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作者:东一方(17k2013-06-30完结) >

第648节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作者:东一方(17k2013-06-30完结)-第6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口调查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很可能进去后就出不来,但别无他法,曾国藩必须去做。

李振的一番话,更促使曾国藩全力去做。

李振话锋一转,说道:“人口调查是一件长远的事情,是为其余的大事夯实基础的。有了人口,才可能发展农业,才能发展国家。现在,我们再谈一谈农业的事情。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百姓的生死,这是一件大事。对百姓而言,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完全靠天老爷的心情吃饭。我们要做的,就是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让粮食翻倍,让百姓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们是国家的负责人,我们都不为国家的百姓考虑,谁来考虑呢?”

曾国藩点头,深以为然。

左宗棠朗声道:“是啊,做官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是责任。”

李振闻言,投以赞赏的眼神。

石达开问道:“对农业的发展,大总统有什么想法?”

李振心中早已经有了腹稿,略作沉吟,朗声道:“要发展农业,需要从各方面入手的,因为农业从来不是单一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刚才提及的人口是一个方面,我已经讲述,就不再提及。除此外,还有更多的外在因素影响农业的发展,影响粮食的产量。”

“第一,种子的问题。粮种的好坏程度,都会影响粮食种下之后的产量多少。就目前而言,中国研究粮种的机构和人员远远不足,或者说中国目前根本就没有研究院,没有人专门去研究粮食。目前的主流是考试做官,是想着光宗耀祖,所以没有人去研究这些。在外国,无数的人前仆后继的做研究,他们为之自豪,而我们的人以当官为荣,以旁门左道为耻辱。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研究人员的地位,给予研究粮种的科学家、研究人员予以地位的保证,予以国家的认可,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能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来。”

李振朗声说道:“未来五年,我的初步打算是在每一个省建立至少一座研究院,保证每个省都有研究的人员,保证每个省都有适合自己省份的粮食。”

曾国藩等人点头,深以为然。

旁边记录的人快速的记录,一边记录,一边体会李振的话。

这时候,也是学习的大好时机。

胡林翼想了想,接着额说道:“大总统,要发展研究人员,我认为最好是派人出去留学,或者是派人出去访问。国外已经走在前列,那么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学习外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工作方法,借鉴别人的,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路。”

“可以!”

李振点头。

旋即,李振又说道:“第二,影响粮食增产的因素还有农具、农药等。人生病了要吃药休息,那么粮食生病了也得吃药休息啊!所以,也得研制给予粮食救治的一个环节。这又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未来五年的时间,我想初步建立起保证粮食安全生长的一个机构。”

“第三,粮食的生存环境问题。粮食种下去后,能否获得丰收,得看天老爷的心情。天老爷干旱,或者天老爷长时间下雨,都会导致粮食受到影响。为此,必须开沟筑渠,兴修水利。天干旱了,蓄水池里面有水,能供应粮食的茁壮成长。阴雨绵绵的时候,挖掘的沟渠可以保证水流通畅,不会导致地里一片汪洋。总之,外在能影响粮食的因素,必须要人为的控制,尽力降到最低。”

“第四,国家的大力扶持。先前的研究院、生产工具,或者是挖掘沟渠等等,都是建立在国家大力扶持的情况下的。没有国家支持,这些命令颁布下去后,就是一张废纸。为此,必须明确的发布通告,告知各省的省长,让每个省都能有一个详细的扶持计划,保证农业的发展。”

李振说完后,呷了一口茶,又继续说道:“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并不全面,接下来还需要把这个框架更细化,一步一步的操作下去。人口由曾国藩总理负责,那么,农业交由石达开副总理负责。由石达开副总理组建专门的农业小组,担任负责人,直接对我负责。我可以肯定的说,农业小组的人必须专业,必须要仔细的挑选,因为等过渡时期过后,农业小组的人就会有任命,希望你挑选有能力的人,而不是进来混日子的。”

石达开朗声道:“请大总统放心,石达开必不辱使命。”

顿了顿,石达开又说道:“大总统,要发展农业,肯定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有阳奉阴违的,有不服命令的。我恳请大总统授予调遣军队的权利,能调遣驻军帮助。一旦出现事情,可以随时调兵镇压。”

彭玉麟阻止道:“不可,军队岂能随意调动。”

作为国防部长,彭玉麟在军队有极大的话语权,他一反对,石达开脸色大变。

石达开说道:“彭部长,我是为国家着想。”

彭玉麟神色不卑不亢,说道:“我知道石副总理是为了国家着想,但军队有军队的规矩。你如此随意调动驻军,会影响军队的规定。而且,你没有恶意,但不代表其他的人都是为了国家的。文武分家,文官不经过国防部的同意随意调动军队,一旦遇到别有所图的人,岂不是危险么?”

石达开哼了声,把目光投向李振。

李振皱眉,也感到为难。

赵烈文微微一笑,说道:“驻军不可轻易调动,但法院的人可以抽调出来协助石副总理。一旦遇到问题,由法院方面介入。”

李振说道:“不错,法院已经遍布全国,我认为可行。”

赵烈文和李振都开口,石达开只得无奈点头答应。

第1291章 全国枢纽线

李振一锤定音,农业的事情就此定下。

他拿过笔,记下了刚才的安排,然后才接着说道:“农业之后,我们谈一谈交通的问题。此前,交通方面的事情已经有过讨论,并且当时我阐述了交通的作用。今天,再详细的说说。”

李振目光一转,落在曾国藩身上,问道:“伯涵兄,你对全国的交通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让曾国藩一阵错愕。

之前,都是李振一个人说,他们听,现在成了李振发问。

曾国藩略作思索,不急不缓的说道:“这些年忙于治国,民生方面,我比较熟悉,交通方面的事情我懂的不多。不过我说一件事,大家肯定深有感触,知道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满清时期,从北京到南方广州,没有十天半月不可能达到,甚至遇上炎炎夏季或者阴雨天气,时间拖得更长。现在有了火车,只需要几天就可以南下。十天半个月可以跑一趟来回。交通的构建,对国家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我赞成继续扩大铁路的修筑规模。”

李振又问道:“彭部长,你呢?”

彭玉麟回答道:“铁路的建立对国家的稳定是极为有利的。拿南北来说,火车开通意味着军队随时能南下,轻易的掌控南方。故此,建立全国性的交通枢纽,那是必须的,我全力支持。”

李振又问道:“左校长,你呢?”

左宗棠耸了耸肩,说道:“曾总理和彭部长都说了,我没有说的。”

李振目光转向会议室中其余人,问道:“你们呢?”

一个个人都摇头,面无表情。

李振心中轻叹,碍于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是当世人杰,是国家最优秀的人才,但他们终究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尤其是还饱受封建思想的禁锢,难以开拓思维,想法难以达到李振的地步。甚至,他们不可能有发明家们那样的思维,所以论及交通的时候,仅仅想到了刚开通的铁路。

李振并不责怪,说道:“火车的出现,铁轨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串通无数地方,使得我们对全国的掌控力增强,这的确不错。但交通并不只是火车,全国的交通应该有更多的方式,才能构成全国的交通枢纽线。坦克你们已经看到,这是在陆地上行驶的武器。自行车你们也是知道的,自行车已经取代人力的马车或者是轿子,接下来,必定还有更方便的交通工具,犹如汽车,这是构建枢纽线的关键点。”

“汽车??”

曾国藩眨了眨眼,一脸不解之色。

左宗棠问道:“大总统,汽车是什么东西?”

石达开、赵烈文等人也是一脸古怪之色,不知道汽车是什么玩意儿?

李振微微一笑,解释道:“如果你们多了解外国的情况,就知道汽车是什么东西了,这其实也是一种代步的工具,和自行车一样不用走路就可以前进,所消耗的只是储藏的能源。两百多年前,荷兰的物理学家研制出一种风力车,借助风力可以达到一个小时行驶二十四公里,可惜的是没有风,也就无法前行,只能在有风的地方行驶。”

“一百多年前,法国的科学家制造出来靠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可惜技术太落后,也难以大量的生产。”

“三十多年前,英国的科学家詹姆斯发明了一个小时二十五公里的蒸汽车。这样的蒸汽车,已经是比较符合条件的,但因为汽车需要经常添加煤炭,而且发动的时候声音嘈杂,并且不容易控制,以至于经常出现事故,又被迫停止,这样的汽车便消失在视线中。”

“不管如何,汽车在不断的前进。”

“几年前,法国的一个工人已经发明了内燃机,开始改进汽车。到现在,汽车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是还没有得到推广。就目前来说,内燃机已经是比较符合汽车构造的,不过还有待改进。中国的科学很薄弱,但可以去做。只要肯做,肯向国外学习,一定可以从无到有,逐渐的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汽车。”

“汽车出现,意味着交通将会更加便利。交通靠汽车、火车并行,那么全国的交通枢纽必定搭建起来。不过,代步的交通工具有了,还得修路。想四通八达,就得修筑道路,把全国的道路进行修建。”

李振神情严肃,眼中有无限的期待。

彭玉麟说道:“国家这么大,要修路恐怕非常难。”

李振说道:“我知道困难,但有困难就不做了么?必须要去做,想方设法去做。”

顿了顿,李振说道:“彭部长啊,交通枢纽的最终肯定是发展国家,但目前来说,交通的第一作用是稳固国家。所以,修路的这件事交给你去做。由你组建一个小组,勘测全国的地形地貌,把各省的道路修建草图描绘出来。你是国家的国防部长,知道如何修建道路对国家的稳定更有利。第一步的修建就从这个目标出发。等第一个目标达到后,再想办法修建道路帮助百姓。”

“大总统,我不合适啊!我一窍不通。”

彭玉麟知道接到手的是烫手山芋,不想答应。

李振皱眉道:“有什么不懂的?难道曾总理和石副总理的就容易么?我们没有专业的人才,只能一边学一边做。若是你找得出专业的人才,我把你换下来。”

彭玉麟自然找不到,无奈的道:“我干就是。”

李振点头说道:“交通的事情有了,接下来是最后的工业!”

他的声音变得异常深沉,严肃的说道:“可以说,工业发展是必须的,国家要发展起来,就必须要有工业的发展,这是必经之路。甚至,农业、交通、人口等等的发展,都是为工业的发展夯实基础。一旦国家有了稳固的基础,工业发展才能有了发展的条件。”

涉及工业的事情,在场的人更加糊涂了。

何为工业?

他们都是一问三不知的。

李振表情严肃,说道:“近一百年前,英国的工业开始萌芽发展,时至今日,接近百年时间,早已经成熟。正因为如此,英国才会如此的强盛,发展才会如此迅速。同样,法国、美联邦等国同样如此,因此发展相当迅速。只有满清闭关锁国,以至于被欺负。”

第1292章 中国工业

左宗棠气呼呼的说道:“大总统,过去这么多年时间,中国没有劳什子工业,但在您的带领下,依旧击败了各国的联军。”

对所谓的工业,左宗棠不屑一顾。

想一想也是,曾经的满清被洋人打得一败再败,只得割地赔款。李振出现后,带着军队不断的反击,不仅一统中国,还把割让出去的土地都抢回来,甚至还开疆拓土,有了海外的夏威夷群岛,还有了贝加尔湖区域,以及南方的一大片区域,这都是没有所谓的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左宗棠认为这不是工业的功劳,是因为国家有了强有力的领导人。一个国家没有英明的领导人,皇帝昏庸,才导致国力下降,而李振英明神武,领军取胜,所以能取胜。

显然,这和工业没有关系。

曾国藩一脸认同的表情,点头说道:“大总统,我也赞同左宗棠的说法。圣人说玩物丧志,所谓的工业,都是些奇巧的东西,一旦百姓都沉迷进去,会让国家动乱的,甚至会导致国家的人不思进取。”

李振说道:“伯涵兄,你是无稽之谈。”

曾国藩坚持道:“不管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