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生命的学问 作者:牟宗三 >

第14节

生命的学问 作者:牟宗三-第14节

小说: 生命的学问 作者:牟宗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芟壬鷦t 深契儒家宗趣,言“自性智”。自性即本心,本心即臁X,亦可依陽明言“良知之臁X”,故云自性智。此自性智亦寂靜,亦起用,故其為體,為主為能而非是 “所”也。故自性不但寂滅,亦有臁X之健動也。有此自性臁X,方可言修。修行所得所證是臁X之圓滿實現。故言自性智,並非即廢修行,亦不妨礙言圓覺。然而 佛家則只言自性涅槃,不言自性智,把智視同菩提,惟是修行之所得,是因其宗趣如此,然而尅就修行言之,亦為無本之論也。熊先生辭而闢之,豈有所私乎?今捨 立場而不論,單自理上言之,吾以爲儒家是對的,熊先生是對的。人不應封于其一偏之見而不進。佛家有所見,然真理不止不盡于其所見。會而通之,當有所轉進。 必欲止于其所見,亦無可奈何也,此人之所以為有限存在也。然而不礙智者仁者之創闢不已也。(以上所述,陳書未備。因此論辯本不具于《新唯識論》中。) 

   熊先生晚年復著《讀經示要》,標擧《易經》與《春秋》為儒家之兩大經典,亦可説是拢龑W之寶庫。内拢馔踔揪衽c義理,俱見于此。先生文化意識之強, 族類意識之深,蓋鮮有倫比。彼以其豐富之思想,精熟之義理,宏大之悲願,直將生命貫注于古往今來,而孔孟之教,宋明之學,亦正因之而蘇甦活轉于今日。彼真 莊子所謂:其于本也,宏大而闢,深閎而肆。其于宗也,可謂眨识纤煲印!

吾 前言梁漱溟先生于儒學之復興已開其端。乃因少年得志,所成不大。先生年長于梁,大器晚成,而又一生鍥而不舍,念念不忘講學,從未將其生命局限于一件特殊的 事業上,故儒學之復興,中國文化生命之昭蘇,至先生始真奠其基,造其模,使後來者可以接得上,繼之而前進。彼之生命,直是一全幅是理想與光輝之生命。民囯 三十七年冬,大局逆轉,先生由杭至廣州,耄Ь佑卩l。後來廣州淪陷,先生不得出。同門輩勸其去香港。先生曰:“吾中國人也,不能離國土。共黨不能動我一毫。 生死由之。”後返北平,息影北大。然而萬人皆遞坦白書,而先生獨毅然不動于魔窟,而共黨亦真不敢動其一毫也。嗚呼,可謂偉矣。先生年已七十餘,闊別先生已 五年,不知何時得見。因見陳書而感奮,故略述如上以表懷念。 

  關于“孔教底唯理論學派之生長”,陳氏以馮友蘭的“新理學”為代 表。世人皆知馮氏以新實在論的共相潛存說解析程朱之理而成爲新理學。此根本與儒家無關,與程朱理學亦無關。視之為儒家之唯理論學派之生長者铡病qT氏抗戰 期在成都時,曾與予談,謂:“現時中國哲學只有兩派,其餘皆說不上,此如以前所謂程朱陸王,你們那裏代表陸王,我們這裏代表程朱。”吾當時即笑而不答。以 此為譬況,可也。若說儒家,則彼今日之程朱實非儒家。焉有非儒家之程朱乎?吾固不欲詳論。 

  吾終信中國文化必將恢復其生命,儒學必將復興。任何惡劫不能阻止其前進。 

四十三年七月《新思潮》三十九期



為學與為人

吳校長、各位先生、各位同學: 

   我們經常上課,把話都已講完了,再要向各位講話,似乎洠в泻玫囊馑钾暙I給大家。這次月會承陶訓導長相邀作一次講演,事前實在想不出一個睿縼怼O雭硐搿∪ィ畔氲浆F在所定的睿俊獮閷W與為人。為什麼想到這個睿磕兀渴且驗槲医鼇沓3涯钗覀冊诖箨懮系哪俏焕蠋熜芟壬.斈暝诖箨懙臅r候,抗戰時期,我們 常在一起,熊先生就常發感慨地說:“為人不易,為學實難。”這個話,他老先生常常掛在口上。我當時也不十分能夠感受到這兩句話的真切意義,經過這幾十年來 的顛連困苦漸漸便感覺到這兩句話確有意義。我這幾年常常懷念到熊先生。我常瞻望北天,喃喃祝問:“夫子得無恙乎?”他住在上海,究竟能不能夠安居樂業呢? 今已八十多歲,究竟能不能還和當年那樣自由的講學,自由的思考呢?我們皆不得而知。(今按:熊十力先生已於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逝世,享壽八十六歲。)常 常想念及此,所以這次就想到他這一句話,“為人不易,為學實難”。這句話字面上很簡單,就是說做人不容易,做學問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它的真實意義,卻 並不這麼簡單。我現在先唤y地說一句,就是:無論為人或為學同是要拿出我們的真實生命才能夠有點真實的結果。 

  先從為人方 面說。“為人不易”,這句話比起“為學實難”這句話好像是更不容易捉摸,更不容易瞭解。因為我們大家都是名義上在做學問,所以這裏面難不難大家都容易感覺 到。至於說為人不易,究竟甚麽是“為人不易”呢?這個意思倒是很難確定的,很難去把握它的。我們在血氣方剛,生命健旺的青年時候,或壯年時候,或者是當一 個人發摚溆⑿蹥獾臅r候,覺得天下的事情洠в猩貅崂щy,作人更洠в猩貅崂щy,我可以隨意摚ⅲ教幱卸狻4藭r你向他說“為人不易”,他是聽不進去的。 然則我們究如何去了解這“為人不易”呢?我們現在可以先簡單地、總持地這樣說,就是你要想真正地做一個“真人”,這不是容易的事情。我這裡所說的“真 人”,不必要像我們一般想的道家或道教裏邊所說的那種“真人”,或者是“至人”。那種真人、至人,是通過一種修養,道家式的修養,所達到的一種結果,一種 境界。我們現在不要那樣說,也不要那樣去瞭解這真人。能夠面對真實的世界,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的責任感,真實地存在下去,真實地活下去,承當一切,這就是 一個真人了,這就可以說瞭解真人的意思了。因此,所謂真人就是說你要是一個真正的人,不是一個虛偽的,虛假的,浮泛不著邊際的一個人。 

   怎麼樣的情形可以算一個真人呢?我們可以舉一個典型的例,就是以孔夫子作代表。孔夫子說我這個人洠в猩貅崃瞬黄穑乙膊皇莻拢耍乙膊桓易跃訛橐粋仁 者,“若拢c仁則吾豈敢”,我只是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這麼一個人。這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我們當下就可以做,隨時可以做,而且要永遠 地做下去。這樣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就是一個真人。這一種真人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洠в幸粋現成的拢藬'在那裏,也洠в幸粋人敢自覺地以為我就是 一個拢恕2灰f裝作拢说臉幼樱捅闶锹}人了,人若以拢跃樱阋巡皇锹}人。拢耍蛘呤钦嫒耍瑢嵲谑窃凇皩W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個永恆的過程裏顯示出 來,透示出來。耶穌說你們都向往天國,天國不在這裏,也不在那裏,在你們的心中,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當這樣說天國的時候,這是一個智慧語。但我們平常說死 後上天國,這樣,那個天國便敚г谝粋一定的空間區域裏面去,這便不是一種智慧;這是一種抽象,把天國抽象化,固定在一個區域裏面去。關於真人、拢耍鄰汀∪绱恕?鬃又疄橐粋真正的人,是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不斷的永恆的過程裏顯示出來。真人拢瞬皇且粋結集的點敚г谀茄Y與我的真實生命不相干。真人拢∪耸且諝w到自己的真實生命上來在永恆的過程裏顯示。這樣,是把那個結集的點拆開,平放下,就天國說,是把那個固定在一個空間區域裏面的天國拆開,平放 下,放在每一個人的真實生命裏面,當下就可以表現,就可以受用的。你今天能夠真正作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眼前你就可以透示出那一種真人的境界 來。永恆地如此,你到老也是如此,那末,你就是一個真正的人了。真人拢说木辰缡窃诓粩嗟仫@示不斷地完成的,而且是隨你這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過 程,水漲船高,洠в幸粋固定的限制的。 

  我們這樣子瞭解真人的時候,這個真人不是很容易的。你不要以為“不厭”“不倦”是 兩個平常的字眼,不厭不倦也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熊先生當年就常常感到他到老還是“智及”而不能“仁守”,只是自己的智力可以達到這個道理,還做不到“仁 守”的境界,即做不到拿仁來守住這個道理。所以也時常發生這種“厭”“倦”的心情,也常是悲、厭迭起的(意即悲心厭心更互而起)。當然這個時代,各方面對 於我們是不鼓勵的,這是一個不鼓勵人的時代,到處可以令人洩氣。令人洩氣,就是使人厭倦,這個厭倦一來,仁者的境界,那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境界就 洠в辛恕U辗鸾讨v,這不是菩薩道。依菩薩道說,不管這個世界怎麼樣洩氣,不鼓勵我們,我們也不能厭,也不能倦。所以我們若從這個地方瞭解“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這兩句話,則其意義實為深長,而且也不容易做到。因為這不是在吸取廣博的知識,而是在不厭不倦中呈現真實生命之“純亦不已”,這是一個“法 體”、“仁體”的永永呈露,亦即是定常之體的永永呈露。這種瞭解不是我個人一時的臁校蛘呤且粫r的發現。當年子貢就是這樣的瞭解孔子,孔子不敢以仁與拢∽跃樱强鬃诱f“學而不厭”,子貢說這就是智了,說“誨人不倦”,子貢說這就是仁了。仁且智也就是拢_@是子貢的解釋。所以這一種瞭解從古就是如此。後 來宋儒程明道也最喜歡這樣來瞭解拢耍旆蜃拥南壬钛悠揭埠苣苓@樣瞭解孔子。這可見出這兩句話的意味不是很簡單的。所以說要做一個真人,不是一件很容易 的事情。我們天天在社會裡“憧憧往來”,昏天黑地,究竟什麼地方是一個真的我,我在什麼地方,常常大家都糊塗的,不能夠把自己的真性情、真自己表現出來。 這個也就好像是現在的存在主義者,海德格(Heidegger)所說,這些人都是街道上的人,馬路上的人,所謂das man,就是中性的人。照德文講,人的冠詞當該是陽性,即das man。今說das man,表示這時代的人是洠в姓孀约旱模弥袊烧Z說,就是洠в姓嫘郧椤<偃缥覀兡懿t解這個意義,反省一下我們自己,我究竟是不是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 倦”,能夠永遠地這樣不厭不倦下去呢?我看是每一個都成問睿摹.斈晡覀兊睦蠋煟嚼线@樣感樱部梢哉f這就是我們老師晚年的一個進境。孔子到老洠в袇捑搿≈模哉f“發憤忘食,樂以忘懮,不知老之將至”。這個不是像一般人所說的,認為這是儒家的樂觀主義,這裏無所謂樂觀,也無所謂悲觀,這是一個真實心在 那裏表現。天下的事情用不著我們來樂觀,也用不著我們來悲觀,只有一個理之當然。這個理之當然是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一個過程裏永恆地表現,能如此表現 的是真人。假如一個人能深深反省,回到這樣一個地方來,不要攀援欣羡,欣羡那個地方是至人,那個地方有真人,那個地方是天國。假定你把這個攀援欣羡的馳求 心境,予以拆掉,當下落到自己身上來,來看看這一種永恆的不厭不倦的過程,則你便知這就是真正的真人所在的地方。這裏面有無限的幽默,無限的智慧,也是優 美,也是莊嚴(有莊嚴之美),真理在這裏面,至美也在這裏面。 

  說這裏面有無限的幽默,這是什麼意思?這裡怎會有幽默?這 幽默不是林語堂所表現的那種幽默,乃是孔子所表現的幽默。孔子有沉重之感而不露其沉重,有其悲哀而不露其悲哀,承受一切責難與諷刺而不顯其怨尤,這就是幽 默。達巷黨人說:“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孔子聞之曰:“吾執御乎?執射乎?吾將執御矣!”這就是幽默。說到拢瞬灰f得太嚴重,太嚴肅。孔子自謂 只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就自處得很輕鬆,亦很幽默。說到此,我就常常想到一個很有趣的語句,足以表示拢酥詾槁},真人之所以為真。這語句就是 柳敬亭說書的語句。我們大家都看過《桃花扇》。《桃花扇》裏有一幕是演柳敬亭說書——說《論語》。當時的秀才就問:《論語》如何可拿來作說書?柳敬亭便 說:偏你們秀才說得,我柳麻子就說不得!柳敬亭是明末一個有名的說書的人,說得風雲變色。所謂“說書”就是現在北方所謂打鼓說書。這個柳敬亭在演說《論 語》時,描寫孔子描寫得很好。其中有兩句是不管你世界上怎樣“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俺那老夫子只管朦朧兩眼訂六經。”不管世界如何變,我們的拢酥还堋 半鼥V兩眼訂六經”。試想這句話的意味實在有趣。“朦朧兩眼訂六經”並不是說忽視現實上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