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历史-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从统一天下到病死沙丘的十二年间,始皇帝五次巡游天下,修驰道,建长城,凿灵渠,筑骊山陵,连年不断。三十年前后,派遣五路大军征伐南越。三十二年,派遣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指使修炼方士入海求仙取药。三十三年前后,再次派遣大军征伐南越。三十四年,征发五十万男女戍守五岭以南,焚烧诸子百家之书。三十五年,开通直道,将首都咸阳与九原北部边境用军用高速公路连通,坑埋儒生方士于咸阳东郊。始皇帝愈发烦躁不安,他嫌咸阳都城人多,先王以来的宫殿狭小,难以匹配上古以来未曾有过的皇帝之声威,于是下令在渭水南岸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
关中地区,经过历代秦王数百年的经营,宫殿庙堂,离宫别馆,苑圉庭园,星罗棋布,连绵瞩望不断。大体说来,西起雍城(今陕西宝鸡)东过骊山的关中一带,宫观数量以三百计数,著名者有甘泉、兴乐、望夷诸宫,以咸阳宫为正宫,都是先王时代的遗留。关中地区以外,分布于各地的行宫,数量更在四百左右,北之燕、赵有沙丘行宫,东至辽东有碣石行宫,并海有琅玡行宫,多是六国旧有的建筑。
暴发成功的人,没有满足的幸福,永远在欲望的驱使下折腾翻滚。人到晚年,难免想留下超越短暂生命的恒久,始皇帝没有德行文章可以久传于世,功业建筑也许成了他对恒久的寄托。阿房宫的设计构想,仿照天象星宿,追求古今天下第一,威势磅礴,壮丽辉煌。庞大的工程,由前殿开始,前殿东西长七百五十余米,南北宽近一百二十米,八万平方米以上的宽广正殿,数层建筑环绕分筑,可以容纳万人席坐,屋檐高敞叠连,可以并列十一二米的旗帜。
阿房宫在渭水南,咸阳宫在渭水北,始皇帝以渭水比况天汉,以阿房宫比况天极,以咸阳宫比况营室,在渭水上修筑复道连接两岸,比况为出天极渡天河抵达营室。天汉又称天河,就是分断长空的银河。天极,又称北极紫宫,就是北极星,是天帝泰一的居所。营室,又称室宿定星,即飞马座α、β两星,属二十八星宿的北方玄武。复道,就是上下两层的通道,宛若空中走廊。依据占星家的解说,天帝出行,由北极紫宫出发,渡过天汉银河,抵达室宿定星。按照新的建设规划,始皇帝居阿房宫,出行北上,由空中廊道渡过渭水抵达咸阳宫,正可比照天帝外出,星辰运行。
阿房宫周围,又修筑阁道环绕。阁道,就是长廊通道,上有顶檐,两侧有围栏。阿房宫东西北三面,筑有围墙,南面开敞,从前殿一直到南山筑有阁道相连,匠心独运,意在取景南山之巅以作宫城门阙,虚图远山应近景,既是风水也是理念。始皇帝又听信方士们的真人之说,行踪秘不示人,用复道阁道连接咸阳四周的宫观苑圉,方圆二百里范围,复道行空,长桥卧波,有宫车经过,如雷霆乍惊,辘辘轮声可以远听,渺然身影不知所踪。
阿房宫之设计构想,巧夺天工,神奇精妙,然而,由于始皇帝的突然去世,阿房宫开工不到三年就中断停止,帝国的人力物力,一时全部集中于始皇帝陵园。
始皇帝陵园的修建,开始于公元前246年,也就是秦王嬴政即位的时候。即位时的嬴政,刚刚才十三岁。十三岁的少年,正急于盼望长大成人,何曾预期过自己的死,何曾有兴趣关心葬身的墓室。不过,即位开始之日,就是修建坟墓之时,是古来的制度,连接着古来的传统。比照先王先公的规矩成例,始皇帝陵园修建之初,规模不大,也没有过多的铺张装饰。
然而,统一天下以后,一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公元前221年,臣下们议论秦王的称号说,古来的王号已经不能称应天下一统的伟业,五帝的尊号也无法比及海内归一的成功,古来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为尊贵,请陛下上泰皇称号。秦王嬴政尚未能满足,他下令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定称号为“皇帝”。皇帝皇帝,统治人间神界的上帝,功业超越三皇五帝,意志凌驾人间,指使鬼神,煌煌然追及天高地厚。天高不可及,地厚似可掘,天空地上地下,始皇帝要作贯通的比照。阿房宫已经比照天极,始皇陵则要比照帝都。皇帝统治着远古以来未曾有过的大帝国,始皇陵也被扩建成古往今来最大规模的陵园,宛若秦都咸阳的缩影。
始皇帝陵园,究竟有多大,至今没有最终边际的肯定结论。多少年来,考古学家们找啊找啊找啊找,挖啊挖啊挖啊挖,似乎越找越大,越挖越多,根据最近的发掘调查结果,大致可以为始皇帝陵描绘一幅示意的草图。
始皇帝陵园,比照秦都咸阳建筑,上下有两层,内外分三重,东西南北十五里见方,总面积达五十六点二五平方公里之巨。地下层是冥城地宫,地上层是内城、外城和外城外的陵域。冥城地宫在地表坟丘之下,比况始皇帝居住的皇宫修成。冥城外围,由一道地下城墙环绕,城墙南北长四百六十米,东西宽三百九十二米。冥城内是一地下宫殿,南北长一百四十五米,东西宽一百七十米,地下宫殿的中央是墓室,墓室由石灰岩筑成,南北长五十米,东西宽八十米,高十五米,四周筑有厚达十六到二十二米的围墙。始皇帝的棺椁遗体,就安置在这里。《史记》记载始皇帝陵冥城地宫说:“挖通骊山,深及地下水排堵的极限,椁室以黄铜装饰镶嵌,四周象征性地建有宫室别馆,金银珠玉满藏,珍宝重器具列。彩绘日月星辰于地宫天穹,又以水银仿筑百川江河大海,高低起伏以机械驱动,可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鱼油制作灯烛照明,希求永久不灭,命工匠制作弩机暗箭,防备盗贼侵入。”据文可以想像,那是何等奢侈的极乐世界!
冥城地宫之上是坟丘封土,高一百一十五米,南北长五百一十五米,东西宽四百八十五米,行状如同一个倒放的斗,凛然耸立于骊山脚下的平野当中,成为陵园的地上标志。坟丘在内城南部,内城比况咸阳宫城修成,南北长一千三百五十五米,东西宽五百八十米,周围筑有十米厚的城墙,墙垣巍峨,有长廊环绕。内城西、南、东三面各有一门,北面有二门,门阙耸立,以曲阁相连。内城内筑有寝殿,为墓主魂灵起居生活的公馆;又筑有便殿,为墓主魂灵休息闲宴的场所,一切比照始皇帝生前,将宫城内院,摹拟于其中。
内城之外是外城,外城南北长二千一百六十五米,东西宽九百四十米,周围环绕六至七米厚的城墙,四面各有城门一座。外城比况咸阳都城修建,城内筑有百官府寺,武库仓储,膳食厨府,又筑有珍禽异兽苑,百戏娱乐场,始皇帝出行所用的车马仪仗,也折半缩小,以青铜铸成,掩埋于此。外城西侧北侧,有武备守卫,相当于卫尉庐舍环绕宫墙驻防。
外城外的陵域,宛若秦都咸阳郊外的关中。兵马俑在陵域东,庞大的军团,摹拟的是驻守关中、守卫秦都的中尉京师军;青铜水禽坑在陵域北,栩栩如生的飞鸟,当是御用苑圉的写照;至于数以百计的马厩坑,无疑是京郊的皇家马苑。陵域西北有官邸,当为奉侍园陵之官吏的居所。更远有郦邑,特为奉侍始皇帝陵而修建的新城,有数万移民。
始皇帝下葬之时,二世下令秦始皇后宫没有子女的妃嫔全都殉葬。又听从人言,怕工匠泄漏陵墓里的机关秘密,待葬事结束,下令封闭陵墓里神道外门,将工匠全部活埋其中。
驰道和直道
秦帝国的五大交通干道,皆因始皇帝的巡游出行而整备兴作。五大干道之外,尚有北边道和直道,都是为用兵匈奴而修建的。
始皇帝是喜好旅游的人,历代皇帝巡游天下,由他开风气之先。从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算起,他一共做了十二年皇帝。十二年当中,他五次巡游,西到陇西北地(今甘肃宁夏陕北一带),东到胶东琅玡(今山东半岛),北到九原辽东(今内蒙古、辽宁),南到会稽、长沙(今浙江、湖南),行程数万里,足迹遍及帝国各地名山大川,直到公元前210年死于第五次巡游途中,方才停止驰行的脚步。
古代交通,天上无飞机,地上无铁道,路面无沥青水泥,驰行无空调大巴。百姓出行,背负盘餐行李,两条腿走路。皇帝巡游,乘舆马车,虽说是饮食使唤,呼拥迎送,可以极尽帝国奢侈之极限,然而,泥土修筑的道路,木材制作的马车,雨雪风霜,寒冷炎热,一路都是尘土飞扬,颠簸晃荡,至于沐浴方便,更是有种种难处。用我们当今的旅游标准来衡量,始皇帝巡游也绝对称不上是舒适的出行,如果没有强烈的欲望动力,断然难以频繁远行。
天下统一以后,为了巡游出行,始皇帝开始对秦帝国的交通做大规模的整备修建。他下令用驰道将全国主要地区连接起来。驰道,是不同于普通道路的高速行车道。大体说来,各地路况不一,最完美的驰道路宽五十米左右,高出地面,由多层夯土筑成,宽阔平坦。驰道是三车道,中间道是皇帝专用道,未经特别许可,他人不得擅自使用,两边为旁行道,可供吏民使用。驰道两旁植有树木,用青松杨柳、槐柏榆桧,绵延间隔,壮观秀美通畅。
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沟通帝国东西南北,与其他道路辐射连接,西去有陇西北地道,东进有三川东海道,南北有河内广阳道,东南有南阳南郡道,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又有辽西会稽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陇西北地道。由咸阳沿渭河西去,过雍城进入陇西北地(今甘肃东部、宁夏陕北一带)。支道可以抵达西垂和犬丘。越过陇山,可至泾水源头之鸡头山,再沿泾水河谷回到咸阳。公元前220年,始皇帝第一次巡游,走的就是这条道。这一带地区,是秦人先祖养马生聚的祖地;鸡头山一带,是秦人受周王召唤、定居称秦的发祥地。始皇帝统一天下后,专程前往发祥祖地,将伟业之成功,告慰先祖。
三川东海道。由咸阳沿渭河东出函谷关,并黄河南岸行,经三川郡洛阳,走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过砀郡,经泗水郡彭城(今江苏徐州),一直抵达东海郡朐县,大体走今天陇海铁路的方向,是贯通帝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公元前219年,始皇帝第二次巡游天下,就是沿三川东海道一路东去,途中北上东行,抵达泰山封禅祭天。三川东海道上的函谷关是进出关中的门户,荥阳是控制关东的要塞,至于彭城,则是连接魏、楚、齐间的要冲。
南阳南郡道。由咸阳东郊沿灞河东南行,走蓝田,入商洛,出武关,经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南下穿越江汉平原,抵达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一带。大道至此,再沿长江东下,水陆交错,过衡山郡和九江郡,可以一直抵达长江下游的会稽,将帝国的东南连接起来。公元前210年,始皇帝第五次巡游,就是沿南阳南郡道抵达云梦(今洞庭湖一带),再东下渡江,抵达会稽,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刻石纪功而还的。
河内广阳道。河内郡地处黄河、漳河之间(在今河南新乡、焦作、安阳一带),由河内北上,走安阳(今河南安阳),到邯郸,过恒山郡东垣(今河北石家庄),至广阳郡蓟县,大道南北纵贯华北平原,东西与太行山平行,大体沿今天京广线的方向,延伸东去右北平郡之无终(今天津蓟县),进而抵达碣石一带。河内广阳道是帝国南北交通的主干道,这条道上的蓟县是燕国故都,邯郸是赵国故都,安阳是魏国要地,沿道由河内渡过黄河进入三川,直接连接帝国的东西交通大动脉——三川东海道。战国以来,魏国、赵国、燕国之间的往来,多由该道。公元前215年,始皇帝第四次巡游天下,或许就是先走三川东海道,然后再沿这条路线北上,抵达辽西郡的碣石,访燕、赵,观沧海,刻石纪功而还。
辽西会稽道。始皇帝五次巡游天下,其中四次至海,往往沿海岸线周行,行迹北至碣石,南至会稽山。辽西会稽道大体沿始皇帝行迹,北起辽西郡南部,南下经过右北平、渔阳、广阳、巨鹿、济北、临淄、琅玡、东海诸郡,一直抵达会稽郡,大体沿渤海、黄海、东海海岸线,经过今天的河北东部,山东半岛,南贯江、浙海岸。由辽西往东,道路可以连通辽东,抵达秦帝国的东北边极;由会稽南去,可以进入闽中越境。这条道上的碣石、琅玡山、会稽山,都有始皇帝纪功的刻石。
秦帝国的五大交通干道,皆因始皇帝的巡游出行而整备兴作。五大干道之外,始皇帝的交通建设,尚有北边道和直道,都是为用兵匈奴而修建的。始皇帝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