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

第51节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第51节

小说: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轴心”伙伴处于一种奇怪的纷争之中:一个打算委身于尚在犹豫之中 
的盟军;另一个则怀着阻止伙们后退半步的坚定信念。但与此同时,在9月 
4日即英国在卡拉布里亚的雷焦的意大利本土实施登陆的第二天,罗马最高 
军事当局还再次向德国方面作出保证。后来得知,意大利早在一天前就同盟 
军签署降书。在这些日子里,正当在地中海地域不安和威胁接踵而至之时, 
东线正在进行的艰苦防御战也险象环生。不断告急,要求紧急补充兵力。直 
到这时。德国国防军统帅部方才认识到需要对它迄今为止的行动进行一番审 
查。9月6日在份研究报告中得出结论认为。把强大的后备兵力长期间摆在 
南方是不负责任的。约德尔建议:“对于我们在意大利遇到的麻烦,要快刀 
斩乱麻,迅速主动地加以处理。”他在第二天赢得了希特勒的赞同。然而, 
一份准备采取这种结局的最后通牒式的外交照会尚未完成,9月8日下午, 
罗马——柏林“轴心”便以念大利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而破裂①。 
     关于这几天随着形势而产生的人事变动情况,看来也值得一提。战功卓 
著的冯·林特伦将军于8月31日被解职。他的继任者手持凯特尔的一封信, 
未经报告,便经直出现在他面前。这成了后来解除职务时所采取的贯用方式。 
希特勒不顾林特伦要求上前线的愿望,便在战争时间,按照希特勒的指令而 
被迫退役了。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瓦利蒙特为了作手术不得不于9月 
5日离开大本营。他迫切要求在他估计为期3个月的离职期间——按照他过 
去多次提出的请求——为他挑选一位继任者,这一请求看来似乎能够得到满 
足。然而,还是在他住院期间,他接到了那项在本书开始时所提到的希特勒 
的命令按照命令。约有20位提到姓名的总司令部军官,其中除了约德尔、蔡 
茨勒和豪辛格之外,还有他自己,都要在整个战争中留任原职。 
     当时一直被软禁在德国大本营第1号宿营地”里的黑森菲利普亲王,在 
意大利背叛的当天,从希特勒的临时宫邸出来时,便被保安部逮捕了。戈培 
尔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元首在王室身上得出了教训”;9月10日,王子“被 
盖世太保押往柯尼斯堡。” 

… 页面 210…

第四章三条和更多务战线的出现 

… 页面 211…

                          1943年末—1944年初 

     意大利的投降,对于德国来说,是1943年所遭受的第三次沉重打击,同 
时,也意味着希特勒欧洲政策的破产。德国大本营在经过一度紧张不安之后, 
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9月8日夜晚,德军统帅部下令,在从里昂海湾到克 
眼特岛和罗得岛的整个地中海区域,实施代号为“轴心”的行动,“准备数 
月……直到8月29日方才适应当前局势”的命令,立即生效,由德国人接受 
这一地带的全部领导指挥权和防务。解除意大利武装这项庞大工作之所以进 
行得十分顺利,不仅由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及其德国地方指挥官的灵活妥善 
的处理,而且与同盟国提前宣布意大利投降,以及美国伞兵部队放弃在罗马 
附近着陆的计划,而代之以在巴乡里奥政府所控制的南意大利着陆不无关 
系。在“轴心”计划执行中的唯一严重失误,就是由于德国海、空力量不足, 
未能阻止意大利海军舰队归降盟军。此外,希特勒原以为绝大部分用法西斯 
思想武装起来的青年会自愿参加德国国防军的希望也落空了。德国虽然进行 
了大肆宣传,但墨索里尼的获释也未能给希特勒带来任何希望。墨索里尼在 
他不久对德国大本营的访问中,看起来完全是一个垮掉的人,显然对意大利 
人民再不会有什么号召力了。因此,希特勒把他当做一个倒台的大人物来对 
待,在他周围布满岗哨,只在用得着他的时候,才让他露面。希特勒还特别 
将墨索里尼筹划组建的一支50万人的大军,削减到4个帅,以及保留支小型 
的海军和空军。 
     在盟军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上,德国领率机构曾一度举棋不定。9月8日 
晚,德军发现几小时前,有一支大型护航舰队向意大利西海岸驶去。德方认 
为,“敌人在罗马地域登陆的可能性要比在那不勒斯地区为大”。国防军指 
挥参谋部参谋长未受这种说法的影响,再次明确指出:“首先,一切都取决 
于能否成功地将第10集团军和空军部队从意大利南部撤出”。这个观点有两 
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因为许多人责备德军统帅部对南线总司令及其部队置 
之不理,甚至想要牺牲他们。这种指责与事实截然相反。第二,因为,这些 
人还声称,德军本准备在北方的一条防线上实施亚平宁半岛的防御。因此, 
德军统帅部才拒绝南线总司令提出的关干将意大利北部的两个装甲师迅速南 
调,以对付9月9日提前在萨莱诺海湾登陆的敌人的要求。德军统帅部的这 
一决定也受到某些人的谴责。其理由除了大约700公里的遥远距离和其他排 
除这种调动的重要条件之外,人们还不妨回忆一下,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经验——不论在此之前还是之后,不论在欧附洲还是在远东——即使增强兵 
力,也无法阻止敌人登陆。此外,南线总司令9月12日所作的关于决心:‘把 
敌人赶到大海里去”的报告,也似乎不能理解为他需要兵力。但是,它也可 
能蕴含着改变今后意大利战场作战指导方针的设想——虽然这超出了南线总 
司令的任务范围。希特勒也立即要求:“南线总司令应击溃在萨莱诺登陆之 
敌”,而指挥参谋部却根据原订计划对此做出如下补充:“这一行动能否取 
得全胜或局部胜利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此行动之后必须将部队主力集 
结于罗马周围地区 (为了下一步后撤)①。 
     仅这一道命令,就可以驳倒另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论,即所谓凯塞林在萨 
莱诺及其附近地区所取得的防御作战的胜利,给他不久推翻那个在意大利继 
续作战的计划提供了机缘。更重要的是德军统帅部通过9月9日、13日和17 
日的一系列指令,鲜明地表示了它所坚持的“在亚平宁建立一条尽量矩小防 

… 页面 212…

线”的基本观点。——例如,它命令所有决定准备调往意大利南部的部队, 
在亚平宁半岛北部停止前进;命令B集团军群司令部 (隆美尔)立即勘察和 
建立“亚平宁半岛上最好的防线”。按照这些命令,当南线总司令部解散以 
后,一旦德军部队在亚平宁半岛北部地域会合,隆美尔元帅便立即接过在意 
大利的全部德军的指挥权。还在9月25日,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便在希特勒表 
示同意以后,批准了隆美尔关于加强北亚平宁防线的建议,并答应调拨 21 
个德国师,以后又增加4个意大利新编师,让隆美尔完成他的任务。 
     只是由于巴尔干问题,才使所有这些计划发生了变化。虽然巴尔干的德 
军战胜了某些恐惧心理,使预定的“轴心”行动进行得还算顺利,但是东南 
线总司令部和统帅部还是更加认识到,可支配的部队数量太少,难以完成如 
此广大地域的防御任务。德军一直估计西方的主攻目标是巴尔干,为此,希 
特勒不仅坚持他防御海岸线的观点,而且还想守住处于海岸线前、从某西拉 
岛经克里特岛直到罗得岛这一系列岛屿所构成的封锁线。希特勒除了为罗马 
尼亚的油田坐卧不安之外,近来又有许多新的设想,其中最主要的是想切断 
通过爱琴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东西方联系,减轻敌人对土耳其的压力,并阻 
止土耳其参战。按照他的工作方法,几乎每天都要重新讨论一遍这些问题。 
他一直认为,必须“把俄国人的军事行动和……英国在巴尔干挑起的骚乱…… 
联系起来看。”然而,他却丝毫没有想到敌人会采取统一的战略方针;或者, 
红军可能有朝一日推进到巴尔干。相反,他当时却认为,在东南欧“英、俄 
将发生利益冲突”。他期望,这会对战争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最后他认为, 
德国“不应考虑撤退问题,更何况……可以从中渔利”,更不用说可以从巴 
尔干“开采石油、铝土、铜和其他金属”。 
     面对这些涉及广大地域,以及由政治、经济和军事各种因素混成的论据, 
如果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与东南线司令部取得一致意见,把防御阿尔巴尼亚— 
—门的内哥罗——达尔马提亚海岸,放在重要位置上,那么,对指挥参谋部 
来说,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们指出,如果敌人占领这些沿海地段, 
那么就为“突入欧洲腹地”创造了“象占领运河沿岸……一样的有利条件”。 
还要估计到,如果这些地区的叛乱,再掺入大量意大利的溃军,其危险性就 
势必大大增加。使人更为忧虑的是,有许多报告表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 
将效仿意大利行事”。 
     为了争取在这种想法的基础上,对巴尔干问题不大动干戈,而采取小解 
决的办法,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在这种情况下又运用以前常使用的方法,邀请 
有关司令宫到大本营,口头交换意见。在9月24日的交谈中,冯·魏克斯元 
帅①强调指出,由于缺少兵力,对巴尔干和周围岛屿的防御任务肯定会受到 
相当大的限制。他进一步指出:尽可能氏时间地坚守外围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我们预计的敌人的登陆进攻真的开始了的话,那么,希腊海、陆的大部 
分地区“只能作为前沿阵地”。只有在萨洛尼卡高地构筑。道拦阻阵地,才 
能为亚得里亚海的主战场提供必要的翼侧防护。这样,才有可能截断敌人进 
入欧洲腹地的道路。在争取明智战略决策的争论中,一位重要的盟友——海 
军总司令站到了东南线总司令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一边。他直截了当地对希 
特勒说,在现在的形势下,处于地中海北部前沿的岛屿已失去意义。敌人可 
以凭借其绝对优势,对这些岛屿进行陆海空的“攻击……切断其给养……迫 
其投降……”,并因此又损失“大量的部队和作战物资”,却“没有赢等量 
的战略价值”。 

… 页面 213…

     面对这些论点——尽管希特勒对这些论点在军事上的正确性例外地表示 
承认,但出于政治上的动机,他仍然坚持其必须保卫巴尔干及其周围岛屿的 
观点。在寻求达到这一目的的讨论中、邓尼茨海军元帅提出了一个新的、出 
人意料的方案。他说,撤离西西里岛,就给敌人让开了通向南意大利的道路, 
如果我们能坚守阿普利亚,特别是福贾空军基地,那么,我们也许就能阻止 
敌人从意大利南部渡过亚得里亚海。这一提示正中希特勒下怀!几天后,当 
福贾失陷后,邓尼茨和魏克斯仍通过一份题为 《关于在意大利和东南地区继 
续作战的可能性》的书面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他们的观点。然而,国防军最 
高司令不顾邓尼茨、魏克斯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异议,不仅坚持坚守整个 
东南地区的决定,而且要在意大利南部与敌人决一雌雄。大本营在9月3日 
的继续讨论中,希特勒勉勉强强把凯塞林争取到自己一边。而在此之前,凯 
塞林还力主“开展运动战”,以“保存实力”。隆美尔对意大利南部战事不 
太熟悉,没有发表意见。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人肯定已经认识到了 
在意大利作战方针的根本转变,对目前指挥权的变更,不会没有影响。 
     随着对地中海地域的最终决定,颁布了一系列的令。首先,10月1日命 
令,在意大利的防御要在南部的加埃塔——奥托纳一线实施。10月底,根据 
这一安排,凯塞林元帅——违背过去的全部计划——掌握了在意大利的最高 
指挥权;而隆美尔却另作安排。在关于东南线的命令中,希特勒违背国防军 
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关于至少要批准后方阵地的准备措施的意见,不仅坚持其 
坚守整个巴尔干的意愿,而且还要求重新占领一大批原来由意大利人占领的 
岛屿。除了南部的斯波拉泽群岛以外,“至少”要抵御敌人对爱奥尼亚海的 
科孚,克法利尼亚和赞特;爱琴海的斯卡潘托、米洛斯、科斯、莱罗斯、希 
俄斯、萨摩斯、米蒂利尼和利姆诺斯诸岛的任何进攻。“在北部即巴尔干北 
部,兵力一定要强大,但希腊兵力也不能太弱”,这就是希特勒在拒绝各种 
 “兵力不足”的提示时,所使用的典型的准则。另一方面,他又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