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3-钻石的历史-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0英镑的还盘。
罗德斯意识到,这样下去,最终受利的只有法国公司。于是,他找到巴纳多,向他建议说,双方与其互相竞标,不如开始合作。他进而提议,如果巴纳多通过撤消还盘让罗德斯以原价1,400,000英镑买下法国公司,罗德斯就转手把法国公司卖给巴纳多,条件是得到金伯利中央钻石矿业公司1/5的股权,外加300,000英镑现金。巴纳多对此加以深思熟虑。这个做法看上去没有什么猫腻,罗德斯是得到了金伯利中央钻石矿业公司1/5的股份,但拿大头的仍然是巴纳多。巴纳多觉得这一仗他能赢得轻松愉快,于是同意采纳罗德斯的建议,一切照此进行。就这样,巴纳多在非洲原本不共戴天的夙敌一脚插进了他的大门。
虽然巴纳多是金伯利中央钻石矿业公司最大的股东,但散户股东的力量仍然不容忽视,罗德斯开始一一收购这些股东手里的股权。他在公开股票市场上把能买到的股权一一收入囊中。巴纳多对此有所警觉,也开始收购股权。一时间,金伯利中央钻石矿业公司的股票价格急速飚升。最后,巴纳多败下阵来。也许是他感受到了罗德斯背后深不可测的财力,也许是他意识到了如此抬价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总之,他把手中的股票悉数卖给了罗德斯,鸣金收兵。这场战争眼看就要偃旗息鼓,怎奈偏偏节外生枝。
金伯利中央钻石矿业公司的一群小股东联名反对戴比尔斯的收购行为。他们在法庭上指出,金伯利中央钻石矿业公司的宪章规定该公司只同性质相同的公司合并。他们声称戴比尔斯公司不属于性质相同的公司,因为其宗旨不光是开矿那么简单。他们引用戴比尔斯公司宪章的原话,证明戴比尔斯公司的执行人有权“在任何领土范围内进行行政管理,资助并维持现有军队的运行,并组织军事活动。”在这一点上,法庭同意小股东团体的意见,判定上述两公司不得合并。罗德斯和巴纳多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解散了金伯利中央钻石矿业公司。戴比尔斯随即买下了原有资产,把那一群诉讼人打了个目瞪口呆。那张本来应该付给金伯利中央钻石矿业公司“所有清算人”的巨额支票立即宣布作废,该支票面值为5,338,650英镑,如今仍然挂在金伯利斯多克待尔街戴比尔斯公司老会议室的墙壁上。正是这张支票拉开了戴比尔斯钻石垄断集团的帷幕。
巴纳多一跃成为戴比尔斯公司的终身董事,拥有一大块股份。他继而前往威特沃特斯兰金矿,建立起庞大的矿业家族,腰缠万贯的体育明星和企业大亨在他的后代中层出不穷。巴纳多本人也是大英帝国的首富之一。在金伯利议会竞选中,他力拔头筹,赢得不费吹灰之力。他的人生看似一帆风顺,任何难题都在他面前迎刃而解。但是,人无百样好,花无百日红,随着他背后复杂的商业秘密逐渐水落石出,他的精神健康每况愈下。1897年6月,巴纳多在乘坐斯科特号轮船返回英国的途中蹊跷地坠海身亡,究竟是跳海还是失足无据可查。他的死亡被归为自杀一类。那个不幸的日子距巴纳多的45岁生日只差几个星期。罗德斯只比他多活了不到5年的时间,但是他建立的公司谱写了现代钻石行业的新篇。
戴比尔斯公司掌握了各大矿脉之后,罗德斯就大干特干起来。首先,他大规模削减了钻石产量,使整个南非的钻石产量下降了40%。曾经一路下跌的钻石毛坯价格开始回升,每克拉的价格从20先令涨到了30先令。到了1900年,戴比尔斯公司控制了全世界钻石毛坯供应总量的90%。伦敦的一个钻石购买集团是戴比尔斯公司的唯一买家。南非的钻石源源不断地流入伦敦市场,戴比尔斯公司正是这个流程中的控制阀。只有一件事能够破坏这个运营体系,那就是新供应源的出现。
《钻石的历史》 第二部分钻石帝国奠基人(4)
新的供应源不须多,只一家就能把戴比尔斯打个措手不及。1920年,砖匠托玛斯·库里南在约翰内斯堡附近发现的“极品矿”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事实。与戴比尔斯保持伙伴关系的阿尔弗莱德·贝特爵士曾驱车前往“极品矿”进行实地考察,由于该矿过于壮观,贝特爵士竟激动得昏了过去。“极品矿”的表面积绵延80英亩,比金伯利地区最大的矿脉足足大了三倍。
戴比尔斯的董事们向库里南出价购买极品矿,库里南断然回绝。接着,戴比尔斯想拉库里南入伙,并警告他说只有卖家单一才能保证钻石价格的稳定。库里南仍然不为所动。他压根就不信任戴比尔斯公司。因为当时只有戴比尔斯一家公司出售钻石毛坯,库里南无法了解该公司是否能付给他公平的价格。而且,他看过了自家矿里的钻石小样,也让闻风而动的欧洲买家们过了目。库里南相信自己能够独挑大梁。1904年,极品矿刚刚投入运营满一年,就产出了总重量750,000克拉的各色钻石,相当于戴比尔斯公司旗下金伯利所有矿区总产量的1/3。而这不过是个序幕,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1905年1月26日傍晚时分,极品矿里当天最后一班岗即将结束,一名矿工紧赶慢赶地找到地区经理F·G·威尔斯,向他汇报说矿井的井壁里射出一道光芒。这束光芒肯定是落日的余辉照在某块晶体上产生的折射。威尔斯信步走到矿井的位置,探头向下望去。果然,他也看到了那道光芒。这个矿井当时只有30英尺深,那束反光来自井壁斜坡的高处。
火山口的内壁异常陡峭,但威尔斯脱掉了外套向下爬去,准备研究研究那块石头。这下该着他开眼。扫掉了表面的灰尘之后,他看到了一块拳头大小的透明晶体。威尔斯用小刀把它撬了出来,跌跌撞撞地爬出矿井,朝办公室飞奔而去。总经理正忙,威尔斯就在外面耐心等待,另一名工作人员问他寻到了什么宝贝。威尔斯给他看了看那块晶体,那人一阵哂笑之后竟抢过石头,一把扔出了窗外。威尔斯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出去把它捡了回来。扔石头的人并非唯一的怀疑者。那天晚上,库里南接到有关电报之后,对同席的宾客说:“我想他们一定是看走眼了。”
人们对库里南钻石的质疑并不为过,因为毕竟那是人们发现的最大的一颗钻石。它重达3,106克拉,相当于1。3磅。为了加工这块钻石,三名切割师曾每人每天工作14个小时,整整用了8个月的时间,才把它切割成9块成品钻石。所有成品的总重量是1,055。9克拉,也就是说,切割师们连切带磨地扔掉了2,000多克拉的材料,占了毛坯重量的65%左右。经过这番千锤百炼的雕琢,一系列美不胜收的钻石粉墨登场。
库里南1号又名非洲之星,是一块重达530。2克拉的梨形钻,共有74个切面,它镶嵌在英国王仗之上,目前在伦敦塔展出。参观者由自动通道牵拉着从巨钻旁边经过,在某些角度上,钻石的光芒仿佛一张银光交织的密网,叫人眼花缭乱,随着自动通道的前进,那光芒就顺着钻石切面之间细如发丝一般的交界线波光流转。然后,整个钻石忽地黯淡下去,只留给观者一片深邃的黑暗。
库里南钻石被发现的那一年,极品矿的产量上升不少,第二年,产量持续稳步上升,后来,其年产量曾一度达到2,000,000克拉,几乎于所有戴比尔斯矿的年产量持平。极品矿投入生产的头十年,戴比尔斯矿的产量在全球钻石产量中的份额从90%下滑到40%。在如此萧条的阶段,唯一能让戴比尔斯公司感到一丝欣慰的事就是他们购买了极品矿的部分股票,给他们献上这条计谋的是欧内斯特·奥本海默——一名有勇有谋,迅速崛起的钻石商。
库里南钻石成品模型。库里南一号,又名非洲之星,重达530。2克拉,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目前镶嵌在英国的王杖上。 (图片来源:戴比尔斯)
奥本海默是专门购买并销售戴比尔斯钻石的那家伦敦钻石集团的一名代理人。极品钻的出现不光对戴比尔斯公司造成了威胁,那个伦敦钻石集团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因为极品矿的产品纷纷落入其他买家的手中。欧内斯特的哥哥伯纳德·奥本海默也是其他买家之一,他从本应流入伦敦钻石集团的财富中分得一杯羹,迅速致富。1914年一战爆发前夕,戴比尔斯终于拔除了眼中钉肉中刺。当时,整个欧洲沦为战场,大多数钻矿都关门停产。极品矿的股票价格一路狂跌,戴比尔斯公司趁机买断了控制权,钻石世界的霸主再度君临天下。但是好日子并不长久,很快,戴比尔斯公司即将面临比库里南更难对付的劲敌的发难,那个人正是欧内斯特·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来自一个团结有序的德裔犹太大家族。他的父亲在弗里德堡经商,为了躲避日益高涨的反犹太情绪,他把自己的儿子们送到了伦敦。欧内斯特·奥本海默于1896年到达伦敦,那一年他才16岁,羞涩而谦逊。欧内斯特在一家钻石交易所谋了一份职业,这家交易所的老板名叫安东·敦克尔斯巴勒,是奥本海默家族的一位姻亲。在欧内斯特之前,另外两名奥本海默家的儿子奥托和路易已经开始在那里工作了。敦克尔斯巴勒本人是收购戴比尔斯钻石的伦敦钻石集团成员之一,他们收购的钻石全部流入阿姆斯特丹和安特卫普的切割中心。
敦克尔斯巴勒被员工称为“老敦克尔”,此人五短身材,专横霸道,他一只眼睛是瞎的,头顶上寸草不生,锃光瓦亮,而且大腹便便,块头不小。有一天,当时还是小职员的欧内斯特·奥本海默在灌墨水瓶的时候一个趔趄,整瓶墨水一滴不少地洒在了敦克尔斯巴勒的脑袋上。敦克尔斯巴勒登时火冒三丈,噌地站了起来,对着奥本海默一通怒吼:“就你这个德行还想当钻石专家!你连端盘子的资格都不够!”但是奥本海默在钻石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他十分钟爱钻石分拣的工作,进步飞快。不久,他就从学徒升级为师傅,并开始进行钻石销售工作。欧内斯特稳扎稳打,一路升职。1902年,敦克尔斯巴勒派他去了南非。
年轻的钻石收购员奥本海默到达金伯利以后得到了良好的引荐。他的表兄弗里茨·希尔斯科恩是戴比尔斯公司的股东之一,也是伦敦钻石集团里的活跃分子。他同时还在阿尔弗莱德·贝特爵士领导的钻石交易与银行企业“维尔纳…贝特联合公司”里从事要职。希尔斯科恩热情接待了奥本海默,正是在他的家里,奥本海默有幸接触到钻石界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到了金伯利以后,奥本海默就一头扎进了工作之中。从戴比尔斯公司当时的帐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庞大的机构在鼎盛时期自产自销的壮观行为,因为该公司的股东绝大多数都是自家公司最大的买主。奥本海默的亲戚们使他无限接近这个利润丰厚的营销网络。他在为钻石集团主持交易的同时也为自己赚了一大笔财富。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借着血缘关系带来的好处令他大放异彩。奥本海默看上去一丝不苟,气质高贵,而且天资聪慧,钻石集团里的成员们确信他诚实可靠。可惜他们被外表所迷惑,因为奥本海默从不属于任何集团,他只对自己忠诚。
索利·乔尔是奥本海默早期交际圈中的一位好友。乔尔是一位“金矿爵爷”,他的财源之一便是威特沃特斯兰地区的金矿。他是巴尔尼·巴纳多的外甥兼企业继承人,身材高大,讲究排场,他拥有游艇和赛马,留着一腮美髯。在经营家族企业之余,乔尔还是戴比尔斯的股东之一,也在伦敦钻石集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正是富豪乔尔的成功之路点燃了奥本海默的野心,在驻扎南非的前15年里,他就以后起之秀的身份崭露头角,对现有的权贵阶层发起了挑战。
《钻石的历史》 第二部分钻石帝国奠基人(5)
奥本海默的第一大手笔就是创立南非英美有限公司,并聘请纽约金融家J·P·摩根做他的银行家。奥本海默把自己的公司在南非注册,总部也设在当地,于是他大权在握,再也不用依靠那些总部设在伦敦的财团企业,尤其是与戴比尔斯公司交往密切的罗斯柴尔德银行。
有人说奥本海默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矿业大亨全靠他敏锐的直觉。这个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奥本海默在行动之前必然进行一番周密的筹划和细致的研究,而且他对自己的猎物了如指掌。虽然他通过英美有限公司的经营成为了金矿富豪,但他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钻石行业上。想当年不论罗德斯还是巴纳多,无一不是靠钻石发达亨通,奥本海默也认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