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女主沉浮 >

第52节

女主沉浮-第52节

小说: 女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连恒君轻笑道:“宋大人为何如此紧张啊?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都官主事,朕也没说一定让这个文杰办案,宋大人怎么就出了一头冷汗呢?”

    柳忠道:“启奏皇上,此人个性过于傲慢,虽有几分文采,但总是恃才傲物。宋大人是害怕此人进了后宫查案不会变通,得罪了后宫中的各位娘娘。”

    “是吗?”赫连恒君微微一笑,他要的正是这样的人。

    陶光釉抢道:“皇上,文杰虽然性格偏傲,但办案的能力却非常之强。去年京城的一起连环杀人案,大理寺调查许久都没有查出,还是文杰帮忙之后,案件才水落石出。微臣曾向宋大人和柳大人提出把文杰调来大理寺,奈何两位大人不愿割爱。”

 第206章:才人之死(8)

    第206章:才人之死(8)

    “陶大人,你你你……”宋石诚指着陶光釉说不出话来。

    霍兴华拉了拉陶光釉的衣角,低声告诫他:“切莫多言了。”

    朝中很多大臣都知道,刑部都官主事文杰其实是宋石诚的孙子。当年宋石诚在前唐为官,其独子宋鸿志爱上一个青楼女子文淑,宋家自然不可能允许独子娶一个青楼女子入门,文淑只得含恨离开京城,几个月后生下了文杰。宋鸿志被逼娶了一个贵族家里的大小姐,夫妻不和,过着同床异梦的生活。说来也巧,二十年后,文杰回到京城,和杜熙一起成为赫连恒君登基第一年录取的进士。入朝为官之后,其他官员纷纷议论这个文杰与宋石诚的独子宋鸿志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这话传到宋家人的耳朵里,宋鸿志特地跑去看文杰,一看果然证实文杰就是文淑生下的孩子,同时也得知文淑十年前病逝的消息。宋鸿志自此一病不起,文杰虽被认回宋家,但是一直不肯改名姓宋,宋鸿志所娶的苏氏也对宋家这个私生子非常不满。更巧的是,宋门苏氏正是苏城之妹,苏贵妃的亲姑姑。

    可以说,在文杰心中,即憎恨宋家,又憎恨苏家。

    赫连恒君轻笑道:“怎么了,这个文杰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宋石诚自然不想让皇帝知道文杰是他的私生孙子。

    柳忠忙道:“皇上,这个文杰老臣看还是算了,刑部还有一个人名叫龚喜,办事诚恳,不如就用此人来调查吧!”

    “恭喜?!”赫连恒君呵呵一笑,说道:“办事诚恳那可不行,朕要的是办事机灵的。既然文杰能破去年的连环杀人案,那董才人落水一案也由他办吧!”

    宋石诚急得冷汗直冒,如果让文杰来查此案,那他一定会使劲往苏贵妃头上去查,苏贵妃也早看她姑妈家的这个私生子不顺眼,到时候宋家两边不是人,两难了。

    “皇上……”柳忠还想再说些什么,毕竟宋石诚是他多年的好友,他也不想看到宋家陷入两难的局面。

    “不必再说了,明日宣刑部都官主事文杰来见朕。陶大人,把大理寺推选的人员也报给朕。”

    霍兴华忙道:“老臣推选大理寺正黄润,此人思维细腻,曾为大理寺破过多起案件。”霍兴华也不想落了后尘,刑部派了个厉害的文杰,倘若大理寺一个专门办案的机构派出的人员比不过刑部,岂不是落人笑柄。

    “黄润?大理寺正从五品官员?朕曾听说此人有酗酒的恶习,进宫来只怕不妥。”

    陶光釉道:“皇上,臣心中也有一个人选,此人名叫韩睿,乃是从六品大理寺丞,做事本分,无不良恶习,也曾协助他人破获多起案件。有韩睿从旁协助文杰,相信文杰侦破董才人一案将会事半功倍。”

    霍兴华不满地低声道:“陶大人,你怎么本末倒置?大理寺才是主要侦查案件的机构,你搞不清楚状况啊!把权力交到刑部去了。”

 第207章:才人之死(9)

    第207章:才人之死(9)

    陶光釉反而大大方方地说:“霍大人,并非老夫搞不清楚状况,朝廷各部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各司其职,大理寺的确是主要侦查案件的机构,但是如今刑部已经派出了得力的人手,那我大理寺要做的事情就倾力协助此人破案,而不是为了维护大理寺的颜面,再派出一个人去与文杰攀比。侦破案件,本来就要有人为主,有人为副,如果两个人都为主,那么就会产生矛盾,更加不利于破案。”

    赫连恒君点头赞道:“不错,陶大人言之有理。既是这样,那人手就敲定了,明日午时,让文杰和韩睿到御书房来见朕。好了,你们都先下去吧!”

    宋石诚等人自知无力再改变圣意,只得起身告退了。

    待其他人都走了,雷云才从内屋走了出来。

    赫连恒君立刻拥着她,笑道:“方才朕和他们说的,你都听到了?”

    “听到了,只是……”

    “只是什么?难道你认为朕这么决定不妥吗?”

    “不是,我知道你是故意派那个文杰来查这件案子的,陶大人也是你安排这么说的,对吗?”

    “真聪明!”赫连恒君轻笑着刮了一下雷云的鼻子。

    “可是我很奇怪,董才人今早才出事,你哪有时间交待陶大人这么做?”

    “朕退朝之时得知董才人落水身亡的消息,那时便已猜到董才人是并非自然死亡,所以暗中派慕容绩交待了陶大人。至于那个文杰,朕早先就听说过了,确实是个人才。”

    雷云笑道:“这个世上,人才易得,伯乐难求。即使他是个人才,也得碰上皇上这样慧眼识才的伯乐,才有英雄用武之地。更何况,当今皇上还是个善于一箭双雕的高级谋士。这些人才呀!还得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才能超常发挥。”

    “鬼精灵!”赫连恒君笑着捏捏雷云的脸蛋。

    “可是,恒君,你这么做还有一个不足之处。”

    “怎么说?”

    “你这么做,等于把陶大人至于了一个不利的位置。陶大人刚才向你推荐了文杰,必定招来了宋大人和霍大人的不满,一旦宋大人将此事告诉苏大人,很有可能对陶大人不利。”

    赫连恒君低头思考了片刻,说道:“确实是这样的,朕不及你考虑得全面。不过当时时间太紧促了,朕也只能这么决策,否则又用何种理由让文杰来办这件案子呢?”

    雷云轻叹一声,说道:“凡事总是有利有弊的。”

    此时的雷云还不知道,正是这个宋家的私生子文杰,将会给她带来一次巨大的灾难。

 官职说明

    官职说明

    大家看了这么多官职,可能有点晕了。我做一个说明吧!唐朝最重要的机构就是三省六部,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工部,后来把兵部独立出来,称为枢密院。

    中书省的主要官职:中书令,两人,正二品。中书侍郎,二人,正三品。相当于正长官和副长官。中书省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决议国家大事,也就说皇帝要做什么大的决定,必须与中书省协商。

    门下省的主要官职:门下侍中,两人,正二品。门下侍郎,两人,正三品。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门下省负责审核皇帝下的诏书或圣旨,如果皇帝有什么不合理的决定,门下省有权将其驳回。

    尚书省的主要官职:尚书令,一人,正二品。尚书左仆射,从二品上;尚书右仆射,从二品下。左丞一人,正四品上;右丞一人,正四品下。尚书省负责实施皇帝下达的诏书或圣旨,属于实施机构,下设六部。

    三省合起来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国务院,古时候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是老大了……

    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主要掌管官员的调派工作。吏部在六部之中分量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在现代好像找不出跟它对应的一个部门。

    刑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主要掌管国家律法刑罚。刑部是判案的地方,中央的刑部就类似于高级人民法院了,各地的衙门就是初级人民法院了,县令也是初级人民法院的院长了,晕~~~

    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主要掌管国家军事用兵。兵部以前算在六部之中,后来把兵部独立出来称为“枢密院”,类似于现在中央军事委员会,各地的驻兵在就是现在各大军区,兵部尚书就是现在的军委主席了,兵部侍郎是军委副主席,汗~~~

    礼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主要掌管皇宫内的礼仪活动。这个部门我也不知道该跟现代那个部门相对应,姑且算是文化部吧!

    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主要掌管国家土地人民户口。差不多是现在的民政部、人事部、国土资源部。

    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主要掌管山泽屯田建设之类的工作。差不多是现在的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还有粮食局、烟草局、海洋局等等一系列。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秘书省、司天台、殿中省、内侍省、御史台、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大理寺、宗正寺、鸿胪寺、司农寺、国子监、军器监、十六卫等等机构。

    文中用到的御史台、卫尉寺、大理寺都是比较重要的机构。

    御史台: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主簿一人,从七品下。录事二人,从九品下。御史台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就是说御史台有纠察百官罪行的权利,一般案件御史台不予参与,但是遇上大的案件,例如官员贪污谋反,御史台必须参与,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纪检委、反贪局,但也不完全等同。

    卫尉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掌器械文物,总武库、武器、守宫三署。就是说卫尉寺掌管的是国家的武器,是贮藏武器的地方,国家有什么军事活动,取得武器都必须通过卫尉寺。

    大理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正二人,从五品下。丞六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品上。狱丞二人,从九品下。司直六人,从六品上;评事八人,从八品下。掌折狱、详刑。凡罪抵流、死,皆上刑部,覆于中书、门下。就是说大理寺是一个调查机构,差不多是公安局加上人民检察院吧!案件查清楚以后,把结果交给刑部来判罪。

    给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以外的官职加上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的官衔,就是给与丞相的官职。

    这些官职太多了,我也搞得晕晕的,究竟是不是完全和现代对上号,我也不知道,反正、大概、估计就是这么回事吧!

    唐制后宫嫔妃:

    皇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是为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合二十七,是代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合八十一,是代御妻。

    喜欢的大大请加QQ群:58612328

 第209章:肝火旺上(1)

    第209章:肝火旺上(1)

    次日午时三刻,雷云刚用过午饭,蓓奴和皇后派来的冰兰陪在雷云身边。雷云呷一口茶,只觉得心中烦闷难当,用团扇使劲扇风,依然不能挥去那阵烦热之感。照理来说,晚春三月,不应该有这样烦闷的感觉才是,但雷云心里就是不大踏实。

    昨晚赫连恒君并未夜宿还周殿,这是雷云嫁给赫连恒君之后第一次没有与他同睡,半夜被噩梦惊醒,出了一身冷汗。依稀记得梦中似乎梦到已亡的董才人,可是究竟梦到些什么,此刻她却想不起来了。

    蓓奴看出雷云的不安,关切地问道:“小姐,你怎么了?”

    雷云用手杵着额头,疲倦地说道:“不知道,心里堵得慌,可能有些上火,嘴里也长疮。”

    “难怪小姐这两天吃的这么少,冰兰,你去太医署请太医来给婕妤看看。”

    “这……”冰兰又有几分犹豫,皇后是派她来看着雷婕妤的,可不能总是被支开。

    雷云烦躁地看了冰兰一眼,对蓓奴道:“算了,不要叫她,让素玲去吧!”素玲是还周殿的另一名丫头,自从雷云入住还周殿之后,素玲就一直跟在雷云身边。

    蓓奴白了冰兰一眼,说道:“果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忠心不二啊!”

    冰兰脸上一阵臊红。

    雷云冲冰兰随便笑了笑,走到书柜旁取了本诗集,说道:“我看书了,你自己去做别的事吧!”说罢,雷云打开书,不再说话。

    冰兰尴尬地站了一会儿,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