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

第2节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2节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不到真实利益。为什么?印光大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佛菩萨当面来教你,你也得不到。果然具足十分诚敬,不要说是分证佛,相似佛,乃至於观行位的佛,这就很浅,观行位还没有出六道,但是他知见正,他来教你,你都能有成就。有没有成就你就知道了,不在老师,在自己,在自己修学的诚心。所以中国古人讲得很好,「至诚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到极处自然就通,非常有道理。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成就大小,完全看你的诚、敬,敬人、敬事、敬物。《礼记》里面一开头第一句,「曲礼曰:毋不敬」,你看佛门里面的忏仪一开端,「一切恭敬,一心顶礼」。佛法跟世法都把诚敬放在第一句,开端,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所以我们不是上上根人,是上中下根人,那就不能够离开善知识,不能离开善友。求学,要把世缘放下,世缘放不下,不能成就。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把王位放下,宫廷贵族的富贵生活放下,一生去过那种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也很难得,你看他的学生,常随弟子,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真的向他学习,也放下了,也跟他老人家一样,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们在这里看到,真正叫志同道合。不是短时间,跟佛跟一辈子,不是三年五载,你看看这种毅力,好学的精神。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法?他们都是有大福报的人,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现在明白了,示现给我们看的,给我们做榜样的,真正要求道,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就得这个干法。
  所以世尊灭度,嘱咐后代的学生,有两句很重要的教诲,关系你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太大了。这两句话第一个是「以戒为师」,第二个就是「以苦为师」。问题是你能不能持戒?你能不能吃苦?不能持戒,不能吃苦,换句话说,你不能成就。这个成就的标准就像世尊当年在世,那些弟子们的标准。那些弟子们的标准是什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大乘教里面说得很清楚,「皆是大阿罗汉」,这句话太重要!
  大阿罗汉是什么人?不是小乘罗汉,是大阿罗汉。阿罗汉这个名词要是把它从字面上翻成中文,阿翻作无,罗汉翻作学,意思是什么?无学。无学就毕业了,你所学的东西毕业了,没东西再学,叫无学。小乘阿罗汉,就是小乘经,小乘的三藏他统统学完了,毕业了,这是小乘阿罗汉,小乘阿罗汉毕业了,超越六道,他在四圣法界。大乘阿罗汉无学了,大乘经他学完了,无学,毕业了,他超越十法界,他到一真法界,无学位。在大乘的无学位是什么地位?法云地的菩萨,十地菩萨,十地菩萨上面就是等觉,再上去究竟圆满佛。所以在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级里面,他是上面第三个,这大阿罗汉。我们如果想一生当中证到这个果位,那就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要是做不到?做不到就降级,这个降级真的叫一落千丈。如果我们今天不能持戒,不能吃苦,那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就是天台大师所说的,名字位中,有名无实,出不了六道。既然出不了六道,肯定就是在六道里头随业流转;你造的是善业,三善道流转,你造的是恶业,三恶道流转,这个善恶标准就是十善业道。
  这一点我们确实要很冷静的细心去思惟,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十善业道摆在面前对照一下,我们是十善还是十恶?你自己最清楚。你来生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念佛求生净土,求生净土也要具足十善业道,而且十善业道里要上品,你才能往生。佛跟我们讲,上品十善业道生天,不高,欲界天,多半是生到忉利天;有这样的德行,念佛往生净土,生西方凡圣同居土,这才有把握,这才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你只是中品十善、下品十善,不行,这一生能不能往生,有问题。如果再加上三皈五戒,十善、三皈五戒,这不是表面上受,那没有用处的,真做到。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他说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意思就是说,三皈五戒那个形式受不受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做到。虽然形式上没有受,可是你真做到了,佛菩萨承认你受了三皈五戒,世间人不承认你,佛菩萨承认你。你形式上受了,你做不到,世间人承认你,佛菩萨不承认你,这个重要。
  三皈要记住,皈依佛,觉而不迷,你有没有做到?皈依法是正而不邪,正知正见;皈依僧是净而不染。觉正净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是皈依僧,平等是皈依法,觉是皈依佛,我们有没有做到?所以难,不是容易事情。古人容易,为什么古人容易?古人从小有家教,家教是什么?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弟子规》,《弟子规》是家教,是父母教儿女的,不是教他念的,是父母做出来给儿女看,这是身教不是言教。小孩刚刚出生下来,不会讲话,但是他一出生下来,他眼睛睁开就在那里看,他就在听,他就在学习,所以大人做事什么样子,叫上行下效。中国这个教学,教,要写成篆字你就看到,学是模仿,儿童模仿大人。所以从婴儿出生到三岁,三年一千天,他才学了一千天,这一千天的学习就是他的根,他的根本教育,他的基础教育。如果父母在他面前表演的都是圣贤,那好了,他就有圣贤的根,所以圣人是教出来的。
  诸位在中国典籍里面能看到,孔子,母亲教出来的;孟子,也是母亲教出来的;王季是周文王的父亲,太姜教出来的;文王,太任教出来的,他母亲;武王、周公太姒教出来的。所以做母亲的人、做父亲的人,真正能把弟子规在家教里面落实了,圣人的家庭,这家的子女,那是圣人的弟子。三、四岁,肯定他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有能力辨别邪正真妄,他就有能力。这个基础太重要了,中国这种教学的理念跟方式,确实五千年来没有改变,只是在最近这一个世纪疏忽。
  这个疏忽我们不能怪父母,因素很复杂,你要是读近代的历史你就了解。满清亡国之后,君主政治被推翻,换成民主,国家没有办法统一,变成军阀割据。虽然有个形式上的中国,实际上每一省是半独立的状态,不听中央的,而且自己拥有自己的军队,这内战。接著日本人侵略中国,八年抗战,把中国的社会秩序打乱了,这么好的传统教育没有办法推行。尤其中日战争,这八年我们都亲身遭受的,天天逃难,我们在前面跑,后面日本人追,追赶。所以一直到今天,没有能够恢复社会正常的秩序,这个教育忘掉了。我们实在讲,很感谢释迦牟尼佛,他在《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对这种遗憾的事情,不要责备先人,他在经上讲,这个事情是「先人无知,不识道德」,不认识,对於伦理道德他不认识,「无有语者」,没有人跟他们讲,你不要怪他。他所作所为违反伦理道德,你不要去见怪。这几句话我们看到之后,真的会心平气和。
  现在怎么办?现在就一切从头做起。从谁做起?从我做起就对了。我小时候没有学,现在我懂了,我认真努力补习,把我过去应该学的没有学到,现在统统补足,能不能成就?能。我们现在也懂得弟子规的教学,我们真正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学会。学会之后,最重要的要保持,这一生都不能失掉。为什么?这是根本戒。再学《太上感应篇》,因果教育。《弟子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学《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再学《十善业道经》,佛陀教育,三个根。三个根,一年决定可以做到。一年时间,三个根就扎稳,你也具备了圣贤的基础。
  哪怕你今年已经是五十岁,六十岁,还行,用一年的时间认真来学习。学了之后怎么办?有不少人问我,这个根扎了之后,然后你看自己的程度,自己的兴趣,在儒释道这三家任何一家,你选一部经或者是一部论,用十年工夫,你五十岁,用十年六十岁,你就成圣人,中国古人常讲的「十年寒窗,一举成名」。我选儒家的《论语》,十年专攻《论语》,有这三个基础,十年专攻《论语》,十年之后你变成全世界的论语专家,那是什么?孔子,你就变成现代的孔子,真干!可是你要没有这三个基础,没这三个根,你学三百年,你都不像孔子,你都学不到。你有这个根,十年,你就是现代的孔子;你要学孟子,十年之后你就是今天的孟子;你要学《无量寿经》,十年你就是无量寿菩萨;你要学《金刚经》,十年之后你就是金刚萨埵;你学《普门品》,十年之后你是观世音菩萨,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为什么?十年心定了,你得三昧。我们讲的这一大段,三昧门,你得三昧了。得三昧,没有不开慧的,智慧开了,你会跟惠能大师一样,二六时中不生烦恼,只生智慧。为什么不干?
  环境确实是能够突破,只要你不怕苦,你就能突破;只要你持戒,持戒是坚持原则,绝对不跟现代社会大众同流合污,不干。那个戒是什么?根本戒,就是弟子规。所以你要认知弟子规是根本戒,没有这个东西不行,没有这个东西不能做人。《弟子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第一个标准,最低的标准;加上《感应篇》,这个标准就提升,第二个标准;再加上《十善业道》,第三个标准,更高的标准,这上面可以建大楼。所以最重要的,十年只能学一样,不能学两样,学两样,你的精神、你的时间都分散了,不能集中,你很难成就。也就是说,你同时学多了,三昧不能成就,那你所成就的是常识,这里面没有三昧,没有智慧。所以你学一门,那你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不一样。这是凡夫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的秘诀。
  如果真的有大福报,有大福报是什么?能够有一些善友在一起学习,像释迦牟尼佛当年那么大的团体,一千多人都志同道合,那个福报你看,直到三千年后的今天都再也看不到了,没有法子相比。我们再看中国,我们净土宗慧远大师,一千七百年前在庐山建念佛堂,一百二十三个志同道合。他们就一部经,《无量寿经》,因为那个时候《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都还没有翻译出来,净土经典只有《无量寿经》最早翻译的,远公大师就是依《无量寿经》学习、念佛,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往生。他们的东林念佛堂就跟关房一样,他们不下山的,所以有那样的成就。在今天,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的是决定正确,小道场,不要超过二十个人。要是具足这三个根,二十个人统统具足这三个根,这还得了!这个道场一定是六和敬的道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这二十个人决定是个个成就,你说多么殊胜!
  祖师教导我们决定是正确,我们自己要有智慧体会得到。这是对我们现前这种根性,现前环境,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帮助自己,成就自己。如果有福报、有缘分再帮助有缘人,这就叫做『以灯施佛及佛塔』。这个「灯」,并不是真正叫你用灯、蜡烛去供佛,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灯代表智慧,我们要用智慧供佛(供养佛),用智慧供养道场,佛塔是道场。『是故得成此光明』。这是讲得很清楚。我们再看下面第二首,耳清净光:
  【又放光名耳清净。能令聋者悉善听。鼓乐娱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是『耳清净』,前面意思懂得,这个地方就不难懂。清净耳,『能令聋者悉善听』。我们今天是聋者,为什么?听不懂,听经听了几十年,不知道经典的真实义。想想《六祖坛经》里面所记载,惠能大师的故事,那是个樵夫,卖柴的年轻人,柴卖了之后,客栈(客栈就是现在的旅馆),小客栈的主人买他的柴,他把柴送去,拿了钱,要出来的时候,听到一个人在念《金刚经》,他就站在那里听,站了一会,听得很有味道。再到里面问这念经的人,你念的是什么?很好听。那个人就告诉他,我念的是《金刚经》。他说你这个经从哪里来的?他就把他听的那几句意思感受,告诉这个念经的人。念经的人听了之后,非常欢喜,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不认识字,有这么高的悟性,他很惊讶。当时就建议他到黄梅去礼拜五祖,去跟五祖学习,认为这个年轻人是个法器。
  所以这张居士也很了不起、很难得,成就了惠能。还拿了十两银子帮他安家,他要养老母亲。惠能也是年岁很小父亲就没有,母亲教的。你看古圣先贤都是得力於母教,所以母亲了不起,母亲最伟大,世间有没有圣贤,要靠有没有圣贤的母亲。把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