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 作者:吴灿新 >

第2节

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 作者:吴灿新-第2节

小说: 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 作者:吴灿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称穗,又名羊城和花城,她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英雄的城市。它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众多。如白云山风景区、中山纪念堂、镇海楼、黄埔军校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农民运动讲习所、南海神庙、六榕寺、陈家祠……〃
  啊!广州到了!我们止住未完的话题,起身准备收拾行李。〃咿!我的小皮箱怎么不见了?!〃 边春红叫道。
  〃什么样的小皮箱?〃我焦急地问:〃里边放了什么东西?很重要吗?!〃
  〃不见就算了,没啥,我们下车吧。〃 边春红有点无所谓地回答。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丘语。
  《论语》
  初入宝地
  下得车来,一辆救护车已在月台上等候着,几位女列车员有的帮忙提着行李,有的搀扶着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产妇,并将怀抱婴儿的书生一起送上了救护车。
  我和边春红出到站口,远远地就看见一位姑娘举着一块红牌子,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南方党校接车〃。这很可能是来接我们的了。我俩提着行李连忙赶上前去,边春红指着我对举着红牌子的姑娘说:〃大妹子,你是南方党校的?我叫边春红,他叫伍星,我俩都是到你们那儿工作的。〃
  〃哟!你们终于到了,你们一路辛苦了!咿!就你们俩人?还有两位呢?〃 举着红牌子的姑娘带着较浓重的赣南客家话口音问我们。
  这位举着红牌子、操着赣南客家口音的姑娘长得很秀气。她约莫二十三四岁,1o6米左右的个子,匀称的身上穿着一条绿色碎花的连衣裙,清瘦的脸上有几点小小的雀斑,并嵌着一个挺直的小鼻子,格外引人注目;一双精明的眼睛给人一种老练的感觉,似乎超出了她的实际年龄。
  〃还有两位?〃 边春红疑惑地反问道。
  〃对呀,还有两位。他们是夫妻俩,丈夫叫范志仁,是北京大学的政治学研究生,妻子叫刘敏,是位小学教师。〃这时,一直站在那位姑娘身旁的一名青年男子搭上了腔。
  这时我才开始注意起这位青年男子,他长得很不起眼,一米七左右的个子,宽阔的身架上穿着一套米黄色运动衣;胖乎乎的圆脸,一双不大的眼睛上戴着一对大眼镜,给人一种为人十分诚恳的感觉。
  〃哟!我都忘了介绍。我叫古薇,是中海大学历史系毕业的;这位是丁官明,中海大学的社会学研究生。我们也都刚刚报到没几天。不过,我们今天可是以〃老同事〃的身份来接待你们的,欢迎你们这些南下的高材生!今后请你们多多帮助,多多扶持!〃 古薇口甜甜地对我们说。
  接着,她转过身来又对丁官明说:〃丁大哥,要不,你先送他们俩位回党校,我在这里再等等那夫妻俩。〃
  〃好的,你们跟我来。〃丁官明二话不说,转身朝停车场走去,我俩紧紧地跟在后面。刚走了几步,边春红突然停了下来:〃且慢!〃然后她回身走到古薇面前问道:〃你刚才说夫妻俩一个叫范志仁,一个叫刘敏?〃
  〃对呀!有什么问题吗?〃古薇笑眯眯地回问。
  〃事情是这样的。〃 边春红解释说:〃我们在车上碰见过一对夫妻,妻子叫丈夫'老范',丈夫叫妻子'小敏',妻子是个孕妇,俩口子听口音好像是山西人,你看是不是他们俩?〃
  〃那位叫'小敏'的孕妇刚才在列车上生产了,还是边春红给她接的生。下车后小俩口就被救护车送往医院去了。〃我在一旁补充着说。
  〃看起来没错,范志仁来之前曾打过一个电话来说,他妻子虽然快要生产了,但预产期是在下一周,所以他们就下决心来了。这样吧,你们就先在这里等一等,待我到车站里去打一个电话到学校,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古薇一说完,立即就走去车站里打电话。
  过了一会,古薇匆匆走回来,〃小俩口的确到医院去了,他们刚打了电话给学校,那我们一起走吧。〃
  看到古薇回来,我立即主动上前去开车门。可是我往外拉了半天,怎么也拉不开。古薇一见,马上走上前去对我说:〃伍大哥,这门可不是向外拉的,而是往后边拉的。洋人的东西花样不断翻新,搞得我们都快跟不上趟了。我开始时也像你一样,搞了半天也弄不开。〃 古薇一边说着,一边把车门拉开。
  汽车向南方党校开去,虽然我离开花城才几年的光景,但这座美丽的南方城市变化得真是太快太大了,很多地方变得让我都已经无法认识了。许多地方原本还是一片荒郊野地,现在却像雨后春笋般耸立起一座座直插云天的高楼大厦。许多道路原本还是小道泥路,现在都变成了水泥路,显得宽阔而平坦。汽车跑了大约三十分钟左右,进入了南方党校大门。南方党校的大门虽然不太起眼,但是一进大门的一块大石壁上横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一行大字却格外地引人注目。
  汽车有意地绕着绿树成荫的校园跑了一圈后,在党校招待所门前停了下来。我们刚下车,一位五十多岁左右、胖乎乎的、头上毛发稀少的老干部迎了上来。
  〃这是人事处的符处长。这是人大的伍星,这是民院的边春红。〃古薇急忙为我们双方介绍。
  〃欢迎你们!请先到招待所休息一下。〃带着一口浓重的四川话的符处长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握手。
  古薇抢着帮我们提行李,又走在前面带路。丁官明却站在一旁,与符处长忙着拉近乎。
  我们进到招待所安顿完毕,符处长开始给我们简要地介绍起南方党校的历史与现况。
  从符处长介绍中我们得知,南方党校在广州解放后的第二年就建立了,校址迄今为止没变过。这块地方,虽然面积不大,只不过百来亩,但可以说是块〃风水宝地〃。它在清末民初时曾做过铸币厂,民国时期又曾做过国民党的军部,解放后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校。建校以来,历任省委都十分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过去党校主要是通过搞政治学习,培训干部;教师大多数都是一些有文化的县处级干部出身。1980年才从外单位调入了第一个本科毕业的老师。但自从1983年,中共中央将蒋南翔从国家教委调到中共中央党校当常务副校长后,蒋南翔根据干部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提出了党校〃正规化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从此,党校开始大规模地从高等院校调进教师和各个层次的毕业生,特别是具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我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党校大门的。
  党校与高等院校过去好像是两条道上跑的车,各不相关。记得毕业分配时,听说我要去党校,同学和老师们都不赞成,特别是准备到北京大学执教的于烈反对得最强烈,他认为研究生到党校去工作简直是太浪费人才。因为在他们看来,党校只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思想觉悟的地方,那儿没有理论,更没有学术,没办法搞研究,浪费才华。事实上,他们这种看法的确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前党校的基本状况。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随着干部的〃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建设,进入党校学习的党员干部的文化水平、理论水平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需要研究解惑。再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党员干部不仅要有过硬的党性修养,而且还要有建设现代化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新形势下,党校不仅要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而且还要有各种专业人才。正是看到了这些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我下定决心投身到党校教育中去。
  离开母校那天,前来送行的同学们还在为我可惜。我笑笑地对他们说,也许若干年后,我做学问的确会不如你们了,但是在我看来,党校是领导干部的摇篮,是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人才的地方,他们是国家的精英和栋梁;培养好一个领导干部,甚至胜过培养十个大学生,并非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没有什么好可惜的,请你们放心。
  当然,我也清楚,党校教育的大转变,并非就是一帆风顺的,我在心理上已有了一定的准备。尽管如此,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还是令我大吃了一惊。
  符处长还正在跟我们介绍着,这时一位青年干部模样的人走到我们谈话的门口,对符处长说:〃符处,古校长来看新来的老师了。〃我们应声而起,只见一位头发已经开始发白的中年男子走进门来,他那方方正正的脸庞上由于饱尽风霜留下了几条深深的皱纹,一双浓眉大眼里透出刚毅的光芒,令人肃然起敬,我想他就是古校长了。
  符处长赶紧走上两步立即为我们双方进行了介绍,不错,这位就是主管人事和科研工作的古毅副校长。接着,符处长又一一将我们几个介绍给古校长,古校长一一和我们握手。后来,我们得知,古校长出生于粤北,解放初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部队当到团长,后因抗洪抢险腿部负伤致残转业到地方。又曾在粤东龙山县委任过书记,文革期间挨过斗,蹲过牢,下过干校,改革开放后才解放出来,后来组织上安排他到党校工作。先行通报的青年干部姓王名川,刚从部队转业,在人事处任副科长,长得一副〃帅哥〃模样。
  一阵招呼过后,古校长坐在丁官明急急忙忙端来的一张沙发椅上,开始了解起我们的情况来。从古薇、丁官明和边春红的自我介绍中,我也知道了他们的一些基本情况:古薇23岁,江西赣南人,父母是县里的干部,本科毕业。丁官明26岁,广东雷州半岛人,出生农民家庭,父亲在家务农,母亲已去世,家中还有弟妹三人。边春红28岁,出生资本家家庭,父亲已去世,几个哥哥都在香港和国外,家中只有老母亲和一个姐姐。轮到我时,我也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我和边春红同龄,1958年出生,广东江门人,父母都是工人,我高中毕业后当过近两年工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考取了华南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粤北师范专科学校工作两年后,又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研究生。
  古校长一边耐心地听着我们每个新老师的自我介绍,一边不时地插上几句〃指示〃性的话。当听完我的自我介绍时,他有点语重心长地说:〃党校是我党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自从我党成立以来,就特别重视对党的干部的培养。早在瑞金中央苏区时期,我党就建立了党校。党校既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学校,党校就必须姓党,这一点丝毫不能马虎!党校是锤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党性的地方,锤炼党性,最根本的就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这一点上丝毫不能动摇!现在我们搞改革开放,有些人就趁机想动摇我们的根本,这只能是痴心妄想!党校教师都必须是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模范,都必须是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专家。我们都快老了,党校的未来就靠你们这些年青人了。我看,这几年,你们还是先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毛泽东选集》认真通读一遍,有些重要的篇章还要反复精研。〃接着他又对我说:〃你是学伦理学专业的?我看,伦理学在党校不大用得上场,你最好还是换一个专业方向发展吧,这事你可以跟你们的教研室主任请示一下。〃
  开始听着古校长的指示,我对古校长坚定的政治信念感到十分敬佩,真不愧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忠诚,对政治形势十分敏感,这是老一代共产党人的突出特点。在北京读书的这几年间,我渐渐地感觉到,一方面,自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以来,人们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但是另一方面,全盘否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思潮也开始涌现。一些人已经走到了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地步;甚至一些人还走到了以自己不是共产党人为荣的地步。对此我们必须要高度提高警惕。作为一个党校教师,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无疑是必要的,然而,使我困惑的是,为什么伦理学在党校不大用得上场?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不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吗?我党培养干部历来不都是要求德才兼备的吗?!党政干部要实现〃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其中〃革命化〃是首位;而〃革命化〃不仅包括政治上的坚定性,还应当包括道德品质上的高尚性,作为研究道德的学问的伦理学理应在党校大有用武之地才对呀!一个不懂得何为善恶的人,何以能够成为一个有德之人?一个缺乏德性的党员,又何以能够成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