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狼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之一是向护航舰艇的舰首前方发射标准的MKⅥ型深水炸弹。然而现在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因为要把深水炸弹发射300 码远,其发射装药所产生的反冲力对小舰的甲板来说是太大了。
此外,深水炸弹不能完全垂直地或很快地下沉,在没有测深声纳的情况下,深水炸弹在杀伤目标的有效距离内爆炸的机会是很小的。
1940 年12 月,英海军军械部门接到任务,要制造一种临时用的舰首发射武器。该部门以前曾为陆军试验过一种无后座力的套管迫击炮,于是决定利用科学家们在战前研究的某些详细说明,对这种迫击炮进行改装。
这种迫击炮被叫做发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刺猬”不是从炮管里面发射出去,而是放在一个钢杆或金属插杆之上,发射管的外壳套在插杆外面,起到了与炮管相同的作用。弹体由电路控制发射,当电路使弹簧松开时,便把插杆推到发射管外,插杆撞击弹体底部的发射药。燃烧的发射药发出的气体在发射管内膨胀,把弹头推离插杆,同时使金属插杆落下回到弹簧上,压紧弹簧准备发射下一发“刺猬”弹头。
这就是说,发射管发射时所产生的大部分后座力都用于使金属插杆回到原位置上,而不是使整个武器回到它的支架上。这种武器由每行四个插杆共六行组成,每行稍有偏斜,这样“刺猬”弹就能成直径为30 英尺的环形散布,相互之间的距离小于德潜艇的平均宽度(约20 英尺)。每行金属杆可以向上翘起20°左右,以防舰艇左右摇摆。发射方法是每次使用两个插杆,迅速连续发射,这样,自己的艇甲板就不至于承受24 个插杆同时发射的联合座力。
还决定把炸弹装上触发引信,在接触到德潜艇时爆炸。当对发射器的改进工作还在进行时,在萨里船坞就已对各种引信进行了试验。
最后选定的引信有一个叶片装置,在弹头落水时,叶片能随弹体在海水中运动而旋转,这就防止了触发引信一进入水中就引爆弹体的问题。当时片转动时,就有一个螺旋转动的力去掉其惯性重量,而这种惯性重量能使另一个弹簧在弹壳内把撞针装置向前压。
当有惯性重量时,就有一个螺旋转动的力去掉其惯性重量,而这种惯性重量能使另一个弹簧在弹壳内把撞针装置向前压。当有惯性重量时,雷管与撞针成一排,于是在弹体碰到目标或被附近的爆炸振动时,惯性重量就能从撞针放出,射向前方,撞击雷管,使弹体爆炸。
最初试验时,触发引信位于弹尾,但不令人满意,所以决定放到弹头。
弹体的设计是只在碰到坚硬的物体时才爆炸,而不是按定深程度,即可能离潜艇还有一定距离时爆炸,因此需要的炸药量很少(32磅铝末混合炸药)。
“刺猬”弹的最初试验是在“女巫”号上进行的。试验表明,唯一的缺点是发射电路的问题,这种电路容易潮湿。
后来设计了依靠击发的新电路,但是试验的结果令人很不满意,所以仍然保留了电力电路。“韦斯特科特”号在利物浦湾做了进一步试验。
1942 年1 月,这种武器首次用于海上作战。“韦斯特科特”号于1942年2 月使用这种武器首次成功地击沉了U —581 潜艇。
“刺猬”弹有一个缺点,就是需要准确和集中地发射,在紧急进行反击的情况下,往往为了求快而做不到这一点。一颗没命中的“刺猬”弹对德潜艇丝毫没有伤害,对潜艇艇员的士气也不会造成影响,反倒使护航舰艇上自己的舰员感到扫兴。在攻击中经过10 至15 分钟的密集射击之后,出现的确是没有命中的寂静。这是非常令人沮丧的,而且在使用深水炸弹时,护航舰艇的舰员起码总可以对爆炸的噪声和隆起的海水感到振奋。
他们总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即使没有击沉德潜艇,深水炸弹的爆炸也一定会使潜艇发生很大震动,会对艇员造成精神上的威胁。由于这个原因,有些护航舰艇仍愿意使用深水炸弹而不愿使用“刺猬”弹,尽管“刺猬”弹还是有较大的成功机会。
“刺猬”弹的详图送到美国后,美国立即将这种型号投入了生产。而在小型舰艇上,由于存在着空间、载重量和后座力的问题,不能装载原尺寸的“刺猬”弹,因而研制了一种能发射4 或8 个弹头的“捕鼠器”发射器。
根据科学家们的上述设想,于1942 年2 月开始研制一种新型的舰首投掷武器。这种武器叫作“乌贼”型深水炸弹发射器。
它由一座三个迫击炮式的发射管组成,发射管的固定仰角为45°,能够向垂面两侧倾斜15°,以防舰艇向左右摇摆。每个发射管与武器的瞄准点稍有偏斜,这样“乌贼”弹落下时就成三角形散布开,三角形的大小大约是每个炸弹有效杀伤半径的两倍。“乌贼”弹内含有100 磅铝末混合炸药,使用定时引信引爆。
这种武器是与144Q 测深声纳联合使用,引信的走时装置在临发射之前装定,使“乌贼”弹在定深的深度上爆炸。弹体的形状要能迅速地在水中垂直下落。
“乌贼”型发射器及其补充弹药占了很大重量和空间,因此在“堡”级轻护卫舰上只有装一个发射器的地方。较大的“湖”级能装2 个发射器,发射一组六个炸弹,可以覆盖目标所在的深度。
“乌贼”发射器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武器,由于它非常准确,所以人们宁愿使用它而不愿使用深水炸弹。装有这种武器的第一艘舰艇是1943 年9 月建成的“哈德利堡”号轻护卫舰。1944 年3 月,第二护航大队的“基林海湖”号使用这种武器第一次击沉了U —736 潜艇。
1942 年2 月份,磁探仪在美国海军开始使用。
在战争爆发之前,以亨利·梯泽德爵士为主席的英国委员会就已经讨论了利用地球磁场从飞机上发现潜艇的可能性。1939 年冬至1040 年春,在法恩巴勒进行了多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艘潜艇在水中通过时所引起的地球磁场的变化非常微小,利用当时英国的磁力探测仪器,根本不可能使这种想法有所发展。这个想法后来被美国接受了,他们在1940 年开始研究磁力探测仪。到1941 年底,已能探测到400 英尺距离上处于下潜状态的潜艇。
当时的磁力探测仪还不太敏感,也不太准确,因为德国ⅦcU 型潜艇在400 英尺的距离上所产生的磁场只有10 伽马,而地球磁场的强度为50000 伽马,这就是说,必须探测到小于1 :5000 伽马的磁场变化。
加之潜艇的磁场强度是与潜艇所在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因而探测这样微小的磁场变化就变得更为困难了。为了取得最佳探测条件,飞机必须与地球磁场保持成一条直线,偏差不能超过1/10 度。
除了这些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外,还有飞机本身产生的磁场问题,这也影响仪器的精确度。飞机本身的磁场可通过防护层和使用非铁类金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磁力探测仪通常装在飞机的翼尖或机尾上,与一个转动的纸滚相联,由一支活动的笔尖在纸滚上写出磁场强度的读数。1942 年,对磁力探测仪做了进一步试验。磁力探测仪于1943 年7 月在美国海军Vp—63“卡塔林纳”式飞机中队开始使用。
美国原打算使用磁力探测仪作为最后测位装置,搜索在飞机到达阵位前已来得及下潜的潜艇,然后声纳浮标在磁力探测仪的帮助下对潜艇进行跟踪。然而最后,磁力探测仪还是只能单独使用。
它的缺点是在公海大面积搜索时毫无胜处,使用只限于直布罗陀海峡和加勒比海。磁力探测器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是被动的,也就是说,它的探测不会被潜艇察觉,潜艇也没有发现磁力探测仪的器材。
而雷达和声纳都是靠发射某种波束来进行探测的主动式探测器,这些发射波都可能被潜艇发现。
1940 年6 月份,驻德文郡奇弗诺的第172 中队的“威灵顿”式飞机开始使用“利”式探照灯,9 月份,第二中队(第179 中队)的“威灵顿”式飞机也开始用“利”式探照灯进行作战。
1940 年9 月,利空军中校根据英国岸防航空兵司令的要求提出了一份设计,目的是为了协助飞机对已被ASV 雷达发现的水面上的德潜艇进行夜间攻击。
他于1940 年10 月交出的设计构思是使用一部24 英寸10。5 于瓦的海军探照灯,探照灯的作用距离为5000 码。
这种探照灯装在“威灵顿”式轰炸机机腹一个可以伸出的装置中,该装置在水平和垂直平面上转动20°,用液压机械装置进行升降。用火炮上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由副驾驶员在飞机头部的倾斜位置上操纵。
1941 年3 月进行了首次试验。4 月和5 月,为了使“利”式探照灯与雷达配合使用,由英潜艇H —31 做了进一步试验。
“利”式探照灯由7 个点滴式蓄电池供电,能发出8 千万烛光,并足够持续照射半分钟之久。
最初,光束散度为4 °。由于光大强烈,使得有些飞行员想飞到光束下面去,结果掉到海里。这个问题以及使人眩晕的问题通过降低光束得到了解决,即只使用光束的未端去照射目标,飞行员在目标被照射到之前完全能集中精力使用仪器。
后来又研制出一种吊舱型的“利”式探照灯,供“解放者”式和“卡塔林纳”式飞机使用,海军航空兵一些“剑鱼”式飞机后来也使用了这种探照灯。
1942 年12 月,英国把“利”式探照灯和吊舱装置的详细资料交给了美国。美国海军进行多次试验后,研制出了美国型号的“利”式探照灯,即L —7 。以后L—7 又被L —18 代替,L —18 采用了较小的18 英寸的光源。
第一次带“利”式探照灯的飞行于6 月4 日开始。雷达员通过Asv Ⅱ型雷达在6 英里多的距离处发现了潜艇,随即引导飞机向目标飞去。飞机下降到250 英尺,“利”式探照灯在飞向目标过程中一直处于放下的位置。探照灯在1 英里的距离上被打开,但未能照到目标。当飞机从该区域上空飞过时,在左翼下方发现了一艘很大的潜艇。由于基地气象预报的错误,机内的气压高度表走错了,结果高度表的读数错了100 英尺。
飞机估计到气压高度表可能有错误,便转向进行第二次搜索,潜艇没有按正常的程序下潜,而是停留在水面上。当飞机到达正确的250 英尺高度并用4 个250 磅的新式深水炸弹对潜艇进行了夹叉投弹,这种深水炸弹本应把潜艇击沉,但由于它们是在25 英尺以下爆炸,结果潜艇只是严重受损并设法驶回了港口。
此次事件这后,第172 中队的飞机在6 、7 月份曾10 次发现潜艇,6 次进行了攻击,一名在英国空军服役的美国飞行员在7 月5 日击沉了U —502 潜艇,获得了第一次用“利”式探照灯击沉潜艇的荣誉。
由于这些攻击,邓尼茨命令,从7 月16 日起,所有潜艇都要在夜间由水下航行通过比斯开湾,这就是说,潜艇要在昼间上浮充电,结果被发现潜艇的次数大为增加。
由于有“利”式探照灯,又有新式深水炸弹(装有25 英尺走深的精确引信及铝未混合作药),英国岸防航空兵终于成了一支能日益限制德潜艇行动自由的真正有效的反潜部队。
1939 年英国海军使用的标准深水炸弹MKw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未使用的深水炸弹区别不大。深水炸弹的发展是水鱼雷部门的责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火炮和鱼雷上。用于研制反潜武器的经费非常少,只对引信、雷管及其外壳的加固做了很小的改进。
深水炸弹是靠水压爆炸的。定深开关在转动时移动了大小不同的6 个孔(可使深水炸弹在不同的深度上起爆),这样,一个孔对准进气孔后,水便进入水密的引信室。孔的大小决定水进入引信室的快慢(进入得快,深水炸弹在浅深度上爆炸;进入得慢,在大深度上爆炸)。
松开深水炸弹另一端的安全夹,一个有力的弹簧便松开,使引火药滑开雷管。当引信室注满水后,另一个弹簧便松开,把撞击雷管猛推向火棉引火药,火棉引火药爆炸,引爆满装的阿马图和米诺尔中性炸药。深水炸弹是一种非常不精确的炸弹,因为它在水中不是沿着垂直路线运动,而是向下翻滚,杀伤率很低。
1939 年使用的发射炮是索尼克罗夫MKI 型。它是用21 磅的爆炸药筒将托架与所托载的深水炸弹一道从发射炮中抛射出去。后来,MKI 型被MKⅣ型代替。在MKⅣ型中,托架变成了发射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装在各药室内的爆炸药燃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