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心经讲义 >

第6节

心经讲义-第6节

小说: 心经讲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明道。不住断常二边中。此理正说明真空非空具足妙有。妙有非有当体即空。

 凡认色是色、空是空、色空分割。不知色空相即之鉴者。均为外道或小乘。是无法起用观照般若。以于开扶实相般若之境的。凡夫若欲脱离苦恼。首先必了知色不异空。即可依法断除世间尘劳之恋欲。亦可不执荣华富贵、色情财物之无常空相。

若要证达般若定。首先得以文字般若。了其菩萨所说义趣。则可行观照般若之真照。以观照般若之真照。则可夺取实相般若之事理。于此自然了知空不异色。故不起灭尽定。落入断边顽空之中。此时现诸威仪。作诸事理。本来不动。整日奔超尘劳。皆为度生。处处所做世俗。而为胜义之谛。故古德云:「居空而万行繁与。涉有而一道清净。」即顿超外道小乘之执也。若证达实相圆满妙智般若。于色空相即平等一如。则度脱一切众生。而无众生可度。修达如来功德。而实无有德所存。于此则超越菩萨。登达佛地圆满究竟彼岸也。色法之关已破。心法之关自在把玩之中了。精华要在。有情一念观心为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乃单立四蕴。各取其义。这里是说受想行识与色法一样无有差别。同样互即是不异。如说详细一点。即是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而四者与色一样互不异之。了知此理初断疑情竟。证此理者即深入果位。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减。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以舍利子名再次呼告之者。意为不能离开五蕴另有真空。也不是离开真空而有五蕴存在。不是要证到真空后。五蕴才空。也不是五蕴灭后自现真空。而是五蕴与真空共存不二。实则是五蕴本体即是真空。菩萨告知舍利子名。乃诸法之空相。所谓空相者。为万法之真空实相。即是依于万法当体之空。不是离于万法之空。真谛之道乃为法性本空。空性亦空。故无一相可得。所以证之诸法实相亦空。空即无有相状。故无所得之相。要其领悟实相般若。即如是理。上讲已明王蕴皆空之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实相本空。何来分别变异。实相即是自心真如本性。亦即我之法身、如来法身。平等无二真谛也。故舍利子名。实为幻名。为呼其名不执其名。则离相呼名。即无相之相。是为真空实相。实相无相。不落有边。实相无不相。则不落空边。非空非有。则无有生灭垢净增减成立。上述所解。主在领悟其不可认为实相般若。是由观照般若而另生出现。实则五蕴诸法本自不生不灭。当体即是真空实相。互不异之。又告之曰。五蕴本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故无凡夫所见的世间万法因果律诸缘、杂染为垢。也无圣人观照的清净无相为净。五蕴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无有凡圣。何来垢净。一念不执则明此理。凡夫迷其五蕴空相者。有凡圣者。何来垢净。念心不执则明此理。凡夫迷其五蕴空相者。认生死烦恼诸苦为增。以荣华富贵、财宝、功德消退为减。圣人迷中取悟者。则以照用进步为增。惑业消除为灭。其实五蕴诸法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无有生灭、垢净、圣凡之别。何来增减差也。为是告知五蕴法体实相如是。

今借虚空之日光而为喻之。实相如虚空日光。其曰光发亮大小强弱本来不变。但人所见者。有强弱光度之差。何以故也。所见光度之差。乃为虚空云雾诸障所遮而造成者。色遮日之光时。日光不灭。色消日现光时。日光不生。以污物染光。光不垢。以洗剂而洗光。光不净。万有变化渗透。而日光不增。万有无常消失。而日光不减。任随一切万有强弱变化。本体真如不动。故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又不生不灭等。于上述空观鉴中已于讲明。生灭者。于理中本来没有。现在有。本如幻。缘生则显。缘尽则灭。何况现在本不成立。因万法均在无常之变。故一切因缘所生之法。必然有生有灭。但从诸法空相而言。则是无际永恒不变不动的。故不是以前没有。现在才有。所以谓之不生。而空相乃是无际永恒不变的。所以。不能说是随万法缘生而生灭。而是无始不变意。故尔诸法空相是不灭的。《大般若经》说:「真实理中。无有一法可生可灭。」何以故。世间诸法皆因缘生。无我、有情、作者、受者。因缘和合说诸法生。因缘离散说诸法灭。无一实法受生灭者。虚妄分别于三界中但有假名。此说明诸法实相无生灭之真谛。又诸法之空相无相。属无始永恒之无相体。体亦无所得。何来垢净增减。故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
(三)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是故」可作因此或所以解。具承接上文之意。启示下文之接。空中者此指众生本性真空。并非虚空之空。其性空无生灭垢净增减。故无有我相、法相、人相、众生相。亦无诸见分别。故无受想行识。于此五蕴自空。此指五蕴空者。即是空谛中无有五蕴。乃至无十二处、十八界、四谛等。此指无五蕴。不是说空中没有凡夫所见之缘生虚假不实之诸相。而是空中五蕴幻相照常存在。只是悟之五蕴之谛当体是空。故不落断灭之见。前面讲明空中无五蕴。万法毕竟空。空亦无所得。故不落于常见之中。

无眼耳鼻舌身意。

此指六根之空。根是意为能生基因。如树如草有根则生。无根则死。具根者才能生枝叶。于众生体位。眼根能生眼识。耳根则生耳识。身根则生身识。意根则生意识。故能生者则为根。根又有浮尘根胜义根之分。此指「无」即是空之意。空其浮尘根。妙用胜义根。浮尘根者。即众生肉体上所具之生理器官。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又名生死烦恼轮回流转之根。以四大为体。故必当空之转入胜义之用。胜义根(亦名净色根)乃清净所成。而托存肉体之五根。它有取境生识的作用。凡眼不得见之。天眼方能观照。六根可分为两大类。即是色根与心根。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是由物质组成的。属色法摄之。故为色根。第六意根。属于精神表现。故为心根。眼根见一切诸色名之为眼。以色为境。结色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见之诸色。耳根闻一切诸声。名之为耳。以声为境。结声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闻之诸声。鼻根嗅一切诸香。名之谓鼻。以香等为境。结香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生觉诸嗅。舌根尝一切诸味。弹发语音。名之为舌。以味为境。结味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尝别诸味。身根。诸根依止总所。名之为身。以触为境。结境成根。不执诸色为性。而能觉触万有。意根为前五根之主翁。起分别之用。随根对尘。则相应同时生识而能知。若根对尘。尔际意无分别。则为之性。即是不执则入胜义之用。但不执者。并非见可不知。而是所应一根均皆明白。不差分毫。如镜照诸物。物体全映而镜无六根分别。物去镜空。物来镜映。故于不执。于此则入胜义根用。此身乃为四大假合。如梦幻泡影。故无所得。身无所得何来六根。故云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色声香味触法。是指六尘皆空之意。此指尘为杂染污垢之盖障。即是说色声香味触法六污垢如尘埃一样。能染盖众生的情识光明。使其本来面目无法显现。尘又名为境。即是六根所对之所取的境界。本来自性光明清净。由于六尘所盖而不见本来面目。今云色尘。眼之对视外境。为四大所显。以显色形而为表体。属色蕴摄之。声尘者。耳之对听声境。为四大所显。以表声响为体。属色蕴摄之。香尘者。鼻之对嗅香等诸境。为四大所显。以发香等诸味气为体。属色蕴摄之。味尘者。舌之对尝物境。为四大所显。以物发异味为体。为色蕴摄之。触尘者。身之对感受境。为四大所显。以显触受感为体。属色蕴摄之。触者有二:一曰无知之物。器世界之诸有。二日有知之物。情世界之诸有。二者皆能为触之因境。如无知之糖、盐。放之不动。则不知其味感。身不入冰川。则不知其寒流。身一当经历。则能不知。此不知即是感触所致。有生命之物与之相接。亦能顿然感触冷暖。故名为触尘。无知之物。如水流、风行、火起。接之它物。而未可知。此名不触。视之不成分别。亦名不触。法尘者。意对纳之诸境。普遍五根。随每一根对境之时。意根即随根俱用。将根对之境摄大意根而为分别。法尘又指世间一切之有形与无形。此指法者。为摄一切有为影子(基因)落在意地之处。如人一生所作所为。每日社会生涯、日常生活工作。起心动念之因。又如今日所见情器之色。所闻上师之教。所嗅炉中之香。所尝饮食之味。所觉寒暑之触。而五尘之境早已过去。但回忆起来已存放于意地之中。记忆存留即为法尘。凡五根对境时。即由意识分别摄入意根。如眼根见色时。便由意识随根分别定之色相。若意不起。则会见色不见其色。故知每起一根。意根同时相应分别起之。今云无六根者。即所见诸物。意不随之分别。则无住五根相对有为幻化之相。无住则慧眼之观。顿大无相之境。故无色声香味触法。其它耳鼻舌身亦复如是。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指六识皆空。而得到空六凡法界。无眼界即是无眼识界限。无界限则无有缚。无缚顿超十八界。十八界者内六根外六尘。识随中起。故名十八界。十八界详名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生讲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前面已将六根六尘讲明。现在讲六识界。六识属精神世界方面。它所产生的精神活动。是从根与尘和合缘生而来的。凡是产生认识活动。必须内依根。外和缘(境)。单方面一根或一尘。是不会产生认识之因的。如眼见之物即是眼根对之色尘(境)。尔际则生眼识。故名眼识界。其它五根亦复如是。乃至十八界中的六识界、六根界、六尘界都属于众缘和合而生。前面已讲。凡属因缘生法皆非实相。和合幻有。当体性空。所以菩萨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所讲十八界中前五识乃不单行义。若独立分别。而无分别。因无独立行能。则无分别功用。故前五识不落名言。不起分别。唯第六识意识独具了别尘境。分别善恶、色相、安名、计数、憎爱。因此第六识成为轮回之母。如内根外尘已空。内外皆无。中识自无所立。如一幅画。是以纸和色通过笔的功用组成。色上纸时笔随中起动用。色落纸时笔也随之而现。如纸色皆无(空)。笔自无功用。六识之理亦复如是。能于此空。则自离大凡界限(三善道、三恶道)。前所云五蕴、十八界属六凡法界。六道众生不离其中。一切有情于中所缚。二重生死永无了期。今一一无之。则不受生死之缚。自无轮回之关。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者即过去世无始烦恼之障。而无所明了。迷惑心。昏迷执著无知。诸理颠倒不明。全句乃菩萨开示。空辟支佛法界妙用。于十法界中而空其缘觉。其大凡之外。四圣各具妙法而空。佛法界以三身、四智而圆满。菩萨界以自觉觉他、大悲普度而行持。阿罗汉取空自了。今空辟支佛法界。法在于顺逆观察十二因缘。超空性而得觉悟。证悟无生之理。是名缘觉(辟支佛)。十二因缘。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法互相依四起缘。一环扣之一环不可分割。有前因之法。方有后果之法。有前法的生起。方有后法的生起。它们之间互不错位种因生缘。故谓之十二因缘。十二者:

一、无明缘行。过去世无始之烦恼。致使颠倒梦想。无知障覆凡夫本来面目。《显扬圣教论》说:「无明者谓不了真实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正了为业。」因为昏沉烦恼种因造业。故无明是缘行。

二、行缘识。行依过去无明颠倒烦恼而作之种种善恶行业,迁流于三世。是为行。《俱舍论》说:「造作迂流。二义名行。」由无明造作善恶诸业。由亚力牵引其妄识。一念投入母胎。即行缘生识。

三、识缘名色。识依过去世无明烦恼之行业。而于受胎之一念种因。识为分别诸法之根。故专于了别一切尘境。由无明业力牵引。随行同时入业生心。投于母胎之中。以染爱为因。结想分别为用。识投母胎。即随之产生身根和意根。故识缘名色也。识即第八阿赖耶识。为总报主。在众生份上。先入后离起主翁作用。投胎时。此识先来。舍报时。此识后去。依业因地而受共果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