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传记]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

第1节

[传记]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第1节

小说: [传记]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说排行榜:/top。aspx               
最新更新小说:/news。aspx         
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作者:罗杰·洛文斯坦   
    罗杰·洛文斯坦,《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财经记者,1989—1991年主管股票专栏《华尔街听闻》。目前撰写一新的金融专栏《固有价值》。现与家人居住在新泽西州西菲尔德。   
    '内容简介'   
    沃伦。巴菲特就好像希腊神话中的迈达斯神,有点石成金术。他的合伙人企业曾连续多年超过道。琼斯工业指数几十个百分点,令华尔街人士目瞪口呆。股东们对他的追随和关注,形成奇特的“巴菲特现象”——他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股市行情的涨落。   
    巴菲特的成功并非偶然,九岁的他已经知道通过收集瓶盖来了解哪一种品牌的软饮料生意最红火;在为《华盛顿邮报》做报童时,他就考虑过可以依靠增加产品线来获得更大利益。其投资生涯始于11岁,迄今个人财富已逾166亿美元,超越比尔。盖茨,成为美国新首富。   
    本书的作者以生花妙笔叙述了巴菲特令人神往的一生,揭示了他的致富原则;并且对他投资伯克希尔、GEICO、《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吉列等企业进行了生动详实的描写。语言轻松幽默,情节引人入胜。   
    引言   
    在投资业的发展史上,沃伦。巴菲特可谓独占鳌头。他从零开始,仅仅从事股票和企业投资,积聚起巨额财富,成为 20世纪世界大富豪之冠。在40年的时间里(足以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巴菲特在股票市场的业绩非凡,获取了惊人的赢利,未曾遭遇过大的风险,也没有出现过亏损年度,这真是一个奇迹!在市场专家、华尔街经纪人及旁观者们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通过连续、高质量的滚动,巴菲特获得了97亿美元的收益净值。   
    无论股市行情牛气冲天抑或疲软低迷,无论经济繁荣与否——巴菲特在市场上的表现总是很好——从艾森豪威尔时代到比尔。克林顿执政,从 50年代到90年代,从便鞋、越南战争到债券、信息时代。在战后美国,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在10%左右,巴菲特却达到了28。6%的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成就的独特性:它是传统的长期投资的结果。华尔街的现代金融家通过控制公众的资金而变得富有,其核心技巧是在适宜的时候买入和卖出。巴菲特规避了这种游戏,以及华尔街因此而声名远扬的过度行为。事实上,他重新发现了纯资本主义的艺术——冷酷而公平。   
    投资于巴菲特的普通股东也变得富裕了,与当初交给巴菲特运作的资本相比,增值的数字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一个人在巴菲特职业生涯的开始(不算1956年在奥马哈学习期间)投入1万美元,并且坚持到底,那么到1994年底,财富将会达到8亿美元。   
    然而,仅仅数字本身还不足以说明巴菲特在华尔街创造的辉煌。每年一次,信徒和投资者们像圣徒一样涌向奥马哈朝圣,聆听巴菲特分析投资、商业、金融的复杂性,这简直成了美国每年的一件大事,如同埃尔沃斯音乐会或宗教复活节。金融界人士到达奥马哈,把巴菲特的著作视为《圣经》,犹如念布道的经文一样背诵巴菲特的格言。   
    他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导致了他整个生活过程中的戏剧性。在人们去奥马哈朝圣之前,在巴菲特创造辉煌的业绩之前,他站在大学晚会的角落,一副孩子式的面孔,眼睛炯炯有神,把人们视为一群拥挤在一起的喝醉了酒的老朋友。几年之后,当这些朋友成为了华尔街创业的年轻会员时,仪式是相同的。巴菲特,这个群体之中最年轻者,端坐在俱乐部的交椅上,而他人则环绕在他的周围倾听他对金融形势的分析。   
    在华尔街,巴菲特朴实的风格使他成为被崇拜的偶象。华尔街的生意是惊人的复杂,而巴菲特解释起来,就好像百货商店的售货员谈论天气一样。   
    他一直认为,每一种股票的债券,无论多么神秘,都存在着某种有形、有序的东西,在华尔街的专业术语中,他似乎另辟蹊径。   
    有趣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获取了投资收益,华尔街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深奥、神秘,更加可怕。巴菲特出生时 (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很少有人拥有足够的资本从事投资,他们只能把钱积存起来或购买AAA级债券。大萧条的阴影被战后的繁荣所掩盖。今天,数十万美元是一笔小额款项,但很少有人满足于此,很少有人仍然保持着旧时谨慎的习惯,他们至多急切地浏览金融报道,仿佛每天住房或通货膨胀数字的变动能够带来长期等待的“答案”,在最好的情况下,他们以一种震撼其父辈的方式急切地转换投资基金。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年代,巴菲特的惊人之处是他的适应性,他所做的大   
    多数事情能为普通人所模仿(这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涌向奥马哈的原因)。巴菲特的天才之处是他的性格:谨慎、严谨、理性。而这些普通的性格,对于那些搏击股票市场的人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金融狂潮时期却很少见。就此而言,巴菲特的性格和职业把他推举到投资业和美国企业的公共导师的地位。巴菲特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他的作用,养成了一种记述其非常行为的习惯。   
    作为一名投资者,巴菲特避免使用财务杠杆、期货、动态套头保值、现代资产组合分析,以及其他由学术界发展起来的神秘的东西。与现代资产组合管理者不同 (其思想是交易者的思想),巴菲特将资本投于少数企业的长期增长。在这一点上,他模仿前代的巨头,如J。P。摩根。   
    但是神秘的摩根是华尔街的原型,而巴菲特,一个坦率的中西部人,却是它的反叛者。他曾嘲讽说,应该戴上滑雪面罩的是银行家,他也曾对一位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说:“在华尔街的高速公路上,你不会遇到多少麻烦。”   
    他曾经写道,与其听取投资银行家关于是否成交的观点,倒不如问一问理发师他是否需要理发。这些普通的、高谈阔论式的思想使他成为该国过去某些基本的东西的原型,满足了美国人对于真正英雄的需求。   
    这一直是美国世俗的传说:来自中西部或西部的纯真的平民,无论是政治家、银行家、大的商人或其他人,抵制住了唯利是图的东部人。这是这个国家兴起的代价,这是一种记忆,纯真的美国人被摧毁了。欧洲保留了王室,美国人的理念总是来自中部地区的自我创业者:林肯、吐温、威尔。罗杰斯。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这也是巴菲特的信徒在奥马哈所要寻求的。   
    杰克。纽费尔德写罗伯特。肯尼迪时,说巴菲特不是一个英雄,仅仅是一个希望;不是一个神话,而是一个人。尽管足智多谋,但颇为奇怪。当他在巴黎时,他唯一的感受是对观光毫无兴趣,且倍觉奥马哈的食物可口。他具有极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是这些个人特征也惹了不少麻烦,一次当巴菲特正在马撒葡萄园拜访凯瑟琳。格雷厄姆时,一位朋友惊叹落日的美丽,巴菲特却说他没有注意,仿佛他有必要集中精力注意落日;即使是在加利福尼亚沙滩前的度假公寓,巴菲特也是连续数周地工作,从不去海边。   
    像其他的天才一样,巴菲特也付出了代价。由于在一个过于严厉的家庭中长大,巴菲特生活在一个情感封闭的氛围之中,与他共事的很多人,即便在几十年之后,都清楚他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甚至他的子女也很少见过他们的父亲带着某种表情,放松他那张严肃的面孔。   
    尽管巴菲特是一个主持人或说教者,但实质上是一个内向者。彼特。林奇(投资基金方面的天才),80年代拜访了巴菲特,他为巴菲特的处所的平静所震惊。巴菲特的案卷,整齐地按字母排列,看上去仿佛是上个世纪的档案。和林奇一样,他没有交易员队伍,也没有电子屏幕,没有价格图表,没有计算机,只有1929年以来的报纸和一只古钟,这两件东西放在地板上,见证历史,目睹了他们买了什么、卖了什么。林奇每隔几周就剔除损失的股票,而巴菲特却数年拥有相同的少数几种股票,林奇感到悲痛,仿佛重温过去。   
    巴菲特略带现代色彩的东西是一架私人飞机,除此之外,他在巨额财富的花费中难以得到什么快乐,他不收藏艺术品或时髦的汽车,而对汉堡包情有独钟。他住在木制结构的房子中,并在同一条街道工作。他的消费爱好是工作,或者正如他所称的,是游说。正是因为如此,他揭示了交易的秘密,他将会因此而流芳后世。   
    前言   
    罗杰。洛文斯坦我是以一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该公司为巴菲特所控——的长期投资者及《华尔街日报》十几年的财经记者身分开始研究沃伦。巴菲特的。   
    理论上,本书既有投资者对专业的通晓,又具备记者的客观性。至于这些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则需要读者来作出判断。   
    我于1991年秋开始创作这部书,当时巴菲特正致力于挽救所罗门兄弟公司。对于我的创作,巴菲特告诉我,他不会给予任何帮助,但也不会横加干涉。他还特别保证,不鼓励也不反对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素材。他信守诺言,但是,巴菲特允许我引用他撰写的大量文章,这就是极其宝贵的资料来源。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对众多合作者的来访,这里有巴菲特的家人、朋友、助手及其他人,我感谢其中的每一位人,除极少数人要求不署名外,资料来源在正文中或角注中都有说明,只是有时资料出处为大家所熟知时才未做注解,例如,涉及巴菲特和另一方大多数来加注明的对话或事件,就是来访另一方的结果。   
    我要特别提到几个人,罗克珊。勃兰特、肯。察思、鲍勃。戈德法布、斯坦。利普西、芭芭拉。莫罗和查理。芒格经我多次求助,伸以援手,他们进行调查的态度足以与最出色的记者相媲美。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妹妹罗伯塔和他的三个子女苏茜、豪伊、彼得都是忠诚的家人,为我了解巴菲特家族提供了极其宝贵与慷慨的帮助。   
    在计算机时代,《华尔街日报》的布鲁斯。利维、《奥马哈世界先驱报》的詹妮。豪瑟、斯蒂芬。阿拉德证明优秀的图书馆员依然不可替代。同时,我也感谢《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对我请长假创作本书,他们表现得异常宽容。   
    特别感谢敏锐而宽容的读者——尼尔。巴斯基、罗伯特。古德门、安德鲁。洛文斯腾、杰弗里。塔内巴姆;我的代理人米兰里。杰克逊从一开始就看好本书,我对此十分感激;本书编辑安。戈道夫给予了毫不掩饰、十分准确的批评。没有这些,本书将远差强人意,而对于年幼的孩子马修、扎卡里和埃立森,这部书的创作历经了他们一半的岁月。(我也一直想念你们。)最后,必须提及的是我得之于父母的一些禀赋,其中就有父亲对金融的酷爱和始终如一的道德观念。   
    巴菲特对我的教益   
    比尔。盖茨罗杰。洛文斯坦写沃伦。巴菲特的传记时,曾声明不对此书带来的后果负责。洛文斯坦透露,他长期投资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该家公司在巴菲特的管理下,32年间,股票价值由每股7。60美元攀升至30000美元左右。   
    在评论洛文斯坦的这部著作时,我也必须声明不对本篇文章引起的后果负责。谈到沃伦。巴菲特,我难以客观或冷静,因为我们是挚友。最近,我俩刚携妻子同去中国度假。我觉得,他的笑话令人捧腹,他的饮食——一大堆汉堡和可乐——妙不可言。简而言之,我是个“巴菲特迷”。   
    成为“巴菲特迷”实乃轻而易举,而众多《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的读者无疑也会加入这一行列。洛文斯坦的著作坦率地记录下巴菲特非凡的一生。虽然该书并未充分地表达出巴菲特的风趣、谦恭和魅力,但他的独特个性却已跃然纸上。恐怕每一位读者掩卷后都会这样想,“嗯,我喜欢这家伙。”   
    大家都对巴菲特的职业生涯略知一二,而这部著作提供了更多有趣的细节。洛文斯坦追溯了巴菲特的一生:从 1930年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到11岁初次购买股票;从受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传奇人物,证券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到27岁时创建自己的帝国。巴菲特对自己投资购买的股票向来是三缄其口,而对于投资理论却开诚布公,即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