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好景良天 >

第21节

好景良天-第21节

小说: 好景良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什么,快吃。”辛情说道。
  除了只有两岁的七皇女,其余的人一下子安静了。辛情没抬头都感觉得到那些似有若无飘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母后,昭训妃母是在说庆王吗?”拓跋玨问道。不问陆昭训,反倒来问辛情。
  “嗯,是啊,庆王本是你的弟弟,出继给你庆王叔了。”辛情笑着说道。
  拓跋玨点点头:“哦,母后,师傅曾教过儿臣,所谓出继,出者,除也,继者,续也。出继之人续别家香火,与本家已无涉。”说书一样的流利。
  辛情愣了下,这孩子六岁?说话如此老成~~这都是谁教的?
  不只辛情愣了,妃子们也愣了,尤其那陆昭训,辛情笑着看她一眼,她的表情真是变化多端。
  “玨儿,这不过是历来的说法而已,至于庆王,还要看你父皇的意思,这种话以后不要说起,免得有心人说你不懂兄友弟恭,知道吗?”辛情笑着拍拍他的头。
  “是,母后,孩儿谨记。”拓跋玨说道。
  气氛一下子就尴尬了,太后的脸上阴云密布。
  “陆昭训,这事皇上不提、皇后不提、三夫人不提,轮得到你一个小小的昭训?”太后阴沉着嗓子。
  “太后别生气,臣妾想陆昭训也没有的别的意思。”辛情假意劝说。心情好,挡都挡不住。
  因为太后不高兴了,这宴也就草草结束了。带着妃子们退下,辛情脸上的笑立刻隐退了,妃子们见她如此也都低了头不敢做声。
  “都回去歇着吧。”辛情不咸不淡地说了这么一句。妃子们忙行礼逃难一样快步散了。
  “玨儿,你今天说的话真是师傅教的?”辛情问道。她还是不相信师傅会给六岁的孩子讲这个问题。
  “不是,是~父皇教的。”拓跋玨很肯定。
  辛情点点头。
  “玨儿,以后在妃子们面前不要随意说话,知道吗?尤其像这种涉及到你的兄弟姐妹们的话更不能轻易说,一定要记住。”辛情牵着他的手说道。
  “可是,我讨厌昭仪,也讨厌她的儿子。”拓跋玨说道。
  辛情的眉头皱了起来:“为什么?”难道有人和他说了什么?还是拓跋元衡让人透露给他他的生母是顶撞了昭仪被处死了?
  “她没回来的时候,父皇天天和母后在一起,可是她回来了,父皇就~~”拓跋玨低了小小的头。旁边的两个小丫头也都气鼓鼓的样子。
  拖着他们回坤懿殿,辛情让他们并排坐好。
  “我最后说一遍,你们三个给我牢牢记住,以后不准说讨厌父皇讨厌父皇的妃子讨厌兄弟姐妹,这种话烂在肚子里也不准说出来,知道吗?”辛情的脸又沉着。
  三个孩子面面相觑之后心不甘情不愿地点头。
  撵了小东西去睡觉,辛情牵着拓跋玨到西阁说话。
  “玨儿,母后知道你是在保护母后,可是,玨儿,你要记住,你是太子,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不能给人抓到一点错处,哪怕是小小的错处到了父皇那里也许就被人渲染成不得了的事情,父皇若对你心怀不满有了猜忌,你的太子之位~~就算有母后在也未必替你保得住,知道吗?”辛情语重心长。
  “可是母后,你不讨厌昭仪吗?”拓跋玨问道。
  “玨儿啊,很多事无关讨厌不讨厌,喜欢也好厌恶也罢,她们都不会随你的心意消失不见,所以,我们只能尝试着去改变,不能改变的我们就要接受。”辛情在他面前蹲下身,抚摸他的头:“你还小,若是在普通的人家母后不会告诉你这些,可是你是在帝王之家,这些是你命里注定都要经历的,所以母后还是要狠下心告诉你。”
  “是,孩儿明白母后的苦心。以后孩儿不说讨厌她们了。”拓跋玨说道。
  “没错,你不只不该讨厌她们,你还应该感谢她们。”辛情笑着说道,看着拓跋玨倏然瞪大的带着惊诧的眼睛,辛情继续说道:“从你记事开始,母后回宫之前,陪伴在父皇身边的女人你还记得吗?”
  拓跋玨点点头。
  “母后回来了,你还见到她们在父皇身边吗?”辛情问道。
  拓跋玨摇头。
  “母后从她们手里抢走了父皇,你讨厌母后吗?”辛情接着问。
  “不,孩儿最爱母后。”拓跋玨说道。
  “呵呵,可是昭仪从母后身边抢走了父皇你就会讨厌她对不对?”辛情问道。
  “她又不是母后。”拓跋玨说道。
  “所以啊,人都是自私的,母后做过分的事欺负人的事你也不会讨厌母后,可是若别人稍稍惹了母后不开心你就会讨厌她。玨儿,母后告诉你,不要讨厌她们,相反,你要感激她们。”辛情说道。
  “为什么?”拓跋玨问道。
  “以后有了合适的机会母后再告诉你,今天你只要记住母后说的话就可以了,好吗?”辛情说道。
  拓跋玨点点头,想了想问道:“母后,孩儿要不要去向昭仪请罪?”
  “不用,你说的没错,她挑也挑不出什么,而且她现在应该没有那个胆子挑拨离间,这可都是父皇教你的。”辛情笑着说道:“没想到,玨儿也会欺负人了。”
  “孩儿只是讨厌她们欺负母后。”拓跋玨说道。
  “儿子,有的时候被人欺负也不是坏事,如果父皇喜欢你,他不会任你被别人欺负的,知道吗?”辛情说道。
  拓跋玨想了想,点头。
  第二天,昭仪来辞行,辛情觉得她似乎一夜之间变了,以前那淡淡的疏离的神仙气质此刻混杂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这么急着走?不多住些日子了?”辛情问道,口气里绝对没有幸灾乐祸。
  “按制,藩王该返回封地了,臣妾自然也要走了。”昭仪说道。
  “也好,庆王也实在年幼,还离不开母亲的照顾。”辛情说道。
  “皇后娘娘,昨日陆昭训之言不是臣妾指使的,请娘娘不要对臣妾多心。”昭仪说道。
  “本宫知道,一来,昭仪不屑,二来,昭仪没那么不懂事。不过是宫里人的坏习惯,看着皇上多喜欢谁两天便忙着要巴结。放心,本宫不会怪你。”辛情说道。
  “那么,臣妾就告辞了。请娘娘保重。”昭仪说道。
  “昭仪也保重,教育好庆王,别辜负了皇上的一片心意。”辛情说道。
  “是,臣妾遵旨。”昭仪说着,起身福了福告退了。坐在殿中,看着她的背影,辛情忽然觉得那影子很凄凉。
  问了福宁昭仪离宫的时辰,辛情屏退了跟着的人自己出了坤懿殿。
  从高高的城门楼上望下去,昭仪的仪仗正有序地走近——走远,渐渐消失在皇宫外的路上,直到那最末的旌旗也看不见。
  放眼望去也看不到整个京城,视线所及的范围还是小小的。
  “今日还有我送你,还不知道将来谁送我呢?”辛情苦笑下。
  “你若死在朕前头朕送你,你若死在朕后头,继位之君送你。”忽然而来的声音让正神游的辛情吓了一跳,忙回头看,拓跋元衡一身常服负手站着,似乎刚刚走上来。
  “皇上来送昭仪?”辛情问道。
  “朕来看贤皇后送昭仪。”拓跋元衡说道,神色泰然。
  “贤?逢场作戏而已,连太后都夸臣妾会做皇后呢。”辛情笑着说道。
  “最近又会跟朕假笑了?”拓跋元衡斜着眼睛看她。
  “臣妾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回到这里看了些人见了些事就这个样子了。”辛情说道:“该送的人已经走了,圣驾也该回宫了。”
  “你在生气?”拓跋元衡抓住她的手腕。
  “生气?哪有?臣妾哪有生气?高兴着呢。”辛情笑着说道。
  “你高兴什么?”拓跋元衡问道。
  “秘密,臣妾不想告诉您。回吧,皇上,一会儿天要热了。”辛情说道。
  拓跋元衡笑着牵着她的手下楼。

  孕事

  邯郸和奚三皇子也要启程回南了,拓跋元衡特意赐宴送别,辛情自然要在场的。吃完了,拓跋元衡嘱咐了些场面话,又留下奚三皇子不知道说些什么,让辛情和公主去叙叙别情。
  “还真不知道该和你说些什么?”辛情说道。邯郸在她左边走着。
  “玥儿也不知道和母后说什么。”邯郸说道。
  “那就什么都别说,走走吧,奉旨叙别情。”辛情说道。
  “母后还是毫不掩饰对玥儿的讨厌。”邯郸说道。
  “玥儿还是不忘和本宫针锋相对。不过,看你在奚景庄面前表现得倒也好,看来果然是长进了。”辛情笑着说道。邯郸面上略微一红。
  “是母后教导的好。”邯郸说道。
  “玥儿聪明,学得好。”辛情说道。说完了自己想笑,两个人捧臭脚。
  拓跋玥也不做声了,两个人便慢慢走了会儿,就见两只小红牛热腾腾地跑向她们,辛情笑着弯腰迎住她们:“大热天的疯什么?瞧瞧跑得满头汗?”往她们身后一看,一群宫女太监正气喘吁吁地擦着汗。
  “母后,我们去看哥哥练武了,母后,我们也要学,好不好?”小红牛使劲摇她的手。
  “心血来潮,你们以为是采花玩呢,不准。”辛情说道。
  “母后~~你不准我们就去求父皇。”小红牛说道。
  “求父皇也没有用,不准。”辛情说道。
  “母后,求求你,您跟师傅说让他教我们啊?我们会认真学的。”小红牛想了想,忽然辛月说道:“母后,您也不想我们再掉到井里吧?”
  辛情捏她的脸:“这样吧,你们先去试着学几天,如果实在怕累,就可以不学了,到时候我也不会嘲笑你们没长性的,好不好?”
  两只小红牛对视片刻灿烂地笑着说道:“母后,我们不会放弃的。您答应了就好,您等着吧。”
  “好,我等着,等着看你们丢脸。”辛情笑着说道,顺手又给她们擦擦汗。
  小红牛拉着辛情的手:“母后母后,那你去跟师傅说,他都不教我们。”
  辛情摇摇头,这种事她还用得着亲自跑一趟?
  “福宁,你去跟师傅说一声,公主这两天闲的无聊,请他有功夫指点一二,不必客气。”辛情说道,福宁马上去办了,两只小红牛也跟着屁颠屁颠地去了。
  “天下间,原来也有人能得母后如此疼宠。玥儿真是羡慕。”邯郸说道。
  “玥儿不曾得夫人的疼宠吗?做母亲的对自己孩子都是这样宠爱的。”辛情笑着说道,两个小东西一闹,心情果然好了。
  “她们长大了也一定如母后一样,集万般宠爱在一身。”邯郸说道,声音里有丝落寞。
  辛情侧头看她,她忙低了头。
  “三皇子对你不好吗?”辛情问道。
  “好,相敬如宾。”邯郸说道。
  “相敬如宾,就够了。皇族的婚姻这样是最好的结果。”辛情说道。
  “玥儿知道。”邯郸说道。
  就在启程的前两天,邯郸忽然病了,短短的两天眼睛都陷下去了,整个人昏昏欲睡,抬一下胳膊似乎都很费力,脸色也不好。太医都来看过了说虽是急症也要慢慢调理。
  最急的是正德夫人和奚景庄,邯郸好不容易清醒些了,见所有人都在,便让宫女扶了自己起身,挣扎着要和奚景庄回南去,正德夫人满脸的忧伤也不敢答言,拓跋元衡皱着眉头,奚景庄虽有不忍之色,但更多的似乎却是喜悦。
  “松开她的手。”辛情忽然说道。宫女们松了手,邯郸一下子瘫到地上:“就这样子,你要横尸回去?”
  “母后,再过两个月便是万寿,玥儿要赶回去祝寿。”邯郸说道。
  “皇上万岁呢,也不差这一年,再者,偃帝通情达理,若是你知道你病成这个样子,怎么也不会忍心因为一个礼节而让你送死的。”辛情说着,吩咐宫女:“扶公主回床上歇着,把卢太医宣来,让他这些日子就在宫中看顾公主,等公主病好了再出宫去。”
  忙有太监飞奔着去了。
  “母后,玥儿可以撑着的。”邯郸靠在床头,嘴唇没有一点血色。
  “撑住了是万一,撑不住便是一万。这个时候逞什么强?以前我是怎么教你的?”辛情说完她,看看正德夫人:“夫人,你留下来照顾玥儿。”
  “是,皇后。”正德夫人的声音都有点颤抖。
  “皇上,玥儿病得这么严重,不如就留在京中修养吧,等病好了再派人送她回南。如此一来,也不会耽误景庄回去庆贺万寿,您看如何?”辛情问拓跋元衡。
  他点头,目光深沉:“朕即刻修书与南帝说明。”
  “嗯,皇上,玥儿身体不好,我们还是先出去吧,让景庄和玥儿说说话。”辛情说道。
  一行人退出殿外,拓跋元衡又嘱咐了正德夫人好生照顾邯郸,然后同辛情一起回到了坤懿殿。两只小红牛还没回来,殿里静悄悄的,辛情坐着若有所思。
  “玥儿的病怎会来得如此汹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