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新中华-第1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局和十九条密约,策动满蒙复国运动。
他们的理由都极其的冠冕堂皇,袁世凯出卖的东北权益,是满蒙人士的老家。对于袁世凯的这种行为,他们是绝不赞同。为了保国保家计,既然汉人的中央政府卖国,那他们将成立满洲国,自己为自己的后世子孙争夺这个本来就属于他们的权益。
他们计划以收买的几十股五六千人的马匪还有一些秘密武装起来的旗人,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先在南满起事,吉林和黑龙江两地的都督都事先有所联络。那些日本少壮派则想,只要能在南满站住脚跟,关东军和朝鲜军宣布对这个伪满洲国进行保护,日后大有可以图谋整个满蒙的余地。日本国内虽然满足于密约当中换到的权益,但是如何比得上得到整个东北?为了大日本帝国的未来,这些少壮派们认为这个险值得冒,也值得赌,这个利益实在是太巨大了!而且就算失败,也是满蒙人自己闹的事情,和日本方面不相干。如果成功,那他们挑起这个事变的人物,就是整个大日本帝国的功臣!
发动时间已经计划在一月下旬的样子,但是传来的袁世凯病重、北洋人心惶惶的消息,又让他们提前到了一月的中旬。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整个北中国在“十九条密约”公布之后,已呈现一片乱流涌动的局面。
陈思是跟着肃亲王一块回到关东州的,同行的还有铁良这位南京守城的败将,他们都是搭乘南满铁路的日本票车先回关东州布置一切。溥伟和几个日本军官在筹划怎么将溥仪这个小孩子带到关东州去,大家约定了在那里会合,然后就发动事变。
在票车的包厢里面,三个人有两个日本军官陪同,都板着脸听火车汽笛发动的声音。慢慢地火车开始动了起来,始终莫名其妙绷着劲的两个满人头领才放松下来。铁良以手抚额道:“谢天谢地,总算离开北京这个地儿了!不知道怎么搞的,兄弟总紧张得什么似的,想着马上要回东北老家了,拥戴着皇上做一番事业出来,这个眼泪……”
他说着还真的掏出一方雪白的手绢,像模像样地在眼眶边辗转了一下。大家都看着铁良在那里表演,他和兄弟良弼虽然长得很像,都是方面大耳,但是论起为人,那真是天差地远。良弼为了清朝的社稷江山,真可谓是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但是铁良先是南京弃城逃跑在前,然后又从北京最先撒丫子跑到天津。满人上层人物,其实都有些瞧不起这个色大胆小的家伙。但是他一直带兵,在清朝原来的军事人员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溥伟才拉着他搭伙计。说到指望他如何舍身为满人那个国,那是谁都指望不上的。
看着他那个做派,肃亲王有些好笑,但是还是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原来北京城也是咱们的老家,现在离开这里当真是还有些提心吊胆呢。虽然都知道袁世凯现在已经没什么能力了,咱们自由来去也是无碍的,但是想着马上要面临的大事情,真的不能出半点差错。不要说你了,我老头子在这个大冷天里面,还出了一身白毛汗呢!”
两人相视一笑,都有些志满意得的样子。铁良一边收着手绢,一边又打量着在一旁板着脸不出声的陈思:“这位老哥就是王爷倚重的陈大哥了?兄弟听说你的名字真的是长远了。听说陈大哥一直在满洲热河奔走,联络那些义士(马匪)和王公们?真真是少年英豪啊!听说陈大哥原来是南京满城汉军旗的?兄弟当真惭愧,以前手下有这么个出色人才竟然都不知道,真是太委屈老哥你了。将来的大事,还要多多倚靠啦。”说着就向陈思作了个揖。
陈思板着脸就是担心铁良想起,当初南京满城汉军旗里面没有他这么个人物,但是看铁良自己也懵懂,还把清朝官场里面那一套大哥兄弟的称呼搬了出来,心下也松了口气,含糊道:“铁大人,说到底这是咱们满人自己的事业,我也就这么点本事,不献给皇上又献给谁呢?眼见得将来咱们的大事告成,您还是咱们的主子,为大人效力的日子在后面呢!”
三个人说得一团和气,粗通汉话的两个日本军官也在一旁矜持地笑着,只有肃亲王眼睛里面波光一闪,看着窗外流动的北方冬日的风景微微一笑。未来的日子……看将来吧。眼见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就要开始发动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是忐忑。满人说到底,已经不是三百年前的那种豪杰模样了,而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汉人却出了不少豪杰。那个在南方崛起的少年汉人大人物,又将会如何应对这个局面?无论如何,满蒙复国,是他自己要毕生推行到底的心愿。
中原逐鹿,满人已经无能为力了,但是白山黑水间的角逐,却才刚刚开始。
在上海等待雨辰的团体,因为舞鹤号军舰上面天线失灵,已经和雨辰断了直接联系,只有通过楚字号军舰中转。本来以为雨辰在海上这段时间里,必然有所表态和通电,但是却绝无消息,让一些观望风色的墙头草政客们急得跟热锅上面的蚂蚁似的。在这风潮急剧变幻的年月当中,错过一个机会,那就是蹉跎终生啊!现在谁不知道经过这样的政局扰攘变化,雨辰已经是最得天下之望、最能出来收拾这个局面的人物了!这个年轻人,居然能在天津会议如此隐忍,步步退让,最后再给袁世凯断然一击。这个借力打力、让袁世凯自己钻进圈套、连同同盟会都吃漏的本事当真了不得!
这段时间,联邦党又成了最吃香的党派,联络投效的人不计其数,光复银行的票子又升水四分。李章云每天接待愿意购买铁路和马鞍山煤钢联合企业公债和股票的人忙得直转圈子。
但是这一切,对于在码头等候舞鹤号军舰入港的李媛来说,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不管雨辰现在到了什么地位,都只是她心目中死心塌地的未婚夫。他是她的王子,也是她的一切。李媛坐在汽车里面,两个女伴陪着她,外面卫兵围了一圈,码头上面等候雨辰的代表都向这里投来了羡慕和敬畏的目光,而她却浑然不在意,只是满心的欢喜。
雨辰就要回来了呢。
♂ 第三卷 一统之路 ♀
→第050章 即将发动←
这次在码头迎接雨辰的人潮还要超过他上次抵达上海的场面。如果说当时他还只是角逐天下的几个人选之一,现在从天津回到上海,他已然成了收拾整个民国局面的唯一人选了。
舞鹤号军舰白色的身影终于在天水之间显露出了它的身影。两艘楚字号炮舰卫护在舞鹤号的左右,朝着吴淞码头劈波斩浪地行驶了过来。码头上等候的人群都长出了一口气,这雨大司令,总算是又出现了!李媛也下了汽车,几十个卫兵把她保护得紧紧的,所有人都让出了一条路。不少很是异样的眼光,都集中在了这个女孩子身上。有的人甚至都在盘算了,这个上海资本家的女儿和雨辰未来的结合,对雨辰未来的政策会有什么影响?雨辰会不会将自己的基础定位在江浙一带,这样对北方的人士有没有某种偏见?
李媛可完全没想到,现在自己也因为雨辰的原因,成为时代风潮的焦点了。她只知道自己就算闲居在上海,也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士通过夫人路线,小姐路线,想方设法地接近她巴结她。每天李章云的公馆里面,来往着许多莺莺燕燕,就算和自己同学在一起,也找不回当初的那种感觉了。大家对她有三分的羡慕,三分的敬畏,还有四分的嫉妒。她只是单纯地喜欢雨辰罢了,事情什么时候就变得这么复杂?自己也就变得不是自己了?
船队终于靠近了码头,又一次充作仪仗的万国商团团员和军乐队又开始了他们的表演,码头的气氛一下热烈了起来。上海华界地方自治公所理事长、上海市地方参议院议长同时也是联邦党秘书长的沈恩孚,穿着厚厚的貂皮长袍马褂,含笑等着雨辰他们下来。
他很为自己得意,当初毅然离开张季直他们组织的统一共和党,背离了现在也在苟延残喘的所谓江浙立宪派,投身到联邦党当中来,这一步棋看来当真是走对了!
雨辰和蒋百里谈笑着走下了码头,身后是神色严肃、体形高大的卫队长冯玉祥。和离开上海时比起来,雨辰略微消瘦了一点,精神却还是很好,微笑着和迎接的纷乱人群点头致意。这次码头上面的秩序维持得比上次好多了,人们都整齐地站在高昌庙警备步兵团和海军陆战营组成的警戒线外面,高呼着欢迎的词语,摇晃着手中的标语。雨辰大略地扫视了一下,竟然有一半以上的标语都是希望雨将军抵制对日“十九条密约”,重整河山,收回东北权益的。民气的确发动起来了!
两人的脚步终于落在了南方的土地上面,李媛笑得像春花初绽一样迎接了上来。镁光灯疯狂地闪烁。在雨辰离开南方的快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国家,发生了太大的变动。而雨辰将再次回到他的大本营,从这里走上真正掌握全国的道路。
这时在东北,为了满足某些人、某些势力的野心,为了某个虚无缥缈的复国梦想,一出扣人心弦的戏剧正待登场。而这场戏剧引发的冲突,将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当中,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东亚政治格局的变动。
南满辽阳府,就是这出戏剧序幕拉开的地方。这座城市是当年除了赫图阿拉之外,清朝龙兴定都的第一个据点。在南满控扼着辽河,依托着长白山,背后不远就是朝鲜,是南满极其重要的地方。这里当年也有满八旗六千三百七十名披甲人镇守,加上其他的旗丁家眷,是东北旗人比例相当高的一个地方。近代又通了铁路,日本人的势力也渗透到了这里,现在这个城市及其周围,已经变成了一个五方杂处的地方。
日本人的洋行货栈、中国人的粮行骡马行大烧锅、朝鲜人开的鸦片馆吗啡馆,奇特地融合在了一处,中国式日本式的建筑比邻杂居。街上来往的人流,有穿着大棉袄的关东老客叼着大烟袋,放了脚、嗓门大小不输给男人的东北大姑娘,还有往来的东洋车,穿着和服的日本人,穿着古怪日式洋装的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的职员,打着白色绑腿、懒洋洋的中国警察。有时还有南满铁路警备队的日本士兵,背着枪神色傲慢地从城市街道中列队走过。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里是他们用十万人的牺牲、二十亿国币的花费为大日本帝国争取来的地方。虽然只是租借了旅顺军港和关东州,但是在他们心目当中,整个东北都应该是他们的殖民地。这是日本未来的生命线,也是称霸大陆的资本。而对于这里的汉人满人来说,这里是个求生比较容易、土地富庶、出产丰富、人心淳朴耿直的地方。
在辽阳城外一处不大的集镇上面,这些天里来了太多的古怪人物。穿着便装但还是能一眼认出的满脸傲气的日本军官,举止落拓、肆无忌惮的日本朝鲜浪人,还有骑着好马、背着快枪、举止豪阔粗鲁的关东马匪的大架杆子,已经有些破落但是还维持着黄带子红带子架势的满人,甚至从奉天赶过来、样子很有些鬼祟、但是大腹便便带着随从一望就知道是北洋高官的人物。他们都约齐了似的在1913年元旦刚过的日子里聚齐在了这里。两个中队的南满铁路警备队的日本士兵,以野外演习的名义布置在这个小集镇的周围,严密封锁了镇民对外的往来,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镇长王大海是山东人,当年闯关东的参客之一,十几年的打拼下来,已经在东北安了家。辽阳一带有五十多垧好地,镇子上面也开了两家大烧锅、一个当铺。又因为为人豪爽四海,被推举成了镇长,兵来支兵匪来应匪,黑白两道被他应付得溜熟,上到奉天的督军署,下到周围的马匪大架杆子当中,到处都有他的朋友。在辽阳府这块地面,他也算是数得上号的地方人物了。
但是今天这个局面,却让王镇长有些不明白了。他嘬着牙花子坐在自己的大厅里面听着自己大烧锅的掌柜苦着脸向他汇报:“咱们这些年支应往来的官兵好汉爷甚至日本人,从来没有遇见今天这个情况!日本人把咱们的镇子守着了,兔子进出都要看看爪子。来的好汉爷也从来没这么多过,听他们在烧锅喝多了报字号,连吉林的天下好都来了,这可是北满的头把杆子啊!其他古怪的人也多,竟然没一个得罪得起的!杆子里面各处来的炮手,除了喝酒就是比枪法,这些天镇子里面闹得和见仗一样!王大爷,要是这些家伙再在咱们镇子里耽搁个十天半个月的,咱们这个镇子,可就干干净净了!您看是不是给奉天那里通个消息?省得出了什么挂漏,他们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