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演讲的艺术 >

第42节

演讲的艺术-第42节

小说: 演讲的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上升到了去年的75 万宗。基地设在新罕布什尔州纳叔华的一家防诈骗公司图像数据LLC 

公司估计,每五名美国人之一,或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成员会成为某种形式的身份诈骗的受害 

人。贝丝·吉文斯是非盈利的消费者权利机构——隐私权利信息交换站的负责人,她说,这 

个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而且已经开始“大规模传播”了。 

     有了这样的背景材料,哪怕疑虑重重的听众也不能够说你举的例子是孤立的。 

     在一次演讲当中,当你根据特殊事例推理时,可以说明自己的结论,然后拿出支持结论 

的特殊事例,也可以先说出特殊事例,然后形成一个结论。回头看看关于国家公园的那个例 

子。在那个例子当中,演讲人首先拿出了三件事实,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无疑,做出这样 

的结论是公平的:需要采取新的措施,确保美国国家公园的美丽、宁静和生物多样性,供我 

们自己和后人使用。”)。 

     现在,回头看看关于身份偷窃的例子。在这个例子当中,结论——“每五名美国人之一, 

或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成员会成为某种形式的身份诈骗的受害人”——首先说出来,然后跟上 

两个特殊事例。只要你的事实支持结论,以哪种顺序做出结论都无所谓。 
                                                                    

根据原理推论 

     根据原理推论与根据特殊事例推论正好相反。它是从普遍走向特殊的。根据原理推论的 

时候,你是从普遍的原理走向特殊的结论的。我们都熟悉这种推理形式,比如以下的话: 

     1 . 所有人都是有生有死的。 

     2 .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3 . 所以,苏格拉底是有生有死的。 

     这是根据原理推论的典型例子。根据一个总体的陈述(“所有人都是有生有死的”),开 

始转向较小的一个前提(“苏格拉底是一个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苏格拉底也是有生有 

死的”)。 

     演讲人试图说服听众的时候,经常会利用根据原理的推理。美国历史上最清晰的例子之 

一,就是苏珊·安松尼著名的演讲“美国公民投票是一种罪行吗?”这次演讲在 1872 至 1873 

年之间进行过很多次,当时,法律禁止妇女投票。安松尼的演讲是根据下面的思考线路来推 

理的: 

     1 . 美国宪法保障所有美国公民都有投票权。 

     2 . 妇女是美国公民。 

     3 . 因此,美国宪法保障妇女有权投票。 

     这也是根据原理推理的例子。它从一般的原理(“美国宪法保障所有美国公民的投票权”) 

出发,通过一个小前提(“妇女是美国公民”)进展到一个结论(“因此,美国宪法保障这些 

妇女的投票权”)。 

根据原理推理的指南 

     在演讲中,根据原理进行推理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普遍原理。听众是否在不需要证据 

的情况下接受一个原理?如果不是如此,应该拿出证据来支持它,之后才进入小前提。你也 

许还需要用证据来论证小前提。如果大前提和小前提听起来都有坚实的基础,听众会乐于接 

受你得出的结论。 

     例如,假定你计划谈谈美国饮食当中食盐过量的问题。你先要确定一个目标: 

     具体目标:说服听众,让他们限制自己的速食、罐装食品和冰冻食品的消费,因为里面 

所含食盐成份太大。 
                                                                   

     接下来,你决定利用根据原理的推理帮助说服听众。你的辩论大概会是这么一个样子的: 

     1 . 过量消费食盐对健康不利。 

     2 . 速食、罐装食品和冰冻食品都含有过量的盐。 

     3 . 因此,过量的速食、罐装食品和冰冻食品都对健康不利。 

     为了让自己的论据更有说服力,你必须论证自己的大前提“过量消费食盐对健康不利”。 

你引述医学上的证据和医学资料。你的部分演讲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食盐的过度摄取跟高血压有联系,而高血压是心脏病、肾病和中风的主要起因。在日本 

北部,人们的典型食品包含大量的钠,因此,高血压是那里最主要的死因。但是,在食盐较 

少的地区,比如新几内亚尚无文字的一些部落里,高血压和跟高血压相关的死亡几乎没有听 

说过。 

     论证了自己的大前提之后,你现在就需要继续支持自己的小前提了:“快速食品、罐装 

食品和冰冻食品包含过量的盐。”你的证据包括以下内容: 

     人体每天只需230 毫克左右的钠便可以足够地发挥作用了。但是,许多速食、罐装品和 

冰冻食品里,每份所含钠含量为正常所需的好几倍。一份麦当劳巨无霸里面有 1,510 毫克 

的钠,为正常需求量的约七倍。一份罐装西红柿汤里面有 1,050 毫克的钠,为正常需求量 

的约五倍。一份冰冻火鸡餐里面共有2,567 毫克的钠,约为每日需求量的约 11 倍。怪不得 

我们的食盐消费过量了! 

     现在,大家必须要非常有效地摆出推论来。你论证了自己的大前提,也论证了小前提, 

继续得出结论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了。 

     因此,过量的快速食品、罐装食品和冰冻食品对健康不利。 

     你也可以指望听众拿你的话当真。用得合适的话,根据原理推理是相当有说服力的。 

因果推理 

     人行道上有一大块冰。你滑一跤,跌倒了,胳膊也摔断了。你按下面这个样子推理:“因 

为那里有一大块冰,所以我跌倒,并摔断了胳膊。”这是因果推理的例子,人们根据因果推 

理来建立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个例子里,因果推理是相当直截了当的。你可以 

反过来推:“如果那一大块冰不在那里,我就不会摔断胳膊了。” 

     与根据特殊事例推理一样,我们每天都利用因果关系推理。有些事情会发生,我们就问 

是什么使其发生的。我们希望知道暴力犯罪的起因,我们希望知道棒球队最近失利的原因, 
                                                                     

我们希望知道室友奇怪习惯的成因。我们还会对后果产生好奇心。我们猜测电视暴力节目对 

少儿的影响,我们猜测四分卫明星大腿扭伤后的后果,我们猜测对我们的需要有改观的室友 

作劝说的后果。 

因果推理指南 

     任何一位科学家(或侦探)都会告诉你,因果推理有时候会成为一件弄巧成拙的事情。 

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非总是表面看起来那么清晰的。利用因果关系的时候,有两大 

常见错误是需要回避的。 

     第一个是错误原因。这个错误经常因为其拉丁名字而闻名,即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意思是指“在此之后,因此是因为它。”换句话说,一个事件发生在另一个事件之后,这个 

事实并不意味着第一个事件就是第二个事件的起因。两个事件在时间上的相近也许纯粹是一 

个巧合。如果一只黑猫挡在你的道上,五分钟后你跌倒并折断胳膊,你不能因为折断胳膊的 

事件而责怪那只黑猫。 

     有一位同学在演讲中说,西方民主国家与东欧共产主义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冷战,直到 

1989  年推倒柏林墙才告结束,那次冷战的起因是美国在二战末期决定向广岛和长崎投放原 

子弹。他的推理吗?广岛与长崎是 1945 年 8 月被炸的。冷战是几个月之后开始的。因此, 

冷战的开始是广岛与长崎被炸引起的。这位学生的同学并不相信他的推理。他们指出,冷战 

在广岛与长崎被炸之后不久发生,并不能证明它就是原子弹爆炸引起的结果。哪怕美国不扔 

原子弹到日本,冷战可能也会爆发。 

     运用因果关系推理的第二个陷阱,是假定事件只有一个起因。我们所有人往往都会过分 

简化事件的起因,把事件的起因归咎为一个单独的孤立事件。事实上,大多数事件都有多重 

起因。例如,是什么引起一位总统候选人当选的?与在职者之间的不快?好的媒体宣传?经 

济状况?求变化的欲望?世界事务?支持执政党?在电视辩论中表现聪明?切实有效和可 

靠的党纲?所有这些因素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到一次总统选举的结果。进行因果推理的时 

候,一定要小心受诱惑,不要把复杂的起因归咎为一个简单的起因。 

     人们无法逃避因果推理。我们所有人每天都运用因果推理。你差不多总可以在说服型演 

讲中利用因果推理,尤其是当你处理事实或政策问题的演讲时。 
                                                                   

类比推理 

     下面这些陈述有什么共同点? 

     如果你的墙球打得好,那你打乒乓球也会不错。 

     在大不列颠,首相大选总共不到三个星期就可以完成。在美国,进行总统大选时也应该 

是一样。 

     这两个陈述都是在进行类比推理。比较两个类似的事件之后,人们可以推断,对一个事 

件有效的事情,对另一个事件也应该有效。第一个演讲人推理时认为,因为一个人的墙球打 

得好,他或她打乒乓球的时候也应该不错。第二个人推理的时候认为,因为英国选首相只需 

要三个星期,美国选总统也应能在不到三个星期的时间里完成。 

类比推理指南 

     评估类似推理时最重要的问题是,拿来进行比较的两个事件是否在根本上是可以进行比 

较的。如果两者有根本上的一致,类似就是有效的。如果他们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那这个类 

比就是无效的。 

     例如,我们回头看看本节开头的那几个类比。墙球打得好,乒乓球就一定能打得好吗? 

不一定。当然,两种打球法都是用拍子打的。但是,墙球用的是带筋的拍子和橡胶球。乒乓 

球用的是结实的拍子和更小、更轻的赛璐珞球。墙球是对着墙或一个封闭的方形场地的天花 

板打,乒乓球是在一张台子上隔着拦网来回打。在一种球上的技术并不能成为另一种球上的 

技术的保障。这个类比是无效的。 

     第二个类比呢?这取决于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相似程度。这两个国家的规模和多样性 

是否类似?两个国家的候选人是否有可能在不到三个星期的时间内跑完全国?两个国家是 

否在大选之前都进行全国性初选?两个国家的选举团是否都对政治问题有同样的知情度? 

政党制度是否在两个国家同样进行?换句话说,允许英国在不到三个星期时间内完成首相选 

举的种种因素,在美国是否也同样存在?如果是这样,这个类比是有效的。否则,这个类比 

就是无效的。 

     根据类比进行的推理,用得最多的是在政策问题的说服型演讲中。为一项新政策进行辩 

论时,你应该找出,哪些类似的政策在别处应用过。你也许能够宣称,你的政策之所以能够 

起作用,是因为它在别处类似的环境下发挥了作用。下面有个例子,一位同学利用类比推理 

论证她的观点——控制手枪可减少美国的犯罪: 

     我的政策有作用吗?外国的经验表明能够起作用。在英国,手枪有严格的管制规定,哪 

怕警察也是不带武装的,但跟美国标准比较起来,他们的犯罪率低而又低。在日本,武器的 

拥有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手枪是完全禁止携带的。日本是一个没有手枪的国家,它的犯罪 

率甚至比英国还低。在这些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限制拥有枪械可控制美国的 

犯罪与谋杀率。 

     同样,如果你反对一项政策变化,也应该看看所提倡的主张,或者类似的某种东西,是 

否在别处实施。在这里,你也许能够通过类比论证自己的观点,有位同学反对控制枪械,他 

是这么说的: 

     提倡控制枪械的人举了一些外国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们经常引述英国的例子, 

因为英国有严格的枪械控制法,但犯罪率却很低。但是,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个人犯罪率低 

的关键不是枪械控制,而是其人民总体的和平性格。例如,瑞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