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须此理,如圣天《摄行炬论》云:「以此次第,应当趣入⑥极无戏论行。其次第者,谓修行者最初当念,无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乐,徧舍一切⑦猥杂,下至王位自在,亦当修苦想。」
①若有菩萨律仪:若受有菩萨律仪。
②犯一恶作:障戒九中第七:“不乐涅槃。”
③见过故非有:见三有过失故,不乐住而极厌离。
④具禁行:具菩萨戒,不同声闻处。
⑤《菩萨地》:《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
⑥极无戏论行:与法我不相应之一切。
《瑜伽师地论》卷十三:“云何戏论,谓一切烦恼,及杂烦恼诸蕴。”
《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当知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
⑦猥杂:《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二:“云何猥雜,謂樂與在家及出家泄蚕嚯s住,又樂尋思諸惡不善欲尋思等,乃至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思,多隨伺察。”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九:“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心懷染汙,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親里尋思。心懷染汙,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國土尋思。心懷染汙,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不死尋思。心懷染汙,攀緣自他若劣若勝,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名輕懱相應尋思。心懷染汙,攀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
第四決择能趣解脱道性者。如室利胜逝友云:「沉溺三有流,苦海①无边底,②喜掉无厌畏,③何物在我心。贫难求、④护、坏,离、及病、老、衰,入恆炽然火,觉乐宁非狂。」又云:「噫,世⑤具眼盲,虽现前常见,后仍不略思,⑥汝心岂金刚。」当自策励,修习生死所有过患。如《七童女因缘论》云:「见住世⑦动摇,如水中月影,观欲如瞋蛇,盘身举头影。见此诸众生,苦火徧烧然,大王我等乐,出离往尸林。」依正世间,刹那不住灭坏无常,犹如水月为风所动。诸欲尘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现影。又见五趣,炽然三苦大火烧恼,由见是故厌舍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乐欲得出离解脱。北方孩童者,传说北方炒麵稀贵,於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饑饿欲食炒麵,向母索之,母无炒麵给以生蔓菁,云我不要此,次给以乾蔓菁亦云不要,次给以新煮者又云不要,更给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云。如是我等,见闻忆念世间安乐,一切皆应作是念云:此是世间,此亦世间,此皆是苦,非可治疗,⑧发呕吐心。如是思惟,昔从无始漂流生死,厌患出离及思今后仍当漂流,令实发生畏惧之心非唯空言。如⑨《亲友书》云:「生死如是故当知,生於天人及地狱,鬼旁生处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损害根本,故当断除。此复要待灭除二因,谓烦恼业。此二之中,若无烦恼,纵有多业亦不受生。若有烦恼,纵无宿业率尔能集。故应摧坏烦恼,坏烦恼者,赖修⑩圆满无谬之道。
①无边底:无边,显广;无底,显深。
②喜:欢喜。掉:散逸。
③何物在我心:何物蒙蔽我心。
④护:守护。坏:破坏。离,别离。
⑤具眼盲:具眼而盲。
⑥汝心岂金刚:汝心如金刚,坚硬难调,了不动心。
⑦动摇:无常、虚诳。
⑧发呕吐心:厌恶至极,如修不淨观者。
⑨“《亲友书》云”一段文:“非一”:多种。“苦害器”:生於生死轮迴之中,是受多种苦痛之器,又是一切损害之根本。
唐译《亲友书·别说慧学·轮迴之根断除》:“如是漂流生死处,天人畜及阿苏罗,下贱业生众苦器,鬼趣兼投捺落迦。”
⑩圆满:显量。无谬:显质。
此中分二:一以何等身灭除生死,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 今初
如①《亲友书》云:「②执邪倒见,及旁生,饿鬼,地狱,无佛教,及生边地蔑戾车,性为騃哑,长寿天。随於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失,离此诸过得閒暇,故当励力断生死。」是须於现得暇满时断除生死,生无暇中无断时故,如前已说。大瑜伽师云:「③现是从畜分出之时。」博朵瓦云:「昔流尔久未能自还,今亦不能自然还灭,故须断除。断除时者,亦是现得暇满之时。」此复居家於修正法,有多留难及有众多罪恶过失,出家违此,断生死身出家为胜,是故智者应欣出家。若数思惟,在家过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坚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觉妙善习气。此中道理当略宣说,其居家者,富则守护劬劳为苦,贫则追求众苦艰辛,於无安乐愚执为乐,应当了知是恶业果。《本生论》云:「於同牢狱家,永莫思为乐,或富或贫乏,居家为大病。一因守烦恼,二追求艰辛,或富或贫乏,悉皆无安乐,於此愚欢喜,即恶果成熟。」是故执持众多资具,求无喜足非出家事,若不尔者居家无别。又居家者与法相违,故居家中难修正法。即前论云:「若作居家业,不能不妄语,於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罚。行法失家业,顾家法岂成,④法业极寂靜,家事猛暴成,故有违法过,⑤自爱谁住家。」又云:「憍慢癡蛇窟,坏寂靜喜乐,家多猛苦依,如窟谁能住。」应数思惟,如是等类在家过患,发愿出家。
①《亲友书》:《亲友书·别说慧学·厌棄今世》。
②执邪倒见,及旁生……故当励力断生死:参阅《广论》卷二(本書一三三页)。
③现是从畜分出之时:《广论》卷二(本書一三八页):“若未清淨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
④法业极寂靜:《略论释》(五八四页):“法务寂靜,家务猛暴。”
⑤自爱:自爱者。
复应愿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於远离处淨自烦恼,①为他供处,如《七童女因缘论》云:「愿②剃除髮已,守持粪扫衣,乐住③阿兰若,何时能如是。目视轭木许,手执瓦缽器,何时无讥毁,於家家行乞。何时能不贪,利养及恭敬,淨烦恼刺泥,为村供施处。」又应希愿,用草为座,卧无覆处霜露湿衣,以粗饮食而能知足,及於树下柔软草上,以法喜乐存活寝卧。「何时从草起,著衣霜湿重,以粗恶饮食,於身无贪著。何时我能卧,树下柔软草,如诸④鹦鹉绿,受现法喜乐。」房上降雪,博朵瓦云:「昨晚似於《七童女因缘》所说,心很欢喜,除欲如是修学而无所余。」又应希愿,住药草地流水边岸,思惟水浪起灭无常,与自身命二者相同,⑤以妙观慧灭除我执,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恶见之因,背棄三有所有欢乐,数数思惟依正世间如幻化等。「何时住水岸,药草满地中,数观浪起灭,同诸命世间。破萨迦耶见,一切恶见母,何时我不乐,三有诸受用。何时我通达,⑥动不动世间,等同梦阳燄,幻云寻香城。」此等一切皆是希愿,作出家身,作此诸事。伽喀巴云:「若能以⑦大仙行,住苦行山间,始为⑧文父真养子。」霞惹瓦亦云:「於诸在家事忙匆时,应披⑨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乐,则种未来出家习气。」《勇猛长者请问经》亦云:「我於何时能得⑩出离苦处家庭,如是而行,何时能得,作僧羯摩,长淨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业,彼当如是爱出家心。」此说在家菩萨应如是愿。此之主要为慕近圆,《庄严经论》云:「当知出家品,具无量功德,由是胜勤戒,在家之菩萨。」如是非但修行解脱,脱离生死歎出家身,即由波罗蜜多及密咒乘修学种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仪,即三律仪中别解脱律仪,故当敬重圣教根本别解脱戒。
①为他供处:至少具正知见,为淨烦恼,而出家修行,方堪为他供施处。
②剃除髮:髮者,世间庄严。
③阿兰若:寂靜处。
④鹦鹉绿:鹦鹉般绿色。
⑤以妙观慧灭除我执,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恶见之因:我执即三有根本,是能生一切恶见之因,以妙观慧而灭除之。
⑥动不动世间:情世间、器世间。
⑦大仙:世尊。
⑧文父:佛陀。
⑨妙衣:袈裟。
⑩出离苦处家庭,如是而行:苦处即家庭,出离家庭,清淨修行。
作僧羯摩:出家。
长淨羯摩:《寄归传一》裕В骸耙廊魇浅ぱ澹邮菧Q义,意明长养淨除破戒之过。昔云布萨者,讹略也。”
解制羯摩:安居。
及密咒乘修学种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金刚鬘本续》云:“外现比丘,内修生圆。”
《时轮本续》云:“修密法以比丘身为胜。”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棄舍灭火行,而当励求无后有,因无余事胜於此。①应以戒慧靜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应学宝贵三学之道,其中三学,数定有三。初观待调心次第数決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由此三学,诸瑜伽师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观待得果数決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決定胜,初有②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此二即是《本地分》说。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谓③破坏烦恼,伏其现行,尽断种子,故有三学。次第決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靜,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靜定,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④应圆满六支,⑤四乐住成就,⑥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此中戒学,圆满六支,一具淨尸罗,二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淨。三轨则四所行,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淨。五⑦於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缺尸罗清淨。六⑧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淨。四心住者,谓四靜虑,此於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四谓四谛,各四行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集中因集生缘,灭中灭靜妙离,道中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是为慧学。若导寻常中士道者,此应广释於三学中引导之理,⑨然非如是,⑩故修止观心慧二学,於上士时兹当广释,今不繁述。
①应以戒慧靜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唐译《亲友书·别说慧学·趣入涅槃》:“尔求尸罗及定慧,寂靜调柔离垢殃,涅槃无尽无老死,四大日月悉皆亡。”
《亲友书略释》:“外道教派宣扬今生当中修持能获得太阳、月亮的果位,或是获得地水火风四大究竟的本性,但这是一种邪说,不是真实解脱道。”
《略论释》(五八七页):“寂,謂有漏五蘊已寂。靜,謂無垢。眨幔^惡行悉眨4四酥改鶚勓浴D鶚劊瑹o形色,而外道有謂證如白寶光(如月)爲涅槃,又有謂證到日月光(如珍珠海螺)爲涅槃,又有謂證如傘蓋爲涅槃,總之,謂形色可見。《親友書》此偈,正破斥之。”
②上下二界善趣:上界善趣须定,下界善趣须戒。
③破坏烦恼:战胜烦恼粗分。
④应圆满六支:戒学。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二:“戒律仪者,謂如有一安住具戒,廣說乃至受學學處。
云何名爲安住具戒,謂於所受學所有學處,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穿,如是名爲安住具戒。
云何名爲善能守護別解律儀,謂能守護七眾所受別解律儀。即此律儀,眾差別故,成多律儀。今此義中,唯依苾芻律儀處說,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云何名爲軌則圓滿,謂如有一,或於威儀路,或於所作事,或於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⑴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云何名爲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謂如有一,⑵於所應行,於如所行,即於此中如是而行。由是行故,不爲世間之所譏毀,不爲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如於所行,於其所住所坐所臥當知亦爾。如是名爲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云何名爲於所作事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謂如有一於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