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埔军校(全文)-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⑸堂裨硕⑿亩侍狻⒕又械恼喂ぷ鳌⒔ü蟾佟⒉黄降忍踉肌⒏髦匾〉恼尉米纯觥⑴┐逦侍庋芯俊⒏鞴沃贫缺冉涎芯俊⒏鞴普冉涎芯俊⒆罱挝侍狻⒕幽谌葜芯俊⑹导使ぷ髦傅肌⒆芾硌怠⒈镜沉煨渲匾惭荨⑷裾巍⒅泄梦侍狻⒅泄普侍狻⒏锩妨涎芯俊⒕醚Ц怕邸⒗投硕⒀硕4右陨细骺颇谌菘矗40多门课程都和现实紧密联系。每门课程的开设,都相对当时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说明军校的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视学以致用的。
大纲并就每一课程详细规定了教授事项,如“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科目规定共讲6课,这6课的教授中心议题依次是:军队的性质、兵士与民众的心理、平时对于兵士的政治工作、平时对于民众的政治工作、战时对于兵士民众的政治工作、战时对于敌人俘虏的政治工作。这些讲授内容,都是现实工作中一些问题的参考答案和解决方法,具体而实用,课堂上讲的东西,又几乎都是昨天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拿到今天来讲,总结经验教训。因此说,学生们今天在课堂上学的,明天就可直接运用于实践中,这种活生生的“现身说法”的教学方法,其效率之高、效果之大也就显而易见了。故黄埔军校前几期毕业生之所以能取得日后辉煌业绩,无不与在校学习时培养的求实精神有关。
3.大纲合理安排课时,重视社会实践,以达到学用结合的最终目的和培养目标。
大纲规定,政治大队的培养目标,是军队中做政治工作的人才,如党代表、政治指导员及政治部工作人员。授课时间,每周18次,每次70分钟,全修业时间为8个月,分为3大段时间,循环式上课,共授课446次。军官大队的培养目标,是军队中的下级干部人才,如部队官长、官佐及各种服务人员。授课时间,每周6次,每次70分钟,全修业时间为8个月,共授课148次。
政治大队的讲演课约占总课时的二十分之一。讨论30次,约占总课
时的十四分之一。测验12次,约占总课时的三十七分之一。实习课(深
入社会调查)46次,约占总课时的十分之一。综上参加社会实践共有88
次,与在课堂上听课学理论的时间比例是1∶5。军官大队参加社会实践
课共有38次,与在课堂上听课学理论的时间比例是1∶4。仅由此比例数
政治部人员合影,前左三是聂荣臻。
字,足见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重视理论灌输,更重视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
军校办学在社会,把课堂开在当代思想潮流的峰巅之上。政治教育除正课外,大纲规定每期学生另安排有讲演课22次,请当时的一些理论家、社会名流来校讲演社会上正出现的思潮和争论的问题,讲军校、军人与当前社会的关系与历史使命,讲学生最关心的一些论题。让学生直接参加革命实践,辨别是非。正确与错误,落后与先进,学生们自有各自的见解和评说。
以俄为师,以争主义之胜利(1)
有了政治教育方案、计划及大纲,还不等于政治教育已具体实施,要把教学方针变为现实实践,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之所以取得了显著成就,除了有既定的政治教育方针及安排计划外,还有一套具体实施政治教育的保障措施及方法和组织。
当时,国共两党的许多重要人物,无论是在军校任职的,还是没有任职的,对军校的政治教育都十分重视。孙中山在开学演说中,明确地阐述了学习政治和研究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指出:“如果没有革命志气,不研究革命道理,像满清末年所练的新建陆军,都有精良的长枪大炮,海军有很坚固的战舰和鱼雷艇,却总不能发扬革命事业。”他还着重讲述了学习的方法,说:“要造就高深学问,是用什么方法呢?造就高深学问的方法,不但是每日在课堂之内,要先学先生所教的学问,还要举一反三,自己去推广。在讲堂之外,要须注重自修的功夫,把关于军事学和革命道理的各种书籍及一切杂志报章,都要参考研究。”孙中山非常关注黄埔军校的健康发展,他在日理万机之余,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位于军校中心的“学海楼”小住。军校本着他的要求,严格掌握“政治与军事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方针,由环境设施到训练内容都注重灌输革命精神。
政治部秘书聂荣臻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始终十分重视,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周恩来在主持军校政治部工作时,更是特别强调军队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军队政治工作,主要是进行政治教育。他希望全校学生要“努力研究主义”,“不要自高自大,要虚心求学,以达到学业成功,而实行革命。”周恩来除了亲自讲课、作报告之外,还邀请毛泽东、张太雷、苏兆征等人到军校讲演。课堂上,共产党人是学生们的好老师;平时,他们又是学生们的好朋友。如“周恩来主任晚上找学生个别谈话,不论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员都一样找了谈。”共产党人那种平易近人的革命家风度和高尚的革命思想境界,深深打动着学生们的心,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黄埔军校创建时,“以俄为师”,在校中设立了专门政治机构及政工人员。军校的一切命令,都由党代表副署交校长执行,未经党代表副署的命令完全无效。政治部负责全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政治部主任是党代表的参谋长,在特殊情况下,可代行党代表职权。军校学习列宁创建红军的经验,建立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一新其面目。”这种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新军队区别于旧军队的一个显著标志。
军校政治部专司政治党务教育宣传等工作,对学生的政治教育起着最高的领导地位作用。军校第一任党代表廖仲恺,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新三民主义的忠实执行者,国民党左派领袖。政治部主任在开始时是戴季陶,不很称职,致使“政治部很清淡”,由于戴只钻“奥深理论”,对军校学生的实际却了解不多,军校政治工作没有什么开展。后经校党代表廖仲恺、校长蒋中正、军事顾问加伦3人会商,决定请中国共产党推荐1名适当人选做政治部主任。1924年秋,共产党派周恩来到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一职。
军校政治部在周恩来领导下,很快打开了局面。他与政治部工作人员共同制定政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政治教育的要求是“使学生彻底了解他们自己的责任”,“彻底了解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养成士兵明确的政治观点”,等等。周恩来除管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积极协助校内国民党党部工作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在优秀的学生中积极发展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党员、团员为骨干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并出版发行会刊《中国军人》,宣传马列主义,团结教育本校师生及全国军人。1926年1月,共产党员熊雄接任政治部主任,直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一直由共产党人直接领导。
以俄为师,以争主义之胜利(2)
共产党人在主管军校政治部期间,军校政治教育采取了多种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军校面貌焕然一新。政治部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除了党代表、苏联顾问亲自兼课外,还专门聘请了萧楚女、恽代英、张秋人、聂荣臻、高语罕、周逸群、韩麟符、许德珩等著名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到军校任政治教官。周恩来更是经常给学生们讲课,如他在1925年专门作了题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和《武力与民众》等报告,深刻阐述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意义、任务和作用。同时,政治部还邀请校外政治活动家、著名人士如毛泽东、刘少奇、张太雷、苏兆征、刘尔崧、鲁迅到校讲演。政治部还组织了俱乐部,组织官兵开展政治讨论与研究,成立血花剧社,油印《士兵之友》,办壁报以及出版《黄埔日刊》、《武力与民众》、《帝国主义》、《各国革命运动概况》等政治刊物,宣传革命思想,推动了军校政治教育的蓬勃开展。
《黄埔日刊》一页周恩来在主持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期间,对全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分工,制定了工作细则和条例,如《政治部服务细则》、《本校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条例》、《宣传队组织条例》、《政治讨论会规则》等。此外,军校政治部还建立了政治问答制度。上述制度的建立与规则、条例的制定,对于搞好军校的政治教育并使其走向正规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毛泽东在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作经验时说:“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而这种制度在中国的实行正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
黄埔军校在共产国际帮助和中国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努力之下,在政治教育训练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负责管理和担任政工任务者绝大多数是共产党人。
军校党组织在校中的公开活动基本上是以政治部为公开阵地,因为军校中共产党员几乎全是在做军校中的政治工作。黄埔军校政治部是校本部下设的6个部其中之一,其他5个部是教练部、教授部、管理部、军需部、军医部。政治部的职能是掌管全校政治教育、党务和宣传。《政治部服务规则》规定了政治部的任务:对于全体官佐、员生、士兵、伕工负有政治训练或指导之责,使其具有正确的政治知识,增进革命精神,自觉地遵守革命纪律,坚信本党主义之信仰,完成国民革命之历史使命。对外负责宣传组织及政治指导之责,务必使人民确知革命军为被压迫民众谋利益而奋斗,以实现孙中山关于武力与人民结合,成为人民之武力之遗训,而收军事行动上得人民帮助之实效。
政治主任教官恽代英政治部设主任、副主任。主任承校长、党代表或副校长之命,教育长之指导,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指挥、监督,负责全校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因此,如周恩来在任政治部主任期间,实际上是受国共两党双重领导,只不过他是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政治部机关还有秘书辅助主任及副主任,督促全部部务工作。聂荣臻曾任秘书。在秘书指导下,随从书记保管及收发重要文件及临时派出对外交涉等事。黄埔军校在广州的中期、后期,政治部下设:编译委员会、政治指导员、教官、总务科、宣传科、党务科,各科下设若干股。在政治教官中,政治主任教官受政治部主任及副主任指挥,同各教官负责实施政治教育,政治教官辅助政治主任教官,分别担任政治课程教学。
政治教育人员构成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多为专职政工人员。如先后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熊雄,政治部副主任鲁易,秘书聂荣臻,政治主任教官恽代英,政治教官萧楚女、欧阳建修、张秋人、李合林,曾任组织科长的杨其纲,任宣传科长的安体诚,政治讲师于树德等。二是当时国民党党政要人兼任政治教官,如:胡汉民、汪精卫、邵元冲、顾孟余、丁维芬,还有曾首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国民党理论权威戴季陶等人。三是邀请当时的一些社会名流来军校作政治演讲。四是教导团连以上单位设立的党代表直接授课。由以上所述可见,共产党人在军校政治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一明显的师资力量对比,也是军校政治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以俄为师,以争主义之胜利(3)
黄埔军校广州时期的第1至第5期学生在军校中所接受的政治教育,黄埔军校第2期政治部职员合影基本上是依照政治教育大纲具体实施的。但是,各期学生由于在校时间不同,所受的政治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政治教育大纲在科目内容上前后也不相一致,后期较详实于前期。如在办校初期,规定的政治课程有8门,详细科目依次是:帝国主义的解剖、中国民族革命问题、社会发展史、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国近代民族革命史、各国政党史略、三民主义、国民党史。1925年军校的政治课多达26门。在1926年的政治教育大纲中,科目已多达40余种。但后期科目虽详细于前期,在内容上则基本上是大体一致的,是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