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

第39节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第39节

小说: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匚行牡木植壳蚰谧髡剑耆鍪恿似湓诠憷暮Q笊洗蚧鞯薪煌ㄏ叩母臼姑!端镒颖ā分行吹溃骸肮テ淠保テ浣唬テ淙耍テ涑恰6テ涑鞘窍虏咧虏摺!鼻苛钋蓖Т邮隆跋虏摺敝髡剑闷涔セ髟诟弁迥谕饨浔干系慕⑼В虼耍毡厩蓖С闪司哂懈叱辞蹦芰Φ牡薪⒌奈罚站课茨芴油言嵘砗5椎拿恕!�
  “回天”不是一般性的武器,它是日本海军更高水平的“九三式鱼雷”。如果使用方法得当,决不会让年轻人的纯洁火热的鲜血自流。“回天”——改装的“载人鱼雷”的技术状况大体如下:长14。7米,直径1 米,总重量为8 吨,乘坐1 人,头部装填TNT 炸药1。25吨,续航力方面,当时速30海里时为23公里,当时速为12海里时可达78公里。这种自杀武器可以潜航、上浮、改变航向、自由变速。如果加以调整,可以保持一定的深度、速度、航向,能够以30海里以上的速度进击。 
  这简直就是一艘出色的小型潜水艇!而且,在“回天”进击时,敌舰很难发现其踪迹。所以,萨查·兰多参谋长在进驻会议上开门见山地提出让海面上的“回天”缴械是理所当然的。 
  一艘潜艇可以装载6 艘“回天”出击,在确认将接近敌舰时,立即做好“回天”的发射准备工作。此时,“回天”的驾驶员通过交通筒乘坐到“回天”里,然后关闭甲板升降口,作好脱离母艇的一切准备。潜艇艇长一边用电话传达敌情,一边驾艇接近敌目标,当认为最佳时机到来时,立即发射“回天”鱼雷。在发射时的一瞬间,“回天”立即启动自己的引擎,每航行2000米,就将潜望镜( 可以自由屈伸,最高为1 米) 露出水面2…3 秒钟,一边观察海面情况,一边高速前进。在大约四、五百米的地方决定突击的路线,并在深度为4 米左右时全速突进。结果,在敌舰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百分之百地击中目标,发生爆炸而将敌舰击沉。 
  “回天”特点有三:一是敌舰难以发现它;二是带有1。25吨重的炸药,足以将敌舰击毁;三是由人操纵着精密的机械,实行与敌舰共同毁灭的肉体进攻。因此,只要使用妥当,无疑对敌舰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神风特攻”是由自杀机一边冒着敌人炮火一边实施突入攻击的一种自杀性的作战方式,“回天”是小潜艇在敌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进行的与敌舰同归于尽的一种作战方式,然而,两者的作战效果却有霄壤之别。 
  有人问,这种作战方式为什么在莱特湾决战中没有采用?可能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这种意念,也许因为潜水母舰数目太少,但不管怎样,这都已是“马后炮”了,再说,日本海军从来没有正确地使用过潜水艇。   
  (九)“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悲剧——“回天”大业化为乌有 
  昭和20年4 月,日本方面对潜艇的使用法渐趋正规,然而为时已晚。实际上,发挥日本潜艇良好的续航能力和隐蔽性,摒弃其脆弱性的最佳方案则是不应该将其用于攻击敌舰或突进港湾,而应该令其到广阔的海域待机,伏击敌人的交通运输线,奇袭敌舰船。然而,联合舰队司令部却反其道而行之,偏把潜艇用于前两者,而置后两者于不顾,就这样,迎来了战争的失败。 
  在“回天”作战时,把“回天”集中使用在与“神风特攻”展开攻击的同一个方向上,毫无价值地让敢死队的年轻人送掉了宝贵的生命。因此,潜艇部队( 属第六舰队) 、水雷参谋鸟巢建之助中佐冒着被革职的危险奔走劝说,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决定派两艘潜艇在海面上待机,以尝试一下伏击敌运输船团的作战。“伊…47 ”号、“伊…36 ”号两艘潜艇各载“回天”6 艘从光基地出击,时间分别是4月20日、4 月23日。 
  前者在冲绳… 乌利西( 美舰队基地) 一线上待机,后者在冲绳… 塞班一线上待机,以此来威胁美军的交通运输线,实施所谓的“攻其交”的作战方案。果然,在4月27 日拂晓,“伊…36 ”号潜艇发现了开往冲绳的由30艘船只组成的大型美运输船队,当接近到7000米时,潜艇发射了4 枚“回天”载人鱼雷( 驾驶员分别是八木中尉、安部、松田、海老原军士) 。约12分钟后,管昌舰长用潜望镜看到了目标处腾起了凶猛的火焰和高大的水柱,接着听到了4 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其爆炸后的波击力量将日本潜艇都摇晃起来了。 
  “伊…47 号”潜艇( 艇长折田) 于5 月1 日同样发现了敌大型运输船队,迅速向其发射了4 枚“回天”,其中3 枚中的,炸沉了“利伯蒂”型万吨运输船3 艘。第二天,5 月2 日,日潜艇又利用剩余的两枚“回天”,击沉了敌驱逐舰1 艘,另1艘敌驱逐舰遭受重伤(前后6 枚“回天”的乘坐人员是柿崎、前田两位中尉,山口、古川、横田、新海4 位军士) 。 
  面对“回天”取得的这一丰硕战果,大本营、联合舰队司令部都哑口无言。就这样,改变了以往使用潜艇的方法而采纳了第六舰队的主张。因此,日本舰队把自己的全部能够调动的兵力——说全部未免有点可怜——9 艘潜艇派遣到西太平洋,以便择机实施“回天”作战。在停战前的3 个月间,它们取得的战果是:击沉敌油船或运输船15艘、巡洋舰2 艘、驱逐舰5 艘、水上飞机母舰1 艘,不明舰种舰6 艘,合计共29艘,同时,重创两艘敌舰。 
  如此有来,“回天”进行的攻击几乎是百发百中,它往往是以奇袭的方式发挥其拥有的全部破坏力,给美舰只以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击沉了美军曾载运过原子弹的重型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一事,使日本国民欢欣鼓舞。击沉美军这艘重型巡洋舰的日本潜艇是“伊…58 ”号,艇长是桥本以行中佐。这一事件发生在1945年7 月29日夜晚11时27分,地点在莱特岛… 关岛一线和帕劳… 冲绳一线的交叉点上。其战斗状况是这样的:“伊…58 ”号潜艇的观察哨在航行途中发现在月光反射的海天线上有一浮动的舰影,于是该艇高速向舰影驶去,在接近到1500米时,日本潜艇以两秒钟为间隔连续发射了6 枚鱼雷,终于将该舰击沉。战后才知道,原来它就是曾运输过在广岛、长崎爆炸的原子弹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型巡洋舰。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被击沉确属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下述事实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战后,击沉“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伊…58 ”号潜艇艇长作为证人在华盛顿召开的秘密调查委员会上被传讯,并让其叙述了“伊…58 ”号潜艇的警戒情况以及攻击方法等。在一般情况下,一艘重巡洋舰被击沉,是不会把舰长提交到军事法庭上进行查问的。 
  不管怎样,“回天”特攻取得了巨大的战绩( 到8 月10日又击沉10艘美舰船) ,这对殉国的年轻的忠灵——牺牲98名——将是一个很好的慰藉。参与“回天”攻击的潜艇是7 艘( 后勉强增至10艘) ,之后,再也没有继续派遣潜艇,因此,“回天”的大业化为乌有了。 
  特攻战取得的辉煌战果,恐怕与天助神佑没有什么联系吧? 
  8 月15日,战争结束了,就在这一天,在太平洋上坚持最后一战的,只有以“回天”为武器的7 艘日本潜水艇。   
  (一)联合舰队登上陆地——对“楠公未抵凑川”的疑问 
  “楠公未抵凑川”——如果这是真实的话,那么,日本国的重要历史就要重新来写。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未抵海上”——如果这是真实的话,日本海军的光辉历史恐怕也要颠倒过来。 
  事实上,昭和20年4 月7 日,日本海军的历史居然被颠倒过来了,至少,英勇的日本海军的传统被玷污了。此时,不满的呼声从四面八方涌来,笔者对此深有感触。 
  日清战争时期的黄海大海战,伊东司令长官乘坐旗舰“松岛”进行战斗自不必说,就连桦山军令部长也乘坐“西京丸”轮船奔赴战场,身先士卒,激励和指挥全军。 
  日俄战争中,乘坐“三笠”号旗舰的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也是颇有声望的,当敌舰炮弹向“三笠”号倾泻下来的时候,参谋长加藤热切地恳求东乡司令到舰内去指挥作战,东乡元帅平静地笑着说:“加藤君,我可不能从命呀!”仍然屹立在甲板上,凝视着前方的敌舰。 
  加藤( 后任元帅、日本首相) 对东乡的为人是了如指掌的,正因为这样,加藤参谋长再没有去劝阻他。加藤说,当时他突然想到,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恐怕也是以这种姿态指挥战斗的吧。只有当确信胜利已成定局时,他才同意返回司令室( 纳尔逊在确信海战能够取胜之后不幸遭流弹袭击而身亡) 。 
  在这里,让笔者顺便提及一件发生在大正12年(1923 年)4月的事情,这是加藤和笔者( 在汤河原) 作长时间交谈时的一段话。当时,加藤对笔者说:“英国为了永远记住这位拯救国家的海军司令,特地在伦敦建造了特拉法尔加广场,我希望能在东京建造东乡广场。” 
  东乡元帅亲临前线使对马海战( 日本称之为日本海海战) 大获全胜,迫使俄国不得不最后认输。后来,在华盛顿的裁军会议上,美国提出了美日海军比例为10:6的提案。当时,加藤打算接受此案,为下最后的决心,他又私下给东乡打了电报,征求他的意见。东乡马上回电,电文简单明了:“只好承认10:6的比例。”——只此一句。这充分说明了东乡具有何等的远见卓识啊!于是,加藤友三郎放心地在文件上签了字。海军专门委员们对此一无所知。加藤怀着对10:6方案的不满情绪回到了日本,立即拜访了东乡元帅,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的事实真相,一方面也为自己的努力不足而表示内疚。东乡听完后,以训诫的口气说:“尽管如此,但是,在训练方面是不会有比例限制的吧?”海军委员们为之铭感。从此之后,海军的训练就更加日趋猛烈了。 
  在具有这种勇气和见识的名将指挥下,日本联合舰队日益被国民熟悉,被国民称赞。然而,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联合舰队是个什么样子呢?是由几个人率领指挥,又如何进行战斗的呢?最后,又是怎样走向覆灭的道路呢?可以说,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确实仿效了先辈们的作法,古贺海军大将也不愧是继承先辈光荣传统的司令长官。问题是在这以后,即日本联合舰队的踪影从海上消失而退向陆地以后。在战争的后半期,联合舰队在实际上究竟是否还存在呢?在此,笔者想就所知作一简要的回答。 
  如前章所述,昭和20年4 月7 日,日本联合舰队剩余的舰只几乎全部投入“黄泉”——冲绳海战之中,这就是以巨舰“大和”为中心,外加轻型巡洋舰“矢矧”以及8 艘驱逐舰——“冬月”、“凉月”、“雪风”、“矶风”、“浜风”、“霞”、“初霜”、“朝霜”——合计10艘舰只组成的舰队。 
  正确地说,这已经不是什么联合舰队,而仅仅是第二舰队。此外,还有少数零星舰艇。第二舰队作为水上部队的主力留在濑户内海,事实上成为联合舰队的最后兵力。但是,联合舰队司令部却安设在神奈川县日吉台的庆应大学的校舍及其地下防空壕里,他们在那里发号施令,将第二舰队置于全军覆灭的战场。 
  此次作战被称之为“菊水作战”,这是模拟凑川的楠正成。但是,因指挥官躲在日吉台的防空壕内,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不满。令人可笑的是有这样的一段叙述:“联合舰队司令部在防空壕中指挥‘菊水作战’是不妥当的。具体指挥‘菊水’之战的重任落到代理舰队长官伊藤中将的肩上,而司令长官却在陆地,这岂不是咄咄怪事?这不是成了楠正成未抵凑川而在千早城的地下室中指挥战斗一样了吗?” 
  用“楠公未抵凑川”的说法来比喻冲绳战役中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所作所为未免太过分了,但从形式上来看,确实如此。出击冲绳就宛如进击凑川,又恰似相当于楠木正成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不在舰上而在陆地上。但是,这样做必定有某种理由,对此完全有必要来解释清楚,对这个问题,笔者将放在本书的结束部分加以解释。   
  (二)“旗舰临阵指挥”观点的分歧——关于指挥中心固定之说 
  昭和18年4 月,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阵亡。第二年,古贺司令长官殉职。他们的死不可避免地给战争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作战参谋们为此忧心忡忡:如果联合舰队战时的第三任司令长官丰田海军大将也突然阵亡的话,日本海军的前景就更加黯淡了。昭和19年4 月底,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