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人民文学0604 >

第6节

人民文学0604-第6节

小说: 人民文学060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以谦的手机这时响了。是宋琳。让他到医院。 
朱以谦赶到医院时;李小妮缠着绷带坐在床上;宋琳陪在旁边。两个警察正给她们做笔录。那个年轻的女警察对李小妮佩服得不得了;说;你怎么跑得那么快;像飞一样;你是不是市田径队的?李小妮很不好意思地笑笑;道:不是的;不是的。 
宋琳把朱以谦拉到一边;说;不能让人家白受伤;我想给她点钱。朱以谦说;给钱不大好吧;有点那个。宋琳说;有什么关系;她家里条件不大好;我知道的。朱以谦说;我怕人家会有想法。宋琳笑笑;说;不会的;你放心吧。 
宋琳夫妇给了李小妮一个信封;里面是五千元钱。李小妮见了一怔。宋琳说;拿着吧;买点营养品;你流了那么多血;要补一补。朱以谦也道;这是我们夫妻的一点心意;现在这个社会;还有像你这样见义勇为的人;太难得了。我们真的是非常的感激你;请你收下吧;就当是我们给你发的见义勇为奖。朱以谦微笑。 
李小妮有些不知所措了。她想有钱人出手真是大方;随随便便就是五千块;像发草纸一样。厚厚一沓钞票拿在手里;感觉很奇妙。李小妮想;放在老家;这差不多是全家人一年的家用啊。 
临走前;宋琳给了李小妮一张饭店的名片;说;有空过来;我给你打对折。 
李小妮把五千块钱存了起来。她没有告诉丁浩;是想着过年将这笔钱汇给爸妈。丁浩不是太计较的人;可毕竟不是亲生父母;何况他奶奶也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小妮原想立刻就寄过去的;但又怕爸妈以为她赚钱这么容易;也不好。 
这阵子;丁浩厂里效益在走下坡路。乳品厂最怕卫生检查不合格;被媒体曝光。原先销路很好的一种酸奶;几周前竟被查出细菌严重超标;登了报纸;销量一落千丈;立刻就从生产线上撤了下来。职工的奖金也受到影响;减了三成。 
李小妮有记账的习惯;所有的支出;都一五一十地记在本子上。她一手拿着丁浩的工资单;一手拿着账本;眉头蹙成一个川字。她对丁浩说;这个月;光你的工资已经不够付家里开销了;又从我的工资里拿了五百块出来垫上。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到年底就存不了多少钱了。 
丁浩对钞票不像李小妮那么敏感;说;哦。 
李小妮说;这个月;你有两天起得太晚;是叫出租车去上班的;白白多付了三十四块钱。烟比上个月多抽了五包;又是三十多块。还有;你嫌带饭太难看;硬是要在食堂里吃;这样一来;又多了几十块钱。其实带饭多好啊;又营养又实惠;还不用排队。 
丁浩说;你不晓得;我们车间里;只有我和孙大姐两个人带饭。孙大姐都快五十了;我才二十多;又是个大男人;同事看了要笑的。 
李小妮说;笑就笑吧;笑笑又不会少块肉。 
丁浩说;你老公被人笑;你有什么光彩?再说;我们也没到过不下去的地步嘛。又不是揭不开锅。 
丁老太也凑过来帮腔:就是;男人都要面子的;你不懂。 
李小妮不说话了;坐到一旁织毛衣。低着头;她看到自己织毛衣的手;光秃秃的手指。不知怎的;忽然想到宋琳手指上的蓝宝石戒指。 
李小妮垂头丧气地想:换成是宋琳;肯定不会为每个月的生活费发愁;也不会没钱贴补自己父母。她家里的钱;一定堆得像小山那样高。 

丁浩车间里有个值班长得了癌症;要重新提拔一个人。车间主任对丁浩印象一向不错;就找他谈了话。丁浩回家向李小妮提了这事。值班长不是官儿;但每月可以多两三百块钱津贴;年终奖系数也能提高一点。李小妮听了很感兴趣;问他有多少希望。丁浩说;车间主任既然跟我提了;希望是肯定有的;不过还是要花点本钱。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李小妮点头说;这话对。 
两人准备请车间主任吃顿饭;再送点礼。李小妮说;那就在家里吃。丁浩说;人家主任是什么人;还看得上你家里这点小菜?李小妮说;外面吃东西贵。丁浩说;我也知道外面吃东西贵;可没办法呀;外面吃才够诚意够气派。 
忽然;李小妮灵光一闪;叫起来:我知道一家饭店;可以打对折! 
李小妮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找到了“君再来”饭店。她想还是先来探探风;饭店太高级太寒酸都不好;到时候发现不对就来不及了。况且;宋琳是不是真的肯给她打对折;这些都是要事先搞清楚的。 
“君再来”是一幢欧式老洋房改造成的饭店;门前有很大的一块草坪;心形的花圃;纯白色的外墙;顶上尖尖的;像童话里的房子。李小妮在门外看了半天;她想这饭店可够怪的。她走上前;侍应生替她开了门。 
店里装潢得很别致;地板是碧绿透明的;墙上挂着许多油画;灯是嵌在墙里的;像碗的一角;罩着薄纱;灯光隐隐约约。每张桌子都点着一支蜡烛。低低的轻音乐回荡在每个角落。李小妮一眼便看见宋琳站在那里和服务员说话。她穿一条玫瑰红的长裙;腰间束一根金色的带子;领口处戴了一个亮闪闪的别针。李小妮从来都不敢穿很艳的衣服;怕被说成是乡下人;俗气。现在她发现;只要搭配得好;色彩鲜艳的衣服其实还是很漂亮的。关键还是要看谁穿;像宋琳这样;谁要是说她像乡下人;谁自己就是乡下人。 
宋琳看到李小妮;先是一愣;继而笑容满面地过来了。 
李小妮有些不好意思;再一想;是她自己答应的;况且就算不肯也没关系。大不了再找别的饭店。于是她直截了当地说了。 
宋琳让服务员把菜单拿来;问;是你自己点菜呢;还是我给你推荐几个特色菜?李小妮想;我哪会点菜啊。但又怕她点得太贵。宋琳似乎看懂了她的心思;笑一笑;飞快地把菜点好了;在计算器上一打;报了个价钱:一百二十三块。李小妮一看;她再不懂;菜的价钱还是心中有数的。确实占了老大便宜了。宋琳说;三个人这些菜应该差不多了;酒水饮料算我送你的。 
李小妮说;谢谢;谢谢。宋琳是帮了她大忙了。这点钱对宋琳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她是看得比天还大的。穷人就是这点气短;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没钱就要处处受困。李小妮想到这里;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几周后;值班长人选揭晓了;不是丁浩;是另一个人。车间主任跟丁浩打招呼;没办法;那人是厂长的亲戚;上头都安排好了。丁浩蔫蔫地回到家;李小妮听说;也蔫了。吃饭是一笔开销;送礼的烟和酒又是一笔开销;都打水漂了。李小妮有些气了;说;他既然没把握;怎么收礼时眼睛眨也不眨一下?丁浩说;那有什么办法;总不见得把礼再要回来。 
李小妮一声不吭地坐在床上。丁浩洗完澡出来;二话不说就往她身上腻。李小妮推开他。丁浩说;你怎么了?李小妮说;你还有心情干这个。丁浩笑了:天又没塌下来;我为什么会没心情?李小妮看他一眼;没说话。丁浩又凑上去。李小妮心里不痛快;说了句:你就是这样没心没肺。 
丁浩一愣:我怎么没心没肺了? 
李小妮问他:你就甘心当一辈子普通工人? 
丁浩反问:不当普通工人我还能做什么?他看着她;说;你当初可没嫌我是工人;怎么;现在后悔了?李小妮骂道;你无不无聊?丁浩说;谁无聊了;你自己变心了;还说我无聊?李小妮气了;叫起来:你讲的是么事;讲的是么事?她一激动;安徽话便跳了出来。 
丁老太在隔壁听见;急冲冲地赶过来;说;怎么;吵架啊? 
丁浩没好气地说;没吵没吵;你老人家别管了。丁老太说;两个人脸都红了;还说没吵?丁浩说;跟你说没吵就是没吵;你管那么多干什么? 
丁老太只得退出去;一边关门一边说;唉;娶了媳妇就不把奶奶当回事了。 
李小妮朝丁浩看看;上床钻进被窝。过了一会儿;丁浩也上来了。他的腿碰到她的腿。李小妮气呼呼地往旁边挪了挪。渐渐地;丁浩的手也不老实了;一个劲地往她身上凑。李小妮重重地打了他一下。丁浩趁势便抓住她的手。李小妮要挣脱;他抓得牢牢的;她挣不掉。她骂道;讨厌!丁浩笑了笑;一手搂住她;一手便把灯关了。 
李小妮带了一筐砂糖橘去找宋琳。她说: 
“这橘子是超市里才进的;新鲜;我带一筐来给大姐你尝尝。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谢谢你。我占了便宜;你就亏钱了。我心里怪不好意思的。” 
宋琳很是意外。她老早就把那事忘了;百把来块钱的生意;才不值得放在心上;没想到李小妮还为此专门跑了一趟。她这番话简简单单;却说得很是真诚。宋琳倒有些感动了。李小妮说要走;宋琳挽留道;急什么;坐会儿吧。她让服务员泡了杯上好的龙井;再拿了些点心过来。 
宋琳问她那件事怎么样了;李小妮说;没啥搞头;黄了。宋琳安慰她道;想开点;你老公年纪还轻;将来会有机会的。 
李小妮说;也没啥想不开的;就是有点没劲;空欢喜一场;还花了那么多冤枉钱。本来还想着当值班长能多挣点;现在倒好;赔了夫人又折兵。 
宋琳说;钱花了还能再赚回来。只要你们夫妻同心;会越来越好的。 
李小妮摇了摇头。她说;大姐你不知道我们的情况。我们和你们不一样;你们条件好;觉得钱没啥要紧。可我们不一样;我们一分一厘都不能用错地方;用错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李小妮说着;心里一阵苦涩;都有些想哭了。 
宋琳看着她两片红扑扑的脸蛋;忽然想起几月前在泸沽湖边聊天的情景。那时这女孩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宋琳想;自己在她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忙些什么呢?——饭店才刚起步;她没日没夜地扑在外面;有时候整整一个星期夫妻俩都见不着面。钱是越来越多了;可夫妻感情却越来越淡;像泡了又泡的茶。有时宋琳会想;当初如果没有开饭店会怎么样。她继续当她的会计;拿一份薄薄的薪水;也许几年后工厂就倒闭了;她下岗在家;靠朱以谦那点工资;两人平平静静地过日子。清苦是清苦些;买不起车子;也住不起大房子;但说不定感情倒是蛮好。 
宋琳想;要是拿这些话劝李小妮;她未必听得进去。 
李小妮忽道:大姐;你们家的马桶;是不是都是镶金的?我听人家说;有钱人家的马桶都是镶金的;至少也是镶银的。 
宋琳一愣;继而笑出声来。如果换了别人说这句话;她会觉得这人是傻子;或是故作天真。可李小妮不一样;她发现自己有些喜欢上这个女孩了。在云南相遇;在上海又相遇;茫茫人海;她们好像挺有缘。 


(三) 

李小妮和宋琳成了朋友。 
女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莫名其妙的;两个不相干的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许多对丈夫也未必会说的话;都推心置腹地说出来。既是倾诉者;又是聆听者。要好得像一个人似的。 
宋琳告诉李小妮;她和朱以谦是在火车上认识的。两人聊了一路;下车前交换了电话号码;回到上海谈了两年恋爱;便结婚了。婚后不久;她辞职开了饭店。资金是问父母借的;再加上自己的积蓄;五十万起家。生意越做越大。朱以谦也从副教授升到教授;成为学校里最年轻的博土生导师。朋友都说他们两个人有帮妻运和帮夫运;一结婚就顺得不得了。 
李小妮怔怔地听着;问;大姐你怎么会想到开饭店呢? 
宋琳想了想;说;大概一时心血来潮吧;不想一辈子拿死工资。那时年轻胆子大;换成现在说不定就不敢了。想想也后怕啊;那些钱都是我爸妈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讲得难听点;是棺材本。要是亏了他们就活不成了。 
李小妮说;有本事的人胆子都大。胆子小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宋琳笑着问她:你们丁浩胆子大不大?李小妮撇嘴说;他呀;该大的时候不大。不该大的时候又大。宋琳问;怎么呢?李小妮道;见到领导胆子小得像老鼠见了猫;连个屁也不敢放。在我面前倒是胆大得很。我让他往东;他就往西;我让他往前;他偏往后。宋琳笑道;少在我面前装样;我瞧他对你可是听话得很呢。在丽江的时候;你是不是把他关在门外吹冷风了?嘿;我看他老老实实吭都没吭一声。李小妮“呀”的一声;说;你看见啦?她有些不好意思了;脸都红了;说;不是的;那时候才刚结婚;不作数的。新婚哪个不是这样?我妈说新买的马桶都三天香呢;更何况是人。 
宋琳笑了;说;傻丫头;你把你自己比什么了? 
李小妮一想也是;咯咯笑了。 
宋琳感慨道:其实小妮啊;我跟你讲;钱多钱少都无所谓;夫妻俩感情好才是顶顶要紧的。真的。 
李小妮说:大姐;感情再好;没钱也乐不起来啊。要不怎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呢。 
两人说的其实都是真心话;到了对方耳里;竟有些像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风凉话了。宋琳想;钱再多又有什么用;老公照样在外面搞女人;只不过这事不能跟你说罢了。李小妮想;你是因为有钱所以才这么说;要不然咱俩换换;你肯吗?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李小妮陪宋琳逛街。宋琳在商场买了一双靴子;三千五百块钱。李小妮盯着价格牌看了半天;还当自己多看了一个零。心都揪起来了;想这是什么鞋啊;金子打的啊。不过李小妮忍着没开口;免得丢自己的脸;也丢宋琳的脸。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