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蒋介石成败录 >

第17节

蒋介石成败录-第17节

小说: 蒋介石成败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调和,蒋胡相安无事。谭死后,蒋胡矛盾激烈,胡准备出走,扯旗反蒋。胡汉民与戴季陶的私交颇好。但戴季陶得知这一消息后,竟向蒋介石告密,致使胡汉民被蒋介石软禁起来。    
    戴季陶是蒋家王朝的忠实的卫士,在这个王朝的大厦将倾时,他却无回天之力,只好仰天长叹,1949年春天,当人民解放军将要强渡长江,直捣南京总统府,戴不得不南逃广州。此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责备戴季陶,作为蒋介石的密友和智囊,对蒋不加规劝,反而助桀为虐,应对蒋的许多罪恶负责。这使戴季陶受到相当大的刺激。他极度忧愤。2月11日,终于因服安眠药过多死亡,成为蒋家王朝的“殉葬品”。    
    当然,戴季陶与蒋介石之间还有一段与蒋纬国身世有关的隐秘,迄今为止,蒋纬国到底是他俩谁的儿子,还有不少版本,不少说法,可见戴蒋关系之亲密到了何种程度。    
    评析:    
    蒋介石是曾国藩的崇拜者,对于曾国藩的交友术颇有心得。未发迹时善交人,其好处在于一方面,未雨绸缪,超前蓄势;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多少功利色彩,更可能成为生死之交。蒋介石结识陈其美,依靠陈其美的领路,使自己参加了革命党,有幸与革命领袖孙中山接近,参加了武装起义,积累了政治资本,为他后来在政治上飞黄腾达作做了很有价值的铺垫。    
    “识于人未发迹之时”,这是曾国藩识人的高人一筹的地方。因为,在人未发迹时,更少功名成分,即使有,要价也不会很高,交友的成本低廉,最为可贵的是,感情真实,如果没有极特殊因素的影响,可以说这样的结盟牢不可破。蒋介石与未发迹的戴季陶由在日本相识,到在革命营垒相知,结下生死之交,戴季陶为蒋介石步入政坛,攫取最高权力,为巩固蒋家王朝,发挥了重大作用,即使在蒋家王朝倾覆时,还甘当“殉葬品”。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到,蒋介石实践其祖师爷曾国藩的交友哲学,活学活用,出自于曾国藩而又胜过于曾,真可谓青出于蓝而又胜于蓝。    
    这是仅就交友术而发的议论,就大方向而言,蒋介石交友的目的,起初并非完全是为了私利,那时,他们之间有共同的革命目标,也有相同的情感志趣。我们很难断言蒋介石在与陈其美、戴季陶结识之初,就是完全受功利的驱使,或者说,是“结党营私”。但是,随着他的地位的变化,野心的膨胀,“结党营私”成为主导方面了。


术篇第39节 厚黑之道定乾坤

    曾国藩是一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他虽然也拉帮结派,假以营私,但注重交友的品位。他把择友作为人生第一要义,为自己提出了“深交之人,宁缺毋滥”、“择友如同求师”等交友原则。在这方面,曾经混迹于上海滩,且在私生活上不拘小节的蒋介石,与其“祖师爷”有很大的不同。    
    蒋介石在结交朋友时,往往不太在乎对方的名声,他所关心的只要对自己有用。不管黑道白道,只要对自己有用,他一定接纳,并不忌讳对方的身份。    
    而且在发迹之后,他往往也不隐瞒自己与那些流氓势力的结合,相反还给以很高的礼遇。这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回报。那些黑道、白道的人物不忘旧情,为了昔日的难兄难弟两肋插刀,而且为感蒋的新恩,竭尽全力相报。    
    事例:    
    早年,蒋介石在上海依靠的白道人物具有代表性的,那就是虞洽卿。此人商人出身,同上海青洪帮来往密切。    
    蒋介石投靠陈其美,在上海搞武装起义时,还不认识虞洽卿,当陈其美被刺身亡时,蒋介石因失去靠山而苦恼,一下子由一名革命志士沦落成上海滩上的小混混。他本是一个想干一番事业的人,现在却连一口饭都难吃上,万般无奈之下,急于寻找新靠山。在他走投无路时,遇到了陈果夫,陈果夫是陈其美的侄儿,这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当差。他建议蒋介石到股票交易场去“淘金”。虽然此建议很好,可此时贫困潦倒的蒋介石身无分文,建议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望梅止渴而已。陈告诉蒋介石,要带他去拜见这位巨商。    
    虞洽卿,出身于浙江镇海,6岁丧父,家庭贫寒,读了三年书后,被迫到上海谋生。说来也够巧的,他所要见的一个颜料行老板先生当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下大雨,财神赤脚到他家躲雨。第二天,他也不太在意,结果到了中午,天果然降大雨,虞洽卿打着赤脚来了,原来他因家穷,一双刚做好的鞋子,舍不得在雨中糟蹋。伙计当他是叫花子,对他臭骂,赶他走,正好被老板看见,觉得应验了美梦,急忙将其引入屋内。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偏偏这家颜料行里,自从他到来后,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于是乎,老板把自己爱女许配给虞为妻。虞不甘心当一个店老板,看到做买办发财容易,坚持学习英语,不到三年,英语竟然达到对答如流的程度。后来他果然当上了买办,贩粮贩盐,搞房地产,开轮船公司,一跃成为上海的大富豪。当时在上海做生意,如果没有黑社会的支持,是无法做下去的,因此,他与当时的黑道老大黄金荣关系甚密。    
    蒋介石初见虞洽卿时,虞洽卿对他并不好感。只是有碍于陈果夫的面子,给了一个小差事让蒋介石做,纯属打发应付。蒋介石请虞介绍他与黄金荣见面,他顺水推舟,将蒋介石介绍给黄金荣。    
    蒋联系上白道,又通过白道转入黑道,本可在上海商界和黑道大干一番,但自幼都有极强的权利欲望的蒋介石既看不起商人,更看不起黑道。后来,他又投靠孙中山,继续与革命党人为伍。中间因为筹措革命经费,曾以敲诈的手段要求虞洽卿资助,得到经费后南下广东。虞洽卿曾因此气愤极了,吩咐手下人,警告蒋介石,要他不要再到上海捣乱。    
    谁知蒋介石这个曾被他嗤之以鼻的落魄者,几年后竟然成了位高权重者。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对蒋介石看走了眼,为此而后悔,会生意经的虞洽卿虽然不一定想走仕途之道,但还是要高攀权贵,为自己留条后路。他急忙找黄金荣商量对策。1926年7月,北伐前夕,广东国民政府电邀上海商界派代表赴粤参观,虞洽卿派自己的女婿盛宣怀前往广州,结果受到蒋介石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不但专门陪同吃饭,而且还陪伴游山玩水,言谈之间对过去在上海所受到的照顾多有谢词。回沪后,盛称赞蒋介石是一个重乡谊,重感情的人。    
    其实,从蒋介石的角度说,他在上海混迹多年,深知上海的实际控制者到底是誰,不是官府,而是这些大商人和黑道的大老们。黑道十分讲究等级秩序,只有得到黑道的支持,他的势力在上海才能插得进足,才能有所作为。而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得到上海大财团的支持,以获得雄厚的活动资金,这离不开虞洽卿这样的商界头面人物。    
    果然,1927年蒋介石的部队打到浙江,虞洽卿与江浙财团的头面人物商议,如果蒋介石取消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将给以财力上的支持。由于虞洽卿对蒋介石有知遇之恩,商界公推他穿针引线,派江浙财团巨商钱新之到南昌会见蒋介石,虞洽卿等人的要求与正在密谋叛变革命的蒋介石不谋而合。3月蒋介石指挥的军队兵临上海城。这些大财阀十分担心上海被共产党和工人阶级所掌握。他们把自己的命运挂到蒋介石这个战车上。虞洽卿等人本是支持北洋军阀孙传芳的,这时抛弃了孙传芳,转而支持蒋介石,一次给了6000万元的借款。    
    北伐军被武装起义占领上海的工人纠察队迎进城后,蒋介石决定“清党”,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当时上海的工人阶级的力量很强,明火执仗可能遇到很大阻力。于是,他决定借用黑社会的力量,在他的授意下,上海黑帮势力行动起来。4月12日,这些歹徒,身着工人服装,冒充工人,分头向工人区袭击工人纠察队,同蒋介石布置的军队配合,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惨案,“四•;一二”惨案是蒋介石精心策划的,上海黑社会是他的帮凶。    
    评析:    
    蒋介石与上海黑白道的头面人物的交往,遵循他自己独特的人际关系哲学,即黑道白道,为我所用即“王道”。这是典型的厚黑之道。他在处于落泊境地时,经陈果夫介绍,到上海大买办资产阶级头面人物虞洽卿的门下奉职,随后,又主动请求虞洽卿举荐,通过白道联络黑道,同黑社会头子黄金荣建立了联系。就蒋介石的志向而言,他既不想经商更不愿在黑道长期混迹。然而,从他因偶然的机会与虞洽卿相识之时起,就潜意识地本着“不管什么道,为我所用即‘王道’”的人际关系哲学,广泛交际,编织关系网络,以备将来需要时所用。    
    同白道黑道打交道,除了金钱因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情意。蒋介石这方面的功夫比较到家。白道讲究信誉,要求忠实守信;黑道讲究义气,他在与黑白道建立联系之初,受到冷落、歧视,不抱怨,不却步,得到黑白道的认同。在政坛得势后,不记旧怨,不忘旧情,当虞洽卿、黄金荣等人向权贵攀附时,蒋介石热情相迎,礼遇相待,并且刻意回忆旧情,使来访者感动至极,虞洽卿的女婿回上海后,称赞蒋介石是一个重乡谊、重感情的人。这大大地提高蒋介石在上海的声望,更重要的是,当蒋介石需要帮助时,他们会鼎力相助。    
    蒋介石后来利用与白道黑道的关系网,借助这两支“偏师”,出奇兵,收奇效。正因为得到他们的支持,蒋介石才能得以在上海站稳脚跟;才有胆量与武汉国民政府抗衡。此后,由于有了以虞洽卿为首的江浙财团的支持,他不仅攫取最高权力,而且逐步巩固了自己的权位。就蒋介石个人而言,他所结的这个关系网虽然不十分光彩,但“实惠”。    
    然而,他所依靠的这些势力所代表的是没落阶级的利益。一个政坛“新星”与已渐日薄西山的阶级和人们结合在一起,也势必在他们共同欢庆“胜利”的同时,也就种下灭亡的种子。这看似是历史开了一个玩笑,但这又是不可违抗的,说是“天意”也好,说是“报应”也罢,对于阴谋家来说,历史就是这样的冷酷无情!


术篇第40节 爱情让位于政治(1)

        
    巧妙联姻,爱情让位于政治    
    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中国,政坛是男人的一统天下,加上一些权谋家施用“美人计”之事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若有女人涉政,那随之而来的便是“脏水”、骂声滚滚来。在蒋介石与宋美龄联姻的年代,其政治环境不同,加上蒋介石的那种特殊的身份,对这类婚事溢美之词不少,但也颇有微词。    
    客观地看,不好说蒋宋联姻没有一点爱情因子,但也不能由此可以断定它真的远离了政治。这种婚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政治联姻。    
    事例:    
    蒋介石青少年时代,是一个多情男儿,十二三岁,就有儿女私情的冲动,年仅14岁便与自己相中的女孩结婚,其妻毛氏比他大5岁,是一个小女婿。后来又上海红尘女子姚氏爱恋结合。过不多久,又对少女陈洁如一见钟情,紧追不舍,数年后与陈洁如结婚。如果说他与前两人的结合有爱情的基础,那过于牵强;如果说他与陈的婚姻是逢场作戏,那也入了俗套。蒋介石与陈洁如的结合还是有些爱情因素的。他们俩的结合,陈洁如无论是在美貌方面,还是在社交上,都给蒋长脸不少,特别是陈洁如会俄语,在蒋介石与苏联政治顾问交谈中,充当翻译,在政治上对蒋有所帮助。据说,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廷还送给陈洁如一块手表作纪念,从中可以看出陈洁如还是颇有女人的魅力的。    
    然而,当蒋介石政治上发迹,有了更高的政治目标追求后,他又在物色更能在政治上助他一臂之力的强女人。1922年12月,蒋介石第一次见到宋美龄的时候,立即被其美貌所迷住。宋美龄举止大方,容貌端正,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对于当时在政坛上崭露头角的蒋来说,他以前的三个夫人都显得土气,与他的前程越来越不合拍,这是蒋介石追求宋美龄的最初动机。    
    但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追求宋美龄更有其政治上的企求。    
    首先,为了更好地贴近孙中山,以提高自己的身价。蒋介石的家庭世代经商,但只能算是小康人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资本。宋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