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4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也不能成就。
福跟慧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具足的,你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护法的人,做住持,做当家,做监院,担任执事的,他要出来讲经,他经也讲不好,为什么?事务太多,他必须要处理,他不能专心。讲经的人要叫他兼办这些事务,也把他经教功夫破坏了。这个道理世出世间没有两样,我们一定要清楚。我有一个好朋友,傅乐成先生,前些年过世了。他是台湾大学历史学系的名教授,一生做学问,教书,从来没有管过任何事情,一生教书读书,我们是好朋友。有一年成功大学请他去做文学院院长,他去了,做了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又回到台大来,碰到我:简直不是人干的。那一个读书人叫他去做院长,搞行政,搞应酬,他没有这个习惯,没有办法过这个生活。做院长那是福,做教授是慧,他要配合,好的校长,好的院长来聘请他、礼遇他,让他安心教学,这个学校才能办得好。校长、主任能够聘请好的老师,就是他的智慧,就是他的德行,他自己不需要去跟学生上课。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我这一生所以能成就,我感谢韩馆长,我们建立华藏图书馆,请她来做馆长,她确实负责尽职。我只是讲台,除了上讲台之外没有我一桩事情,我的心是定的。虽然到处飘动,全世界各个地方弘法,广结法缘,我是依韩馆长的图书馆,那个图书馆注册名字是她的名字。她是喜欢到处走动的,常常邀我到每个地方去讲经说法,广结法缘。住人家的道场,自己做主很困难,这个道理年轻的同学们不能不知道。
去年我们访问日本,我有机缘去访问比睿山,现在比睿山的道风也是一落千丈,里面职事人员接待我,告诉我:日本佛教每一个宗派的创始人都是从比睿山出去的,都在这山上修行过。我就问他:那些宗派创始人在比睿山修行,最短的时间他住多久?职事人员告诉我,没有少过十六年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净宗学院在筹备期间,我预想是九年,我总以为九年太长,能不能缩短到七年或者是五年,我在那里犹豫不决。到比睿山一听说人家最短是十六年,我这个九年的念头定下来,不能再少了。如果你们在这个地方求学,能够九年不下山,至少在这个时代你还有一点定力,你还能有一点小成就。
所以今天就是在澳洲本土也有几个大城市,我听说有八、九个净宗学会,没有人讲经,到处来邀请,那你们常常还在飘动。飘动对大家来讲,结一点法缘,对法师自己来讲是非常严重的打击,你不能成就,你要想成就你的心要定。到处走动是什么?你当护法,你不能做弘法的法师,你做住持,这个学院你做院长,行,职事人员,你在那里修福,培养真正弘法的法师,不能下山。在从前真正的大德,住持也不下山,道高,他的学生,徒子徒孙都是高人。为什么?不动。这个道理,现在懂得的人愈来愈少,总是到处去行动,广结善缘,自己在国际上有知名度,世间出名了,你还是出不了六道。那你想想这两桩事情摆在面前,哪一个重要?世间福报最大的,无过於大梵天王,无过於摩醯首罗天王,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你就是做到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怎么样?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世间的荣耀、名闻利养害死多少人,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被这个大浪淘汰掉了。什么原因?他心做不了主。
我们要深思熟虑,自己要成就的话,那你一定要有主宰,要学古大德,要学祖师。从前在中国这两千多年,住山、住茅蓬,茅蓬一定依附大的道场。古时候的道场是真正修道的场所,现在讲的大学,现在称大学,中国古时候称为丛林、道场,就是佛教大学,不像现在。那里面俗称有堂口,堂口就是教室。开的课程很多,请的主讲,现在称为主讲,在那个时候不叫做主讲,叫做首座。一个寺院里面首座和尚数目不一定,首座就是担任教学的,讲经教学,首座和尚。有的寺庙大,人很多,因为每个人想学的科目不一样,分座讲经。那就是分开教室来教学,喜欢学哪一门经教的,你就入哪一个讲堂,你就跟哪一位首座学习。
首座住这个山上,也是一住几十年,也不是常常走动。天下之人都知道这个道场有真善知识,不远千里而来求法,来听经,来学教。有些学生到这个道场也是一住十几年,几十年,成功了。绝对不是到处去跑,到处跑,那像我们现在讲是什么?你是当小贩的,小买卖,挑著摊子到处跑,吆喝。大的公司行号老板,他建立大道场,他在那里如如不动,「只闻来学,未闻往教」。肩挑小贩是卖的东西会到你家去,那个大公司不能搬到你家。这个比喻不难懂。换句话说,你是将来做小贩,还是准备将来做董事长,总经理,当大老板?这看你立志。真正成就,把佛教复兴起来,那你没有真实戒定慧你就办不到,真实戒定慧,最重要就是住在这个道场如如不动。
学院成立之后,开课,我们以图文巴这个城市做界限,我们结的这个界很大,决定不离开这个城市。能在这上面住个几十年,你成功了。如果不遵守古圣先贤的办法,自己用现前这个方式,你成就非常非常不容易,这是实实在在的话。为什么?心不定,「飘动」主要是讲心不定。儒家讲「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你不定就不安,你决定得不到。道业学问一定从安定当中获得,所以飘动是苦谛的因。许多地方邀请,到处去走动,绝对不是好事情。如果求名闻利养,那当然可以,无可厚非。如果真正求道业,这是大障碍,不能不知道。
现在年轻的朋友们想在道业上有一番成就,真正能够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你一定要知道佛在经上所讲的,如来根本大智;如来是自性,自性里面本具的根本大智,用不动智佛来做代表,你想想这什么意思?明明白白的教导我们,不动。不动是大定,持戒是手段,持戒是方法,必须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你才能得定,定能开慧。慧是我们修学终极的目标,但是慧一定是由定显发的,没有定,哪来的慧!定首先就是不动,要真学,把心定下来,我九年不下山,然后慢慢再修远离名闻利养,远离五欲六尘,真正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随缘」,随缘而不攀缘,你心就定了。
你常常攀缘,你的心始终定不下来。定不下来,你烦恼多,习气很重。人定下来之后,那个现象你自己能感受到,烦恼轻智慧长,福慧慢慢现前,开始是很慢,大概总得三年,才能发现比三年前烦恼轻,智慧有那么一点。再往上去,你要用功得法,这就是经上常讲的,依教奉行,你要不依教,依教就是持戒,决定遵守佛菩萨教诲,决定依靠佛菩萨的指导,我们认真努力去做,自自然然心定下来,定生智慧,善生福报,你的福慧就增长。功夫得力之后,福慧增长的速度就很快,真正像数学里面讲的加速度。
我也曾经跟诸位说过,这里头最重要的是寿命。要晓得佛在《八大人觉经》上讲的四种魔,其中有一种叫死魔,那什么意思?你的道业没有完成,寿命到了,这叫无可奈何。你用功用得很如法、很得力,寿命到了。我们肯定你决定不堕三恶道。你是真正修行人,心地清净善良,与三恶道决定不相应,你来生一定人天道。人天道,再去找个身,那有隔阴之迷,至少要耽误十几年。要是遇到的缘不殊胜,那可能耽误到二十多年。耽误愈长久,恢复愈困难。如果在古时候,你耽误的时间可能短,为什么?寺庙道场多,善知识多,有人看到这个小孩很聪明有善根,把你带到庙里当沙弥,七、八岁就受佛法薰习,你耽误的时间短。悟达国师,这是诸位知道,悟达国师十世高僧,第十世是悟达,好像他是十四岁就会讲经,沙弥,十四岁登座讲经,大比丘们都在听他讲,宿世善根。缘殊胜,从小就出家,现在没有这个机会,遇不到这个缘。换句话说,这一个隔阴之迷,要耽误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於到三十几年,现在有许多三十多岁才开始学佛,我们很清楚善根发现。
还有人是什么?一辈子没遇到的,没遇到这个缘,那个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在最近,最明显的例子,胡居士的母亲,过去生中善根,善根非常深厚,她要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怎么可能过世之后四十九天往生?哪里可能,没有听说过,我们心里很清楚。我跟她见过两次面,我知道她有善根,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见到出家人她很恭敬,很欢喜,她不排斥,这就是有善根。一般没有善根,见到出家人讨厌,不喜欢见你,说不了几句话就请你走,那是什么?那真的叫没有善根。跟出家人接触很亲切,很欢喜谈话,说明她有善根。可惜怎么样?在这一生当中没有机会遇到出家人,当然她到寺庙是观光旅游,她也不会去拜佛,也不会去向人家请教,玩玩而已。临终劝导她,她能接受、她能相信,善根发现。晚不晚?不晚,把她宿世的善根从这里引发出来,她知道听经,日夜不休息,我们现在叫恶补,听《无量寿经》、听《地藏经》,我们播放光碟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她真用功,她明白了。给她做中七,中七是四十九天,中七七,她附在灵媒的身上透了消息,阿弥陀佛接她走,下品中生。我们看她这一生行业很符合,你看那十六观经里面讲的,非常适合,不是假的。缘,善导大师讲「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所以这飘动跟不动,那个关系太大了。
你们诸位同学要晓得,我到处行动,不是我自己的本愿,不得已,现在有时候还要出去走动,为什么?为求世界安定和平。如果有人代替我做这个事情,我会给他磕头,我感谢他,我在家里讲经,把功德回向给他,你代替我去。找不到替身,没有法子,看这世界动乱频繁,这我常讲的世出世法的根本,都是在安定和平当中成长,动乱对於修道有决定的妨害,这是很不得已去做这件事。我非常羡慕古时候祖师大德在一个地方住下来,几十年不动,天下人想来学,「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又何况现在我们利用网路、利用卫星远程教学,就不必去了,不必去往返惹这么多麻烦。从前分身无术,现在用网际网路,用卫星电视,分身有术,为什么还要飘动?这大错特错。再看后面还有一个名号:
【或名隐覆。】
这个『隐覆』是讲罪孽,造作的罪孽,总是用他的小聪明来掩饰,不愿意叫别人知道。自己做了一点小小善事,想尽方法来宣扬,来渲染,博得社会大众对你的赞叹,你感觉得很荣耀,你那一点善报光了,报掉了,你的罪隐藏在深处,没有人知道,这不是好事情。恶贯满盈的时候,果报就现前,所谓是算总帐,总帐一算可不得了,世间其他宗教里面常讲的末日的审判,末日的审判,诸位想想,不就是算总帐吗?到那个时候,你没法子隐瞒。
佛菩萨,世间圣人,孔孟都教导我们,罪过要知道忏悔,忏除业障这是正确的。忏悔里头最重要的,发露,发露就是没有隐瞒。我所做的错事,别人都知道,这个人批评你,那个人教训你,喝斥你,这就报掉了。佛法里面讲,重罪轻报,不怕人批评。甚至於是不怕人毁谤,不怕人造谣,无论是当面背面,消业障!对於批评的人,毁谤的人,不可以有怨恨心,不可以有报复心。你要有怨恨,有这么一点意思,你的罪业消不了。你要有报复的念头,那你的罪业加重。所以,遇到逆缘,遇到恶人,正是消灾免难机缘成熟,这个时候在你一念之间,你一念清净善良,愿意接受,消灾免难。你一念愚痴,一念瞋恚,一念报复,那就造成以后恶意的循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们世间人讲的恶性的循环,这个事情就太可怕了,我们不能不知道。
如果没有诸佛菩萨,没有圣贤教导,我们跟一般人一样,不可能晓得这个道理,不可能知道这些事实真相,这是我们对老师感恩戴德之处。过去今生所造的业障,天天在累积,尤其「隐覆」当中的累积,你说这个事情多可怕!我们今天有缘遇到佛法,介绍人那个恩决定不能忘记。我怎么知道有佛?我怎么知道有净宗?老师的恩德。我知道有佛,方东美先生介绍的;我知道有净宗法门,李老师介绍的。没有真正高明人指点教导你,我们隐覆的业障总有一天爆发,不得了,这个爆发肯定在这一生,这一生临终的时候爆发,算总帐,果报在地狱,这个几乎是肯定的,我们也不必瞒著别人。
我在年轻没有学佛的时候,性格跟了凡先生一样,刻薄,耍小聪明,喜欢挖苦人,常常整人下不了台,以此为乐。有意无意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