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出发-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名和成功不一样。我承认我是成名了,虽然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一次人们的关注程度会这么高。
先说说成名的好处。我以前说了很多次了,好处是当你去约采访对象的时候,成功的机会高了很多,对于当记者的我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希望的,就是能够完成我的采访任务。
不太好的地方是,成为公众人物,我的私事也成为大家希望知道的事情。尽管我觉得,大家更应该关注我的工作,我的私事和我的工作一点关系也没有,但这是成名的代价。
我把接受别人的采访也看成是自己的工作之一。我知道,我代表的是我工作的“凤凰”,因此我有这个义务。我讲的东西虽然是关于自己,其实说到底是关于“凤凰”和“凤凰”人。
对于出名,说不喜欢肯定是骗别人也骗自己,但是我不想成为明星。我知道我不是明星,也不适合当明星,因为当明星需要那种特别的气质,我肯定没有。但是成名不一样,未必是明星才能成名,我希望我的成名是因为别人认同我在工作上的努力,在这个行业上的付出。
说到如何看待成名,我觉得人都是健忘的,所以不能把成名太当回事情。看看身边的人,名气有的时候真的像过眼烟云,如果太看重的话,就会过着过山车一样的生活,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所谓出名,就是别人对自己比较留意,但是现在的人喜好变得很快,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让人关注的人和事情出现,所以我告诉自己,真的不要太认真。在别人留意自己的时候,就享受一下出名带来的好处;如果别人不再留意自己,那还是继续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工作。如果别人因为我已经过气了,而失去了原本的兴趣,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对于我来说,生命当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名气。
闾丘说闾丘(2) 闾丘看工作 如果别人问我,在生活里面如何排列工作、家庭或者其他的东西,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工作是放在最前面的。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工作狂,我喜欢工作,因为我有一份我觉得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为什么喜欢工作?因为工作给我带来最大的安全感。我总是觉得,这个世界上,变化多端的事情太多,变化多端的人也太多,我能够把握的,只有工作。工作带来的安全感,除了让自己觉得能够掌握它之外,还有就是它给我带来让我能够独立生活的经济来源。我喜欢钱,但是我喜欢的是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获得的收入,这让我看到我的努力、我的付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金钱让我的衣食住行有了保障,所以我最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失去我的工作。我尝过面临失业的滋味,那是在香港的另外一家电视台。因为权力斗争的关系,我眼看着自己身边的同事、自己的上司一个个地离开。我知道总有一天这个命运会降临到我的身上,那个时候自己有点惶恐,开始盘算,如果没有了这份工作,生活如何继续。虽然结局是,我赶在被人裁员之前,先找了一份工作,但是经过这一次,我总是会有一种危机感,这就是为什么,自己做梦的时候,也会梦到被人炒了鱿鱼。
我喜欢工作,而且工作起来非常努力。我很清楚,一个公司经营得好不好,身为员工也有自己的责任。公司发展得好,对于自己不会有什么坏处。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时候我愿意不计报酬地工作。不是我有高尚的情操,而是我在为自己的长远打算——我认为,我的事业的将来,和我的公司息息相关。和很多人相比,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找到一份工作,一间公司,让我把自己的工作不单单看成职业,而是事业。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我觉得,事业和职业是不同的东西,职业是拿来养家口的,而事业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追求。
正是因为我把我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业,努力的工作也为自己带来了满足感。
做电视新闻这一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工作成果是看得见,也听得见的,而且能够让人知道自己,慢慢熟悉自己。对于我来说,满足感还不在于这里,我的满足感在于,能够把正在发生的事情,大大小小,通过我的描述,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告诉大家。我的满足感在于,当大事发生的时候,我是一个见证者。很多人会说,我参与了这件大事,但是我更可以自豪地说,我见证了很多大事。
我喜欢我的工作,除了让我在看事情的时候保持客观,也让我学习如何做人。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需要到不同的地方,也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看到人间百态,也体会到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生活的环境,人和人思维的方式,人和人信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都有自己的方法快乐地生活。我还记得在阿富汗,那些民众在喀布尔的动物园里露出的满足的笑容。而那个动物园,在我们看来,真的什么都没有,连我们平时家养的小猪也成为动物园的展品,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这里的民众看到这些觉得高兴就足够了。
同时,我也比别人看到更多的苦难,看到那些因为战争而失去父母的孩子,看到那些因为贫穷而要承受病痛的人们,我这才明白,这个世界真的是不公平的,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不平等,我也才知道和平稳定是最宝贵的。因为这份工作,我学会了感恩;因为这份工作,我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为这份工作,我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长处;也因为这份工作,我懂得了珍惜生命。
如果问我自己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我想就是希望不要为了钱而工作,而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这样的话,我就不需要理会工作上面遇到的很多琐事,不需要为了保住一份工作而做出妥协,很不情愿地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只是生活就是生活,我必须生活在现实里面。我发现,处理工作上的问题,大部分只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用经验和自己的判断完全能够应对,但是处理工作上的人际关系,真的非常复杂,常常会减少自己专注在工作上面的时间。比如开会,说老实话,我不喜欢开会,因为觉得大家坐在那里讨论,如果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话,就是浪费时间。如果是采访任务,即使只睡几个小时,我都能够不迟到,保持足够的精神,但是如果是每天早上的例会,实在太累的时候,我就会打个电话给我的上司,告诉他,对不起,我起床迟了,所以不来开会。
其实我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有点吊儿郎当。我想我算是运气好,也许是因为自己在办公室的时间少,加上如果在公司的话,每天都是笑脸迎人,所以结怨不多,别人也不太计较我。
只是,我想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遭遇,那就是,即使你觉得从来没有和别人发生过冲突,办公室的是非也会自己找上门来。几年前,我会不开心,但是现在,我的方法是,只要别人不是当面和我发生冲突,我就当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虽然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但是效果却是不错——我的工作情绪不会受到影响,我能够专心工作,开心做人。
这样看我这个人好像有点消极,我想是在那些琐事上面,工作上大是大非的事情,我会努力地争取。我曾经说过,如果有付出,而且表现不错的话,机会自己会找上门来,但是有的时候,如果自己不争取的话,机会就会在你的面前溜走。
说到去阿富汗,那不是在意想当中的,只是因为一个时机,这个机会就变成了我的了。当时没有什么人举手去,而举了手的胡一虎签证又出了问题,所以最后变成了我。但是这次去巴格达,本来我以为一定会是我,结果公司第一个和第二个派到巴格达的都不是我。我曾经想过放弃争取这个机会,但是我的内心真的非常渴望去巴格达。我觉得,我能够做得比别人好。我不断地游说我的上司们,最后更是向我的大老板当面提出。刘老板说他真的很为难。我理解,作为个人,他真的不愿意我去冒这个险,但是我的理由是:我们不应该看性别。如果公司决定谁也不去冒这个险,那我不会要求;如果公司决定要有人去的话,那我觉得我是最佳人选。为了让自己能够随时起程,我趁着在北京报道两会的期间,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包括拿伊拉克以及外围国家的签证。当然,最后一刻我之所以成行,刘老板的态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和一起工作的同事相处是一门艺术,我想关键是相互尊重。要真心尊重别人,需要的是沟通,加强了解。我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多时候对于别人总会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可能会觉得这个同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是有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家聊了聊天,会突然发现对方原来有很多地方比自己强得多。这个时候我会为自己曾经有过的那种态度感到惭愧。直到现在,我一直提醒自己,每个人的长处不同,可能在某些方面别人比不上自己,但是自己也会有很多比不上别人的地方。还有一点让我深信不疑的是,那就是不要和任何人结怨。这个世界太小了,有的人你以为这一辈子都不会看到,结果转了一个圈子,他又出现在你的世界里面,甚至还可能决定你的未来。
工作肯定会有竞争,特别是在电视台。当别人告诉我在台里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我真的难以相信。不过对我来说,当成八卦新闻调剂一下办公室的生活,倒也不错。只是有的时候,自己不争的话,别人会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拿走,怎么办?我想没有办法。我做人有自己的原则,如果要改变原则去争取,我宁愿放弃,因为自己不会快乐。
有很多人抱怨,工作环境复杂,人际关系复杂,自己运气不好,怎么来到一个这样的地方,怎么遇到一些这样的人,其实到哪里都是一样。哪里都有复杂的关系,关键是自己如何处理。在香港的好处是,公司更加看重的是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虽然我相信,这个世界肯定不会是没有你就不行,但是我更相信,应该是有你会更好这样的情况存在。
好好工作,这是我对自己说的话。认真工作,可以让别人更需要自己,而且能够获得更多的尊重。算一算,除了睡觉,工作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一是因为生活的需要,二是因为工作让我生活得更加充实。
闾丘说闾丘(3) 闾丘和钱 写了自己如何看待名气,那么一定要写如何看待钱了,因为名利两个字,总是连在一起。
我在上海长大。小时候,生活不算太差,每天可以喝一瓶鲜奶,很小就可以穿的确凉裙子。我还记得,有好几次和奶奶逛街逛累了,奶奶会让我和她一起坐人力车回去,不过奶奶每次都是让车夫在距离我们家一个街口的地方停车,然后走回家。
还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爸爸就带我去了上海最出名的西餐厅“红房子”吃大餐。
即使是冬天,如果我要的话,他也会让我到南京路上的“凯司令”吃冰砖。我第一次去看芭蕾舞表演也是在读小学的时候,记得那时看的是《天鹅湖》。和周围的同学比,虽然我们家不算富裕,但也算是小康。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后来到了香港,生活非常适应,是因为很多物质上的东西,在以前的上海一早已经有了。有的时候看张爱玲笔下的旧上海,会觉得和现在的香港有很多似曾相识的地方。
很长一段时间,我头脑中关于钱的概念,就是五分钱能够在弄堂对面的小店买一包烤扁橄榄,然后和同伴一边嚼着,一边上学。那个时候,我在学校算是一个小头目,很有一呼百应的架势。现在偶尔想起来,或许那些零食也起了一点作用。
对钱有了真正的概念是在中学。社会上兴起了勤工俭学的风气,于是还在念初中的我也跃跃欲试。自己跑到一家职业介绍中心,结果找到了一份给一户人家当小保姆的工作。那个时候,当小保姆不是很体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上海人说的那些乡下人来干的,我想像我这样的人真的不多。正是因为我是学生,这家人反而照顾我要多过我帮他们。他们教会我如何做家务,而我也因此有了人生当中的第一笔劳动收入。这个经历让我感觉到,原来靠自己赚钱是最令人高兴的,而且这一次的经历还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我根据我的经历写的文章,被登在了《上海青年报》上,还得了一小笔稿费。最后我是怎么处置这些钱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么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要么就是和同学大吃了一顿。我是那种比较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