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第68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方局势后,苏加诺也展开了行动,他解散了国会,提出制定“指导下**”和“指导下经济”的政策。他煽动印尼群众,称他为“伟大的**领袖、终身总统”,并且开始扩军备战。
在殖**义结束之时,新兴国家中那么多新的领导人基本上都是蛊惑民心的政客,这可能不是偶然的巧合。摆脱殖民统治是一种单打一的运动。它为蛊惑民心的宣传提供了合适的场所;蛊惑民心的宣传,又特别适用于这种运动。它要求相当大的、激起人们感情的力量。实际上,苏加诺正在故伎重施,把一个国家变成了全民皆兵的国度,至少是造成一种可能出现全民皆兵局面的威胁。
黄历冷冷地注视着印尼共和国的变化,对苏加诺叫嚣的要用“几百万印尼士兵踏平新殖**义者、新帝国主义――南洋联邦”的口号不屑一顾。
打仗,你拿什么和我打,丫的脑袋进水了吧就凭印尼共和国那几十架螺旋桨飞机,就凭印尼共和国那可怜的海军,就算你那几百万印尼士兵都是游泳健将,也不可能够武装泅渡辽阔的大海吧?不少字论经济,印尼共和国的通货膨胀指数倒是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生活费指数1953年为100,1956年已经上升为1800,令人十分吃惊的数字。…〃 从苏加诺身上,黄历发现了一条关于领导问题的可叹的真理:那些最善于在感情上接近人民的人,其纲领往往却是最糟糕的。尽管苏加诺蛊惑人心的行为还是起作用的,因为象他这种人缺少责任感,所以可以信口开河,选择那些最具有感染力的词语,以便触动听众的感官最基本的机能。但抛给民众虚假的希望,诱骗那些非常愿意相信这种希望的人们,使他们把对于未来的希望寄托在空想之上的做法早晚会失败,就象一个骗子总有失手被抓的时候。
说实话,黄历虽然命令海空军提高警惕,命令情报部门加紧搜集情报,但却不认为印尼共和国能对南洋联邦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他不想去占领印尼共和国盘踞的爪哇岛,也就没有必要害怕由苏加诺煽动起来的全民皆兵的局面。
说实话,苏加诺在某种方面来讲,对于黄历甚至不是威胁,而是助力。是他使印尼共和国的民众陷入了贫困,是他使印尼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步履艰难,是他使英美等西方国家更加倚重南洋联邦的**之力,是他使印尼外岛对并归于印尼共和国感到害怕和担忧,这一切都是有利于南洋联邦,有利于黄历的。这样的“好朋友”实在是很难得,黄历衷心希望苏加诺能长命百岁,对印尼共和国的统治能日久天长。
嗯,嗯,这绝对是黄历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愿望,没有苏加诺,哪能衬托我的睿智领导,哪能突出我的丰功伟绩。
。
。,
第二百零三章史上第一次维和行动
第二百零三章史上第一次维和行动
印尼共和国在短期内已经不构成威胁,除非从苏联购买到先进的战机和军舰,否则动员再多的6军也无济于事。
中东已经不是打开了一扇窗,而是敞开了一道门,南洋联邦提供的先进武器不仅使埃及在战争中大显神威,新的作战思想和理论也逐渐渗透到埃及军官和士兵的头脑。
在南洋联邦的大力援助下,埃及军队的实力终于过了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掌握的原来阿拉伯国家唯一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阿拉伯军团。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就是因为阿卜杜拉心怀鬼胎,只想占领划给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抢先占领耶路撒冷,不与其他阿拉伯国家配合作战,使得当时还非常弱小的阿拉伯国家丧失了完全胜利的机会。
现在,埃及的纳赛尔已经俨然成为了阿拉伯国家的新领袖,并开始宣传他的泛阿拉伯主义。战争结束了,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每年增加收入一亿美元,足以支撑阿斯旺大坝的修建。阿斯旺大坝是纳赛尔一生的梦想,也是当时埃及人民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的希望所在。对于英美等国当年的毁约撤资,以及南洋联邦的贷款援助,纳赛尔是极其感激的。在他宣布进行企业国有化改革的时候,除了继续履行十年的供油协议,向南洋联邦供应石油外,他还破例允许南洋联邦的联合石油公司在埃及的西部沙漠地区拥有十五年的油气勘探开权,对于新现的油气田,南洋联邦联合石油公司将拥有其5o的股份。
如果论价值,这可是一笔非常丰厚的回报,可能会远远过南洋联邦所有的付出和援助。但若论感情,纳赛尔可能还觉得远远不够。
南洋联邦在此战中的收获还不仅于此,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都向南洋联邦来了武器订单,对于向外售卖军火的对象,南洋联邦不是来者不拒,在一些重要武器方面也有自己的限制标准。而要想获得比如“雷神”、“枭I”式和“鹞I”式飞机,这些阿拉伯国家就要在石油领域给予南洋联邦以优惠,这是很明显的事实。
而随着战争的结束,以色列愈感到惶恐不安。埃及的纳赛尔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新领袖,岂能不报这一箭之仇。周围的阿拉伯国家象一群恶狼,也不介意配合埃及,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他们只得向最可靠的后台——美国提出了要求提供保护的请求。
美国政府感到很为难,单独出兵将遭到阿拉伯世界的愤慨和抵制,而且帝国主义色彩太浓。但不予理睬,在中东打入的这个楔子说不定又会被阿拉伯人连根拔起。
搅尽脑汁之下,美国人又搬出了联合国这杆大旗,通过了有关决议,要建立起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并声称将应以色列的要求,进驻中东,防止阿以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阿以冲突创造条件。
理由倒是冠冕堂皇,但阿拉伯国家却并不买账,认为即便有联合国决议,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组成必须要与可能冲突的双方皆无利害关系,或者由冲突双方各自指定的国家出兵组成,以免在维和行动中有所偏袒,造成更大的麻烦。
由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联合国维和行动,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未全部完善,各个国家对此多处于观望和观察阶段,苏联倒是想积极参与,但在美国牵制之下,很难如愿。英法刚与埃及结怨,也不适合进行这样的行动。美国呢,谁都知道是以色列的后台,身份敏感,帝国主义色彩太浓,很难得到阿拉伯国家的认同。于是,维和行动还未展开,争吵已经变得不可开交。
此时,作为第一次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南洋联邦提出了相对完善的维和部队组成和维和行动进行的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几条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先,维和部队应该具有鲜明的中立性,其成员必须来自与冲突双方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其次,维和部队队不同于一支真正的军队,在执行任务时,除进行自卫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卷入冲突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国内政;最后,维和部队的组成应该本着达国家多出钱,展中国家多出人的原则,以便将政治反感和风险减少到最低。
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在南洋联邦提出的框架内,历史上第一支维和部队组成了,出兵国家选定为巴基斯坦、南非、尼泊尔、意大利、波兰五国,每国出兵二百人,共一千人。
对于此次联合国维和行动,黄历并不是太热心,所提建议只不过是出于提高南洋联邦的国家声誉。他现在已经把目光集中在南越,正和美国紧密磋商,展开外交行动,力争将战争的危险化为无形。
南越在潘光诞政府的领导,以及美国和南洋联邦的援助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比如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受益;吸引外资,增加就业,弱化社会矛盾;打击**,增强政府在民众中的威信;整肃军警,使其初步摆脱**无能的形象;展开社会救济,使贫困者对政府的怨恨大为减少……
但在这一切形势不错的表象下,危机依然存在。根据南洋联邦和美国的联合情报机构所估计,日内瓦会议结束后,越南南方的抗战骨干大都随人民军部队北撤,却仍有近万人留下,在越共南方区委的领导下,仍旧有能力在南方进行游击战,仍有能力壮大武装力量和政治组织。
对此,南洋联邦和美国一边命令联合情报机构加紧对越共南方区委各支部的渗透刺探,一边展开外交活动,力争使越南南北分治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最有效的办法则是使南北越成为两个独立国家,为联合国所承认并接纳。
第二百零三章史上第一次维和行动
第二百零三章史上第一次维和行动,到网址
第二百零四章 南北越分治的计划
第二百零四章南北越分治的计划
黄历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过要消灭北越,因为那将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艰难任务。不要说北越能够制造一个全民皆兵的战争泥潭,单单考虑到其背后的红色中国,就足以令他感到万分棘手。
但如果南北越都成为独立国家,而且南洋联邦和美国承诺不对北越展开军事行动,那么中国还会支持北越进行统一战争吗?
以北越的贫穷落后,加上二十多年的抗法战争使国民经经济残破不堪,可以想象,没有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后勤、人员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北越即便动了战争,也很难长期支持下去,更谈不上胜利了。
而且,南越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为联合国所承认,也就意味着黄历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其纳入东亚国家联盟,从而使军事介入变得有法可依。有了独立国家的名义,即便与北越的战争失利,联合国也会插手,停火啦,维和啦,总之将使南越具有了比较安全的保障。
况且,现在推动这项计划的时机是相当合适的。
根据越共中央的指示,南越解放阵线中的大多数目前只能从事“和平的政治斗争”--公开的或秘密的宣传工作、群众团体工作和对敌方机构的渗透工作,目标是争取1956年全越选举的胜利。与此同时,若干小规模的武装队伍被保留下来,但奉命尽可能避免与西贡军队冲突,并将活动区域限制在偏远的金瓯半岛和越柬边界沼泽地区--同塔梅平原。
即使违反了日内瓦协议,全越选举未能按期举行,越共在南方的目标落空,也没有在南方出现广泛的游击战争,甚至促使北越大规模“南侵”的情景。总之,温和与克制是当时越共南方政策的特征。这一方面是因为南洋联邦和美国联手显示了维护南越的决心。在南方动武装斗争可能导致两国的军事干涉,从而危及北方。另一方面,苏联的态度对越共也极其不利。情报机构搜集的信息显示,在一九五六年年春,苏共中央党刊曾以比较隐晦的方式把南越当作合法的独立国家。
这当然是赫鲁晓夫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以及“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的一种体现。如果利用苏联的这种态度,应该能够迫使越共放弃武力统一的念头。虽然他们可能会对“老大哥”的做法感到惊讶和愤怒,当然也是无可奈何的。
而且直到现在,胡志明和劳动党中央还是确认北方的巩固和强大是党的头号任务,是最终实现祖国统一的要条件,而这就“需要和平”。黎笋表的长篇文章《南方**的道路》,已经明确强调南方**暂时只能依靠和平手段进行。尽管这可能是胡志明的授意,而不是他的本意,但他还没有登上最高的权力顶峰,必须屈从于越共中央占大多数的北方人的意见。
而红色中国显然要考虑到苏联的态度,只要北越没有危险,中国的南大门不受威胁,也不会想以直接参战的方式帮助越共实现统一,因为那样牺牲太大,而且会冒同南洋联邦和美国直接开战的危险。
美国政府对这项南北越分治独立的计划是赞同和支持的,但对苏联能否同意表示忧虑。在他们的眼中,赫鲁晓夫是那位在联合国拿鞋子敲打会议桌的粗俗的,没有教养的乡巴佬。还有在波兰大使馆欢迎哥穆尔卡的招待会上,赫鲁晓夫曾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当面恶狠狠地出恫吓“我要埋葬你们”,这被西方世界普遍视为赫鲁晓夫好战和敌对态度的信号。
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正在对南洋联邦进行友好访问,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并不乐观,“总统丈夫,同那个好战、粗鲁、傲慢、自以为是的家伙打交道,实在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他是个讹诈高手,甚至比斯大林也不逊色。”
“可我们总要去试一试呀”黄历淡淡地笑着,在桌上赫鲁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