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道无为 >

第27节

大道无为-第27节

小说: 大道无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观“无常”知生灭,知“死缘”多于“生缘”;知“人命宝贵”当努力精进,不可执迷。

    《四十二章经》上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佛问弟子“人命在几间?”,弟子答:“数日间。”佛说,看来你并不知道,然后又问另一个弟子,那个弟子说在“饭食间”,佛说,你也不知道,然后又问另外一个弟子,这个弟子说在“呼吸间”,佛说,善哉,善哉,你是真知道的。

    这个故事强调了“人命在呼吸间”,一息不来,千载长往的观念,属于佛学中的“无常
观”,又称为“死想”。佛学认为,在人生中,“生缘”是很少的,很难得的,而“死缘”却

    很多,死的机会、机缘却很多。《大智度论》中讲:“一切宝中,人命第一。”“人命”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是人生的真正所在。常作“无常观”(修“无常观”),目的在于策励我们自己珍惜难得而易失的“人命”,珍惜每寸光阴,努力精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论及“人生经营”时,要把“无常观”拿出来讨论的原因。

    什么是“无常”呢?

    “无常”的含意,首先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无时无刻、刹那不停、刹那不断地处在“生灭迁变”之中。

    例如人有生老病死,人的生命没有一刹那停止过变化,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已是永远的不同,人的生命在一生中,并没有两刹那是相同的;因此说,人的生命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性真体,能有的只不过是一场无常的流变而已。再以众生之心念为例,前念灭,后念生,念念迁变,于境、于物、于欲、于因缘交错集散中,忽喜忽乐,忽哀忽怒,忽愁忽苦,忽贪忽痴,依然是一场无常的流变,喜怒哀乐皆无真性可言。又如世界之“成住坏空”,也是刹那不停,刹那不断。前一刹那的世界与后一刹那的世界已是永远的不同,正如西方哲学所认识到的,“人不可能两次涉入同一条河流”(实际上更是不可能两次涉入同一潭死水,而且相反也是一样:同潭死水也不可能两次浸泡同一个人)。因此说,世间万物也没有固定常在的独立的真体实性,现实世界不过是“无常流变”的一场汇演而已。

    而要真正看透人与世界的真实本性的话,这个本性只有一个,那就是无常。世界无常,人生无常,诸行无常。 

    确立起这样的“无常观”,对我们营造美好人生来说很重要,因为只有知道了人生的真相,我们才可能谈得上营造人生。因为只有明白了“无常”是真,我们才可以真地免去人生的各种贪恋与执滞,不再因为贪恋与执迷而颠倒人生,试想,当我们明白了“以为有常”是人生一大迷误,明白了无论怎样贪恋,怎样执着也无用,因为世界是无常的这些人生道理,我们还会像从前那样颠倒着营生吗?破除了“以为有常”这个大迷误,我们被颠倒的人生,才能再颠倒过来。这是人生的一次翻身和解放。我们的生命只有在回归真如本性时,我们才可以谈营造美好人生。而在没有了悟“无常”之前,我们的各项追求,都是与人生之道背道而驰的,都是远离自然本性的,所以,都是烦恼。

    对“无常”,有真的觉悟,则:“烦恼人生”立即还原为“菩提人生”。

    其实,回头来看,惟其无常,所以才有世间的生生不息;惟其无常,才有富饶到极端的千姿百态;惟其无常,才显生机勃勃;惟其无常,此心才算是一颗活着的心;惟其无常,此心才不执守一个无根的死点;惟其无常,生命才会有真作为;惟其无常,生命之花才在吐故纳新中不重复地一次次盛开。因此,无常,也意味着更新。意味着大自然的本质就是欢迎一切更新。人生的本质也是在更新中奉献。

    当然,我们学习本章本节的意义主要在于:觉悟了“无常”是常之后,得以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贪恋执迷中超拨出来,自觉地使我们的人生在顺应“无常”、顺应“更新”的同时,尽可能对人类有意义、对社会有意义、对众生有意义。于“无常”中实现人生无比珍贵的价值。

    《水上泡经》有一个故事,很有启发性。值得转录于下:

    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位公主,在下大雨后迷上了庭院中积水上那些七彩游动的美丽的水泡泡,硬要叫父王给她用水泡串成华缦来做装饰,无论国王怎佯解释说那些水泡乍生乍灭,不可执持,可公主执意非要不可,并以自杀相逼。国王无奈,只好下召四处寻找能串水泡的能工巧匠,但无人应召。后来来了一位老者(智者),人们都为老人捏了一把汗,不知他怎样能够应付得了这桩明摆着办不到的差事。然而老者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叫来公主,然后请公主自己选择如意的水泡,选一个就替她串一个。公主高兴地听从了老者的要求,自己亲自选择水泡,结果,取一个就破一个,取一个又破个,屡取屡破,弄得公主心生烦乱,渐渐终于悟出了水泡的虚幻不实,于是舍弃了此事。终于有了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

    佛祖讲的这个故事,意义深刻而又形象生动,它说明了世间一切事物都像水泡一样虚幻不实、生灭无常,不可以刻意去执持,更不该对执持有贪恋和入迷。如果贪恋、入迷,人生注定颠倒,人生注定烦恼,并且还要殃及别人。

    但愿这个故事能帮助我们开悟。

4·常观“八苦”,求解脱之真理,生起“四无量心”。

    “八苦”在前面已有表述,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这里将“八苦”再次提出来讨论,与前不同的用意在于:要把对“八苦”的认识与领悟,当作“人生经营”的“基本功”来对待。一是通过内观自己,从自己的人生历程中认识和领悟 “八苦”。二是将对“八苦”的认识与领悟推广开,多多体察众生的(别人的)“八苦”内容。因为“八苦”相当于一种分类,“苦”得不具体。“苦”的提法只是一种“向导”,具体的“苦”的内容,是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展开的。生动的事例在一定的佛理观照下,特别具有说服的力量。在知道“八苦”和佛学所谓“苦谛”之后,带着佛理的观照,重新审视自己和周边的实际生活,有助于我们真正透彻地领悟佛学真谛和人生真谛,所以,想要营造美好人生的人;应当把观想和观审“八苦”当作一门“人生经营”中的基本功课,不断地拜“八苦”为“八师”,从“八苦”的教育中,领悟人生真理。

    我们看到,八苦之中,除了生苦、死苦是我们几乎无法过问、无法回避的外,其它的六苦多多少少都可以通过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去减轻一些,减少一些,而其中的“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这四苦,却明摆着能在我们正确的、超越的人生态度作用下,被彻底断除。所以不能轻视“八苦”这门功课。为什么要把观审“八苦”扩大到别人那里去呢?因为每个人经历暂时都很有限,没有爱过的人,不知道“爱别离苦”,没有怨恨过的人,不明白“怨憎会苦”,身体还健康的人,暂时也不知“病苦”等等。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抽烟很厉害,后来不抽了,问他为什么不抽了,他说他在医院亲眼看见了一个肺癌病人。他说他看到病人那皮包骨的样子和病人眼中的神态,他突然就厌恶抽烟,知道自己再也不会抽烟了。这个例子就能说明,超出自己的经历去观审“八苦”,得到领悟的机会就多一些。这位朋友身体很好,当时并不知“病苦”的味道,如果没有观照那个肺癌病人病状的机会,恐怕他还会大抽特抽香烟,直到自己落入病魔的圈套,自己得肺癌,那不是晚了吗?显然,这位朋友也从那位病员的“苦”中学到了东西,从而避免了相应的“病苦”落到自己人生中的可能,这不是很好吗?这个道理表现出来的,正是所谓“人生经营”的一个小细节。“营造美好人生”有许多细节工作要做。观审自己与他人的“八苦”,能为我们进行很多细节工作提供内容和机遇。所以,我们主张,以“八苦”为线索,有意识地从自己的生活、从自己所熟悉的人的生活中、从每天由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公开的那些人生悲剧中,去搜寻和印证“八苦”中所含的佛学原理和精神,并积累相关的体会、体悟,早日求得对“苦谛”的全面了悟,以便寻求解脱之道。

    再者,扩大观审“八苦”的范围和对象,有利于我们了解众生疾苦,有利于我们最终明白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有利于我们在现实中为减除众生疾苦而寻找到更具体的方式方法,有利于我们自已在了悟人生真理之后,生起 “四无量心” ,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好事,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报纸上电视上出现的那些罪人,都是人生问题上出了问题的人,都是执迷不悟的人。报纸上刊物上,那些早早自杀的人,都是些苦不堪言的人。我们说死是人生最大的苦,而他们却是活着比死了还苦,所以宁愿以死来减轻活着的苦。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是人生出了问题,很多道理没有了悟,人生没有经营好,没有营造好。可是,按佛学的见解,他们原本也有佛性啊,只可惜不知迷于哪一窍,颠倒了人生,自己见不到自己的佛性,被这样欲那样欲所障碍,落入恶性因果报应,断送了难得的人生。

    要是他们早一点就有了“人生经营”的意识,早一点就有“营造美好人生”的意识,并且早一点从佛学思想中悟得人生真谛,情况又会怎样呢?

    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开,才能了解什么叫人生,什么叫美好人生。当我们了悟了人生真
谛,懂得了心本无缚无束无障无碍无染无污;懂得了世间一切皆无实性真体,皆是无常迁变,刹那不停;懂得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懂得了众生本是佛,迷时是众生,悟时是佛;懂得了众生在苦海,佛在法海,一迷一悟两个世界、两种人生、两样命运。。。。。。总之,当我们了悟佛法大义,终得以对人生有了觉悟,终得以见到自身佛性之后,面对芸芸众生,我们当生起“四无量心”。这是我们美好人生的价值所在。

    什么是“四无量心”?佛经上讲:“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慈无量心:思惟如何为众生做好事,给众生利乐。不分亲疏,不论贵贱,不计恩怨,给予一切众生利乐。佛学认为,慈就是为众生创造通往喜乐的因缘。

    悲无量心:把众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思维如何才能拯救众生脱离苦难。为一切众生拔除苦难。佛学认为,悲,乃是为众生创造脱离苦难的因缘。

    喜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真心喜悦,不起嫉妒。

    舍无量心:对众生一视同仁,无憎无爱,平等对待。把自己的一切交给社会、造福众生。

    佛学的根本宗旨是众生幸福,众生平等。释迦牟尼佛就希望六道轮回的众生都幸福。观世音菩萨也是专门救苦救难。地藏菩萨本身是成佛的,但他发下宏愿,要渡尽地狱一切众

    生才成佛,在地狱内凡是有改恶从善的,有一丝悔改的,他都要解救。

    此外,佛学所谓“众生”不仅是指大,也包括所有有生命的,包括低等生物在内。佛祖
“以身饲虎”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佛经上讲,很久以前,有个大车国王,他有三个儿子:摩诃波罗、摩诃提婆、摩诃萨锤。一次在山中游玩,见一雌虎产下七只小虎,精疲力尽,奄奄一息,快要死了。大王子说:这只老虎产下七仔,无暇寻食,在饥饿逼迫下,恐怕会把自己的幼虎给吃掉。二王子听了便说,太可怜了,这只老虎不久就会死去,我有什么能耐可以救它一命呢?三王子心想:我一生虚度光阴,我的身体虚弱败坏,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益处,我今天何不舍弃它,使它在生死之海中,作一条拯救众生的大船呢?于是他让两位王兄先行一步,自己回到竹林中,脱去衣服,躺到老虎身边,想用自己的身体拯救老虎。但老虎实在太虚弱,连吃下他的力气也没有。三王子便用竹尖在自己颈子上刺了一个洞,用流出的鲜血喂老虎,直到老虎食血后恢复了力气,一口气把他吃得干干净净为止。这个三王子据说就是佛祖的前身。

    这则故事表明了佛家拯救众生出苦海的四无量心。把爱护一切生命的佛家情怀展示得生动感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不去一一讲述。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心灵、解脱的心灵,了悟宇宙真理和人生真理的心灵,是怎样的至直至善至美。这样的心灵便是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