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16节

现代史下卷-第16节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物学、生理学、语言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学术讨论和批判。要求科学 

研究应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加强布尔什维克的党性原则,反对理论脱离实际 

生活的现象。但是,在当时美苏冷战开始和个人崇拜盛行的背景下,在这次 

对文艺界以及其他学术界的广泛批判运动中,对一些作品作了不公正的评 

论,把许多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进行批判,错误地禁演一批电影戏剧剧目, 

封闭了一批刊物,解除了不少人的职务,逮捕处死了一些无辜的人。 



            三、联共 (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与斯大林逝世 



     联共 (布)十九大 1952年10月 5—14日,联共(布)召开了第十九 

次代表大会。马林科夫在会上作了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萨布罗夫作了关于 

1951—1955年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指示报告,赫鲁晓夫作了修改党章的报告, 

卡冈诺维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纲的建议的报告,斯大林在闭幕式上发表了简短 

的演说。 

     斯大林在大会前夕(1952年2—9月)撰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一书,是这次大会的指导文献。他在书中提出了一整套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 

模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只有个人消费品 

才是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严格的限制,它不能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 

在个人消费品的交换领域,也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生 

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的矛盾,必须通过逐步地把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 

全民所有制水平,并用产品交换制来代替商品流通的办法才能解决;社会主 

义阵营的形成,使统一的世界市场瓦解,两个平行的相互对立的世界市场形 

成。 


… Page 57…

     这次大会对该书给予极高的评价,强调它“对于马列主义理论和我们的 

一切实际活动,都有极其伟大的意义”。但实际上,它使苏联的经济理论和 

经济体制更陷于僵化,并在这方面影响了所有社会主义国家。 

     大会批准了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它充分肯定了党在卫国战争和国民经 

济恢复时期的工作,揭露批评了当时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某些 

问题,诸如有的计划指标没有完成,党组织和国家机关工作中纪律松弛,并 

存在官僚主义和任人唯亲等。 

     大会批准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五·五计划”。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5年 

应增长70%,其中重工业为80%,轻工业为65%,国家投资比“四·五计 

划”增一倍。农业方面,要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主要农活机械化,谷 

物总产量提高40—50%,国民收入增加60%。 

     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和更改党名称的决议。鉴于孟什维克早已退出历史 

舞台,已没有必要再保留党的双重名称,大会决定把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 

克)改称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大会还规定用中央主席团取代中央政 

治局,取消总书记一职,并选出了斯大林等人组成的新中央委员会及中央主 

席团。 

     斯大林逝世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 

斯大林逝世,在苏联和社会主义各国人民中引起了深切的悲痛,世界各国的 

共产党、工人党和劳动群众都以不同形式悼念斯大林。 



               四、赫鲁晓夫上台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贝利亚事件 1953年3月6日,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 

苏维埃主席团举行联席全体会议,改组了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任命马 

林科夫为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莫洛托夫、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为部长 

会议第一副主席。并任命贝利亚兼内务部长,莫洛托夫兼外交部长,布尔加 

宁兼军事部长。由伏罗希洛夫出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同时,作为苏共 

中央书记之一的赫鲁晓夫被委以“集中精力于苏共中央委员会的工作”。 

     7月10日,塔斯社报道,在几天以前苏共中央召开全会,听取并讨论了 

马林科夫代表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所作关于贝利亚罪行的报告,说“贝利亚为 

了外国资本的利益而破坏苏维埃国家、背信弃义地企图把苏联内务部放在苏 

联政府和共产党之上”,犯了“反党反国家罪”,决定把贝利亚开除出党。 

全会还决定,加强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和党对国家机关包括对保安机关,进行 

有效的监督。12月23日,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发布关于贝利亚案件判决的通 

告:贝利亚等7人犯叛国罪,判处枪决并已执行。 

     赫鲁晓夫最初的改革调整 9月3—7日,苏共中央全会着重讨论了农 

业问题。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报告, 

认为农业长期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违反了“物质利益原则”,提出应改革现 

行的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农民的福利等。全会就此报告通过决议,并选举 

赫鲁晓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此后到苏共二十大前,赫鲁晓夫开始对苏联对外政策进行调整。经济方 

面,在坚持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同时,着手对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农 

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其主要措施是:(1)精减管理机构,裁减冗员,下放 

企业。两年间,撤销了一半以上中央各部的管理司和总管理局,精减了 90 


… Page 58…

多万名行政干部,把1。5万多个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2)扩大加 

盟共和国的部分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并对信贷、银行体制和劳 

动、工资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3)改革农、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畜 

产品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定额。同时,勾销集体农庄和庄员在谷物交售和支 

付机器拖拉机站实物报酬方面对国家的积欠。(4)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扩大 

农业企业制订计划的自主权,并以农产品商品量为出发点制订计划。此外, 

为了提高谷物和饲料粮的产量,还采取两项重要措施:一是由国家投资并动 

员人力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以及北高加索等地 

区进行大面积垦荒;一是仿照美国农业大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的种植。 

     在政治方面:(1)在报刊上开始批判个人崇拜,并批判斯大林的某些理 

论观点,如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论点等。但这时尚未公开点名批评斯大林。 

 (2)开始平反一些冤假错案,如“医生间谍案件”和“列宁格勒案件”等。 

 (3)改组内务部,并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把保安工作置 

于党和政府各级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之下。同时成立了以波斯别洛夫为首的特 

别委员会,负责调查斯大林滥用职权问题。 (4)1954年5月《旗帜》杂志 

发表名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第一部,出现以揭露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 

阴暗面为特征的“解冻文学”。 

     在对外关系方面,苏联提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赫鲁晓夫为此频繁出访 

和会谈。1955年5月,他率团对南斯拉夫进行正式访问,主动承认苏联在两 

国关系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恢复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7月,他参加 

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开始了战后大国首脑之间的直接接触和对话。9月, 

苏联和联邦德国建交,苏联同意提前释放9 626名德国战俘。是年底,赫鲁 

晓夫又出访印度、缅甸和阿富汗等国。 

     赫鲁晓夫上台后进行的这一系列改革调整,为即将召开的苏共第二十次 

代表大会作了重要准备。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等人对某些政策变动持不同意 

见。1955年2月马林科夫被迫辞去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由布尔加宁继任。 

1956年6月莫洛托夫被解除了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及外交部长的职务。 

     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14-24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应 

邀列席大会的还有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赫鲁晓夫主持 

大会并作苏共中央工作总结报告。布尔加宁作了关于“六·五”计划的报告。 

     赫鲁晓夫在总结报告中谈到国际形势时,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 

竞赛”和“和平过渡”三个理论问题。这部分论述很引人注目,后被人们称 

为“三和路线”。总结报告正式宣布,“坚决反对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不 

相容的个人崇拜”。大会最后一天深夜,赫鲁晓夫又突然召集内部会议,作 

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该报告于6月4日被美 

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它由于通篇直接激烈谴责斯大林而震惊世界。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在十九大上选出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 

员被更换了47%。赫鲁晓夫当选中央第一书记。 

     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Page 59…

           第二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一、东欧各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东欧各国共产党的建设 东欧各国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形势下建立起 

来的人民民主政权,除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实施共产 

党一党制外,其他则是以反法西斯民族统一阵线为基础的多党联合政府。随 

着各国民主改革的开展和战后国际冷战的加剧,各国内部各党派在内外政策 

上的分歧日益加深,斗争日趋激化。苏联利用苏军驻扎在东欧一些国家的有 

利条件,对各国局势继续施加影响,帮助各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力量,打击反 

动势力,巩固人民政权,确立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地位,或由多党制过渡到共 

产党一党制。 

     东欧各国除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外,原来都有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 

它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曾同共产党并肩战斗,后来又参加了人民政权。各国 

在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中,在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左翼领袖们的共 

同努力下,普遍进行了工人政党的合并。1946年4月,德国苏占区的共产党 

和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了德国统一社会党。1948年2月,罗马尼亚共产党 

同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了罗马尼亚工人党(1965年7月改称共产党)。同 

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与此同时,匈牙利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匈牙利劳动人民党(1956 

年11月改组后称社会主义工人党)。1948年8月,保加利亚共产党同社会 

党合并,组成保加利亚共产党。1950年12月,波兰工人党同社会党合并, 

组成波兰统一工人党。东欧各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的合并,对实 

现这些国家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和统一,对巩固各国人民民主政权起了积极 

作用,但也给这些国家尔后共产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带来某些消极的影 

响。 

     东欧各国的政权建设 在东欧各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过程中,斗争 

最为激烈的是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其次是波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 

国。民主德国则属另一种情况,它是在经过苏德关系的调整以后,在50年代 

中期才开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在匈牙利,资产阶级政党小农党在人民政权建立之初势力较大。1945年 

11月举行议会大选,小农党获得约57%的选票,社会民主党得17。41%的选 

票,共产党16。95%的选票。1946年2月,议会选举小农党的迪尔蒂·佐尔 

丹为共和国主席。该党的纳吉·费纶茨被任命为总理,组织以小农党占优势 

的新政府。他们破坏土地改革,阻挠民主改革的进行。1946年3月,共产党、 

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和工会委员会等组成“左翼联盟”,要求彻底进行 

民主改革,清洗政府中的反动分子。3月7日,首都40万居民集会游行,支 

持左翼联盟。小农党左翼领袖伊斯特万·道比也声明站在左翼联盟方面。12 

月,共产党掌握的保安机关揭露一起“反共和国阴谋案”,涉及小农党一些 

领导人。1947年2月,苏军当局逮捕了小农党总书记科瓦奇·贝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