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权力-第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在他的身上发现了一本日记。在扉页标题‘我的誓言’下方的空白处,他写道‘美国必须在这场战争中获胜。因此,我甘愿努力,我甘愿节省,我甘愿牺牲,我甘愿忍受痛苦,我会竭尽全力,愉快地作战,就好像整个战争只依靠我一个人一样。
“今天我们面临的危机并不需要我们付出像马丁·特彭托和那些被征召的人们所付出的牺牲。但的确要求我们竭尽全力,相信我们自己,相信我们有成就大事的能力,相信在上帝的帮助之下,我们一定能一起克服我们现今所面临的一切困难。”
再次读这段文字,你会发现里根这里几乎没有使用绝大多数演说家所惯用的方法。这里没有头韵、夸张、首语重复,也没有那些更能产生效力的修辞方法,如类比、明喻、暗喻。威廉·勒齐坦伯格曾写过一篇论文,完整地论述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使用类比法,使人们相信在大萧条时期,全国必须像在一战中那样动员起来。詹姆斯·M·麦克弗森说,林肯使用暗喻法对他在内战中的领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里根在这方面没有趋同,但对他而言,故事本身就是延伸的暗喻,就像林肯的暗喻一样具有效力。
也有评论家认为里根的故事愚昧而感伤,实在无聊,但里根并不想取悦他们,他在试图颠覆他们。里根早就看出主流文化一直在讲述着那些诽谤美国历史、暗中破坏公众信任的故事。里根相信,聆听左派分子的言论会使人们相信美国历史主要是白种人对土著居民、黑人和妇女实施野蛮行径的历史;1776年革命不是为了让人民获得自由,而是为了让一小部分杰出人物获得个人经济利益;杰斐逊和林肯在关于黑人权利的问题上并不严肃;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是可憎的行为;越南战争是美帝国主义的表现等等。里根不仅不相信这些,而且他还想说服美国人相信那些英勇的故事。里根在与批评家们的争论中胜出了。
里根的故事能在听众的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因为他绘声绘色的讲述能让听众在脑海中产生具体的形象。听众认同里根的观点,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一直坚信里根的信仰。他的那些故事对他人就像圣经故事一样熟悉,它们可能已经珍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但里根使它们复生,让它们重现。他唤醒了人们童年的记忆,人们也记起了他们的梦想。美国是一个信条,也是一块土地。里根重新开启了在人们心中封存已久的信条,扫去上面的灰尘,使之成为他总统任期内最重要的部分。
在霍华德·加德纳所著的《领导心灵:领导艺术剖析》一书中描述了叙事手法,“领导人通过他们讲的故事来取得领导效绩。……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各行业的科学家通过他们的作品间接地发挥其职能作用,这是经验法则;而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影响力的领导人则通过他们向观众所讲述的故事直接发挥领导作用,这也是经验法则。”
加德纳研究了乔治·C·马歇尔、埃利诺·罗斯福、约翰XXIII世教皇、小马丁·路德·金等十一位领导人?熏他发现他们讲的都是“他们自己,他们的集团,他们从何而来,他们曾在哪里,他们往何处去,他们害怕什么,他们为何而战以及他们的梦想。”这些故事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前景:领导人展示给观众的不仅是大字标题或简单印象,而更像一部史实剧,领导人和他的拥戴者都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而且他们操纵着剧目的结局。他接着说:这些故事的基本内涵都是关于这个群体中人们的身份,即他们是谁?他们有什么特别?怎样把他们同其他群体区别开来?
加德纳指出:观众不是一块空白石板,等着第一出戏出台,好在上面留有印记。恰恰相反,他们已经在家里、学校以及社会中的其他角落听到或反复听到了许多故事。领导人们试图给这些故事添光加彩。“领导人的故事,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奇的,都会遭遇现存的故事与之竞争。如果想要新故事获胜,这些故事必须移植、灌输和补充一些内容,或者就一定程度而言,得超过老故事和它的现代‘劲敌’。在达尔文的观念中,故事就像是一种遗传因子的文化译本,相互竞争,以争得宠爱,只有强大的才会得到优势。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遗传因子的文化译本’,它是理查德·道金斯的最新理念。我保证里根对此也一无所知,但他理解这点。”
非常有趣的是,加德纳认为可以通过领导人所讲述的故事对他们加以区分。他认为普通领导人只讲述他或他的团体中的传统故事,而不考虑观众的思想意识。他将杰拉德·福特和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列入这一组。预言家们在宗教和政治界很少见,一个世纪也只有那么一两个人,他们创造一个新故事,这故事以前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道。孔子、耶酥、佛祖、穆罕默德、甘地都是合格的预言家。在普通领导者和预言家之间存在着革新领导者,他们讲述着潜藏在人们内心的故事,赋予它们以新的视线和新意。加德纳写道:“在世界近代史中,无论是撒切尔,还是戴高乐或里根都创造了许多完整的故事,正是他们特有的天赋发现了这些在他们文化中早已存在的故事或论题,可是在过去的岁月中它们一直哑然无声,而受到忽视。”
现在该说续篇了:里根有些故事并非真实。他的批评者们不厌其烦地指出这一点。在庆祝荣誉奖章获得者的晚宴上,里根复述了他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一架B-1轰炸机在欧洲执行飞行任务,德国的榴霰弹打中了飞机,飞机开始下落。飞机前部的人为了保命纷纷跳伞,但后面的一位年轻枪手却困在那里出不来。他惊恐地坐在那,等待死亡的降临。当他抬起头时,目光同一位年纪稍大的飞行员相遇了,“别着急,孩子!”飞行员说,“我们会一起战胜困难的。”这是一个极好的故事,但是在军事史中却找不到它的记载。有人说,这个故事取材于一部二战时期的电影《飞行与祈祷》,达纳·安德鲁领衔主演,里根在多年之前就看过这部电影。
栏目主持人马克·希尔兹用里根的轶事来满足读者的口味,里根1980年总统选举中抱怨政府在一条面包上竟然征50种税,他说:“当然没有50种。但是有一天,里根会添枝加叶说,树木比轿车制造出更严重的污染。这可是极限了!于是我们都冲到电话旁去投诉。”里根飞回加利福尼亚做讲演时,这个故事恰好正在播放。里根沿着高速公路,趋车前往,也正好被困在严重污染之中。这时记者向外望去,注意到一位大学生系到一颗树上的标语:“在我再次杀人之前先把我砍死吧!”
现在看来这件事滑稽可笑,但在当时新闻界把这件事看得相当重要。他们显然认为如果可以揭露里根故事中的错误,人们就会相信里根在制定政策上也会有疏漏。就在里根到达白宫不久,媒体就开始大肆渲染里根讲的故事中,犯了多少口头错误,甚至追溯到竞选中。
里根责令我去调查他的所谓的口误,这样我们就能还击。调查小组开始工作,发现在许多问题上,都有有利于他的证据。这些证据虽不是结论性的,但足以为政治去辩护。当里根吸入有毒的空气时,的确有证据显示树释放出轻微的污染物质。(这污染没有里根说得那么严重。)还有事实证实里根故事中确实在芝加哥有“福利皇后”收集的23种不同福利支票。但里根的有些故事似乎没有可靠的事实基础,比如,我们从未发现在一条面包上要征收50种税。
在新闻发布会上我被叫去为里根辩护,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解释,我争辩说他的故事很像寓言,文字上的真实性并不重要,它们所捕捉到的真理才是最重要的。神学家们经常也为圣经故事这样辩解着:故事不完全真实,但具有教育和启示意义。我本该知道这种解释会使我落入沸水之中。我真被严重烫伤。杜克大学著名总统问题历史学家詹姆斯·大卫·巴伯在《纽约时代周刊》写了一段尖刻的文章,指责我捏造事实。我总算挺过来了,后来巴伯还成了我的朋友。
但回顾历史,我依然相信用“寓言”比喻里根的听众是如何接受他的故事真是恰如其分。一些听众会非常气愤,大多数人都知道,故事中有粉饰的部分,也有删除的部分。在他们希望听到一个绝对准确的故事之前,当然我也喜欢这样,他们没有看到里根是有意还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有意隐藏了一些东西。他不是在虚构故事,鼓吹自己,现在这种人比比皆是。他们应该这样看:里根正试图挖掘出生活的真谛。他正在向他们诉说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国家的真相,否则,这些真相就会逝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美国民众听从他的召唤,而老于世故的人却不能理解他的魅力。
罗纳德·里根7 伟大沟通者的秘诀(5)
让信息具体化
“雄辩者的第一项考验是在响应他的召唤声中创造英雄的能力。雄辩者的最后的考验是要创造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来与他所宣传的道理相统一。”加力·威尔斯在他关于领导权力的书《号角》中是这样写的。威尔斯描述了小马丁·路德·金成为权威领导者的历程。作为传教士的后代,金生长在具有雄辩传统的家庭,他的演说技能高于他人。“马丁·金是西塞罗的理想雄辩家,他集知识、表达能力、身体的耐力、记忆力于一身,为他的特有的观众做行之有效的演讲。”
最初,金并没把自己看作是活动家,认为应由其他人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他的话促动他采取行动。“金的演讲激励其他人去从事英勇的事业,无论这事业在何方,他都去追随。他的呼声控制了他本人,而他却控制不了他自己的声音。众多青年听了他的演讲后,发现他们处境危险,金虽然不愿意进监狱,却还是为此而羞愧地进入监狱。金面临着监禁、威胁、暗杀、敲诈、联邦调查局的骚扰,他甚至不断认为他会被谋杀。所以这些压力驱使他探寻自己的初衷,答案是挖掘隐藏在词语背后的深层意蕴。”
金通过实践获悉其他领导也已发现的东西,就是除非演讲者使信息具体化,否则仅使用修辞,观众会觉得虚伪。所有的领导人都必须展示他的个人特色,以吸引他的追随者。但对于非常依赖修辞法的领导人,如金,其生活要与其所讲的故事相一致,这一点尤为重要。他们的故事和他们自身必须相辅相成。加德纳说得好:“当故事与具体形象在梦中相联结、相融合变成了天才领导的一个成就,因为此时人们已不能把跳舞者与舞蹈区别开来,这是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话。”
邱吉尔第一次大肆推广一则故事是要保留大布列颠的辉煌。他以大布列颠之战中的所见所闻来说明那种勇气:乔治·佩顿向人们发出召唤,拿起武器,激励的言语使部队士气高涨,他和部队并肩作战,他们一起去前线,他把自己的命运和战士们连在一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尼克松在任期未满就下台,是由于他本人是“法律和秩序”的拥护者,而他的政府却从事着惊人的违法勾当,他的话“我不是个骗子”听起来是空洞的。
里根的演讲更有效力,这毫无疑问,因为听众们发现他的生活和他的说法一致。他谈论美国童子军的价值,因为他有过童子军的生活经历。他谈到那些出身卑微,却成就了事业的人们,是因为他自己正是这样扎实地走过来的。里根谈论自由的魔力,人们靠它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在好莱坞他已经体验过了这种生活。他回忆起另一个更加艰辛岁月的价值,他在西部骑在马鞍上的情景就会出现。他谈到由公民来管理国家大事而不是把国家留给政客和官僚们来管理的重要性,他就以弗兰克·卡普拉为原型,塑造一个史密斯先生来,让他去华盛顿。里根谈到健康和家庭的重要性时,仿佛南希在凝望着他。多年来,里根只有在一点上表现出不足:他总是在称赞他人,我们怎么能说他实践着英雄主义?尤其在结束了二战的军旅生活后,他在离好莱坞16英里的卡尔弗城是怎么度过了那段拍实习电影的日子?现在我们明白当约翰·欣克利在1981年将子弹射向他时,他能幸免于难的原因。这一事件成为他总统生涯的转折点。
在他的公众辞令中潜藏着伪善吗?一些新闻记者当然这么想。其中小艾尔·亨特就于1984年猛烈抨击里根,因为里根经常谈及家庭的重要性,却远离他的孩子,里根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