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一卷 风云紧急-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毒气和各种形式的化学战,还只是一本恐怖书中已写成的第一章罢了。可以肯定,莱茵河两岸的人都在运用科学并以绝大的耐心来研究所有这些新的毁灭方法,而且,为什么要认为这些方法只限于无机化学呢?对于疾病的研究有组织地准备各种病毒,蓄意向敌方的人畜投放这肯定是不仅在一个大国的实验室里进行着的。毁坏庄稼的害虫,杀死马匹和牲口的炭疽热,不仅毒害军队,而且能够毒害整个地区的瘟疫这些就是军事科学正在冷酷无情地前进的路线。
所有这些话都是在将近四分之一世纪以前说的。
※ ※ ※
一个自豪的民族在战争中被击败,必定力图尽快重整军备,这是很自然的。他们只要有办法,就不会尊重被迫服从的条约。
……安逸的局面将会改变在痛苦中所发的誓言,把它视作是暴力所迫的,是无效的。
所以,强行使一个战败的敌人继续处在解除武装的状态,乃是胜利者的责任。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必须采取双重政策:第一,他们自己要保持充分的军备,同时又必须以毫不放松的警惕性和权威,贯彻执行和约中关于禁止原来的敌国恢复其军事力量的各项条款。第二,他们必须采取旨在使战败国繁荣昌盛的宽大措施,尽可能使它对自己的状况感到满足,还要用一切方法极力创造一个真正友好的和具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使诉诸武力的诱因逐渐消除。在这几年中,我提出了一个准则:〃消除战败国之冤气在先,裁战胜国之军在后。〃下面可以看到,英国、美国和法国却在很大的程度上采取了相反的做法。于是在下文就有故事可讲了。
※ ※ ※
建立一支把一个强大国家的全部男子集合起来的军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胜利的协约国,依照劳合·乔治的建议,把德国军队限定为十万人,禁止征兵,但这一点兵力,却成为一个核心,成为一个熔炉,在可能的时候,百万大军便会从那里产生出来。这十万人就是十万个骨干,一旦决定扩充,小兵就会变成军士,军士就会变成军官。尽管如此,劳合·乔治的防止德国重建陆军的计划,不能说是考虑不周到。在和平的时期中,任何外国的监督都不能控制德国奉准设立的十万兵员的素质。问题不在这一方面。德国仅仅为了防守国境,就得需要三四百万有训练的士兵。而要建立一个能够同法国陆军相匹敌、更不用说超过法国的全国规模的军队,不但需要培植骨干,恢复旧日的联队和编制,还要实行国民征兵制度,每年征集达到兵役年龄的男子。志愿兵、青年运动、警察的扩编、老战友会,以及一切非官方的和非法的组织,都可以在过渡时期中起作用。但如果没有实行普遍的国民兵役,则骨架虽全,总缺乏外面的筋肉。
所以,除非德国实行了几年的征兵,它就不可能建成一支足以同法国军队相抗衡的军队。这里有一条非把凡尔赛和约加以明目张胆的破坏就无法越过的界线。在此之前,可以进行隐蔽的、巧妙的和精细的准备,但总有一天会下最大的决心越过界限,公然抗拒征服者。这样看来,劳合·乔治的原则是对的。假使那时曾运用权力并以审慎的态度来贯彻这个原则,那么德国的战争机器就不可能重新铸造出来。每年征集的新兵,不论在入伍前受过如何良好的教育,也必须在联队或其他单位中至少呆上两年,只有经过了这一个训练时期,才可以把现代陆军所必不可缺的后备军逐渐组成和扩充起来。虽然,法国的人力在上次战争中有大得可怕的损耗,可是它能够有条不紊地、连续地训练每年入伍的士兵,并把受训过的士兵编入后备军籍而成为国家整个战斗人员的一部分。有十五年,德国都没有被允许建立这样的后备军。在这些年中,法国的军事体制却能顺利地训练和聚集起有组织的力量,这支力量是长期不断地武装和训练的结果。德国陆军或许可以培养和发扬它的军事精神和传统,但是它如果要同法国这支力量相抗衡,即使是在梦中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未来德国陆军的机构和核心的缔造者是赛克特将军。早在1921年,赛克特就秘密地在纸上忙于设计一支完备的德国陆军,并且谦恭地为他的种种活动同协约国军事管制委员会进行辩解。他的传记作者拉本瑙将军在1940年德军节节胜利时写道,〃假使从1920年到1934年间,领导核心只是适合于小规模军队的需要,那就很难进行1935年到1939年的工作了。〃例如,凡尔赛条约规定要把军官团的人数由三万四千人减到四千人。德国人用了种种计策来突破这个致命的界线,而且尽管协约国军事管制委员会作了种种努力,德国还是一步步地推行重建陆军的计划。赛克特的传记作者写道:〃敌人曾经竭力要消灭参谋部,并得到国内各政党的支持。协约国管制委员会根据它的立场,曾有好几年正确地企图把高级参谋的训练搞得非常落后,使之根本不能建立参谋部。他们曾用直截了当的方法来了解参谋部的军官究竟是怎样训练的,但是我们成功地保守秘密,不论关于体制或讲授的课程,一点也没有泄露。赛克特始终不让步;因为假使参谋部被破坏,那就很难重新建立起来。……虽然参谋部的形式已经被破坏了,但它的内容依然保留住……〃实际上,有好几千个穿便衣的参谋部军官和他们的助手,以建设部、研究部和文化部人员的名义,集中在柏林,对过去和未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拉本瑙还有一段透彻的说明:〃没有赛克特,今天(1940年)就没有在德国的意义上的参谋部,因为这个组织是必须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建立起来的;无论军官们如何有天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在旦夕之间建立起来。概念的连续是为了保证在现实的严重考验中掌握领导权所必需的。个人的知识或能力是不够的。在战争中,有系统地发展起来的多数人的能力是必要的。这种集体能力需要几十年才能培植成功……在一个小型的十万人组成的军队中,如果将军们不是也变成了小气派的人,就必须建立一个伟大的理论体系。为了这个目的,还得提倡大规模的体操锻练和军事体育……这倒不是为了训练参谋部,而是要训练一批高级军官。〃这些人将能按正规的军事要求来考虑问题。
赛克特认为,必须避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个人经验中引申出错误的理论。那次战争中的一切教训,都经过透彻的和有系统的研究。拟出了新的训练原则和编订了各种新教程。
一切现有的操典都重新编写,而且不是为那十万兵员的军队而是为德意志帝国的武装力量来编写的。为了使协约国查不出来,这些操典的全部项目是用特别的字体印刷的,而且是公开的。但是供内部专用的操典,却是秘密的。他们所一再强调的主要原则就是:所有的重要兵种必须密切配合。不但主要的兵种如步兵部队、摩托化部队和炮兵部队必须在战术上密切配合;而且机关枪部队、迫击炮部队、冲锋枪部队、反坦克武器部队、陆军航空兵部队以及其他种种,亦应互相配合。1939年和1940年的战争中,德国各军事将领都认为他们战术上的成功,全仗这种理论。到了1924年,赛克特已能感觉到德国陆军已在慢慢地增加,超过了十万人的限制。他的传记作者说:〃不到十年就收到效果了。〃1925年,年迈的陆军元帅马肯森为赛克特建成德国陆军而向他致贺,而且并非不恰当地把赛克特比作沙恩霍斯特。这个沙恩霍斯特在法国于耶拿之役后占领德国的那几年内,曾秘密组织普鲁士军队来反击拿破仑。〃多年的火焰一直在燃烧着,协约国的管制也没有摧毁德国军力中任何持久性要素。〃
1926年夏季,赛克特率领各路指挥官带着参谋人员和通信部队举行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军事演习。那时没有军队,但实际上所有的将军、指挥官和参谋部的军官,由此学到了许多战争艺术以及指挥一支正规德国陆军的技术问题。一旦时机成熟,这支军队就能够把德国提升到先前的地位。
对在正式编制之外的士兵进行小规模的短期训练,已有好几年了。这些人被称为〃黑兵〃,即不合法的兵。从1925年起,这些〃黑兵〃全部由国防部来领导,由国家经费来维持。
参谋部的1925年计划,企图超出条约限制把军队加以扩充和改进,把现有的合法的七个步兵师增加两倍,然后到三倍,但是赛克特的最终目标,是至少要成立六十三个师。从1926年起,这个计划的主要障碍,就是普鲁士社会民主党政府的反对。1932年社会民主党政府被推翻。直到1933年4月才正式超过了十万兵员军队的编制。虽然它的实力,在早些时候就已经稳步地超过这个数字了。
※ ※ ※
在洛迦诺会议后,人们都抱着善意和希望,在这种情绪下,英国和法国政府采取了一个虽非无法补救但颇成问题的决定。这就是:撤销协约国管制委员会,而代之以一个由国际联盟主持并经各方面同意的调查方案,只要有一国要求,就可以进行调查。据说这种部署可以作为洛迦诺条约的补充。但这个希望并没有实现。福煦元帅的报告虽然指出:德国业已有效地解除武装;但是必须承认,一个拥有六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是不可能永远废除军备的。必须要有若干的预防措施。尽管如此,1927年1月,协约国管制委员会还是从德国撤退了。当时已经知道,德国人正在用许多隐蔽的、不显著的方式来破坏凡尔赛和约,而他们无疑地正在制订使德国再度成为一个军事国家的书面计划。他们有童子军,有士官团,以及由青年和退伍军人所组成的许多没有武装的志愿队组织。但是不论陆军或海军,任何事情总不能大规模进行而不被发觉。至于实行国民征兵制度,建立空军,或超过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来建造战舰,那就是公然违背德国应守的义务,在任何时候都会在德国业已参加的国际联盟中被提出来。
至于空军,那是更难作明确的规定。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设立空军,所以在1920年5月,德国空军正式解散。赛克特在他的告别命令中说,他希望空军将再度建立起来,空军的精神亦将依然存在。他极力鼓励这样做。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在德国国防部成立一个由以前的有经验的空军军官所组成的特殊团体。这是瞒着协约国委员会暗中成立的,而且连他自己的政府也不让知道。这个团体以后逐渐扩大,直到国防部中各个办事机构或监察机构都有所谓〃空军细胞〃,而空军人员也逐渐被引进陆军各个单位,成为陆军的干部。民用航空部的部长是一位有经验的战时军官,是赛克特所指派的人;他使民用航空的管理和发展能够配合军事上的需要。这个民用航空部,加上德国民用航空公司以及在陆军或海军中加以伪装的空军单位,大部分是由以前的空军军官担任其职务,他们根本没有商务航空的知识。
即使在1924年以前,德国全境就已经有了飞机场和民用飞机制造厂的系统,已有训练飞行员和进行消极防空的教练。
那时已有相当规模的商业航空飞行表演,建立了全国性的滑翔小组网,以鼓励为数众多的德国男女养成〃航空精神〃。至于准许飞行的民用航空人员在数额上的严格限制,在纸面上还是遵守的,但是这些规则,同许多其他规则一样,都被赛克特蒙混过去了。他得到德国运输部的暗中帮助,为一个有效率的航空工业和未来的空军建立了坚固的基础。在1926年的情绪支配下,协约国还以为过分抑制德国的这些违约行为,未免太伤害德国的民族自豪感。胜利者满以为有了禁止德国成立空军这一条原则界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这是一条极其含糊、极不明确的界限。
在海军方面,德国人也是实行同样的掩饰手段。依照凡尔赛和约,德国只准保留小规模的海军,最高兵力不得超过一万五千人。德国就假借种种借口增加人数,超过了限额。各种海军组织秘密地混合在各民政机关之中。赫尔戈兰沿海要塞,虽然按照条约已加以拆毁,但不久又重新修筑起来。潜水艇也私自建造,并在别的国家里训练潜艇的官兵。为了使德皇时代的海军继续存在,为了准备将来有朝一日能够恢复海上的地位,一切可能做到的事情都做到了。
在其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方面,也有重大的进步。拉特瑙先生在1919年当他任建设部部长时,就着手大规模地重建德国的军事工业。事实上他曾对将军们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