有想到好办法。建立自由贸易区自然有多重效果,经济一体化就意味着许多问题的一体化,许多矛盾可以化解,共性增加。如中国和东南亚许多国家有边界问题,但中国的智慧对处理这类矛盾并不发愁,实际上,解决了利益分配问题就解决了许多矛盾。


龙吟之乐:正在谱写(3)


  中国一直在给世界造成这种印象:中国无论怎样,都既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也是一个经济百慕大,这是一个测试你运气的好地方。而西方人本质上是贪婪的商人,可以为了金钱而甘愿冒一切风险,他们一定会来中国的,也就一定会带来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而中国正需要这一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西方世界毕竟已经控制了这个世界长达500年,他们拥有几乎所有领域的优势,中国目前仅仅是刚刚起步,一切还都那么脆弱,有些时候甚至显得不堪一击。如中国十分脆弱的石油运输,只要美国封锁马六甲海峡,中国经济就会在数周内瘫痪,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在经济方面,中国已经加盟世贸组织,但并不是说中国已经具备与世界各国平等贸易的基础——人类的竞争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公平和自由,只有各尽所能地保护自己,掠夺别人。美国尚需要各种借口保护自己的利益,何况他国!必要时,美国和它的联盟一样动用权威使日本妥协——这和150年前美国舰队打开日本国门有什么区别呢?
  显然,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未来之路具体化,以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清楚了我们的起点和阻力之后,就会了解我们在未来几十年里必须保持什么样的步伐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如果要想顺利实现未来50年的目标,那么这50年的经济条件和目标具体化就是:
  1。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率,大体应该在6%…9%之间;
  2。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将来要建成的信息经济系统至少相当于美国、西欧的水平;
  4。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应该是1/4…1/3;
  5。可以负责地为亚洲、西太平洋地区建立统一经济区贡献力量;
  6。成为一个真正的、完全的核心,能从创新机制到人才培养等全领域为亚洲服务;
  7。具备应付重大意外情况发生的能力。
  新经济并不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资本积累是必然的一步,新经济只有可能加速这种积累。圈地运动和殖民地掠夺使西方世界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从而促使工业革命诞生。而资本的积累又使他们权利的不断增加成为可能,反过来,这种权利又保证了财富继续向欧洲流动。一些城市成为财富的聚集地,如鹿特丹、马德里、威尼斯、伦敦、巴黎、维也纳、热那亚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世界的财富之都的。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整个西欧的资本积累。更重要的是,适应这个经济系统的社会也同时建立起来。银行、信贷、合同和商业法律日益完善,这让整个西欧的经济马达可以飞速地转动起来。而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再次重复历史,只有达到这些目的才能在经济上抗衡美国,但应该注意的是,抗衡美国、欧洲是中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发展目的,不能简单地为抗衡而发展。
  也许,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在自己的桌子上贴上这样的座右铭:钱本身在任何时候都是无罪的,它是最忠诚的朋友,它只服从于会利用它的人。中国人已经成功地抛弃了一些陈规陋习,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的钱是钱,社会主义的钱也是钱。
  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