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0505a双凤奇缘 作者:清.雪樵主人编 >

第23节

0505a双凤奇缘 作者:清.雪樵主人编-第23节

小说: 0505a双凤奇缘 作者:清.雪樵主人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昧恕!北憬猩骸懊廊耍菀耍掠懈隽饺疲廊诵莨郑涤肽闾!闭丫阄剩骸氨菹拢平渤觯俊焙和醯溃骸胺朔副撸且虮鹗拢灰懦雒廊耍憧赏吮廊巳ㄇ矣υ屎头葑⊙忝诺群蚣溉眨抡饫锛奔钡魅√煜掳偻蛐郾г泵徒掠萸渍鳎环中且梗系奖狈嚼淳让廊耍恢廊艘庀氯艉危孔苁谴蠹疑桃椋尚性蛐校芍乖蛑梗廊瞬灰!�

  汉王这一席话,虽说得婉婉款款,哪知昭君是个聪明女子,十分灵巧,一闻汉王有舍她之言,哭哭啼啼叫声:“陛下,你今日把此话哄奴去和番,分明是线断风筝,往日恩情多丢在东洋大海去了。常言:烈女不配二夫。奴和陛下既结鸳鸯,焉肯留此臭名,又伴他人?罢!罢!奴晓得陛下既忍舍奴,还去统什么兵,点什么将?倒不如奴寻一个自尽,全奴名节,羞煞北番君臣,一向枉费奸心。”说罢,急站起身要扯壁上龙泉自刎,只吓得汉王向前一把抱住。未知可能救得昭君否,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六回 辞父母十分难舍 拜皇后万箭攒心
  诗曰:

  抬头吴越与秦楚,又见梁唐晋汉周。

  世事只从忙里老,人生何日心才休。

  话说汉王见昭君要拔剑自刎,只吓得魂飞天外,急急向前夺过宝剑,掷于地下,抱住昭君,叫声:“美人,你若要完全名节,自尽倒也罢了,倘若番人到来,要索美人,岂不难为了孤王?孤的江山全靠于你,你若要寻短见,连孤性命也活不成了。”说罢,纷纷龙泪下流,昭君倒在汉王怀内,哭啼啼叫声:“陛下呀,你竟是个负心汉,坐什九五,枉管万民!你为万里江山,不调兵遣将去退番人,倒把奴做个烟粉奴供献外邦;你不念枕上恩情,倒也罢了,只怕邻邦知道,羞也要羞死陛下了。既是陛下为了江山,肯舍奴家,奴也忍耻偷生,向北而行,妾在雁门等候陛下,陛下若是忍心,奴死九泉也不瞑目。奴虽一时救了陛下之急,断不失身他人,若是改口,毛孔出血,永坠寒冰。”说罢,又是一阵伤心,晕倒汉王怀内,吓得汉王连叫:“美人醒来。”过了一会,方才苏醒,看看汉王,并不放声。汉王含悲叫声:“美人,非怪孤王忍心舍你,只恨毛贼,挑唆番王,定要美人,孤被十分逼迫,硬着心肠舍你,撇得寡人好不孤凄也!”

  汉王正在与昭君叙分别之苦,又见内侍报道:“启万岁,今日兵部一连接了雁门紧急三报,十分紧迫,请旨定夺,众文武俱请圣上临朝,切不可溺爱私情,舍却江山。”汉王听说,只是跌足大哭道:“怎么好!”又想一会:“罢罢!也说不得了!”吩咐内待:“传旨与兵部知道,速速行火牌,飞递雁门关,谕知守将李广,叫番将退兵三十里外等候,准于二月二十七日午刻起程,送娘娘出塞和番,并召李广与番使来京商议。”一声旨下,内侍答应而去。

  汉王又叫声:“美人,少要悲伤,你须原谅孤的苦衷,出于无奈。”说罢,泪如雨下。昭君道:“陛下呀,妾今和番,不比当年延寿到越州召奴为妃,名是香的;今虽为国家出力,名是臭的,徒使天下人耻笑。”说罢,放声大哭。汉王叫声:“妃子,事已如此,且请开怀。”吩咐摆宴,代娘娘饯行。内侍领旨摆宴,汉王与昭君照席坐定,这杯分离酒,哪里吃得下去?昭君道:“奴今在路,千山万水,受尽辛苦;陛下是三宫六院,心畅心情。奴好比一堆粪土,弃之不惜了。”汉王道:“美人说哪里话来!多仗你这一根擎天玉柱,救孤万里江山,就是我朝历代祖宗,也感激不尽矣!”昭君道:“妾今和番后,不知陛下可想妾么?”汉王道:“美人为孤出力,孤焉敢忘恩,怎不把美人刻刻在心?只是今晚与美人吃杯分离酒,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才得面晤呢!”

  昭君听说,只是苦在心头,与汉王说了一夜,不觉已是五更,汉王别了昭君,临朝聚集两班文武。朝参已毕,即下旨:“令王昭君出塞和番。”文武听说,俱皆叹息。旨到西宫,召到昭君,不搽脂粉,也不打扮,一路哭啼啼出了宫门,到得殿上,拜见汉王道:“妾今往北和番,乞恩与父母一别。”汉王准奏。旨下召到一双皇亲,上殿拜王二十四拜,口呼万岁,汉王连叫平身,一旁赐坐。国丈夫妇谢坐,坐定问道:“我主召臣,有何见谕?”汉王便把延寿将人图献与番邦,挑动干戈,累得孤损兵折将,无可奈何,众臣保本,宁舍美人,要保江山,今日命你女儿前去和番,与父母当殿告别的话说了一遍。

  国丈夫妇听说,苦在心头,免不得万分伤心。昭君见了父母,倒身下拜,俯伏地下,十分悲痛,昏死在地。国丈夫妇离坐,急急扶起昭君,连叫:“娘娘苏醒。”过了一会,方醒过来,含着眼泪叫声:“爹爹、母亲空养女儿一场,辜负两大人养育之恩,如今事到临头,不由自主了。”国丈道:“娘娘前去和番,乃是赤心报国,万死难辞,若老臣可以替得娘娘,死也甘心。”昭君道:“女儿被奸臣所害,若生一个兄弟,学成武艺,也可代国家报仇,无奈是个妹子!爹娘难为抚养,从今不要纪念女孩了。”说罢,至亲三口抱头大哭。汉王也是泪流不止。昭君又叫声:“陛下,可怜苦命的二老,望陛下好好看待。”汉王道:“这个自然,不消美人吩咐。”

  昭君又要请正宫林后拜别,汉王传旨到正宫,召林后在殿后宫门内与昭君告别。昭君一见林后,哭倒在地,林后急急扶起,叫声:“贤妹,少要悲伤,这是命里所招。想当初受苦冷宫,方脱灾难,封为西宫,才得姊妹相亲,谁知未满一载,又被奸贼献图北地,引起刀兵,杀害忠良,又害贤妹和番,去吃千辛万苦。为国忠良,皇天自然保佑,但你我姊妹今日分别,不知会面何时?”说罢,扯住昭君,放声大哭。昭君泪珠纷纷,叫声:“恩人,前在冷宫,多蒙搭救,在宫又承厚待,死当结草,报不尽娘娘的大恩。奴今为国和番,只算忍耻偷生,今与娘娘一别,要得会面,除非梦里相寻。”说罢,一阵伤悲,好似万箭钻心,愁肠莫能诉泣。林后不住地饮泣吞声,国丈夫妇心如刀割,汉王哭倒龙床之上。昭君含悲又叫声:“爹娘呀!妹妹抚养成人,长大择个平人匹配为婚,不要贪恋富贵,一入皇宫,又要担心了。似今日女儿与爹娘活活分离,譬如未养孩儿罢!爹娘须要保重。”又叫声:“苍天呀!但愿国家早出英雄良将,杀得番将无路可投,奴方想有回头之日,再见皇爷、国母、爹爹、母亲,骨肉聚首。若是天不随人愿,怕只怕千个昭君,也活不成了。”说罢,又拜汉王、国母道:“奴的双亲,总要看顾。”汉王叫声:“妃子放心,你的父母,自当恩养,死后送老归山,俱在孤王。妃子只管在雁门等候,孤王一定点兵,不分昼夜前来搭救,若一旦不测,身死也要带兵到番,切齿报仇,定将美人骸骨取回中原,孤方甘心。”昭君道:“但愿陛下不忘此仇。”又道:“陛下,奴今往北和番,有一件事,乞我主准奏。”汉王问是何事。未知昭君说出什么事来,且听下回解。

   



第四十七回 收御弟文龙赐姓 哭西宫昭君换服
  诗曰:

  多言人怪少言痴,善不能言恶就欺。

  富怕嫉妒穷怕笑,总知利口不相宜。

  话说昭君奏道:“妾今往北和番,望圣上差一忠义大臣,护送奴家一路前去,奴方放心。”汉王道:“妃子之言极是,任凭两班文武在此,妃子择一个有德行的大臣,随往北番便了。”昭君领旨,站在金阶细看两班文武。那些文武也有愿到北番去的,就死在北地也甘心;也有不愿到北番去的,做个贪生怕死之辈。无奈奉旨,两班侍立,任凭昭君择取。好上聪明女子,一双惠眼认得忠臣,择来择去,并无一个中意的良臣,但见左班中一个少年官儿,生得一貌堂堂,很可去得,便俯伏金阶回奏汉王道:“只有东班中这位年少官员可以去得。”汉王闻奏,向东班一看,原来是新科状元新授翰林院内阁教授刘文龙,即叫:“刘卿听旨。”文龙俯伏金阶,口呼万岁。汉王道:“烦卿代寡人护送和番娘娘到雁门关回旨。”只吓得文龙俯伏金阶,不敢回奏。汉王未及开口,昭君道:“刘卿毋容推却,可遵旨送哀家出关。”刘文龙听说,只急得魂飞天外,忙奏道:“念臣年幼,侥幸登科,乃是一个书生,一则不识武艺,一路怎生保护?二则娘娘与臣年纪不相上下,恐嫌疑不便,三则臣娶妻萧氏未满三宿,即到东京,实指望荣归故里,夫妻团聚。若伴娘娘北去和番,未知何日归程,望皇爷与娘娘格外开恩,另差一老臣前去,恕臣抗旨之罪。”昭君见文龙推却不去,柳眉直竖,杏眼圆睁,喝声:“文龙,你太无礼!常言:君要臣死,臣不死乃为不忠。岂容你贪恋妻子,胆敢抗旨以违君命么?况你既读诗书,深明大义,得中新科状元,乃文章魁首,自有心谋远略,保哀家到番,哄骗番王,若得回朝,重见天日,那时叙功升赏,吃一杯太平宴,岂不是件美事?若计不成,奴拼一死以全名节,少不得设法送尔归国。若论你我年少,只以兄妹相称,有什嫌疑不便?卿休推却,遵了圣旨,送哀家前去,满朝文武谁不知你赤胆忠心?”昭君说到伤心之处,不由地放声大哭。文龙见娘娘苦要同行,不敢过于推诿,怕的圣上发怒,致有不测之祸,只是连连叩头道:“小臣情愿送娘娘过雁门关。”汉王大喜道:“这便才是。卿今当殿与娘娘拜为兄妹,以便一路同行。孤今赐卿姓王,名龙。”文龙谢恩。汉王就命昭君与王龙当殿结拜,后拜汉王与国丈、国母,从此昭君以御弟相称。汉王又道:“卿家送娘娘过关,回朝之日,定加升赏。”王龙又谢了恩。

  忽见黄门官启奏道:“今有边关李广送来番使二名、小番八名,口称奉番王之命,送娘娘和番的朝服到来,不敢擅入,午门候旨定夺。”汉王闻奏,传旨:“令昭君暂入宫中收拾,召进番使。”番使一齐俯伏金阶,献上娘娘的番服一套。汉王便将番服打开一看,就问番使:“是何名色?”番使回奏道:“这是娘娘戴的鼓子绒帽一顶,锦绣妆成,上嵌珊瑚、琥珀、珍珠、玛瑙各八颗,中嵌冬珠一粒,绣成龙形;这是一件凤凰三点头的彩服,内有夜明珠二十四粒;这是山河地理图裙,此俱是无价之宝。若娘娘穿了这套衣服,在黑暗中行走如同白日,光华万道,瑞彩千条。”汉王含泪收了这套衣服,吩咐番使在馆驿伺候。番使领旨,退出朝门,不表。

  再言汉王命内侍将番服送至西宫,内监领旨,送到西宫。正值林后相伴昭君诉说苦情,忽见内侍送进番服,昭君由不得心如刀割,放声大哭。林后没奈何,苦苦相劝,代昭君穿起番服。昭君苦咽咽叫声:“娘娘呀!早间还是汉朝之女,顿时变做北番之人,从此君王龙心不要挂念奴家,奴的恩人,只是娘娘未报深恩,但愿娘娘扶佐我心上的汉王。奴有一言,娘娘切需记着:今日和番,有奴解围,保住江山,怕的别地干戈又起,再无别人犹似昭君。”说毕,嚎陶大哭。林后叫声:“贤妹,不必伤心,想哀家亦未生男育女,虽居正宫,也似废人,倒不如贤妹脱下番服,待哀家穿了替你和番去罢。如贤妹伴住皇爷,生下男女,也使皇爷有后,传位有人。”昭君道:“娘娘说哪里话来?堂堂天朝,把一个西宫送与外邦为妻,已难免天下耻笑。哪有正宫皇后再做下无耻之事,岂不遗笑千古么?娘娘若可代得奴家前去,还怕三宫六院之中没人代去么?”林后扯住昭君哭道:“贤妹既如此说,哀家是替不得你了。你一路不必悲伤,身子须要保重。”昭君听说,连连点首。只得拜别林后,就要动身,三宫六院的妃子、贵嫔一齐随着林后哭送到禁门,林后还扯住昭君的手,十分不舍,当不得旨意催促,昭君哭别林后,叫声:“恩人,奴去了,请回罢!”林后含悲回宫,不表。

  且言昭君到了殿上,刀绞柔肠,剑刺心窝,口口声声只叫:“陛下,一梦相思,从今休矣!”说罢,昭君眼中流出血泪。汉王只是跌足含悲,苦在心头,无言回答。外边番使又急急催促起程,昭君也无可奈何,当殿拜别汉王,又拜国丈、国母,总是抱头大哭,正是:

  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

  拜毕站起,叫声:“御弟王龙,随奴去也!”王龙领旨,汉王亲排銮驾,带领文武百官相送昭君,到了午门外,汉王亲自扶昭君上了银鬃马,昭君哭哭啼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