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女主沉浮 >

第28节

女主沉浮-第28节

小说: 女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呀!在朝为官,比在后宫生活更加困难了,以后你得多多小心了。”

    “是,多谢张大人忠告。”

    张蒙毅又指了指前面的一群朝臣,悄悄地对雷云道:“他们有的年纪比我还小,全都自称‘老夫’,只有我才自称‘我’。我才不自称‘老夫’呢!那多老,我还年轻。”

    雷云抿嘴一笑。

    这时,刘福吉从宣政殿的侧面走进来,站在龙椅前高声喊道:“上朝——!”

    只见赫连恒君从宣政殿右侧大步跨进宣政殿,无论是站在宣政内还是站在宣政殿的臣子全都一齐下跪,百来人一齐高呼:“臣等参见皇上!”

    赫连恒君走到龙椅前,双手一抬,高声道:“众卿平身!”

    众臣再呼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才全体起身。

    刘福吉又高声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这时,只见一名身着盔甲站在前排的老将军站了出来,此人即是袁皇后的父亲晋国公袁豁达。按照条例,臣子是不能穿鞋也不能穿盔甲入宫早朝的,只有身份地位高一点的臣子能够穿鞋,穿盔甲和带刀是绝对不允许的。袁豁达是唯一个可以穿盔甲戴佩刀进宣政殿的臣子,可见其身份地位之高,堪比当年的曹操。

    “臣有本奏。”袁豁达呈上一本金黄色的奏章。

    刘福吉走下高台,接过奏章,呈到皇帝桌前。

    赫连恒君展开飞快地看了一遍,说道:“袁将军主张伐吴?”

    “不错,老臣以为,吴蜀两国在长江线上屯兵五十万,已经严重地威胁了卫国百姓的安危。吴蜀两国一日不能除去,卫国一日不得安宁。”

    另一名身着深色朝服的大臣又站了出来,此人即为苏贵妃的父亲燕国公苏城。

    苏城道:“启禀圣上,老臣以为,卫国灭亡姜国还不到两年时间,士兵将领还没有喘过气,接着劳师远征讨伐吴蜀,不但劳民伤财,将士们也一定受不了的。”

    袁豁达对苏城道:“苏大人,老夫征战南北,一生血战无数,难道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打仗,什么时候该养兵吗?”

    “袁将军话是没有错,可是眼看就要开春了,正是春耕之际,若是大幅征兵,一定误了农时。圣上当时大幅裁军,也是为了明年春种做准备,你现在又征兵,岂不是等于白白裁军,又费时又费力,更加有违圣上初衷。”

    袁豁达看了苏城一眼,不再跟他说,而是直接对赫连恒君说道:“圣上,吴蜀联盟五十万大军已直逼江北,如不早早做准备,一旦吴蜀打过来,卫国一定折兵损将应接不暇啊!”

 第112章:一展风采(3)

    第112章:一展风采(3)

    赫连恒君并不说话,只是看着高台之下的袁豁达和苏城。雷云说的果然没错,打战的时候,是一致对外的。只要不打战,袁豁达和苏城一定会在朝廷里斗起来。

    苏城又道:“圣上,不可再征战。卫国当有一段喘息的时间,使得百姓可以蓄积粮草,士兵能够养精蓄锐。”

    赫连恒君右手握成拳头,敲了敲自己的额头,忽然喊道:“雷云,你说说你有什么良策。”

    雷云顿时大惊,赫连恒君居然这时候把她拖出来。她才刚做官,袁豁达和苏城谁也得罪不起。说讨伐吴蜀吧,得罪苏城,说不讨伐又得罪袁豁达。皇帝,他是故意的!

    众臣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雷云,看看这个刚开始就被封为四品副相的十八岁女娃子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雷云艰难地吞了口唾液,她知道,赫连恒君是在考验她,更是在给她机会,让她在众臣面前证明自己,证明她能够胜任这参政知事从四品上。

    雷云走出来,感觉自己的腿都在颤抖。她走上前,来到袁豁达和苏城身边,用高亢且清脆的女音说道:“启禀圣上,臣以为,袁大人和苏大人所说的均有道理。”现在先谁都不得罪再说了。

    赫连恒君点点头,轻轻笑了笑,她还知道左右逢源呢!

    雷云又道:“臣有一计,可以不用征兵就让吴蜀两国自动撤军。”

    众臣一惊,纷纷伸长了脖子,看这小女娃子能说出什么妙计。

    “哦?你有什么计谋?”

    “皇上只需派使节出使吐蕃,吴蜀两国在长江一线屯兵的状况自然会解决。”

    宣政殿上顿时沸腾起来,众臣议论纷纷,这有那么简单吗?只需派使节出使吐蕃,屯兵就解决了?

    赫连恒君并不表态,只是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

    袁豁达冷哼一声,说道:“雷大人,你才多大?有没有带兵打过战?你以为这兵,是说退就退的?想得太简单了吧!”

    雷云并不生气,只是笑了笑,又道:“臣有足够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能让吴蜀两国退兵。”

    宣政殿顿时又安静下来了,每个人都在等着雷云开口说明理由,不过雷云却又一句话不说了,只是定定地站在原地。众臣等得不耐烦,又开始议论纷纷。

    赫连恒君忽然开口道:“说吧!要朕答应你什么条件,你才肯说出理由?”

    “皇上圣明!”雷云跪下,说道:“臣要站在一个非卫国子民的角度来分析,请皇上恕臣无罪。”

    赫连恒君眯眼打量着雷云,她又想玩什么把戏?“好吧!朕恕你无罪!你开始说吧!”

 第113章:一展风采(4)

    第113章:一展风采(4)

    “是!”雷云站起来,转过身对众臣笑了一笑,用清亮的嗓音说道:“对于卫蜀吴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其他的国家都是伪劣的政权。但是三国又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力量。卫国虽然强大,但若是和吴蜀联盟作战,未必就会取胜。卫国要战胜吴蜀联盟,只有逐个击破。一旦卫国和吴蜀开战,只会使得他们团结得更加紧密。”

    “是呀!”

    “没错呀!”

    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

    雷云继续道:“所以卫国绝对不能和吴蜀联盟硬来。因此,征兵对付长江一线五十万吴蜀大军这一招是行不通的。虽然五十万大军分别分散在十五州,但是吴蜀士兵善水性,顺江救援或者包抄都不是难事,卫军孤军深入,很容易被团团包围。”

    袁豁达也不得不瞪大了眼睛看着雷云。

    “如果皇上派使节出使吐蕃,就是给蜀国进行了一次打压。从前唐分裂以来,中原政府就和吐蕃政府失去了联系。虽然真正和吐蕃交好的前唐已经覆灭,但是对于吐蕃来说,无论先帝是用何种手段得到皇位的,但总之卫国是‘名正言顺’的从唐后主李毓的手中接过皇位的。所以,在吐蕃王的心中,卫国才是真正的中原之主。”

    说到这里,众臣和皇帝的脸色都略有变色,众人皆知,先皇是逼唐后主让位的,据说手段是极为残忍的。这件事情,一直很隐晦,孰料雷云居然会提出来,难怪她会请求皇上先恕她无罪。不过雷云这么说,亦有她的道理。

    “皇上派人出使吐蕃,就意味着卫国要和吐蕃结盟。可这使节到达吐蕃少说也得一个月,一旦蜀国皇帝旬屈得到消息,难道他不担心卫国和吐蕃联合起来,对付蜀国吗?加上蜀国京师益州非常靠近吐蕃,一旦吐蕃出兵,这对蜀国是极大的威胁。卫国和吐蕃可以将蜀国围得水泄不通,蜀国的唯一逃路就是吴国。而对于吴国而言,蜀国的军队若是开到吴国边境,吴国又等同于被卫国和蜀国两国包围,吴国也会感到威胁。这一点,吴蜀两国一定考虑得到的。”

    赫连恒君冷静地道:“吐蕃未必会出兵协助卫国。”

    “不错!”雷云笑了笑:“吐蕃会不会出兵无所谓,臣刚才也说了,使节到达吐蕃至少一个月。只要在这一个月内,旬屈得到卫国向吐蕃派出使节的消息,他就会有这方面的忧虑了。而另一方面,吴蜀联军屯集在长江一线上已经有一个多月,天寒地冻的,士兵想家,军心涣散,粮草大量消耗,这对吴蜀两国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特别是蜀国,蜀国为什么会连同吴国一齐屯集士兵?因为吴国三皇子从皇上这里得到消息,卫国有意伐蜀,所以蜀国才不得不屯集士兵的。”说完,雷云还悄悄向赫连恒君眨了眨眼。

 第114章:一展风采(5)

    第114章:一展风采(5)

    众臣又议论纷纷,原来吴蜀两国屯集五十万大军,是因为皇帝跟吴国的三皇子说,卫国要讨伐蜀国?

    赫连恒君气呼呼地瞪着雷云,看她狡黠地笑,他就来气。她还说是去找金钗的,没有偷听他和三皇子的谈话。哼!这下不打自招了。可气的是,他现在却不能拿她怎么样!鬼精灵!

    “对于蜀国来说,吴国三皇子带回去的这个消息究竟是真是假,他们无从确认。但从他们屯兵一个多月以来,卫国丝毫没有伐蜀的动向,甚至还大幅裁军。蜀国上下对吴国肯定怨声载道,特别是士兵屯集了这么久,劳民伤财。蜀国皇帝旬屈一定对吴国产生了一定的怀疑,首先,吴国三皇子是在出使一趟卫国之后,带回这个消息。吴国和卫国有没有暗中联合起来,旬屈不会不考虑。万一吴国被卫国收买了,吐蕃又和卫国结成联盟,三国大军压境,他的兵又全在长江线上,就算蜀地本身是快险地,易守难攻,卫国要击破一个没有军队保护的蜀国,也如囊中取物般简单。所以,多重矛盾压在蜀国皇帝旬屈的心中,一旦卫国派出使节出使吐蕃,旬屈一定是心急如焚、如坐针毡的。不出十日,蜀国大军必定退下长江一线。而吴国见蜀国退兵,显然怀疑蜀国对自己的不信任。所以这样,不但能够迫使吴蜀退兵,还能离间吴蜀关系,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众臣顿时难以置信地看着雷云,这是一名宫女出身的女孩能够分析得到的吗?这是一名十八岁女孩能有的军事思想吗?简直太难以置信了!

    原本众臣对皇帝突然提拔一名宫女为副相,是非常不满的。首先此人是女子,再来此人宫女出身,并非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皇帝仅凭自身的判断就直接提拔为四品,这并非一个明君所为。但是,雷云今天早朝堂上的表现,彻底堵住了众臣的嘴巴,皇帝看人准确唯才是用,雷云也的确不是个泛泛之辈。

    赫连恒君淡笑着点了点头,他终于没有看错她,虽然是女子出身,却不失为一块治国的好材料。

    袁豁达冷不丁地来一句:“难道我们能想到联合吐蕃,吴蜀就想不到吗?”

    雷云笑道:“袁将军不必担心,吴蜀自然能够想到。只是雷云方才也说了,先皇是从唐后主手中接过皇位的,是以‘禅让’的名义得到的皇位。所以对于周边的吐蕃、回鹘等国来说,卫国才是名正言顺的国家。卫国派遣使节出访吐蕃未必顺利,更何况民不正言不顺的吴国和蜀国呢?旬屈和景夙都能想到这一点,心知肚明他们两国出访吐蕃一定得不到好果子吃。”

    赫连恒君揉揉自己的太阳穴,说道:“好了,朕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吧!今天就到此为止吧!退朝!”

    刘福吉高喊道:“退朝!”

    众臣又一并跪下,齐声喊道:“恭送皇上!”

    赫连恒君站起身,看了一眼跪在最后的雷云,转身走出宣政殿。

    张蒙毅悄悄地对雷云竖起大拇指,说道:“丫头,不错!难怪皇上会封你做官。”

    雷云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跟着众臣一道退出了宣政殿。

 第115章:皇帝心机(1)

    第115章:皇帝心机(1)

    雷云退朝后回到还周殿,刚一换下朝服,刘福吉立刻来宣了:“雷大人,皇上要召见你。”雷云只得又换上正式的服装,随刘福吉一道匆忙来到紫宸殿。

    皇帝的紫宸殿位于大明宫的正中央,与宣政殿首尾相接。皇帝的御书房和卧房是连接在一块的,以一扇玉珠垂帘相隔,方便皇帝休息和批阅奏章。

    雷云进入御书房的时候,赫连恒君正坐在案桌前仔细地阅读一本奏则。

    雷云下跪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赫连恒君抬起头,“哦”了一声,说道:“你来了,刘福吉,给她赐坐。”

    “是。”刘福吉引着雷云到书桌前方的方凳上坐下。

    赫连恒君平静地说道:“你今天在朝堂上的表现还不错,朕正在考虑派哪位大臣出使吐蕃。”

    “皇上是真心想和吐蕃结盟?”

    “结盟倒是谈不上,能和吐蕃王把关系搞好,使吴蜀孤立在中间就可以了。”

    “吐蕃国在高原地带,人烟也相对稀少。不过,卫国若是取得了周边各个民族国家的认可,这对卫国是有利无害的。”

    “你说的不错,你觉得朕应该派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