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55节

现代史下卷-第55节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一般化工、机械制造等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从而减轻了发达国家对发展 

中国家原料、能源的依赖,有些发展中国家因此而进入工业化阶段。国际贸 

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脑、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比重 

上升,矿物、天然橡胶等初级产品及钢铁、铜等商品的比重不断下降。据统 

计,1964-1970年间世界科技成果贸易平均以16。5%的速度增长。正因为如 

此,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发生重大变化。投资重点从采矿、机械、铁路转向 

尖端技术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有很大增长。如以1977年与1946 

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60。6倍,而同一时期对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 

35倍。这是因为,只有投资于高科技的新兴产业部门才能获取高利润,而这 

些产业所需要的先进设备、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力、高消费水平的市场,只 

有发达国家才具备。在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 

家间进行。为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它们之间还展开了广泛的 

     管理的现代化 所谓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在所管辖的范 

围内对管理对象实施一系列的控制,如计划、组织指挥、调节监督等。它一 

方面具有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另一方面也有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 

能。它与科技发展一起被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传统的管理 

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后开始探索科学管理问题。第二次 

技术革命后,工业规模扩大,美国工程师泰罗对生产的动作和时间进行定量 

分析,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他 

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 

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这一方面是由于系统科学引起了管理思 

想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的应用导致管理手段的更新。新的管理要求提 

高人的素质,在管理工作中注重人的因素,于是,研究职工行为规律的行为 

科学成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主要内容。为了解决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问题,50 

年代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赫兹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为了解决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问题,60年代又相继提出了X理论、Y理论和Z理论。 

    在现代管理学中,与行为科学派相平行的还有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其代 

表人物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1958年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他认为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管理者就 

是决策者。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1959、1960年,他先后出版《经济学和 

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新科学》两本著作。现代管理学派认 

为,科学的决策应该是:由个人决策向群体决策发展;由单项目标决策向多 

目标结合决策发展;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和向国际型发展;由定性决策向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发展。为了使决策科学化,70年代又兴起了软科学。这 

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被用来解决 

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战略预测、规划、评估等问题,并将科学化管理推 


… Page 191…

向新的水平。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 



     劳动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广大劳动者就 

业与劳动方式的变化。首先是从事农牧渔业的农村人口急剧减少,从事工业、 

建筑和第三产业的人口迅速增加。二战前西方国家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 

比重,美国为30%,西欧、日本均在40%以上。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1977 

年美国降至3。6%,1975年西欧日本降至10%左右。工业、建筑等物质部 

门由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可以做到减员不减产,他们要求非物质部门为 

其提供更多的服务。结果,在非物质部门工作的人数迅速增加。 

    随着工厂的自动化、电脑的普及、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工人的文化 

水平也不断提高,劳动方式也随之变化。例如,1960—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 

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百分比由4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 

变为41。9:58;西德由30。1:65。 7(1961年)变为45: 53( 1975年)。 

在新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财会人员常占雇佣人数的一半以上。 

    科技的发展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第二次技 

术革命带来的是标准化、单一化的大工业生产,其产品特点是“重、厚、长、 

大”,而第三次技术革命提供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使生产多样化、 

小批量、节约化。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电脑的使用缩短了设计 

的时间,通讯的发达加快了销售的过程,因此,产品更新换代快,淘汰率高。 

衣食住行向着多样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家用电器种类繁多,迅速普及。如电视机、录像机、 

摄像机、高级音响、激光唱盘、自动洗衣机、电子游戏机、微波炉等等。1946 

年美国全国只有10个电视台,1958年建立电视广播系统,1969年增加到673 

个。日本从1958年起才开始使用黑白电视机,1963年普及率已达84。4%, 

1960年才生产彩色电视机,1975年普及率已达92。6%。由于家用电器的普 

及,使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在个人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加大,美国1940年耐用消 

费品支出占个人消费的10。9%,70年代上升为14。7%,非耐用品的消费从 

53%下降到41。2%,这是消费结构变化的有力证明。 

    新技术革命使世界的交通面貌大为改观。60年代美制波音—727、苏制 

图—104、英制三叉戟等亚音速喷气式客机以及苏制图—144、英法合制的“协 

和号”超音速飞机相继问世。它们飞行速度快、运输量大、经济效益好,在 

民用航空中很快占居主导地位,把航空运输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汽车制造业 

方面,由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建立、机器人、新材料的使用,使生产能力大为 

提高。1950年美国注册的小汽车为4900万辆, 1970年增至 8924万辆, 1988 

年增至1。47亿辆,平均每户1。8辆,成为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在 

发达国家,汽车的作用已经赶上、甚至超过火车,成为交通运输业中的主力。 

80年代,由于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使得个人和家庭消费结构中用于文化娱 

乐、学习、运动、旅游等非物质消费的支出呈上升趋势,而用于衣食住等物 

质消费的支出则有所下降。 

    人的现代化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物的现代化,也造就了一代 

新人与之适应。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根据 

第一、二次技术革命引起的工业化后果提出了这一问题。第三次技术革命使 


… Page 192…

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因为以发展智能产业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要求进一步提 

高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水平、身体素质等。五六十年代,西方社 

会学家、经济学家再次呼吁要重视人的现代化问题。1962—1964年,美国社 

会学家英克尔斯组织一批社会学家对阿根廷、智利、印度、以色列、尼日利 

亚、巴基斯坦六国进行调查,访问6000余人,出版了《走向现代化》、《探 

讨个人现代化》等著作。他提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只有有了现代化的人,才能有现代化的制度和经济。他还提出现代化的 12 

个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1)开放性,乐于接受新事物;(2)自主性, 

进取心和创造性; (3)对社会有信任感,能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 

     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对现代化的人的要求 

虽各不相同,但科学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他 

们应具有以下的共性:首先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重视价值观念、法 

制观念、信息观念和人才观念;在思维方式方面重视系统性、精确性、敏捷 

性、创造性和预测性,并以此与传统思维方式相区别。 

     其次,人的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作为现代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 

形式、方法和程序,普遍应具有自主性、创造性、高效性、以及竞争与协作 

精神。应将参与竞争、迎接挑战、争取合作三者协调起来。 

     第三,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们有更高的道 

德水平和更文明的生活方式。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女婴露 

易·布朗在英国诞生,这是体外受精产生的婴儿。1984年1月,一名美国妇 

女顺利生出世界上第一个异体胚胎移植的男婴。此后,试管婴儿在许多国家 

相继出现,“精子贮存库” 

     也普遍建立。这一科学技术成就虽有利于解决人类优生的难题,但也给 

人的伦理道德、婚姻家庭带来新的问题。这就要求现代人用新的道德标准去 

对待。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更充实, 

应该成为现代人的追求。 

     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 6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一致认为教育现代化是 

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丹尼森创立的教育 

经济学具体论证了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在国际上,“终身教育”的思想已 

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和接受。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的法国学 

者保罗·朗格正式提出报告,阐述终身教育的意义。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将1970年定为国际教育年,以推动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70年代,瑞 

典、美、法等国相继立法,保障公民通过“回归”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接 

受终身教育的权利。 


… Page 193…

             第三节 迎接科技革命挑战与维护全球生态环境 



                      一、各国的科技政策及其竞争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和新产业革命的兴起,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挑 

战,又是机遇。为了顺应潮流,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各国不断调整科技政策,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对科技发展的战略、社会功能、内部结构、投资方向、 

管理原则、人才培养等采取新的措施。 

     美国的科技政策 美国政府一向把科技发展看成是保持经济增长和未 

来经济繁荣的关键。美国对发展科技的投资绝对值一直居世界首位。1950年 

全国科研与发展经费52亿美元,1960年为135亿美元,1970年为261亿美 

元,1983年为865亿美元,1989年达到1323。5亿美元,超过英、法、日、 

西德四国的总和。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 

国以此为契机,调整了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60 

年代末到70年代,受经济危机、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影响,科技发展重点 

又转向解决国内社会和生活质量问题。1976年国会颁布 《国家科学技术政 

策、组织和优先顺序法令》,规定在优先发展尖端科技的前提下,对医疗保 

健、能源、环保等事业给以足够的重视。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后,鉴于美国 

在科技领域全面领先的地位已经动摇,声明要强有力地支持科学技术,并再 

次调整了科技工作的重点,实行高技术发展战略。1983年3月23日,里根 

在电视讲话中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简称SDI),号召美国科学家和工 

程师研制出用于国土防御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在空间拦截和摧毁进攻美国的 

战略弹道武器和航天武器,彻底消除战略核导弹的威胁。美国人借用一科幻 

影片名将此“倡议”称为“星球大战计划”。这将是一个跨世纪的大工程, 

计划用25年,耗资1万亿美元完成。尽管国内对该计划存在意见分歧,但里 

根政府以及继任的布什政府仍坚决付诸实施。 

     美国一向实行多元化的科技体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