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秦淮歌飞 作者:朱璟秋(起点2012-04-15完结) >

第1节

秦淮歌飞 作者:朱璟秋(起点2012-04-15完结)-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https://。/要看小说可以来我的店铺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ω^)↗…本书籍版权归作者所有。
秦淮歌飞
    作者:朱璟秋

一幅渲染着明末清初风花雪月的画卷,荡涤着朦胧清澈的秦淮岁月,只是在江山间,是秦淮女儿的血泪……乱世烟云,美人如玉,抵不过被侵蚀了的心。爱恨只在一瞬间,所背负的债,却是永恒。她们芊芊弱质,如何斡旋于大明王朝、清廷以及李自成的大顺军中?她们为了家国抛弃了太多,甚至是生命和残存的爱情。

    前言
    一.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二、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相思意
    三.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四.世事波上舟,沿淮安得住
    五.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六、新愁旧恨知多少,都付酕幔ё硌坌薄�
    七.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八.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九.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十.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十一、玉作弹棋局,心中亦不平
    十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十三.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十四.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前言
更新时间2011…11…20 21:52:36  字数:6540

 又是一个多事之秋。
  千里之外的皇城里,崇祯在狠狠地咆哮。他震怒了,似乎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和他作对——他即位才一年,就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他只想做一个中兴的皇帝,这有错吗?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计划,让他热血沸腾。他铲除魏忠贤、客氏为首的255名奸党分子雷厉风行。他命人修历书,他做了他皇帝哥哥和皇帝老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够发愤图强了。天不遂人愿,大明气数真的要尽了么?他不信!他要掏空自己,掏空自己的所有心力给国家,他要力挽狂澜,他不要祖宗打下的一片江山在自己手中失去!
  可是越是努力怎么越是无济于事呢?
  永平四城失守。
  “废物!”崇祯又开始咆哮起来,他将塘报一扬手摔在地上,那份奏疏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并不好看的抛物线。
  高起潜赶忙匍匐到地上,脑袋用力地碰在地板上,用略微颤抖的语调说道:“皇上息怒!”
  “没一个让朕省心!真不知要你们何用?”崇祯一手端起桌上的一个官窑龙纹八宝盖碗,微微抿了一口茶,“调袁崇焕来!”
  “皇上!”高起潜下意识里还真不想让袁崇焕回来。
  其实崇祯也不想,他看到袁崇焕就讨厌。那谁叫他有本事呢?没有他哪来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这些军功就不该折没了。上京勤王也只有他了。
  可是,为什么一听到他的声音就厌恶呢?
  袁崇焕终究是来了,就跪在大殿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请起,爱卿日夜为朕分忧,实在是我大明之福。”
  袁崇焕声如洪钟:“为皇上效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袁崇焕一站起来崇祯就能看到他的脸了。居高临下的崇祯皇帝连袁崇焕脸上的几块横肉都能看得清楚。这下崇祯皱眉了,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可上天偏偏没有给袁崇焕一张面如冠玉的好皮。于是崇祯怎么看着就觉得怎么怪。他甚至觉得相由心生,那么一个短小黑瘦的身躯加上深凹进眼窝的一对如苍鹰般犀利的眼睛,让人觉得他并不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人。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一直相信。因为袁崇焕“假传圣旨”杀了毛文龙。崇祯每每想起这个就很不舒服:你顶头上司还没正式下令,只是有这么个意思在里头你就把人杀了,摆明就是没把我这个皇帝放眼里,知道什么叫命令、什么叫圣旨吗?杀人是大事、杀毛文龙更是大事!你杀了毛文龙谁来替我守辽西啊?谁来替我挡皇太极啊?
  不过崇祯不会讲出来。他需要人才,杀一个少一个,得不偿失。
  崇祯没有说话,只是盯着袁崇焕,袁崇焕也盯着崇祯,那目光真的让崇祯彻底不自在了。
  “爱卿可有计平流贼?”崇祯沉凝片刻终于开门见山。
  “循序渐进,以攻打为主,以安抚为辅,假以时日,四面堵截,定能荡平流贼。”
  “能一举荡平固然上佳,其他流贼也不足为惧,只是李自成是心腹之患,还望爱卿早日降伏为是。”
  “谨遵圣谕。”
  眼下的局面不免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皇太极、李自成,两边都不能松懈,棋差一招便满盘皆输。
  现在,并不是只对付李自成就好,十月二十九日,金兵攻破大安口。
  袁崇焕部署山海关前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奏驻守山海关,防止后金乘机夺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海关一线守住了,也等于把通往京师的最后的一道防线守住了。
  京师要道必然要严守。袁崇焕命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邹宗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步步为营,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最后,袁崇焕在靠近京师东北方向的蓟州、三河、密云、顺义严密布防,防止后金从东北路入京。
  现在,紧要的不是对付李自成。崇祯每天咆哮,狠狠地骂着跪在大殿上的那些酒囊饭袋。他嗓子疼,但他的心更疼。
  他要从他的小金库里拿钱出来慰劳在一线保家卫国的士兵们。
  他甚至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裁驿。
  如果没有裁驿就不会有因为失业而造反的李自成。只是当初的心里不平衡作祟啊。
  公款?
  国库里早就空了,他的小金库,他真的很舍不得再动用了。
  为什么,跪在大殿上的那些官员能如此膘肥体壮?嗯?他们难道不应该和我一样忧国忧民,像我一样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吗?
  要不,让他们贡献些出来?
  皇帝向自己的下属要钱,还真不是好开口的。
  不过开了口也没见着有什么用,那些官员一口一个:“皇上圣明、皇上明鉴……”就是不肯从腰包里掏出钱来,声泪俱下显示出自己有多么的廉洁无私,已经有半个月没有肉下饭了。
  听得崇祯心里直骂放屁!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最低的从九品也有五石,再加上平时收受贿赂也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计较,倒真当我睡着了!
  就当我难得糊涂好了。崇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眯着眼,“你们真是临危不乱哪!遵化失陷了。”
  “臣等万死!”
  “有没有人给朕出出主意啊?”崇祯被这帮废物气到疲软。
  下面的大臣都跪在地上,不敢抬头,额上的汗水啪嗒啪嗒地落在地板上。
  “臣荐袁崇焕。”
  此言一出,倒是有几位大臣随声附和。
  主战?主和?
  崇祯拿不定主意了,又想听听有没有谁提出议和的主张来。不过又有一封军情密奏上来:
  “遵化城巡抚王元雅自缢殉国,遵化城总兵朱国彦携妻王氏自尽殉国,全城百姓被屠杀。皇太极命留兵八百守遵化,亲统后金军接着南下,向北京进发,逼近蓟州。”这封军情密奏真是让崇祯措手不及。
  还有转圜的余地么?打打打!崇祯揉了揉跳动不止的眼皮,艰难地作出了决定。
  袁崇焕再一次接到了崇祯的圣旨。
  十一月初五日,袁崇焕督总兵祖大寿、副将何可纲等率领骑兵,亲自疾驰入关,保卫北京。至此,袁崇焕在关外的三员大将——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全部到了关内。
  “誓死保卫京师!”袁崇焕登台纵臂高呼,台下士兵山呼“誓死保卫京师——誓死保卫京师——”之声不绝于耳,在空旷的平原上犹如一群激昂的雄狮在怒吼。
  袁崇焕觉得,还是有希望的。他展望着不久的未来,他能够大破皇太极的八旗军、剿灭李自成的起义军。
  初十日,袁崇焕的大军浩浩荡荡地驰入蓟州。蓟州是横在遵化与通州之间的屏障,距离北京东郊通州约140里。袁军在蓟州阻截,“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袁崇焕想得很美好,他甚至在部署未来锦绣山河的蓝图,但是这次他却是大大地失策了。
  皇太极曾两次败在袁崇焕手下,这次就没有同袁崇焕军队硬碰,而是从东北方向通过顺义往通州进发。这样袁崇焕在蓟州拦截皇太极军队的计划落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皇太极,果然够狠。
  通州离北京只有40里,袁崇焕紧急率领军队往通州进发,力图把皇太极军队拦截在通州。“如果在通州的话,那就可以不惊到圣驾。速战速决也方便些。毕竟皇太极的军队急行军多日粮草可能后继不上。”袁崇焕看着帐内燃烧的红烛,伸手用竹签将烛心挑得更亮了些。十二月初一,袁崇焕的军队到达河西务。河西务在天津和北京之间,是出入京都的水路咽喉,素有“京东第一镇”和“津门首驿”之称,大约离北京120里,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这时候皇太极军队已接近通州,他揣测到了袁崇焕的军事意图,不打算在通州跟袁崇焕决战,而是取道顺义、三河绕过通州,直奔北京。这样,袁崇焕在通州拦截的军事意图又落空了。
  老马失蹄啊。袁崇焕一拳捶打在桌子上,把桌子上的茶杯震地左摇右晃。他一把扯过桌上的军事地图,揉搓成一个球,然后掷进火盆,看着地图被火舌舔噬着,袁崇焕一个激灵,他仿佛在火光中看到了大明的将来。
  皇太极的骑兵,名不虚传。八旗一条街,攻守严密,并不是疏于战事的大明军队能企及的。袁崇焕想苦笑,但笑不出来。他的脸色很阴沉,像要滴出血来。是的,他嗜血,他要将金人驱逐出境,要将流寇荡平。他的刀,在刀鞘里跃跃欲试。他甚至可以听见刀刃不安分的嗡嗡声。
  夜以兼晨,终于,战线拉到了北京。幸好,北京城还算坚固。袁崇焕舒了一口气。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率兵,已来到北京城德胜门外扎营。
  不过,他又把这口气提了起来。第二天,皇太极就带领八旗军兵临城下了。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侯世禄手下的士兵显然是奔波已久,军容已不再齐整。不过在侯世禄的强令下,仍是严阵以待。
  皇太极亲自率领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等,统领满洲右翼四旗,以及右翼蒙古兵,向满桂和侯世禄的部队发起猛攻。
  侯世禄拼死力敌,却因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而兵溃如山倒,侯世禄毕竟是久经沙场,他沉着地看着仅剩的军队,决定铤而走险。他带着士兵引开了皇太极的军队。为袁崇焕和满桂的军队减轻了一部分压力。正在这时,其他的八旗军如开闸的洪水般涌向满桂的军队。满桂率军上前搏战。城上的大明军兵,发炮掩护满桂所率的军士,不料敌我未分误伤满桂官兵,一时间血流成河,丢盔弃甲者不计其数。满桂的军队死伤惨重。从城墙上望去,城下的伤兵如同一只只在热锅上的蚂蚁,在翻腾着;有的好似快要被煮熟的大虾,紧紧蜷缩着,只听见伤兵的呻吟声不绝于耳。满桂身上多处负伤,来不及再去顾及地上的伤兵,只带败兵一百多人逃往城外关帝庙中休整。就在德胜门之战的同一天,广渠门也发生激战。
  广渠门之战当天,三贝勒莽古尔泰率满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二千兵分三路攻打袁崇焕军队,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率九千关宁铁骑血战数万八旗军及蒙古兵,蒙古尔泰和多铎率领二千精兵驻守后方稳定阵脚。多尔衮、豪格等率领八旗军队数度冲杀,激战四个时辰,转战10余里。震天的杀声和兵戈碰撞的泠泠之声让人胆寒。而战场上搏杀的兵士们都没有退缩,他们抽尽身体里的所有力气上前砍杀。他们本着一个信念,决不能让那北方的奴酋在大明的地方张牙舞爪——因为他们根本不配!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他们只是偏远北方的蛮子,和这泱泱大国比起来算什么?袁崇焕身先士卒,拼死力战,关宁铁骑奋力搏杀,顿时蒙古尔泰的军队被关宁铁骑冲成两截。虽是拼尽全力,莽古尔泰军仍被击败。
  蒙古尔泰心下焦躁,又不愿立即收兵,只凭着一个“勇”字还想扳回劣势。多尔衮见势不妙,一边劝说蒙古尔泰暂且收兵,一边率领正白旗斩杀身边的流兵。此一战,关宁铁骑杀敌千计,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关宁兵亦伤亡数百。“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一向是用兵高明者的强项。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又派出五百火炮手,潜往海子,距皇太极军营里许,四面攻打,硝烟四起,遮天蔽日。炮灰滚滚而下,仿佛在清兵的阵营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