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香港骑士曾荫权 >

第20节

香港骑士曾荫权-第20节

小说: 香港骑士曾荫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引入这种公务员的新管理文化,曾荫权已积极与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及其他局长开会,透过一种“寻根”(rOOt)的领导技巧,提高公务员的危机感,同时提升大家对共同目标的认同。 
  事实上,“寻根”是一种进阶领导技巧,在外国主要由大型企业应用,针对企业内各部门缺乏共同目标、各自为政等沟通问题,作出根本性改变。运用这种技巧取得显著成果的,首推美国百事汽水,在公司经营环境变差时,动员全体员工集齐数据及对手的资料,让同事们透过游戏及分享讨论,理解公司的使命和方向,结果令百事的盈利有所起色。 
  据一位与会的政府局长解释,曾荫权在会议中,铺陈公务员于现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遇到的所有问题,然后让所有公务员透过共同分享及解决问题,提出如何走出困境的方向。 
  除以上三大公务员新文化外,曾荫权还向外界表示港府会透过改革,实践四大公务员工作理念,分别是卓越服务、以成效为本、政府一体化和世界级工作效率等,戒除因循守旧的官僚习气。 
  另一方面,曾荫权又认为市民对公务员的期望愈来愈高,故公务员有必要与时并进,不但需快速回应市民诉求,同时要达到以最少资源取得最大成效。他又说,日后高官问责制实施后,公务员更要敢于向未来部长提出意见:“只懂唯唯诺诺的人,只会导致劣质的管治。他们不但不会获重用,甚至会受到摒弃。” 
  4.首次述职获中央称许 
  零二年二月十九日,曾荫权以政务司司长身份,首次飞往北京述职,向中央政府官员汇报工作进展,以及交代香港发展的最新情况,特别是介绍行将推行的问责制内容。期间,曾荫权会拜会国家领导人及港澳办官员。翌日(二月二十日),他跟港澳办主任廖晖见面超过三小时,会后向记者表示,在会面中听不到有中央官员对香港公务员“感到忧心”,是值得安慰的事,而他与廖晖的谈话气氛良好,甚为投契。 
  除廖晖外,曾荫权这次访京,还深得中央政府主要领导人赞许,如国务院总理朱熔基认为他的表现是“我不说好,也要说很好”,副总理钱其琛也赞他表现出色,比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更有改进。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四节、崇尚实干的官品(3)  
      
 
 
  不单得到中央领导人赞许,曾荫权仍深受市民欢迎。根据香港大学民意调查计划在三月份的民意调查,透过电话随机访问了超过一千位市民,对曾荫权的评分为六十五点一分,尽管与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得分相当接近,仍居于高官之首。 
  5.“清洁大队长” 
  除了参与特区的重大政策制定,曾荫权还特别注重小节。正如他在寒冷的清晨为记者送去一杯热饮一样,曾荫权在香港民众中的声誉,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在不少香港老百姓的眼中,个子不高,口不饶人的曾荫权是一位既能干又了解民意民情的政务官。一些香港媒体评价他深谙外交手腕,与民众互动良好,与香港一些不同政见的议员,也能保持融洽关系。他在处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能力,更是有目共睹。 
  2003年,在香港遭受非典疫情后,他以政务司司长的身份,领导香港清洁卫生工作,一度被当时香港媒体挖苦成香港“清洁大队长”或者“扫街大队长”。 
  那段时间,他天天上街道下社区,一副任劳任怨的样子,丝毫没有觉得这份工作和他的身份不相称。虽然面对冷嘲热讽,曾荫权卷起衣袖,乐滋滋地担任起这项看似琐碎,但在当时是对重树香港形象、对民生至关重要的工作。 
  或许正是这种任劳任怨的形象,曾荫权在香港的民意支持率在政府一些司局级高官中是最高的一位。香港大学的民意网站3月1日到3日进行的调查显示,曾荫权的民意支持率为63。7%,比上个月上升了将近三个百分点。 
  6.驳斥“民主末路”论调 
  在香港的一些“民主派人士”不愿意接受特首提交给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对报告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很难“实现港人要求○七、○八普选的期望”。 
  曾荫权面对这些言论,进行了回应。他表示,某些议员因为○七及○八年普选落空而感到失望并作出指责,他们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可以不正视某些欠缺理性基础的言论,使社会无法平静下来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对话,好好地寻求合适的政制发展方案,寻求共识。 
  他明确告诉大家,民主是大家都向往的,香港的民主一直稳步向前。香港市民普遍认同以普选为政制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对于这个最终目标的速度和发展的模式,则存在相当大的分歧。这分歧不但在社会存在,也在这个议事厅存在。社会目前唯一清楚可见的共识,就是大家都希望○七及○八年两个选举方法可以有所改善,可以让更多人参与,从而提高选举制度的代表性。 
  对于一些议员把二○○七年和二○○八年两个选举无法实行普选,形容仿似为民主的末路,曾荫权直斥这是流于夸大和悲观。事实上,自回归以来,香港的政制民主一直在稳定向前发展,香港每一次行政长官选举和议会选举,都在扩大民主的进程上跨出一步。港人支持民主向往繁荣 
  对于一些议员对于「一国两制」实践的存在疑问和不同的声音,他表示,我们只要看一看眼前的香港,就会发觉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法律制度、言论出版自由等等,仍然是我们习惯的一套。这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落实的最佳写照。香港市民享受到的自由,自回归以来,没有丝毫削减。 
  他又表示,事实是,香港特区现在已经是国家的一部分,我们的经济活动也与内地紧密相连,经济命脉可谓唇齿相依。市民是支持民主的,但同时也向往经济繁荣及社会稳定。他说,若只顾摇旗呐喊,只求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决定之外行事,就不可能建立三方共识,顺利推行民主发展。他希望议员三思,要理性,不要各走极端。 
  7.强调政改需与中央商讨 
  曾荫权说:「香港人都非常明白,『一国两制』最符合香港的长远利益,也最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香港的政制和民主发展,一定要在符合『一国两制』的架构内实现,不能摇动多年来以血汗建成的稳固基础。市民也不想以此冲击中央与特区关系,造成紧张的局面,对任何一方也没有好处。」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四节、崇尚实干的官品(4)  
      
 
 
  曾荫权指出,在讨论政制发展的过程中,香港市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广泛发表意见,人大常委会未作决定前,也充分考虑了专责小组所反映的市民意见,并主动约见香港社会各界听取意见。 
  为此,由政务司司长曾荫权领导的政制发展专责小组起程赴北京,与中央有关部门商讨特区政制发展事宜。曾荫权表示,希望抓紧时间,尽早与中央厘清问题。他并强调会把香港团体的意见转呈中央,回港後会立刻向香港市民交代会议的情况。 
  据悉,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安排下,专责小组与港澳办和全国人大法工委商讨特区政制发展事宜,并与内地法律专家会面,商讨基本法中涉及政治体制的原则及程序问题,同时反映专责小组已接见了的团体所表达的意见。 
  曾荫权说,「基本法中相关的原则和程序,是日後讨论政改具体方案必须符合的。专责小组希望能够抓紧时间,尽早与中央厘清这些基础问题,以避免具体方案与《基本法》将来出现不衔接的情况,及使政制检讨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曾荫权强调,专责小组的工作是双向的,小组会向中央反映在香港听取民意的工作。小组已接见十多个团体及人士,他们完全接受香港的政制发展需要符合「一国两制」,香港特区是直辖於中央政府。他们大部分都认为香港的政治体制需要改进;但同时,亦接受任何发展都要符合《基本法》。 
  他说,团体及人士对个别的程序和法律问题,也有他们的意见。专责小组会将他们的意愿、看法及意见书完全地转呈中央。而在未来一个多月,专责小组仍会继续接见其他团体及人士,并会陆续将收到的意见转达中央。 
  曾荫权表示,今次只是专责小组与中央有关部门的第一次见面,日後仍需要与中央继续跟进工作及沟通。他强调,政制发展涉及中央与特区关系,中央有审视特区政制发展的宪制权责,专责小组需要与中央作充分商讨。同时,希望香港社会对政制发展,继续作深入及理性讨论。因为政制发展是一件复杂事情,亦影响将来的制度如何能够符合市民的生活和利益,影响整个香港的管治及运作。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一节、常勤精进秉要执本  
      
 
 
  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曾荫权远走菲律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高峰会非正式会议,受邀致辞时,一再强调法治精神、公平竞争环境、廉洁政府及通讯自由流通,是香港所以成功的四大重要支柱。同时,他还把这些“直一言”写在纸镇上,送给国家主席江泽民,而江泽民也写下“一国两制,安定繁荣”的题字回赠,礼尚往来。 
  九九年六月初,曾荫权率领官员到北京作官方访问,除一贯拜访中央政府各对口单位,包括外经贸部、财政部及中国人民银行外,更获得国家总理、膺《亚洲周刊》本年度最具权力人物之首的朱熔基接见,是曾荫权就任财政司司长一职以来,首次获得总理接见,令他进一步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为日后仕途铺路。 
  除了可跟领导人送礼攀谈外,曾荫权在当地还与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会面,倾谈了二十分钟,讨论本港经济事务及公务员过渡等问题。此乃钱其琛首次接见港府高官,也令他对曾荫权这位忠诚的公务员,留下深刻印象。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盛赞财政司长曾荫权2001年以“秉要执本,常动精进”为财政预算案的主题,是“有水平”。他指中国入世在即,政府部门急需吸纳人才,他更言希望找香港人来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朱镕基在被问及对特区公布的预算案看法时,朱氏迅即从置于桌上的公文袋中,拿出一本簇新的预算案,并高举着它说:“说老实话,我这里有一本,我还没有仔细阅读,大体上看了一下,我特别对上面这八个字非常戚兴趣:‘秉要执本,常勤精进’,有水平!” 
  他说:“我都不知道这两句话从哪里来,看了你们(香港)的报纸,才知道‘秉要执本’出于班固的《汉书》;这个‘常勤精进’是清朝一个学者的一句话,我看能找出这两句话来,就很有水平。” 
  朱镕基并盛赞负责撰写预算案的曾荫权“有水平”。对于特区政府未来三年的财政收支将持续出现赤字,他说:“(香港)赤字比我们(中国)少得多了!”。 
  多位人大代表称,在闭门会议期间,朱镕基主要提及中国的情况及经济议题。据悉朱镕基称,随着中国加入世贸,政府部门很需要吸纳人才,尤其是香港的人才,此举将有助中国的经济发展,并吸收外地管理及专业知识。 
  朱镕基进一步表示,希望找香港人来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但他承认,存在工资较低及放弃外国国籍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现时是一个行长、五个副行长,但没有人专责国际事务。 
  其实,中央金融工委今年初已通过允许境外人士,出任金融机构副部长级的职位,而前香港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便是首位境外人士出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朱镕基向人大代表重申,中央不可干预特区的自治事务,国务院绝不会讨论涉及香港问题,并坚守“一国两制”原则。另外,他亦有出席澳门人大代表小组会议,并明言支持澳门成为离岸服务中心,而西部大开发将有利澳门的经济发展。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二节、以踏实作风果断著称(1)  
      
 
 
  1.性格直率敢说敢做 
  无论是在香港媒体眼中,还是在普通香港人的心目中,身为虔诚天主教徒的曾荫权都是一个公共场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