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第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从义也是个老江湖了,自知他初闻大事,举棋难定,便道:“顾大人,此间大计,你知我知。我家柳将军随时欢迎大人过访。”
顾嗣源轻轻地点了点头,道:“左总兵切莫烦忧,年后若有闲暇,老朽自当北上,届时再说吧!”
左从义笑道:“大人快人快语,到时还请不吝玉趾,到咱们侯爷府盘桓则个。”
第二日左从义与顾嗣源不再谈论机密大事,便招待众人游历江夏。
众人行出数里外,左从义指着长江道:“这江夏古来有一名人镇守,不可不知。”
顾嗣源点头道:“是了,那便是东吴水军大都督,名满天下的周瑜。”
众人都是一声惊呼,原来周瑜与江夏有此渊源。
一行人观看古迹,左从义忽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可见他还是不如孔明远甚。”众人都称是。
却听一人哈哈大笑,道:“这是后世杜撰之辞,左总兵位居高位,岂能妄言?”
左从义心中有气,定睛一看,却是顾嗣源的下属卢云。他已知此人并非顾嗣源的家人,言语便不客气,冷冷的道:“诸葛武侯向有神机妙算之称,八阵图挡下江东陆逊百万大军,辅佐先主,匡复汉室,实在了不起。你黄口孺子,也敢大发议论吗?”
左从义口气严峻,已有教训意味。
顾嗣源正想趁机试探卢云,当下默不作声,看他如何应对。
卢云笑道:“左总兵,诸葛孔明自有他的真才实学,可是他与周郎两人向无仇怨,不知孔明何以远胜周郎?”
左从义冷笑道:“便是三岁小孩,也知道孔明三气周公谨,赤壁借东风大破曹操。你连这种事都没听过,也敢当别人府中的幕宾?岂不笑掉人家大牙了!”
左从义是四川人,生平最爱孔明,又加肚量略嫌不广,虽然为人正直,但却颇爱计较一些小事。这时他存心要让卢云下不了台,言语甚是尖利。
哪知卢云只笑了笑,也不生气,道:“大人这些事,想必是听说书先生说的了。”
左从义不常读书,这时脸上一红,支支吾吾地道:“说书先生说的难道有错?小子你不要信口开河!”
卢云微笑道:“适才听总兵所言,孔明有八阵图,可以退陆逊百万军,可是有此事?”
左从义大声道:“当然有!不然大家怎么会传诵多年?”
卢云微微一笑,道:“倘若此事是真,却不知蜀汉又是为何亡国了?当年若是孔明摆了一个八阵图在汉中,钟会、邓艾又何能偷袭成都?倒要请教左总兵。”
左从义瞠目结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卢云又道:“世人都说孔明在赤壁一役中,大有功绩,甚且盖过周郎。此论未免太过,恐是小说家言,不足以信,否则以宋代大文豪苏适之能,岂会在他的‘念奴娇’中忘却了孔明之功,独独提周瑜一人事迹?”
说罢,随口捡了几句苏东坡的“念奴娇”,吟道:“遥想公谨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番话只听的众人纷纷点头,顾嗣源微笑颌首。
卢云又道:“孔明与周郎各有所能,谁也盖不了谁。左总兵独爱孔明,并无不可。但总兵身居高位,言语动见观瞻,岂可道听途说?若被有心人听见,只怕会背后讪讥吧!”
左从义见他见识深刻,暗道:“他妈的,区区一个小鬼也有这种能耐,顾大人看来真能用人,难怪皇上要钦定他为兵部尚书。”但这话不便当面说,只得道:“小兄弟见闻广博,我这番受益不浅。”
顾嗣源见卢云替他大大的露脸,心中甚是得意。身边几名随身侍卫,见卢云居然教堂堂总兵大人心服口服,也感诧异。
众人在江夏停留一夜,次日便起程返回扬州。这时闲来无事,众人便改走水路回乡。
水上行舟,减去了不少劳苦,一夜月白风清,卢云思念故乡,忽地难以入眠,便走出舱外,时值深秋,夜风吹来甚是凉爽,卢云抬头看天,只见一轮明月高挂,远处天边繁星闪动,不禁胸怀大畅,正想坐在甲板上赏景,忽见顾嗣源独坐船头,卢云深怕打扰,急忙进舱相避。
却听顾嗣源叫道:“船头风景极佳,你来陪陪我。”
卢云心道:“还是给顾伯伯瞧见了。”只得走了过去,垂手躬身,自站顾嗣源身后。
四下宁静一片,只闻哗哗轻响,江水轻轻拍打船身,良久良久,顾嗣源都是一动不动,卢云正想说话,忽听顾嗣源一叹,仰天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卢云读书甚广,自知顾嗣源念的是曹操的“短歌行”,只不知他为何苦叹,当下留上了神。
顾嗣源缓缓转头,看向卢云,道:“你年纪虽轻,学问却颇渊博,可知曹操作这词的心境么?”
卢云道:“据说孟德以这首‘短歌行’,向天下群贤表白自己只有效周公之心,而无谋篡之意。”
顾嗣源点了点头道:“是啊!当今朝中,也不知多少大臣想学那周公。人人自比贤能,可那忠奸却有谁知啊!”
卢云听出他话中蕴有深意,一时只连连点头,不敢多问。
顾嗣源看着江中月影,道:“我顾嗣源一生功名,早年点过状元,官至侍郎,算来富贵荣华,已无遗憾,可其实簧夜自思,总觉有个心愿未了,唉………”
卢云见他言词中颇多喟然,不知何事忧伤?便问道:“不知大人有何心愿?”
顾嗣源凝视江水,叹道:“我一生无子承接香火,只有爱女一人,本想到了晚年,心也淡了,但谁知这半年来,我…我常在想,有个儿子,该有多好?”说着转头望向卢云,眼眶竟有些湿润。
卢云心下一凛,颤声道:“大人……大人的意思是……”
顾嗣源轻轻抚摸卢云的头顶,叹道:“云儿啊,我……我若有个似你般才学的儿子,此生虽死无憾了……”
卢云“啊”地一声,这才明白顾嗣源有意收自己为义子,倘如自己移宗换姓,他日名声远扬,金榜题名,莫不指日可待,卢云感激无比,大声道:“卢云出身贫困,飘泊四方,难得遇上如大人一般的慈祥长者,实乃小人终生之福。”当即双膝跪倒,向顾嗣源拜了下去。
顾嗣源大喜道:“孩子,你……你……愿意认我为父么?”想起日后能有卢云这般聪明伶俐的儿子相伴,心中万般喜悦,眼眶忍不住红了。
卢云跪倒在地,低声道:“卢云孤苦无依,流落江南,尽管身无长物,但念及父母养育之恩,卢云一日不敢或忘祖先之名。”
顾嗣源本以为他已要拜自己为父,此时又听他如此说话,不禁一愣,道:“你……你这句话是……”
顾嗣源正自猜想不透,忽见卢云向自己拜了下去,道:“蒙大人见重厚爱,但卢云至死不敢移姓,求大人原谅。”口气虽软,神态虽恭,但言辞斩钉截铁,竟是回绝了顾嗣源的一番好意。
顾嗣源一听之下,全身凉了半截,万万想不到这卢云竟会推却自己这番心意,他既感伤心,复又失望,忍不住轻叹一声,自转过头,呆呆望着大江,良久不语。
卢云跪在地下,见他神色凝重,忙道:“小人言语有失,罪该万死,还请老爷重重责罚!”
顾嗣源微微一叹,摇了摇头,伸手扶起卢云,叹道:“好孩子,快别这么说了,起来说话吧。”他看着卢云英挺的脸庞,替他理了一下衣襟,神态竟是爱怜无限,轻声道:“好孩子,看你这么有骨气,顾伯伯也很高兴。”只是想起自己终身注定无子,不由得流下泪来。
卢云本以为顾嗣源只是一时兴起,这才起意收自己为子,待见他脸上老泪纵横,不由得心头大震,想道:“他……他是真心对我好啊!”
卢云年纪虽轻,但饱受患难,世人的凉薄轻贱,他是受的太多了,不论少年在寺中苦读,抑或入省会考后沦为店小二,从未见过有人为自己掉过一滴泪,眼看顾嗣源待己如此,卢云心中大为感动,颤声道:“老爷,我……我……”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又拜了下去。
顾嗣源见他真情流露,心中也是欢喜,忙伸手扶住卢云,道:“孩子,快别这样了,咱们有缘相会,又何必在乎一个姓氏?顾伯伯喜欢你这身才华,等顾伯伯接任兵部尚书后,你就来做我门下的幕宾吧!”
卢云泪水滑落,哽咽道:“大人,我……我卢云受您如此见重,日后何以回报?”
顾嗣源抚摸卢云的头发,低声道:“傻孩子,只要你能发挥这一身的才学,那便是最大的回报了。”言语之中,满是真心关爱。卢云扑倒在地,放声大哭。
夜深幽静,江水缓缓起伏,两人各有伤感,经历了这夜深谈后,这一老一少各得知己之感,从此再无隔阂。
第四章大富人家
更新时间:2005…7…27 6:24:52 字数:7755字
第四章 大富人家
这一路返回扬州,顾嗣源竟似变了个人,原本总是愁眉不展,此时却如得了稀罕宝贝一般,每日都只笑嘻嘻的,甚是开心喜乐。
虽说卢云不是他的义子,但顾嗣源极喜爱他的人品才学,对他亲厚无比,路上还吩咐卢云别再做下人的事,只管专心当他的宾客。但卢云不愿做个白食的客人,仍坚持做顾嗣源的书僮。顾嗣源屡次相劝,卢云都不答应,只好作罢。
行了数日,这夜众人终于回到府中,顾夫人见老爷回来,连忙吩咐管家,为顾嗣源设宴洗尘。
顾嗣源的原配出身洛阳名门,育有一女厚便无子息,顾嗣源只好又娶一名女子,此女人称二姨娘,乃是知交裴邺的表妹,此女生性精明,家中大小事多由其打理。顾府上下莫不让她三分。只是一山难容二虎,顾家有个二姨娘,却还有个宝贝千金小姐,这位顾大小姐芳名倩兮,美貌大方,自小聪颖,大有乃父之风,每件事多有见解,更经常与二姨娘吵嘴不休,顾嗣源为此甚是头痛。
众人吃喝间,二姨娘见顾嗣源兴高采烈,笑问道:“老爷,看老爷您高兴的什么似的,这次去江夏,可是有什么好消息?”
顾嗣源哈哈一笑,道:“这次到江夏,从左从义总兵口中知道了一件大事!”
顾倩兮生性聪明,她见父亲喜不自胜,料来必与调京之事有关,便笑道:“爹爹可是升官了?”
顾嗣源哈哈大笑:“倩儿最聪明了,一猜就中!爹明年便可返京,真想不到居然还升任兵部尚书哪!”
众人都是惊呼出声,想不到老爷不只能回京,还能再升官,都连连道喜。
顾嗣源笑道:“这还只是一件哪!这回我从江夏回来,收了个大有本领的孩子做我的幕宾呢!”
难得一家相聚,顾嗣源便想把卢云的事说与家人知道,也好让家人与他见上一面。
二姨娘笑道:“是哪家的孩子让老爷这么喜爱?是许大人的学生,还是裴老爷的公子啊?”说到裴家公子时,便向顾倩兮看了一眼,眼中全是笑意。
顾倩兮小嘴一扁,道:“裴盛青他哪来的本领,凭什么让爹爹收他做幕宾?这小子就只会玩,别的什么也不会。”
二姨娘是裴邺的亲戚,一心想撮合顾倩兮与裴家少爷,她见顾倩兮如此说话,那是把裴家少爷看得扁了,忙撇开话头,道:“老爷,你说的那人是谁?什么时候让我们见见?”
顾嗣源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孩子就是解了裴老对联的那个书僮,我和你们说过的。”
顾倩兮啊地一声,叫了出来,大声道:“又是他!”脸上神色满是好奇。
二姨娘却拂然道:“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个小厮哪!那又有什么好见面的。”
顾嗣源听二姨娘如此说话,心下略有不快。顾夫人见老爷不开心,忙道:“老爷说这孩子能干,定是没错。那日我们送老爷去江夏,不就见过这孩子吗?我看他眉清目秀,是个好孩子。”
二姨娘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哪!这种来历不明的人,我还是劝老爷小心点,把他底细查清楚再说。”
顾倩兮却从未见过卢云,她听众人议论,心中好奇,便问道:“怎么你们都见过这人?
什么时候也让我见见?“
顾嗣源笑道:“那有什么难处?等会我叫他到厅上来就是了。”
二姨娘却甚是不悦,说道:“老爷,这种低三下四的人,也来和我们平起平坐的说话?
要传了出去,怕别人笑话呢?“
顾嗣源有点发火,不悦地道:“什么低三下四的人了!这孩子要中进士、点状元,也不是不可能。小兰,你也太看重人的出身了。”
二姨娘见老爷似动了怒,忙使出救命绝招,她看向顾夫人,哀求道:“夫人,你要让这种来历不明的人来见大伙儿吗?要是这人有什么坏主意,那岂不危险的紧?”
顾夫人给她扯下水来,不能置之不理,便对顾嗣源道:“老爷,小兰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这人来历没查清楚前,还是小心点的好。”
顾嗣源见众人如此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