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欢天喜帝 >

第42节

欢天喜帝-第42节

小说: 欢天喜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风攥了攥手中之笔,“我知道。”

    宁墨眯眼,“那她……”

    狄风用力抿抿唇,眼角略皱,“我全都知道,但我不会对你说。”他抬头,一双眸子黑不见底,“永不会对你说。”

    …………

    大历十一年秋,邺齐下寿州,南岵寿州以南、秦山以东诸地尽归邺齐所有;邺齐皇帝划原南岵十二州为邺齐下西道,除大将朱雄权知寿州府事,暂领下西道军防事务,自率军三万归京。

    十月末,东路军疫平,右骁卫上将军狄风请旨领军常驻秦山西界,上疑而不决;翰林医官兼殿中监宁墨归京,奏言狄风为军中所重,恳上允其请。

    十一月三日,上命翰林学士拟诏,划秦山以西八州为秦西路,除太府寺少卿高威义秦西路观察使;允狄风所请,着其统领秦西路军防兵务,因其破逐州有功,复其原职,仍领检校靖远大将军衔。

    十一月十二日,京中使司接邺齐来报,邺齐皇帝遣翰林直学士古钦为使,执书携礼赴邰涗遂阳。

    十一月二十八日,古钦抵京,上遣使迎劳于候馆;翌日,遣使宣敕赐窄衣一对、金碟躞一、金涂银冠一、靴一两、衣着三百匹、银二百两、鞍辔马一;又次日,奉见于乾元殿,设黄麾仗及宫县大乐。

    …………

    乾元殿外朝阳垂辉,深秋静冷,青砖宫阶上漫了一片影。

    古钦服前一日所赐,由阁门使一路引至殿门外,并侍宴臣僚宰执、枢密使以下诸官祗候。

    脚下宫砖上,隐现雉翟,暗青色对上眼前明赭殿门,默含苍威。

    他低头,避开自头顶直洒而落的阳光,捧着书匣的手略挪,掌心汗粒附上匣盖鎏金之纹,心底静不下来。

    一年半前,九崇殿上的那个人,那番笑,那锋芒毕现的话语,此时仍在脑中,清晰无比。

    只一念,他便觉局促,手不由将书匣握得更紧。

    沉沉门栓垂落之音自前方传来,左右两侧祗候朝臣均转向对殿。

    殿门缓缓而开,古钦抬头欲望,却被殿角琉璃映过来的一抹光刺花了眼。

    阖眼间,就听见前方宫阶上,蓦地响起一声鞭音,厉声凌空,悠悠尾音久颤不绝,令人耳中微痛。

    有黄衣舍人趋步而来,对着众朝臣略略行了个礼,朗声道:“御驾已至,殿中诸司排当有备,诸位大人请入殿。”

    待宰执先行,他又转身,走至古钦身旁,合袖一揖,“古大人,随我来罢。”

    古钦点头,牢牢捧住书匣,随那舍人走上殿去。

    殿前宫阶,不高不低,可这一步步踏上去,心却愈来愈紧,只觉手中书匣沉重不堪,几要捧跌。

    殿廊明亮,诸臣已列两侧,待他入殿之时,宫县嘉乐骤起,响彻殿间。

    殿上高座泛光耀目,座上之人一袭朱衣,压着身下明黄之色,比那金茫更是气势夺人。

    他站定,不敢抬眼,手将书匣捧至与额齐高,拜下去,开口时声音略颤:“邺齐使古某拜见陛下,愿陛下圣躬万福。”

    耳边只是静,隔了良久,才听得那上方淡淡透下来一声“嗯”,声音且轻且飘,令他恍惚了一瞬。

    殿侧,内侍都知走来,双手伸过来,恭谨地接过那书匣,而后小步而上,呈至御前。

    他手中一空,这才垂臂,屈了屈指节,吸一口气,抬头朝上望去。

    朱红绣缎长褙子衣,其上却无华彩;头上未着冠,发间只一根白玉龙簪,莹莹发亮,绞着那明黑乌丝,艳中显刚。

    英欢看了眼捧匣内侍,却是不接那书匣,只是望着古钦,隔了半晌,忽而启唇轻笑,道:“跪进书匣之礼,你是不知,还是不愿?”

    古钦握拳,脸色发白,一闭眼,屈膝跪了下去,重重叩在殿上,“陛下。”

    左右臣子闻声皆跪,伏地一片,“陛下圣躬万福!”

    英欢抬手接过书匣,待身侧小内监上前来拆,眼望座下,“都平身罢。”

    紫袍玉带如潮涌,宫乐再起。

    殿外,天武官抬邺齐使礼分东西向入,列于殿下,以东为上,而后退出殿外,左右舍人将殿门掩上。

    无了殿外朝阳之光,里面顿显森冷。

    书匣已拆,内监置书于案上,退至座后。

    英欢看着那匣中之书,却是不取,只望着古钦,问道:“此次为何而来?”

    古钦又拜,而后抬头,手指殿上诸礼,“为贺陛下大婚而来,”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为我邺齐皇帝陛下求尚邰涗宗室之女而来。”

    殿中静悄悄的,不出一丝声响,仿佛谁也没有听见他说了什么。

    过了许久,朝臣们才猛地反应过来,倒吸气声此起彼伏,互相望过,开口,却不知说什么。

    英欢怔了半天,眼中才是一动,手飞快上前将匣中之书取出,一边展开一边道:“你说什么?”

    语气惊且不信。

    古钦却再未开口,只是定定地站在殿中,眼望殿角一侧廊幔。

    她目光如火,扫过手中之书,唇微颤,又看了一遍,而后蓦地一合,胸口起伏不休,扬袖,狠狠将那书匣砸至座下,对位列于前的中书三位老臣道:“你们看,看后告诉朕,这上面写了些什么。”

    声音抖得不能自禁。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欲尚邰涗宗室之女为后?!

    撕破了天她也不能相信,他竟会遣使来提这种要求!

    那一夜紫薇花香扑鼻,他俯下身,握着她的足踝,慢慢替她着起丝履;他揽她入怀,在她耳边低声说的那些话,至死她都忘不了。

    心间火苗嘶嘶,火燎般的痛,痛得她浑身直冒冷汗。

    他怎能如此对她……

    他怎能?!

    世上可有比他更狠毒的男人?!

    世上可有比他更无情的帝王?!

    十年辛酸尽归杵州一夜心杳,只是点蜜不足以成全其后之恨,痛亦深,苦亦多,她亏欠他多少,他便伤她几倍。

    满腔俱是怒意俱是痛恨,却不能在这殿上、在众臣面前泄露丝毫心中情境。

    于袖中狠掐自己,忍得牙都将咬碎,才定住面上之色,稳住眼中之神。

    再辛苦不过如此,再难耐不过如此。

    这世上有何人能知她的苦?惟有一人,可那人更让她痛!

    廖峻及其它二位宰执政事阅毕国书,均是皱眉,再呈归于御前,“陛下……”却实在不知能说什么。

    殿上人人皆惊,谁能定得下心思来想此事?!

    古钦收回目光,抬眼去看英欢,辨不出她面上神色究竟如何,便道:“为彰两国盟好,还望陛下允之。”

    英欢下巴微扬,脸色苍白,红唇一点惊目,不肯开口。

    古钦朝殿侧走两步,从天武官奉至殿上诸礼中取出一样来。

    那方盒于众多物什间格外出众,黑漆木外裹着繎金挑丝番缎,素底红案,花贵牡丹,朱色似血。

    他交给内侍都知,抬头对英欢道:“此一物,是我上亲为陛下准备的。”

    内侍都知捧盒一路呈上,英欢垂眼,伸手接过,冰凉缎面划过掌间,竟带起一阵战栗,令她心慌。

    挑开盒口封带,揭开盒盖,一眼看去,手不禁一抖。

    方盒在她掌间,越来越烫,盒面之案似血,盒内之物带血,她的脸,也似要溢出血来。

    那一铺锦单,方方整整地叠于盒间,其上沾了血,干涸之色暗泽无光,却刺得她眼痛。

    痛,痛,痛。

    那一夜的痛,后来的痛,此时的痛,一波缠着一波,瞬间裹身,逼得她几近窒息。

    他竟拿此物来辱她……

    眼角渐湿,心中再作不得思量,她手腕一软,那方盒便落于御案之上。

    英欢侧过头,对内侍道:“备墨。”

    朱墨并笔依言呈上,眼前一片红。

    她重又展开国书,拾笔蘸墨,腕飞挥就,四个朱色大字成于最后一折纸上,压着那些细密小纂,罩着那方玺印。

    如血触墨,朱乌相染,辨不出彼此。

    她将那书匣合好,推至案边,声音甚哑,对古钦开口道:“朕允了。”

    ·

    ·

    ·

    父亲大人远渡重洋来探望我,明晚要去接他,许是不能更新……后面几日的更新争取保证,望大家能够谅解……^+^

   

卷二 一则以欢,一则以喜 欢喜四十五

    岁暮天寒。

    燕平皇城宫内,初雪未销,皑皑之色望之不尽,百花已绝,惟有寒松挺秀。

    嘉宁殿东暖阁中存了丝丝热意,四座三足青铜鎏金熏笼置于殿角,热气沾着香风,于殿中轻荡。

    御案上黑木描金书匣已开,匣中之书平摊于案上,折中带褶,细密小纂满满于上,只是一眼望去,除却最后一纸上那四个朱色大字,再也看不见旁的。

    笔力之重,像要戳穿纸背。

    深红色的四个字,尽显飞扬跋扈之势,似冬雪中渐渐漫开的一滩血,含着奇冷之意,极痛之感,缓缓染至心间。

    贺喜身*座背,眼望那纸,伸手抚上去,指尖轻摩,将那四个字一个个地按压过来,反反复复,几要将纸磨破。

    锦绫袖口满是暖意,掌间却是冰凉。

    他阖眸,脸上棱角愈显锋利,面色黑沉,终是住了手,合掌于案上,再也不动。

    他遣使至邰涗,呈国书于她御前,可她却纵笔其上,朱涂书中之言,又将这书匣送还与他。

    逆胆泼天,无礼至极,当世罕见。

    可这天下除却她,也再无人敢这般对他。

    案侧一角,青花龙凤纹棱口洗中清波涤荡,乌墨之迹仍在,一丝一丝浸入水中,衬得那折上朱字更是刺目。

    ——喜之不尽。

    她允邺齐之请,她道,喜之不尽。

    可他心中为何如被薄刃凌削一般,片片透血!

    就这四个字,便是她要同他说的话。

    他抬眼,再看一回,只觉那字色愈显赤深,眼角不由略微抽搐,指骨似要攥裂。

    从不知世上竟有人敢写这字呈至他眼前;亦不知这简单一字,其后能藏着如许多的深意。

    喜之不尽,喜之不尽……

    朱字望在眼里,转瞬便成簇火,将他一双褐眸烧得通红。

    他一把扬掌,将那龙凤棱口洗打下案去,御品珍瓷扑地而碎,十二条五爪傲龙身形俱裂。

    水墨漫地而淌,被殿槛所阻,又向两侧流去,渗进澄金砖缝中,慢慢没了痕迹。

    殿外舍人闻音而入,恰见贺喜怒不能禁之势,忙噤声,半晌才道:“门下侍郎宋大人在外已候多时……”

    贺喜敛了心头之火,望下去,“宣。”

    案上之书再不能看一眼,挑指将其重重合起,手是越来越冰,心中起了磷峋寒意,将人冻至僵透。

    宋沐之入殿时,靴底踏上殿上未干之水,险些滑倒,慌乱间手中一摞册文折子跌散一地,才稳住身子便要请罪,“陛下恕臣之……”

    贺喜看一眼地上之物,眉微皱,打断他道:“去了长春殿?”

    宋沐之见他言指甚利,也不多瞒,点了点头,道:“是太后诏臣去的,说是要同臣议一议陛下册后之仪,回观往朝,俱无先例可循……”

    贺喜交掌握于膝上,望着他,神色淡漠,不发一言。

    宋沐之只觉冷风凌背,额角却在冒汗,不由低下头,继续道:“太后说,自建隆二年真宗册德妃为后,后世所云册命多不行册礼;仁宗册后不降制于外廷,只命学士草词付中书,其后册礼均从简而为之。此次陛下尚邰涗宗室之女为后,太后欲命太常礼官检祥六礼沿革,参考前朝通礼典故,具为成式……”

    贺喜闻言垂眼,面泛冷笑。

    复六礼?行册典?

    他纳后,纳的却非心中那一人,还要复何六礼,又将行何册典?!

    宋沐之继续道:“太后欲差执政官摄太尉充使,侍从官或判宗正官摄宗正卿充副使。”

    贺喜不言,眼色稍黯。

    宋沐之又道:“以尚书省权为皇后行第。纳采、问名同日,次日纳成、纳吉、告期。”

    贺喜开口,语气生冷,“告期?”

    宋沐之点头,“太后之意,将请期改为告期,亲迎改为命使奉迎。”

    贺喜挑起一侧眉毛,面上隐隐现出戾气,却未开口。

    宋沐之捧册再道:“依太后之意,先遣使至西境奉迎,册礼使随其后;待归京时,文武百官于京郊诣行第班迎;又三日,于文徳殿发六制礼书,行册封大典。”

    语毕,他呈册而上,不再多言。

    贺喜不阅,眼眸淡淡一闪,“宋卿以为太后之议如何?”

    宋沐之低眉垂眼,“臣不知陛下何意。”

    贺喜缓缓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