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三兄弟-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瑞金东华山古庙养病的毛泽东,应周恩来电召,急急赶往前线,参加苏区中央局江口会议,商议红军攻赣撤围后的行动部署。
毛泽民找到大哥告急:红军再不赶快筹集资财,银行的大门就要关起来了。
毛泽东告诉他:红军攻赣撤围后,本应向赣东北和闽西北方向发展,扩大苏区,筹集资财。可是在中央局江口会议上,有些人却偏偏死抱住攻打中心城市的圣旨不放,硬要将红军分成中、西两路军,夹赣江而下,往死胡同里钻。“不改变这个部署,要筹到很多现款,难哪!”毛泽东不无忧虑地说。
“你们不是已经办起了钨砂公司吗?多挖些钨砂拿到白区去卖,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这是一条可靠的出路!”
毛泽民两手一摊:“可这远水难解近渴啊!”
毛泽东说:“我们再想想吧。”
半个多月后,毛泽民在瑞金突然接到通知,要他立即从红军大学供给班挑选20名学员,赶往福建龙岩,随红军东路军赴漳州前线。
原来,苏区中央局江口会议后,毛泽东以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身分跟随红军中路军行动。中路军由红一、五军团组成,林彪为总指挥,聂荣臻为政治委员。行军途中,毛泽东耐心地说服林、聂并征得周恩来同意,将中路军改为东路军,入闽作战。4月10日,毛泽东指挥红军攻克了龙岩城。
毛泽民带领红军大学的20名学员,以急行军的速度朝前线奔去。清明时节,春雨绵绵。毛泽民撑着一把破纸伞,走在队伍前头。他的腰间,扎着皮带,左边是一只布挎包,装着一只小算盘;右边是一支小手枪。山路泥泞,穿着的一双破胶鞋早已磨平了底,他一步一滑,几次跌倒在地,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待他们赶到漳州时,毛泽东率领部队攻占漳州城已经大半天了。
漳州近海,是闽南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侨胞之乡,十分殷富。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就在漳州开设了商店。银行、钱庄也有好几家,规模都不小。毛泽东指挥红军攻取漳州,进占闽南,其战略意图,除歼灭闽南敌军张贞师、调动粤敌以巩固中央苏区外,筹款和征集资财,也是主要目的之一。
红军入城后,毛泽东住在城西芝山南麓的小红楼,东路军司令部和政治部分别设在附近的“干之楼”和寻源中学的一幢楼房内。
毛泽东在入城后的第二天,就在小红楼召开东路军师长、政委以上干部会,简单地总结了攻漳战役,着重讨论了下一步工作。为了更好地领导筹款工作,决定成立筹款委员会,由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为主任,毛泽民为副主任。毛泽民和他带来的红大学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罗荣桓工作,接收各部队上交的筹款所得,组织力量将它们安全运回苏区。
毛泽民住在东路军政治部。他和罗荣桓一起,协助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筹款政策:没收土豪、军阀财产和官僚资本,动员其他民族资本家和中小商人捐款资助红军。
漳州城的工商业,按行业分为43“途”,各“途”都成立有公会。各级筹款委员会下达筹款任务后,商界各途公会便承领捐助数目,然后视各商户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分别派捐摊款,限期交纳。捐款额分大、中、小三等,每等中又有多级差别,数额由100元至2000元不等。交款后,红军发给“借款交清,给予保护”的证明。
毛泽民和罗荣桓每天都要听取各部队的筹款情况汇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他还找商人谈话,做商人的工作,希望他们与红军保持经常联系,互通有无;逐个了解资本家的财产应没收多少,没收是否按政策办事。整个筹款过程中,红军都严格执行了政策。陈嘉庚先生在漳州开设的是家鞋店。店里的“家长”(老板)因对红军不了解,已躲避一方。红军打开店门后,只拿走了该店应捐款项价值的胶鞋,留下了收据。全国解放后,陈嘉庚先生谈起此事,还不断称赞红军讲信用、守纪律。
一天下午,毛泽东的警卫员吴吉清跑来通知毛泽民,要他赶快到毛泽东住的小红楼去。
毛泽民跨进毛泽东的办公室兼卧室,只见大哥的对面坐着一位圆脸大眼、矮小精干、身穿唐装的中年人,正在和大哥说话。见毛泽民来到,毛泽东指着那人介绍说:
“泽民,这就是子恢同志,龙岩人氏。他呀,拜过孔夫子,留过洋,当过店员跑过行商,也带过兵打过仗,可是个有学问的人呢!”
毛泽民赶紧上前握住邓子恢的手,高兴地说:“子恢同志,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我们盼望你这个财政部长上任,眼睛都盼穿了!”
邓子恢一边请毛泽民坐下,一边说:“我是近几天才知道这事啊,没办法!”邓子恢原是闽西苏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0年3月被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8月,因对李立三“左”倾错误不满,受到错误批评,随后便调到福建省委任巡视员,在闽东、闽南各地从事农民运动,最近又调任中共厦门市委巡视员。
毛泽东对邓子恢说:“你暂时先在这里,协助东路军工作一段时间。待这里的工作有个头绪后,你就赶快到瑞金上任吧。泽民跟我说过,国家银行的纸币,还等着你这个财政部长签字付印呢。”
红军进占漳州49天,筹款百万元,还筹集了大量布匹、粮食、食盐、胶鞋、药品等物资。周恩来和福建省委、省苏政府,早已从苏区动员和组织3000多民工前来搬运战利品。毛泽民昼夜不停地安排民工们将这些物资往回搬运。他还让有关同志动员和组织漳州市的汽车运输工人帮助红军运输。一时间,公路上20辆汽车穿梭来往;永丰溪中百舸争流;通往龙岩、长汀、瑞金约700华里长的崎岖山道间,托运战利品的人流日夜不息。东路军2万多名红军指战员,也每人发到2套灰军装、1床被子、2双胶鞋、2双袜子和2块大洋。
毛泽民将筹得的现洋和金银运回苏区后,按照人民委员会的决定,拨出其中的一部分,选择石城县一个叫烂泥垅地方的一个隐蔽的山洞,建立了秘密金库,并且规定,不经中央批准和不到万不得已时,秘密金库的钱不能动用。
“带枪的银行家”,这在中国银行史乃至世界银行史上都是罕见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时代,才能出现毛泽民这样“带枪的银行家”。1932年八九月间,临时中央政府任命毛泽民兼任中央财政特派员,专门负责红军部队在战区的筹款工作。他奔波于炮火连天的战场之中,实现了他上前线的愿望,也为苏维埃国家银行增添了光辉。
第十五章 赤都掌财人民政府终于有了自己的票子
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之前,根据地流通的货币十分混乱。既有江西工农银行的铜元券,也有闽西工农银行的银元券,还有光洋和国民党的纸票,甚至有清朝时期的铜板。人们购买物品,抓一把各式各样的票子出来,有时连账也算不清。有些红军战士思想单纯,认为革命战士不用国民党的钞票,有时在战场上缴获了国民党现钞,就放火焚烧,他们不知道这些钞票在国民党统治区可以买到许多苏区奇缺的物资,比如食盐、大米等。
毛泽民看到这些情况,感到十分心痛,也十分着急。国家银行成立后,他把统一苏区的货币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黄亚光不负毛泽民的厚望,在1931年12月底就将国家银行的纸币票样设计好了。他过去曾在长汀郡中学堂教过图画课,绘画功力确实不浅。根据毛泽民的要求,他共设计出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等5种面值的票样。
“壹元”票币,正面为紫红色,上边横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12字,中央有列宁头像,左、右两个大五角星,星内分别有“壹”“圆”二字,下边方框内横书“凭票即付银币壹圆”8字。四角小圆圈内,各有个“壹”字,号码为红色。票币下面左为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签字,右为中央财政部长邓子恢签字。背面为草绿色,票券中央方框内有英文“ONE”字样,两边五角星内各有大阿拉伯“1”字。票券上边横书“国家银行”4字,下边框内是发行年份。
“伍角”票币,正面为紫色,中央有梅花图案,其他地方除数字不同外,与“壹圆”票币图案一样。
据说在设计“壹圆”票币图案时,按国际惯例,有人提议,既然是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就应画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头像。毛泽东不同意,说列宁才是无产阶级真正的领袖。
印刷纸币,还得影制铜版,要有专印钞票的纸张、油墨。这些在苏区都没有。经请示项英同意,毛泽民派出专人,经过瑞金—永定—大埔—汕头—香港—上海的秘密交通线,携带数千元现款,前往上海影制各种面值的铜版,到香港购买印刷材料。可是,国民党统治严密,影印铜版实在不易。在香港购买的印刷材料,也因敌人重重封锁,一时运不进来。
毛泽民食不甘味,睡不安席。他带着曹菊如,钻进深山老林,来到纸槽,与造纸工人商量自己生产印钞纸。赣南闽西多山,山上到处有茂密的竹林。当地人民历来有用毛竹造纸的手工作坊式的纸厂,遍布深山。
工人们说:要造出能水浸耐酸碱又有韧性的印钞纸,必须选择纤维多的原料加工成纸浆才行。
毛泽民请工人们进行试验。他根据工人师傅的建议,发动群众大量采集纤维多的树皮、竹子、麻,收集破布烂鞋,组织人力用石灰水漂,用米臼捣,用水碓舂,用木棒捶,终于做成合格纸浆,送到造纸厂。工人们很快将印钞纸生产了出来。
毛泽民和曹菊如又来到纸厂,检验纸张质量。
纸厂厂长指着一个个木盆告诉他们:“这张纸在醋水里浸了7天没烂;这张纸在碱水里泡了7天才化掉。这两种纸都适合印钞票。”
毛泽民点头,问:“这种纸白区能造吗?”
厂长说:“造得比我们好。”
“敌人用这样的纸印刷假钞,怎么办?”毛泽民刚舒展的眉头又皱拢起来。
几天后,他终于想出一个防伪办法:在纸浆中渗入少量细羊毛。用这种纸印出的真钞,一烧能闻出羊毛焦臭味,假钞一烧则没有这种味。他严格命令厂长指定一名共产党员专做这项工作,绝对保密,出了问题惟他们是问。
毛泽民解决了纸张问题,又与中央印刷厂厂长陈祥生和副厂长杨其鑫一起,研究影制印钞铜版。
中央印刷厂设在叶坪的下陂坞村,离国家银行不远。它的前身是东固印刷厂和兴国印刷厂。东固印刷厂的印刷机,是1930年10月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下吉安时缴获的。1931年九十月间,这两个厂迁到瑞金叶坪,合并在一起。后来,又从长汀的毛新铭印刷所迁来部分机器和工人。
毛泽民问两位厂长:“能不能自己想办法影制铜版?”
陈祥生半天不吭声,过了许久,才说:“江西工农银行原来准备印刷发行一元券纸币,在上海影制好了铜版。我看它上面的列宁头像和黄亚光现在画的差不多,字体也相似。”
毛泽民眉毛一扬,大胆设想:“能不能利用这块铜版,剪制实贴凑合成我们需要的铜版?”他在上海当过多年印刷厂老板,这方面有经验。
陈祥生和杨其鑫都是老印刷工人,一听,连说:“行,行!我们试试看!”
俩人亲自动手,拼制铜版。毛泽民也连续几天蹲在印刷厂。符合设计要求的铜版,终于制成了。
红军攻打漳州时,邓子恢通过厦门地下党,又购了一批油墨。国家银行的纸币,终于开机印刷。
1932年6月21日,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第十四号命令,颁布国家银行钞票兑换办法,宣布:
“在国家银行各地兑换处未普遍设立以前,各级政府各部队的经理机关要代理兑换国家银行发行之各种钞票,并须挂起‘国家银行钞票代兑处’的招牌,指定专人负责。”
“对持票要求兑换者,须尽量兑付现洋,不得拒绝;同时要向持票人宣传,以提高他们对国家银行之钞票之认识和信仰。”
“一切税收要完全缴纳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