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前传1 基地前奏 >

第3节

前传1 基地前奏-第3节

小说: 前传1 基地前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丰富的想像力?解铃还需系铃人,最好的解释也许来自阿西莫夫的自述。他曾经说过,撰写《基地》系列故事的灵感,是在地铁中产生的:

  “一九四一年八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了两年,两个月前,德军攻入了苏联,四个

  月后,日本将突袭珍珠港……欧洲在战火中浴血挣扎,整个世界都笼罩在希特勒的魔影之下……

  “不过,八月一号那天,在纽约的地铁火车上,另一件事却占据了我的心思。

  “那时我刚满二十一岁,还在哥伦比亚夫学研究所攻读化学,已经写了三奶幻小说。那

  天我约好了去见《震撼》杂志主编康贝尔,跟他讨论我下一篇小说的大纲,看他愿不愿意采用。

  问题是,直到那时,我心中仍一点概念也没有,根本不知道要写些什么。

  “上了车之后,我决定试试一个我偶尔采用的方法:随便挑一本书,翻开一页,看看第一

  眼见到的东西会给我什么灵感。那天我刚好带了本歌舞剧选集,我随意翻开一页,映入眼帘的

  是一幅一个听兵和他的爱人的图片;听兵使我联想到军事帝国,由军事帝国又联想到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又使我联想到银河帝国——啊哈!我何不写一篇有关一个银河帝国的衰亡故事!毕竟,

  我不但读过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而且前后一共读了三遍!

  这故事不仅有趣,也透露了阿西莫夫的秘密。他寻找灵感的方法,其实就是使用随机联想。在另一篇文章《哪来那么多灵感》里,阿西莫夫对随机联想有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果想要记住甲事件,便将甲联想到另一件较明显的乙事件上;那么下次再看到乙,便立刻会反过来联想到甲。中国古代的结绳记事,也就是应用这个原理。不过上述的联想属于刻意的资讯组合,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人类还会不停地、半无意识地随机组合各种资讯。有些人善于从这些零乱的组合中分析出有用的部分,这就是创意与创见的来源。”

  最喜欢发明各种定律的阿西莫夫,把这办法写成两个定律:

  定律一:一个人必须拥有很多各方面的资讯,也就是必须博学,才有可能发明前所未有的创见。

  定律二:一个人必须善于组合资讯,并且能够分析各种组合的意义,也就是必须够聪明,才有可能发明前所未有的创见。

  除了博学和聪明外,阿西莫夫更提出直觉、勇气和运气三项作为创见的五大要素。用这五大要素来分析阿西莫夫自己,再贴切不过。阿西莫夫博览群书,联想力丰富,擅长运用直觉,所以永远有新鲜点子。他放弃终生教职,去写当时一般人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科幻小说,不能不说极有勇气。话又说回来,他的运气也不错,年纪轻轻刚开始写作,就碰上最肯提拔后进、点子也多的主编康贝尔。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真是一点也不错!没有康贝尔的指点,阿西莫夫也不会写出《夜归》而一举成名。这是美国科幻文坛的一段佳活。阿西莫夫把这归于运莆蕃其实倒不如在五大要素之外,再加第六项:良师和益友。但有趣的是,阿西莫夫谈创见,只强调“大胆假设”却忽略了“小心求证”,所以他终究是小说家而不是科学家。

  这么说来,阿西莫大不仅是天纵奇才,毕竟也有一套刺激灵感的方法,才会创意源源不绝。古人说“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亦是同一道理。如果一个人读破万卷书又行过万里路,外来的随机刺激不断触发他的联想,自然下笔如有神了!

  但是创意固然重要,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个性,并且真正热爱写作,也不会像阿西莫夫一样写出那么多种小说及非小说来。阿西莫夫的作品太多太杂,固然是他的缺点,同时也是他的优点。创意丰富的人多半天性好奇,很难专精一样,因为他事事都有兴趣,今天做这个,明天厌烦了就做那个。所以有的作家(如福楼拜)穷毕生精力只写一本书,却永享千秋盛名;有的作家必须忙碌一生写下几百本书,才赢得大师美誉。这是天性各有不同,无法强求的,谁高谁下倒也难说。以阿西莫夫而论,他只能是阿西莫夫,不可能是福楼拜。

  但综观阿西莫夫的作品,仍有一定脉络可寻——由对人类历史兴亡的感喟出发,从而探究历史决定论及人类(包括机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

  《基地》的缘起固然是阿西莫夫的随机联想已如上述,但在创作过程中,阿西莫夫则提出了大胆的构想。这个奇幻因宋蕃他自己称为“心理史学”,就是运用非常显嬴的数学方法,对各种趋势进行统计研究。阿西莫夫预言,心理史学能够以高度的准确性,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会运动的一般趋势。

  《基地》的构想,显然根据历史决定论的观点,但如果人类整体的变化方向可以预测,个人的自由意志仍然存在吗?阿西莫夫引用气体运动论答复:单一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无法预测的,但如果以全部的气体分子运动来分析,就可出导出气体的运动定律,得出绝对的结论。

  这样的答复不一定令人完全满意(气体分子毕竟和人不同,没有意识也没有意志),但是《基地》三部曲的故事无疑引人入胜,成为阿西莫夫小说里极受欢迎的经典作品。

  无独有偶,历史学家汤恩比也是在旅行的途中,触发灵感,创造出“挑战/回应”的理论。其后汤恩比费了数十年的时光,撰写《历史的研究》来证明他的理论。阿西莫夫则在地铁里想出银河帝国衰亡的故事,其后再添入心理史学的理论,甚至还借用了汤恩比的理论,据此撰写《帝国》及《基地》系列的虚构历史:这两个故事十分有趣,一个人由真实的历史出发,另一个人则进入虚构的历史,但两人的原起点,都是旅行过程激发的联想。

  阿西莫夫另外一个著名的系列《机器人》,虽然故事的架构和气魄不如《帝国》和《基地》系列,但是对科幻界和机器人工程学的影响十分深远。有的评论家认为,阿西莫夫写机器人小说,创造了善良机器人来取代过去的邪恶机器人。其实在阿西莫夫之前,不少科幻作家写机器人并不全是邪恶机器人,即使《莫洛博听岛》里的机器人也有善良的一面。我认为阿西莫夫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有意识却无自由意志的机器人,这是过去的科幻作家不曾想到的。

  过去的机器人或者只是架机器,或者是徒具机器外壳的人类。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显然不只是机器,因为他们拥有意识,会思考也能自行做决定。但这些机器人没有自由意志,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受“机器人三大法则”的约束。

  “机器人三大法则”,是人类控制机器人的安全措施,然而机器人也因此丧失自由意志。机器人不仅不得伤人,甚至没有权利自杀(因为自杀违反第三法则)!但是机器人真的就因此丧失自由意志吗?也不尽然,阿西莫夫自己也写过机器人小说《骗子》,让机器人赫比曲解“伤害”的意义。为了避免人类受到(心理的)伤害,赫比不断说谎,来迎合人类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却没想到欺骗其实伤害更大。

  比较更严重的曲解三大法则,是特别强调第一法则的重要:为了避免人类彼此伤害,所以不能不把人类软禁起来(关入地底世界、关入温室……),由机器人来控制一切。机器人可以不听人类的命令,因为在第二法则和第一法则抵触时,第二法则无效。这么一来,人类反而成为机器人豢养的宠物,丧失自由意志了!

  这三大法则果然有漏洞,但因此让阿西莫夫和后世千千万万的科幻作者,可以钻漏洞创造出变化无穷的故事情节。一直到现在,我们还不时读到科幻小说里引用机器人三大法则,可见阿西莫夫这个点子影响的深远。

  阿西莫夫的逝世,为战后一代科幻作家写下句点。阿西莫夫和克拉克等战后一代科幻作家,相等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大师。这些人学识渊博,想像力丰富,对科学抱持乐观的信心,关怀人类未来的大问题,以理性的态度撰写科幻小说,主要反映白种人的世界观。其后的科幻作家更加多彩多姿,更能反映多元化、多种族的世界观,关心的范围也有了改变,甚至以感性的态度撰写科幻小说。但是大师已去,大师长在。和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一样,真正流传下来的还是能经时间考验的作品。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些经典作品,现在由叶李华等人译成中文,英文汉声出版有限公司精心制作推出,真是令人兴奋的大事,相信读者会喜欢这套作品,百读不厌。

  zxg。jpg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三日

  《基地前传1·基地前奏》作者:'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Xinty665 免费制作

  作者的话

  当我撰写“基地”这个故事的时候(它发表于“震撼科幻小说”一九四二年五月号),根本没想到竟为一系列的故事开了个头。目前为止,它已经扩展成六部小说,共计65万字。当时我也完全没有想到,它会跟我写的有关机器人的短篇与长篇系列,以及银河帝国的长篇统一起来,至今总共累积了十四部,共计145万字。

  如果您研究这些书的出版日期,将会发现一九五七至一九八二年间有长达25年的断层,其间未曾为这个系列做任何补充。并非因为当时我中止写作,事实上,在这四分之一世纪问,我一直以全速写作,只不过我写的是别的东西。我会在一九八二年重拾这个系列,其实不是我自己的意思,而是来自读者与出版者的联合压力,最后终于变得无可抵御。

  无论如何,如今情况已变得足够复杂,我想读者会欢迎见到对本系列的一个简介,因为它们不是依照应该阅读的顺序写出来的。

  这十四部书都由“双日”出版,可谓展现了一部未来的历史。其中内容或许不算完全一致,因为最初我并未考虑到一致性。根据未来史的年代(而不是出版日期),这些书的顺序如下:

  一、《机器人短篇全集》(一九八二年):这是由发表于一九四○至一九七六年间的31个机器人短篇组成,包括较早的《我,机器人》(一九五○年)中的每个故事。自从这个全集问世后,我只再写了一个机器人短篇,那就是《机器人之梦》,它尚未收录在任何“双日”版选集中。

  二、《钢穴》(一九五四年):这是我的第一本机器人长篇。

  三、《裸阳》(一九五七年):第二本机器人长篇。

  四、《曙光中的机器人》(一九八三年):第三本机器人长篇。

  五、《机器人与帝国》(一九八五年):第四本机器人长篇。

  六、《星空暗流》(一九五一年):这是我的第一本帝国长篇。

  七、《繁星若尘》(一九五一年):第二本帝国长篇。

  八、《苍穹微石》(一九五○年):第=!本帝国长篇。

  九、《基地前奏》(一九八八年):这是基地长篇的第一本(但也是目前为止最后完成的一本)。

  十、《基地》(一九五一年):基地长篇的第二本。事实上,它是五个故事的合集,其中四个发表于一九四二至一九四四年间,再加上一九四九年为这本书而写的一篇引介。

  十一、《基地与帝国》(一九五二年):基地长篇的第三本.由两个故事组成,最初发表于一九四五年。

  十二、《第二基地》(一九五三年):基地长篇的第四本,由两个故事组成,最初发表于一九四八与一九四九年。

  十三、《基地边缘》(一九八二年):基地长篇的第五本。

  十四、《基地与地球》(一九八六年):基地长篇的第六本。

  我会在这个系列中再多加几本吗?也许我会。在《机器人与帝国》(五)与《星空暗流》(六)之间,以及《基地前奏》(九)与《基地》(十)之间都能再插一本,当然其他各册之间也都有空间。此外我还能继《基地与地球》(十四)后再写下去——爱写几本就写几本。

  自然,总该有某个限制存在,因为我并不指望永生,但我打算尽可能地继续下去。

  译注一:其实《星空暗流》(六)与《繁星若尘》(七)的顺序应该交换,这想必是阿西莫夫一时的笔误。

  译注二:1993年出版的《迈向基地》应插在《基地前奏》(九)与《基地》(十)之间。

  《基地前传1·基地前奏》作者:'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